失明35年資助480個孩子:只要心中有光,人生就不會黑暗

2020-12-06 周衝的影像聲色

2019年度感動中國人物中,有很多耳熟能詳的名字。

有為國爭光的中國女排。

涼山大火中犧牲的31名消防員。

有「敦煌的女兒」樊錦詩。

有愛國愛港的企業家伍淑清。

······

在歷史長河中,他們每個人都掀起過巨大浪花。

與他們相比,朱麗華這個名字實在普通。

她沒有轟轟烈烈的事跡。

但她一樣出現在獲獎名單中,成了嘉興第一個感動中國的人物。

朱麗華,後天不幸,雙目失明。

歷盡千辛萬苦,成了當地第一個盲人推拿師。

命運給她關上了門,她卻幫別人打開了窗。

她靠一雙手創辦推拿診所,讓100多個盲人有了謀生的技能。

她非常「摳門」,一件白大褂穿10年。

至今沒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

卻幾十年如一日,資助了480多個孩子,金額高達389萬元。

這筆巨款,是朱麗華一點一點推拿所得。

朱麗華身處黑暗中,卻為別人帶來光明。

可敬可佩。

但她卻說:「回頭想想,我做的事真的微不足道。」

也對,她一輩子確實只做了一件「小事」:力所能及地對人好。

朱麗華的世界,並非生來黑暗。

她的童年也曾絢爛多彩。

她能跑善跳,是一個田徑苗子。夢想是考大學,當醫生。

然而,一次意外剝奪了這一切。

18歲,是朱麗華人生的分水嶺。

那一年,她的兩隻眼睛先後失明。

從此,她無法再跑步,走路離不開盲杖。

朱麗華一輩子都忘不了那種苦痛。

她說:「那是一種生不如死的絕望,覺得自己活著就是家人的負擔。」

她想到了死。

每天的安眠藥,她沒有按時吃。而是偷偷藏在了枕套裡。

攢了60多粒。

她準備好了隨時與世界告別。

好在護士打掃房間的時候,發現了枕套的秘密。

護士很聰明,沒有戳穿她。而是以換洗為由拿走了枕套。

只是以後每次送藥,護士都會看著朱麗華吃下去。

家人也更加細心照顧她。

朱麗華沒有再尋死。

她把自己關在家裡,沉浸在無邊無際的黑暗中。整整7年。

轉折發生在1983年。

有一天,她在收音機裡聽到一篇廣播,《是顆流星,就要把光留給人間》,知道了一個叫張海迪的姐姐。

高位截癱。

沒去學校上過學,卻自學了英語、日語、德語等多個語種。

還創作和翻譯作品,超過100萬字。

張海迪的故事感動了她,也喚醒了她。

「我眼睛雖然看不見了,但至少四肢是健全的,我為什麼要等死?」

她不停地追問自己。

她認識到「身體的殘疾不可怕,可怕的是心靈的殘疾」。

她不再顧影自憐。

她決心走出家門,尋找心中的光明。

1985年,嘉興開辦第一屆推拿培訓班。

朱麗華積極報名。

「就像抓住救命稻草那樣,重新喚起了我對生活的希望。」

她將深埋於心的苦,化作奮進的力量。

抓住機會。

拼盡全力。

因為看不見骨骼和穴位,下手也不知輕重,第一次觸碰就弄疼了病人。

病人有點生氣,朱麗華哇地蹲在地上哭了。

那時她才知道推拿並不簡單。

「一個人要奮鬥,

內在的力量才是永恆的,

總是依靠別人鼓勁是不會長久的。

即使跌倒一百次,

也要一百零一次地站起來。」

她用張海迪的話激勵自己。

之後,每天反覆練習,揣摩手法。

而受傷成了家常便飯。

「左手拉傷了,就用右手練;

右手又拉傷,等左手傷好了再練;

