鎂碳磚彈性模量的檢測方法及計算公式

2020-12-01 找耐火材料網

由於鎂碳磚在空氣中加熱會產生氧化,從而使得測試數據失真,因此,鎂碳磚彈性模量的測量採用埋碳法測量,即預先將試樣放在匣缽中,用石墨粉掩埋試樣充分保護放進高溫電爐中,在某一溫度充分保溫3h,然後將試樣取出,採用常溫彈性模量測試儀進行測量。其中每組試樣的熱處理溫度分別為240℃,400℃,600℃,800℃,1000℃,1400℃。

鎂碳磚

常溫彈性模量測試儀的測試方法為脈衝激振法。其原理圖見圖1,測試過程中衝擊器給定試樣一個脈衝信號,由傳感器(非接觸式)接收試樣的振動信號,通過信號分析器分析得出試樣固有頻率,將獲得的固有振動頻率、試樣尺寸和質量代入公式,計算得出試樣的動態楊氏模量。

1—頻率顯示;2—頻率讀出;3—信號放大器;4—信號分析器;5—傳感器;6—衝擊器;7—試樣;8—支撐系統;9—電氣系統

圖2.2脈衝激振法試驗設備結構原理圖

楊氏模量E計算公式如下:

(1)

式中:

E—楊氏模量,Pa;

m—試樣的質量,g;

b—試樣的寬度,mm;

L—試樣的長度,mm;

t—試樣的厚度,mm;

f1—試樣的彎曲基諧共振頻率,Hz;

T1—試樣的有限寬度與泊松比等因素對彎曲基諧振動模式影響的校正係數。

(2)

式中:μ—泊松比;

J—與試樣長度、厚度及泊松比有關的校正參數。

(3)

如果L/t≥20,則T1可簡化為:

(4)

如果L/t<20且泊松比已知,T1通過公式(2)計算,然後代入公式(1)計算出楊氏模量E,詳見附件《ISO12680-1耐火材料動態楊氏模量試驗方法-脈衝激振法》及《ASTMC1548-2002耐火材料動態楊氏模量、剪切模量及泊松比試驗方法脈衝激振法》。

