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ier-Stokes方程研究進展

2020-11-25 科學網

 

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徐曉平研究員在Navier-Stokes方程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結果發表在《應用數學季刊》(Quarterly of Applied Mathematics)上。。

 

Navier-Stokes方程是不可壓流體理論中最根本的非線性偏微分方程組。

 

我們引進了對速度向量加關於自變量非對稱條件的解法和正交活動標架解法,並得到了七簇帶參變函數的、有旋的精確解。其中一簇解在一個運動平面上除一條直線外的所有點爆破(blow-up), 故可用來研究湍流現象。利用Fourier展開和另兩簇解,我們可得到不連續解。另外有一簇解是部分柱對稱的並含兩個任意參變函數,它們可用來研究噴嘴中不可壓縮流。大多數解都是解析的。(來源: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

 

 

相關焦點

  • 描述流體運動的Navier-Stokes方程與湍流
    ——沃納·海森堡▌引言1963年,洛倫茲研究氣象系統時發現了被稱為洛倫茲系統的模型,簡單地說,它有著「蝴蝶效應」這一性質,系統對初值擾動異常敏感。(蝴蝶效應即得名洛倫茲吸引子的形狀與洛倫茲:「一隻蝴蝶在巴西輕拍翅膀,可以導致一個月後德克薩斯州的一場龍捲風。」)這也是所有混沌微分方程中最著名的。
  • 納維-斯託克斯方程的來源
    1759年,瑞士數學家萊昂哈德·歐拉( Leonhard euler)推導出了套描述流體流動的方程。用數學的語言來說,流體是連續的非剛體物質。它可能是液體,比如流經船體的水,也可能是氣體,比如管道中流動的空氣。牛頓第二運動定律表明,作用在物體上的力等於物體的質量乘以加速度。歐拉在此基礎上對流體行為進行了研究,得出了一套方程。
  • 非線性雙曲偏微分方程研究獲進展
    中科院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王振研究員的非線性雙曲偏微分方程組在研究帶阻尼的Euler方程和帶阻尼的非等熵p-方程組等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 數學上最複雜的公式——納維斯託克斯方程,到底困難在哪兒?
    1775年,歐拉大神決定換個口味,去研究了一個與力學相關的數學領域——流體力學。他從最基本的無粘性流體的特性開始,仔細研究了無粘性流體的運動與動量變化的關係,於是寫成一本《流體運動的一般原理》。書裡留下了一個無粘性流體力學領域最重要的基礎方程。這本書也是流體力學的開山之作。
  • AI求解薛丁格方程;陶大程等深度學習理論進展綜述
    機器之心 & ArXiv Weekly Radiostation參與:杜偉、楚航、羅若天本周的重要論文包括人工智慧計算薛丁格方程的基態解以及雪梨大學陶大程等的深度學習理論進展綜述。
  • Homogenization of Poisson and Stokes equations in the whole...
    報告人簡介: 呂勇,南京大學數學系教授,本科畢業於中國科技大學數學系,在法國巴黎七大取得碩士和博士學位,之後再布拉格查理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主要研究領域是偏微分方程的數學分析,側重在數學幾何光學以及數學流體力學兩個方向,主要研究成果發表在ARMA,, SIAM,J.Math. Anal.CVPDE,ESAIM等刊物上.
  • 瑞士研究者在量子級聯雷射器研究獲進展
    復金茲堡朗道方程是連接許多物理領域的數學基礎,包括超導性、超流體、非線性光子學和水波。將一個新的物理系統或問題映射或近似到這個基本方程或它的許多導數之一,例如非線性薛丁格方程,通常標誌著理解整個系統的重大進展。來自洛桑聯邦理工學院(EPFL)的研究人員們在《自然》雜誌上報導了關於量子級聯雷射器(QCL)的重大進展。
  • 雷射雷達大氣遙感研究進展
    雷射雷達大氣遙感是60年代發展起來的大氣遙感新分支,在原理、方法和技術上還處在不斷發展更新之中,研究課題幾乎遍及大氣遙感領域的所有方面。本文主要介紹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所近年來雷射雷達大氣遙感研究進展,側重介紹雷射探測臭氧、雲高和能見度、大氣邊界層的風場和平流層氣溶膠以及雷射多次散射和雷射空間遙感研究。
  • 中國科研人員在暗能量研究上取得重要進展