兩隻手都拉傷了,就忍著痛練。」

一年後,學業結束,她被分配到福利院。

從負擔到獨立,她完成了蛻變。

但她並未止步。

她在心裡暗暗發誓,要做就做嘉興最好的盲人推拿師。

她邊工作,邊精進技術。

兩年後,她考取了中醫職業資格證書,成了嘉興第一個盲人中醫師。

「我終於能靠自己的雙手安身立命了。

我終於不再是家人的累贅了!」

拿到證書那一刻,朱麗華激動壞了。

從絕望到重生,再到追夢成功。

她終於明白:「只要心中有光,人生就不會黑暗。」

眼前仍舊黑暗,但朱麗華已擁有光明。

她把一切歸功於社會。

有幸遇到好護士。

有幸認識張海迪。

有幸學習推拿。

有幸得到工作。

她想做一個發光者,「讓更多的盲人像我一樣走出黑暗。」

1991年,麗華診所開業。只收盲人。

她既是推拿師,又是師傅。

對學徒,不收一分錢學費,還管吃管住。

每天早上7點半開工。

晚上9點收工。

常常忙得吃飯喝水的時間都沒有。

每一個徒弟,朱麗華都手把手教學。

至今,她已教出100多個盲人推拿師。每一個都成功就業。

有人非常不理解:「你每培養一個徒弟,就樹立一個競爭對手。何苦呢?」

「帳,不能這樣算。

安置一個人,解放一家人,影響一大片。

人活著,有的東西是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

我不能光想著自己。」

她看不見,卻比很多人看得更明白。

名利是身外之物。

被需要的生命才有意義。

吳阿姨跟著朱麗華已有28年。

她們相遇在福利院,同病相憐。

但吳阿姨比較笨,學東西慢。

朱麗華把她當親姐妹一樣,走到哪裡帶到哪裡。

吳阿姨不是個例。

因為朱麗華,47歲的陳永明換了一種活法。

他身患心臟病和強直性脊椎炎。

2009年病情惡化,他輾轉看了多個醫院,都說治癒無望。

只能躺在床上「等死」。

他原本是診所的員工,如今無法再工作。

朱麗華非但沒解僱他,還把他接到診所照料。每天一有空閒就給他推拿。

兩個月,腳能下地了。

半年後,可以拄著拐杖走路了。

再後來,拐杖都不用了。

病情好轉後,陳永明留著診所學習推拿,後來又升職做管理工作。

每個月有4000多元穩定收入。

從家裡的「藥罐子」,變成了工資最高的「頂梁柱」。

這樣的人還有很多。

朱麗華成了他們的「眼睛」,讓他們「看見」出路。

她堅信,人生最大的災難不是失明,而是因過去放棄未來。

朱麗華還給腦癱患兒帶去了福音。

1988年4月的一天,一對年輕夫妻找到朱麗華。

他們的兒子有病毒性腦炎後遺症,4歲還不會坐。

他們跑遍上海、杭州各大醫院。都只有一個答覆:這病,難治!

「朱醫師,幫幫忙。哪怕是緩解一下病痛,也謝天謝地!」

朱麗華看不見,但是能聽見這個家庭的絕望。

她告訴自己不能袖手旁觀。即便沒有療效,也要給這個家庭帶去溫暖。

於是每天給患兒推拿。

朱麗華非常敬業。

有一次,一個腦癱患兒突發抽搐,朱麗華為了救他不慎腰椎拉傷。

住院治療了一個月也沒痊癒。

出院時,醫生囑咐她要靜養半個月。

結果剛到家半個小時,她就忍著疼痛去工作了。母親怎麼勸她都不聽。

因為診所裡又來了一個腦癱患兒,等著她推拿。

出門時,母親看著朱麗華的背影,失聲痛哭。

她只是說:「我希望自己不辜負『醫師』這個稱謂。」

此後,朱麗華在推拿界聲名鵲起。

但她還想做更多。

白天為病人推拿。

晚上熬夜學習,寫論文,將推拿實踐上升為理論。

「困了就往頭上抹風油精,蚊蟲也不來叮咬。」

她已數不清熬了多少個夜晚。

先後發表了《病殘兒童的福音》《治療腦癱二十二例》《推拿療法結合功能訓練治療腦癱九十二例臨床報告》等多篇論文。

腦癱是一個世界級疑難雜症。

雖然她無法治癒,卻能幫患兒緩解一些痛苦,給家庭以慰藉。

曾有人勸她:「你再努力,都不可能讓每一位前來就診的人稱心如意。何必這麼累呢?」

朱麗華沒有直接回答。而是講了一個故事:

