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爾茲海默症的遺傳學兇手們
「阿爾茲海默症就像是在公園散步。只是患上阿爾茲海默症後,我的公園總是在變。」 現實中,這種通常隨著衰老到來的疾病發生在許多家庭中,給逐漸老齡化的人類社會造成的損失觸目驚心:據美國阿爾茲海默症協會(Alzheimer’s Association)統計,2000年至2018年間,腦卒中、愛滋病和心臟病導致的死亡人數顯著減少,而阿爾茲海默症所致的死亡人數增加了146.2%。
-
重大發現,阿爾茲海默症竟與常見病毒感染有關!
長久以來,阿爾茨海默症都折磨著全人類的身心,而科學家們也一直沒有攻破阿爾茨海默症的真實病因
-
首個中國人群阿爾茲海默症全基因組測序研究發現新風險基因位點...
首個中國人群阿爾茲海默症全基因組測序研究發現新風險基因位點該項重要成果於2018年2月5日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發表,填補了國際上關於中國阿爾茨海默症人群全基因組數據的空白,對於阿爾茨海默症的早期診斷、生物標誌物研究和藥物開發具有重要意義。
-
再生密碼:NMN11000,讓阿爾茲海默症症狀減緩甚至從根源避免
2013年美國肯塔基大學,老年疾病及阿爾茲海默症研究中心發布了一項實驗結果,實驗結果顯示,在阿爾茲海默症的臨床前期(PCAD),輕度認知障礙(MCI),阿爾茲海默症後期(LAD),三個時期,患者的DNA分子均出現氧化損傷現象,在幹細胞領域的再生醫學對神經退行性疾病方面經過臨床研究後認為:避免阿爾茲海默症摧毀晚年生活,關鍵在於提前補充NMN有效合成NAD+,及時修復神經元DNA的氧化損傷;減少線粒體功能障礙和細胞氧化應激反應
-
2019年終盤點:阿爾茲海默症研究進展
而根據來自麻省理工學院神經科學家們發表在《Communications Biology》的一項新研究,他們對小鼠大腦中澱粉樣蛋白板塊的累積機制提出了新見解1。該研究表明,人腦相關區域中澱粉樣蛋白積累程度與疾病的惡化密切相關。
-
愛的力量:日本科學家發現愛情激素催產素可治療阿爾茲海默症等認知...
愛的力量:日本科學家發現愛情激素催產素可治療阿爾茲海默症等認知障礙 2020-07-29 18: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科學家實現阿爾茲海默症澱粉樣蛋白沉澱的無標記顯微檢測—新聞...
科學家實現阿爾茲海默症澱粉樣蛋白沉澱的無標記顯微檢測 新華社上海11月21日電(記者仇逸)記者日前從復旦大學獲悉,一項由復旦大學、哈佛大學和美國麻省總醫院的課題組合作完成的研究,首次將受激拉曼成像技術用於探測阿爾茲海默症澱粉樣蛋白沉澱,這一方法也有望用於探索帕金森等其他神經退行性疾病。
-
患了阿爾茲海默症,我的大腦怎麼會變成這樣?!
阿爾茲海默症是認知症最常見的類型,約佔認知症患者總數的六成。自1907年阿爾茲海默症被發現以來,許多研究人員一直在努力尋找診斷和治療該病的有效方法,例如 X射線計算機斷層掃描(computed tomography, CT),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RI, fMRI),正電子發射式電腦斷層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檢測方法包括
-
雀巢聯手AC Immune初涉阿爾茲海默症研究
而雀巢公司初涉生命科學產業時就選擇了一個非常具有挑戰性的領域——阿爾茲海默症研究。 提到雀巢,我們首先想到的可能是咖啡等一系列食品。但是,這家跨國企業巨頭的理想或許並不僅僅是要在食品行業中稱王稱霸。最近,雀巢公司表示已經與著名生物醫藥公司AC Immune合作,準備在生命科學領域中大展宏圖。
-
科學家實現阿爾茲海默症澱粉樣蛋白沉澱的無標記顯微檢測
記者日前從復旦大學獲悉,一項由復旦大學、哈佛大學和美國麻省總醫院的課題組合作完成的研究,首次將受激拉曼成像技術用於探測阿爾茲海默症澱粉樣蛋白沉澱,這一方法也有望用於探索帕金森等其他神經退行性疾病。
-
蔡立慧:探究 DNA損傷背後的機理成因,是人類克服阿爾茲海默症的關鍵
而 Ping-Chieh Pao 博士不久前剛剛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發表了關於老化以及阿爾茲海默症病理研究的相關論文。 (蔡立慧教授,受訪者提供) 探究 DNA Damage 背後的機理成因,是治療阿爾茲海默症的關鍵 Prof.