    來源:新華網我國科研人員在暗能量研究上取得重要進展新華社武漢9月27日電(記者譚元斌)暗能量是推動宇宙加速膨脹的能量。暗能量的起源和性質一直神秘莫測,學界通常認為,真空能和標量場是暗能量的兩個可能的候選對象。
  • 中國科研人員在暗能量研究上取得重要進展
    我國科研人員在暗能量研究上取得重要進展新華社武漢9月27日電(記者譚元斌)暗能量是推動宇宙加速膨脹的能量。暗能量的起源和性質一直神秘莫測,學界通常認為,真空能和標量場是暗能量的兩個可能的候選對象。我國科研人員的最新研究有效排除了真空能作為暗能量的可能性,並對標量場作為暗能量候選給出了理論限制。據介紹,在宇宙尺度上,星系受到引力相互作用,按理應該相互靠攏,但實際上宇宙卻在加速膨脹,星系間彼此遠離,這暗示了宇宙中還存在一種尚未被認知的能量,即所謂的暗能量。量子力學不確定關係預言,即使在真空中,也會存在虛粒子漲落現象,導致真空能量不為零。
  • 《物態方程知識講習》第3節 範德瓦爾斯方程
    第3節 範德瓦爾斯方程1.>斯諾貝爾物理學獎,以表彰他在氣態和液態方程方面所做的研究工作.功績:著名的範氏方程「首次對真實氣體的性質進行了描述,並導致了一系列實際氣體經驗物態方程的建立[1].」,開啟了定量描述分子相互作用的大門,意義重大.
  • 螺旋湍流研究取得進展
    螺旋度守恆性定理為系統研究三維湍流的時空演化提供新的研究方向。作為三維湍流僅有的兩個二次無粘不變量之一(另一個為動能),Noether定理決定螺旋度具有時空多尺度分布和多尺度多方向手性間的傳輸特徵。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可壓縮轉捩與湍流課題組副研究員於長平等長期致力於螺旋湍流的理論及數值模擬研究工作,以螺旋度為視角,在揭示湍流物理本質、建立大渦模擬模型等研究中取得進展。
  • 量子計算最新研究進展:在71個格點的超冷原子量子模擬器中求解施...
    打開APP 量子計算最新研究進展:在71個格點的超冷原子量子模擬器中求解施溫格方程 中國科學報 發表於 2020-11-20 15:48:24
  • 高維擬線性波方程可控性研究
    Optim.,2009, DOI 10. 1007/s00246-009-9088-7 中,姚鵬飛將黎曼幾何方法與非線性偏微分方程理論相結合,首次給出了高維擬線性波方程在任意平衡態附近的局部可控性,以及從一個平衡態到另一個平衡態全局可控性結果。
  • 基於大數據的人工智慧海洋學預報研究取得進展
    近日,由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員李曉峰領銜、國內多家海洋科研單位人員組成的人工智慧海洋學團隊,以熱帶不穩定波相關聯的海表溫度場為例,研發了以衛星遙感大數據驅動的針對海氣系統中複雜海洋現象的人工智慧預報模型,並在針對熱帶不穩定波相關的海表溫度時空演變預報方面取得研究進展。
  • 數學家研究七次方程求根的世紀難題,打開了一扇新的數學大門
    這個問題是關於求解七次多項式方程的問題。數學家們已經有了解二次、三次、甚至四次方程的有效的方法。這些公式(就像我們熟悉的二次公式一樣)涉及代數運算,僅意味著算術和根號(例如平方根)。但指數越高,方程就變得越棘手,求解它幾乎是不可能的。希爾伯特的第13個問題是七次方程是否可以用加、減、乘、除的組合加上兩個變量的代數函數來求解。
  • 《應用複變函數理論求解多元高次不定方程整數解》,創新方程求解
    內容簡介本書首次倡導應用複變函數理論,來探討多元高次不定方程整數解的求解問題。其中,第一分冊推導出了幾個必要的基本公式。而第二分冊則是應用這些基本公式,從另一個角度,用另一個方法,證明了費爾瑪大定理,並進行了更複雜不定方程整數解的求解工作。
  • 數學中的6大類方程
    然而,隨著函數概念的出現,以及基於函數的微分、積分運算的引入,使得方程的範疇更廣泛,未知量可以是函數、向量等數學對象,運算也不再局限於加減乘除。方程在數學中佔有重要的地位,似乎是數學永恆的話題。方程的出現不僅極大擴充了數學應用的範圍,使得許多算術解題法不能解決的問題能夠得以解決,而且對後來整個數學的進展產生巨大的影響。
  • 水溶液中離子團簇化研究獲進展
    近日,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莊巍研究組與美國萊斯大學鄭俊榮教授(大連化物所高級夥伴研究員)合作,在水溶液中離子團簇化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 重離子核反應與核物質狀態方程
    通過重離子核反應的實驗和理論研究來確定對稱能的密度依賴關係及其在核反應以及緻密星天體事件中的物理效應,是當代核物理基礎研究的重要前沿。文章介紹了中能重離子核反應和核物質狀態方程的一些背景知識和研究方法,以及近年來的一些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