退潮時,沙灘上留下很多小水窪。

每個水窪裡,都有一群小魚。

有個小孩把小魚一條一條撿起來,再用力扔回大海。

有個人走過來說:「誰還在乎那一兩條小魚。這麼多,你扔得完嗎?」

小孩邊扔邊回答:「這條在乎!這條也在乎!每一條都希望回到大海。」

最後,朱麗華說:「我的能力雖然有限,但多救治一個,社會的負擔就少一個,世間的歡快就多一分!」

能推拿治病,就多救幾個病人。

能傳道授業,就多收幾個徒弟。

她想和張桂梅一樣,以一己之力徹底改變上百人的命運。

每每看到這樣的故事,都無比自豪。

正是「朱麗華們」的一點點「小事」,世界才變成了「美好人間」。

她們只是小人物,沒有豐功偉績。

她們不是明星,不會上熱搜。

她們也不是大佬,不會一呼百應。

但她們也是真正的偶像,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尊重和追捧!

如今,朱麗華的診所,已有13個推拿師,而且全部都是盲人。

有人問:「你的診所就業大門為什麼獨獨為盲人而敞開?」

她說:「因為我自己就是一個盲人,我懂得在黑暗中四處求索、四處碰壁的艱辛。」

因為懂得,所以將心比心。

因為看見過陰影,所以要面向陽光。

畢竟,世上最美的東西,眼睛看不見,雙手摸不著,只能用心去感受。

作者:水門鼬

相關焦點

  • 願你心中有火,眼中有光,活成最美的樣子
    梅花香自苦寒來,寶劍鋒從磨礪出,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沒有人能隨隨便便從黑暗抵達光明。在百折千回中成長,在千磨萬擊中發光,那些心中有火的人,都是能夠忍受命運磨礪的人,都是能夠將生活的苦澀轉化為蜜甜的人。李子柒、李佳琪一個個耳熟能詳的草根網紅,平地崛起,不是因為他們的顏值,卻是因為他們是心中有火的人。
  • 王陽明:做個心中永遠有光的人!
    若你的內心充滿陽光,那世界就是絢麗多姿的;若你的內心布滿陰雲,那世界就是黑暗無比的。內心有光,你就是自己的太陽,不僅照亮自己,還能溫暖他人!心是身上燈,照亮前行路人們常說:「心是你身上的一盞明燈,能夠替你照亮前行的路。」確實如此。
  • 黑暗中的「盲行者」:心懷希望 終有曙光
    央視網消息(鄧雨萌):10月15日是第37個「國際盲人節」。他們是黑暗中的「盲行者」,黑暗是他們永遠走不出的邊界。他們打破黑暗,追光而行,努力挑戰著這個社會對視障者的歧視與偏見。他們看見過這世界的陰影,卻依然面向光明——中國盲人足球隊在2019年「亞洲盲人足球錦標賽決賽」中奪得冠軍;貴陽盲人樂隊組合在音樂裡尋求黑暗世界唯一的光亮;盲人教師深處黑暗,用語言為孩子描述彩色世界;盲人女孩用琵琶當「眼睛」去感知世界,用聲音為身邊的人傳遞力量。  以及我國第一位盲人模特、第一位女性盲人鋼琴調律師……只要心中有光,人生就不會黑暗。
  • 【同齡】柒祖:手繪陽光的插畫師,只要有光就不會黑暗
    【小生活】柒祖語:從小就喜歡收集落葉還有其他被視為沒用的東西,喜歡把各種撿來的葉子夾在厚厚的牛津英語大字典裡。直到現在,還是很喜歡,覺得落葉真的是美呆了。
  • 心中要有愛,眼中要有光,這樣的生活才有意義