圖2 常溫彈性模量測試儀

圖2是根據圖1所示的結構原理圖的實物圖,試樣支撐採用三點支撐法,敲擊器採用陶瓷錘。

相關焦點

  • 彈性模量的常用檢測方法
    嘉峪檢測網已開通行業專欄,都是你想要的!彈性模量幾乎貫穿於材料力學的全部計算之中,而對於結構力學而言其計算過程中彈性模量也是必不可少的基本物理量。對普通理工科高校實驗教學,針對彈性模量測量的幾點方法和注意事項,希望能有利於廣大師生。彈性模量E,又稱彈性係數,楊氏模量,是材料的彈性常數,其值表徵材料抵抗彈性變形的能力單位為Pa。E的數值隨材料而異,是通過實驗測定的。
  • 混凝土彈性模量Ec經驗確定方法比較
    建立在<巖體和混凝土強度與變形模量的直接關係>一文的基礎之上, 這個筆記比較了先前建議的經驗方法與國家規範的建議方法.2 混凝土模量的表示方法簡而言之, 混凝土的模量有三種表示方法: ①原點彈性模量Eꞌc; ②切線模量Eꞌꞌc; ③變形模量Eꞌꞌꞌc, 如下圖所示. 在這三種模量中, 彈性模量Ec是我們最關心的參數.
  • 楊氏模量、彈性模量、剪切模量、體積模量、強度、剛度,泊松比,分清了嗎?
    對於線彈性材料有公式σ(正應力)=Eε(正應變)成立,式中σ為正應力,ε為正應變,E為彈性模量,是與材料有關的常數,與材料本身的性質有關。楊(ThomasYoung1773~1829)在材料力學方面,研究了剪形變,認為剪應力是一種彈性形變。1807年,提出彈性模量的定義,為此後人稱彈性模量為楊氏模量。鋼的楊氏模量大約為2×1011N·m-2,銅的是1.1×1011 N·m-2。
  • 薄膜材料的彈性模量
    在GB∕T 13022-1991中7.3規定:作應力-應變曲線,從曲線的初始直線部分計算拉伸彈和模量,以E(MPa)表示,E=δ∕ξ,式中δ-應力,MPa;ξ-應變。 我們在檢測各種薄膜的拉伸強度時,都能得到試樣的拉伸形變圖,如下圖示:
  • 彈性模量的物理學本質
    從宏觀上講,彈性模量表徵了材料在一定的應力作用下發生彈性變形的難以程度,彈性模量越大發生變形越難。從原子間相互作用力角度來看,彈性模量則表徵了原子間結合力強弱的程度,彈性模量越大,意味著原子間結合力也越大。
  • CSB:基於原子力顯微鏡微切削加工技術的癌細彈性模量計算
    利用原子力顯微鏡(AFM)探針研究細胞表面力學特性, 只能測量在細胞骨架支撐下細胞表面的彈性模量, 而將細胞材料逐層去除後可以測量細胞內部骨架和細胞器的彈性模量, 得到細胞內部彈性模量的分布。這種測量方法可以使我們對細胞的力學特性有一個更全面的了解, 為細胞病理學及各種疾病的研究提供更詳細的實驗依據,因此, 對細胞內部力學特性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 彈性模量的物理學本質
    例如人們觀察到鐵磁性材料在磁飽和狀態下比未磁化狀態下的彈性模量要高,這一現象稱為彈性的鐵磁性反常,是由磁致伸縮引起的。另外,人們也觀察到Nb-Ti合金材料在超導轉變狀態時也伴隨著彈性模量的突變,但其發生機理還需要進一步研究。 上世紀20年代(1920s)開始,人們藉助於經典力學的基本原理,通過經驗和半經驗參數來計算分子結構和能量,稱為分子力學(也稱力場方法)。
  • 材料試驗機怎麼檢測材料彈性模量
    WY-5000S 伺服材料試驗機塑料拉伸彈性模量測試塑料彎曲模量測試報告在檢測彈性材料、工程塑料、金屬材料等特殊材料的彈性模量、楊氏模量、彎曲模量等力學性能時需要用到萬能材料試驗機進行分析測試試驗機通過輔助變形裝置(電子延伸計)結合試驗機軟體功能,能自動分析計算出模量數據。材料試驗機是根據不同材料的測試需求對測試軟體進行設置、匹配相應的測試治具即可實現更多力學性能分析測試。彈性模量材料在彈性變形階段,其應力和應變成正比例關係(即符合胡克定律),其比例係數稱為彈性模量,單位為兆帕(Mpa)。
  • 一文了解:楊氏模量、彈性模量、剪切模量、體積模量、強度、剛度,泊松比
    楊氏模量(Young's Modulus):楊氏模量就是彈性模量,這是材料力學裡的一個概念。對於線彈性材料有公式σ(正應力)=Eε(正應變)成立,式中σ為正應力,ε為正應變,E為彈性模量,是與材料有關的常數,與材料本身的性質有關。
  • 彈性模量及剛度關係