-
研究人員揭示RNA剪接在阿爾茨海默症中的作用
> 2019年10月8日,美國貝勒醫學院Joshua Shulman教授課題組在Cell Reports發表題為Tau-mediated Disruption of the Spliceosome Triggers Cryptic RNA-splicing and Neurodegeneration in Alzheimer’s Disease的文章,進一步揭示了RNA剪接在Tau蛋白引起的阿爾茲海默症重要影響
-
阿爾茲海默症中PGC-1α/SIRT1信號通路對線粒體穩態的影響
阿爾茲海默症俗稱老年痴呆症,其主要病理改變是海馬和皮質的神經元發生進行性死亡。研究發現,AD患者腦中Aβ單體聚集形成一類可溶性低聚物——AβOs,進一步研究發現給予不同規模的AβOs能夠模擬疾病的主要表型,如神經元丟失、鈣穩態失調、突觸丟失等。
-
尿液氣味有望檢測早期阿爾茲海默症
最近有研究發現,可以通過尿液氣味檢測出阿爾茲海默症的早期症狀,為這種常見痴呆症帶來一種非侵入式的檢測方法。 據研究的作者,美國農業部國家野生動物研究中心的化學生態學家Bruce Kimball博士介紹,研究小組已經發現了一些證據表明尿液氣味特徵,會因為大腦中由阿爾茲海默症引起的變化而改變。這一發現也可能用於其他神經系統疾病的檢查當中。
-
β-澱粉樣蛋白在阿爾茲海默症中的新功能
β-澱粉樣蛋白在阿爾茲海默症中的新功能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8/9 12:58:24 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Arthur Konnerth研究團隊取得一項新進展。
-
MIT Picower 研究所蔡立慧:探究 DNA Damage 背後的機理成因,是人類克服阿爾茲海默症的關鍵丨專訪
(蔡立慧教授,受訪者提供)探究 DNA Damage 背後的機理成因,是治療阿爾茲海默症的關鍵Prof.患有阿爾茲海默症會導致患者體內沿腦血管的澱粉樣蛋白沉積,並最終引發一種被稱為 「腦澱粉樣血管病(CAA)」 的疾病,從而損害血腦屏障(BBB)功能並加速認知退化,在 Tsai 教授及其團隊的最新研究中,他們發現載脂蛋白 E4 (APOE4)為導致腦澱粉樣血管病(CAA)的重要因素之一。
-
Mol Neurobiol: 關鍵蛋白介導過量飲酒引發的阿爾茲海默症的發生
紐約費恩斯坦醫學研究所的這項研究表明,過量飲酒可能有助於tau蛋白在大腦中的累積。Tau常存在於大腦神經元中,在正常情況下,tau蛋白負責調節軸突微管穩定性。長期以來,tau的異常構象以及斑塊的形成一直被認為是阿爾茨海默氏症的主要特徵之一。
-
關鍵蛋白介導過量飲酒引發阿爾茨海默病
此外,基於小鼠的研究表明,長期飲酒會導致海馬體神經元tau蛋白磷酸化,並導致小鼠的記憶受損。」該研究的目的是闡明在tau蛋白增加中起關鍵作用的特定蛋白質——冷誘導RNA結合蛋白(CIRP)的作用。Brenner及其同事希望了解冷誘導RNA結合蛋白(CIRP)的活動及其相關形式。
-
夏宏光組發現靶向MCL-1蛋白誘導線粒體自噬有望治療阿爾茲海默症
而令人更加遺憾的是,近年來,世界各大製藥公司針對Aβ或Tau蛋白開發的藥物均遭到了不同程度的失敗。2012年到2020年,先後有多個製藥巨頭公司,包括,羅氏、禮來、默沙東、強生等宣布治療阿爾茲海默症的藥物開發失敗或終止,使得人類對攻克阿爾茲海默症蒙上了一層巨大的陰影。
-
專訪世界知名神經科學家、美國南加州大學教授梁京:阿爾茲海默症與...
面對這一世界級難題,全球許多的科學家都投身於阿爾茲海默症的病理和治療研究,美國南加州大學教授梁京就是其中之一。作為「支撐蛋白-抑制神經受體」理論奠基人,梁京主攻阿爾茲海默症已有20餘年。為何要窮盡畢生之力研究阿爾茲海默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