    大家好,我是遇見新可樂,品生活百態,讓新可樂遇見你,陪你一起度過美好人生。每天的生活時間都是一樣的24個小時,一分不多一分不少。也在網上搜到他哪年做了什麼事,有什麼成就。可是很少有人知道他的一天是怎麼安排的。5歲的時候,巴菲特就一直有成為富翁的夢想,並在孩童時代,就為了這個夢想閱讀了大量的書籍。比如他通過閱讀《掙到1000美元的1000方法》這本書,搜集整理了各種成為富翁的計劃,結合自身條件,去付諸實踐。
  • CYG「要有光」是什麼意思
    2018年,CYG慈元閣品牌全線升級,提出以「HALOS ONE要有光」為品牌核心的價值理念。那麼,什麼是「要有光」呢?我曾問一個先天失明的朋友:看不到這個世界,看不到太陽的耀眼,海的蔚藍,花的嬌豔,和萬物生靈的可愛,你會不會很遺憾?他說:有些東西,不需要眼睛也能看見。心裡有光,你就能看到這個世界。
  • 黑暗之中亦有光:《隱秘的角落》之那些隱藏在黑暗背後的人性光輝
    但是,正如有光的地方必有黑暗,陰暗之中也必有光輝,今天就來談談這部劇中隱藏的光輝。01嚴良的光—老陳這部劇裡面最無惡的就是老陳了,他仿佛黑暗裡的一絲微光,讓人覺得這個世界還是有光明的。從始之中他只希望嚴良可以回學校上學,以後做個好人。
  • 豆瓣9.7《肖申克的救贖》:只要心中有希望,就沒有到不了的遠方
    三、收穫:只要心中有希望,就沒有到不了的遠方。安迪說:世上有些地方,是石牆關不住的。在人的內心有他們管不到的東西,完全屬於你的東西,那就是希望。蒙冤入獄的安迪在長達19年的監獄生涯中,並沒有就此沉淪,而是實現了自我的救贖。
  • 「愛國情 奮鬥者」丁玉坤:心中有光,何懼道阻且長
    心中有光,何懼道阻且長——記石家莊高新區希望之家社工服務中心主任丁玉坤[奮鬥者說]勇做新時代的奮鬥者殘疾人要走的路,比常人艱難,比常人曲折,但我堅信,只要認準目標努力拼搏,勇敢地迎接生活的挑戰,終會實現人生的夢想。——石家莊高新區希望之家社工服務中心主任丁玉坤丁玉坤(前排左四)和殘疾人朋友們在一起。受訪者供圖「再接再厲,為推進我國殘疾人事業發展再立新功。」
  • 失明的孩子在宇宙的邊緣
    世界裡有個城鎮。城鎮裡有棟房子,裡面有個失明的孩子從宇宙邊緣俯身凝視著愛的深淵。我猜詩中那個「從宇宙邊緣俯身 /凝視著愛的深淵」的孩子就是託馬斯本人吧?為什麼說是「失明的孩子」,因為,我們不過身處茫茫宇宙中的一個小小世界,這個世界偶爾在一片雲葉之下,在世界遼闊版圖上一個小小城鎮卡迪夫,這個城鎮裡的一棟小小房子,房子裡的一個小小孩子,居然要不知天高地厚,在宇宙的邊緣之邊緣,一心要去尋找作為終極存在的上帝,怎麼可能找得到呢?
  • 《聞香識女人》:人生的意義猶如黑暗中的那一曲探戈
    史法蘭是一個曾經是巴頓將軍的副官,因為意外失明而退伍,人生從頂點的輝煌滑落谷底。在徹底失去光感後,史法蘭打算結束失去了意義的生活,於是在查理的陪伴下,盡情享受著人生最後一趟出行。然而,兩人的人生命運也悄悄發生了轉變。究竟是一齣戲造就了演員,還是演員支撐起一齣戲,這一直都是很有爭議的問題。我個人傾向於兩者應該是互相成就。
  • 愛你,心中有愛不失溫度;想你,眼裡有光美好便生生不息
    世上真摯的情感,眼裡有光心裡有暖,至情至性的心靈,對心愛的人有著千絲萬縷的情,愛你不負遇見,想你不負一片痴心的眷戀,愛你,心中有愛不失溫度,想你,眼裡有光美好便生生不息,心裡真愛著一個人任誰都替代不了,那是一份觸動心弦的眷戀,情感的世界裡,入了心的人,無論到什麼時候,都是心裡永遠的最愛!
  • 失明30年通過人工角膜重見光明