    (1)定義彈性模量:材料在彈性變形階段內,正應力和對應的正應變的比值。材料在彈性變形階段,其應力和應變成正比例關係(即符合胡克定律),其比例係數稱為彈性模量。「彈性模量」是描述物質彈性的一個物理量,是一個總稱,包括「楊氏模量」、「剪切模量」、「體積模量」等。
  • 什麼是材料的楊氏模量?它的定義與計算公式是什麼?
    基本原理是,材料在壓縮或拉伸時會發生彈性變形,而在去除載荷後會恢復其原始形狀。與剛性材料相比,柔性材料中發生的變形更多。換一種說法:楊氏模量值低表示固體具有彈性。高的楊氏模量值表示固體無彈性或硬。歷史瑞士科學家和工程師Leonhard Euler在1727年描述了楊氏模量的基本概念。1782年,義大利科學家佐丹奴·裡卡蒂(Giordano Riccati)進行了產生現代模量計算的實驗。不過,模量取自英國科學家託馬斯·楊(Thomas Young)的名字,他 在1807年的《自然哲學和機械藝術講座》中描述了它的計算 。
  • 細說彈性模量
    剪切應力除以剪切應變就等於剪切模量G=( f/S)/a  體積應變——  對彈性體施加一個整體的壓強p,這個壓強稱為「體積應力」,彈性體的體積減少量(-dV)除以原來的體積V稱為「體積應變」,體積應力除以體積應變就等於體積模量: K=P/(-dV/V)  在不易引起混淆時,一般金屬材料的彈性模量就是指楊氏模量,即正彈性模量。
  • 楊氏模量與彈性模量
    楊氏模量是描述材料在彈性階段拉伸狀態應力應變關係的(正應力)的物理量,彈性模量是描述彈性體(包括一維二維三維)在彈性階段應力應變關係的物理量。
  • 什麼是體積彈性模量,什麼情況下它非常重要?
    定義體積彈性模量因為圖1中的圖不是直線,所以斜率在點與點之間變化。定義斜率或體積彈性模量有兩種常用方法:• 某一點的真實或切線體積彈性模量。在特定點放置與曲線相切的直線邊緣會產生切線體積模量。它寫為(作為派生詞):Br = dPV/dV.
  • 彈性模量E及剪切模量G的本質
    彈性模量E及剪切模量G,反映的是該材料中原子的本性以及原子之間的鍵合力。最簡單的反映材料彈性模量大小的參數是該材料熔點的高低。
  • 發現彈性模量
    彈性模量是表徵材料彈性變形、進行結構設計的重要指標。但是Giordano Riccati仍沒有給出彈性模量的概念,只是把它視為反應材料彈性性能的參數。但是他明確了彈性模量(the modulus of the elasticity)的概念,指出彈性模量是物體的固有屬性之一,這與之前工程師們利用虎克定律把結構剛度與彈性模量混為一談有著本質的區別,因此,人們也把彈性模量稱為楊氏模量(Young’s modulus),以紀念他在物體彈性變形方面的貢獻。
  • 發現彈性模量
    k是表徵彈簧彈性變形能力的常數,稱為勁度係數(倔強係數)或彈性係數,由式(1)可知k可以通過力F與彈簧變形x的比值求得。彈性模量在材料變形中有些像彈性係數k的意思,但它的發現要比彈性係數曲折的多。1782年,義大利實驗力學家Giordano Riccati利用梁的振動特性測定了鋼相對於黃銅的彈性模量,這被認為是測定彈性模量的第一個實驗,他得到的結果如下:
  • 提高耐火材料熱震穩定性的方法
    材料的熱學性能和力學性能(如熱導率、熱膨脹係數、強度、彈性模量等)對其抗熱震性能有著重要的影響,提高材料熱震穩定性的方法有:①材料的抗熱震性能主要取決於其熱膨脹係數α,低膨脹係數的材料往往具有優良的熱震穩定性;②材料的熱導率λ,將有利於材料的熱傳遞,緩解了內外溫差,降低熱應力的大小;③提高材料的抗折強度σ且減小彈性模量E,將使σ/E提高,能吸收較多的彈性應變能而不致開裂
  • 楊氏模量的測量
    彈性模量是材料在彈性限度內的應力與應變的比值 .楊氏彈性模量的測定是材料力學的一個重要課題,任何固體受荷載所產生的應力、應變和變形都和楊氏模量有關 . 測量固體材料的楊氏模量關鍵在於測量材料受力後的形變大小,通過本實驗的設計可以學習不同的測量微小長度的方法 .【預習要求】1 .
  • 模量入門基礎知識分享
    對於線彈性材料有公式σ(正應力)=Eε(正應變)成立,式中σ為正應力,ε為正應變,E為彈性模量,是與材料有關的常數,與材料本身的性質有關。楊(ThomasYoung1773~1829)在材料力學方面,研究了剪形變,認為剪應力是一種彈性形變。 1807年,提出彈性模量的定義,為此後人稱彈性模量為楊氏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