    失明30年來,買吐孫·牙森人生的大部分時間都在黑暗中度過,不僅無法上學,而且很多日常事務也需要他人的協助,給家庭帶來沉重的負擔,並因病致貧。然而,他在新疆烏魯木齊先後兩次接受右眼常規角膜移植手術,卻均因術後免疫排異導致失敗。在得知他的情況後,山東省眼科醫院院長史偉雲教授建議他進行領扣型人工角膜移植手術。
  • 7歲雙胞胎多病纏身 視神經萎縮9歲前或失明
    苦難降臨雙胞胎  時間:2001年  概述:11月14日,張德平家迎來一件大喜事——一對長相可愛的雙胞胎兄弟呱呱墜地!可幸福僅僅持續3天,雙胞胎中的弟弟就突發中風,被醫院診斷為腦病。8個月後,醫生說耽擱了治療,孩子很可能落下後遺症。  「我昨天帶孩子到魚洞找一個民間醫生看眼病,今天才回來。
  • 有光遠行 "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去世 曾居成都數年
    世人也不會忘了他,因曾旅居成都數年,成都不會忘了他。最後時光突然發病說不出話眼神一片茫然周有光先生去世,引發學界乃至社會大眾緬懷哀悼。2016年1月13日,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曾聯繫到周有光外甥女毛曉園,問及周先生的身體狀況,她說:「2015年對舅舅來說,是更辛苦了,人清瘦不少。舅舅經歷了胃部大出血、胰腺和肺部感染,幾次收到病危通知書。
  • 做一個心中有愛,眼裡有光的特教老師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1年1月6日訊(記者 陳彬 通訊員 劉豔春)2008年高考填報志願的前一天,她無意中看到中央電視臺一檔關於雙胞胎自閉症兒童家庭實錄的節目,兩位三歲的自閉症寶寶對於家人的呼喚充耳不聞,對日夜照顧自己的爸爸媽媽情感淡漠,透過屏幕看到孩子父母無助的眼神,深深觸動她的內心。
  • 見義勇為致左眼失明,檢察官如何點亮他心中的「光明」?
    見義勇為致左眼失明,檢察官如何點亮他心中的「光明」? 2021-01-11 20: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楚門的世界》:即使身處黑暗,我們眼中也要有光,奮力擁抱生活
    但事實上,他的言行是全方位的,24小時直播,超過5000個攝像頭實時監控,甚至生活區都是假的,是一個封閉的巨大電影城。每天,楚門的生活都在重演,每個連結都由幕後導演安排。即使有人突然入侵,也不會影響楚門對世界的信念。直到死去的父親再次出現,生命的詛咒被打破了,他開始懷疑世界和他周圍的人的真實性。
  • 三本熱血奇幻文,神說要有光,就有了光,我說不行,於是有了黑暗
    三本熱血奇幻文,神說要有光,就有了光,我說不行,於是有了黑暗第一本:《信仰審判》看望完絲黛羅普之後,烏斯接過強裸中的嬰兒,看著他也不哭也不鬧,只是拿眼睛打量這這個世界。只是,為何從他的眼神中看出一絲迷茫?
  • 小兒失明墜樓揭開13年謎團 母親一夜白頭哭一隻瞎眼
    到了6歲,孩子的肚子已經如同即將熟透的西瓜,隨時爆裂。迫不得已餘建英帶著孩子去醫院,切除了重達7斤的脾臟,但病因卻沒有找到。自那之後,孩子度過了平靜正常的七八年時間,直到這次雙目失明,這個謎題才真正解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