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我們會發現每個班上學生成績都是參差不齊,但是在小學階段也有一個特殊的學科,那就是英語,從三年級才開始進入公立學校,那麼在小學學英語四年的時間裡,家長和託管培訓班的老師怎樣才能縮小大家英語成績的差距呢,讓我們來看一起來看一看。
一、 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小學生由於年齡小,他的學習動機完全來源於興趣。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點在英語教學中最為重要。我們可以採取下面三種方法來提高孩子的英語興趣。
1、做遊戲。愛玩,是孩子們的天性,如果將單調枯燥的知識點,融入遊戲中來調節課堂的氣氛,在寓教於樂中學習英語,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抓住學生的這一心理,把遊戲引入課堂教學中。在三年級學到五官的時候,我們可以採用讓學生摸自己的五官進行比賽,聽詞語等,這樣- -來,每個同學興趣都非常高,都能集中注意力參與活動,又進行了聽說訓練,效果十分良好。
2、學唱英文歌。音樂是美的使者,它為我們的教學帶來了活力,也是進行英語教學的有效方法。如果在英語教學中把一些重點、 難點的句刑編人學生所熟悉的音樂旋律中,學生就會在輕鬆愉快中學習知識。例如:我將句型Are you feeling happy? Yes, l am. No, I am not. 。放人《兩隻老虎》的音樂中,學生的學習興趣頓時高漲起來。這樣學生既掌握了句型,又活躍了課堂的氣氛。
3、表演課文。
抓住學生喜歡自我表表現的心理,將課文按其能力分角色進行表演。語言能力強的學生可以推任主要角色。而相對弱的學生擔任簡單角色。學生表演時既可看書,也可用自己的語言。在此基礎上鼓勵孩子用今天所學內容並結合以前所學的知識,編段對話或故事,這樣使不同程度的學生有不同程序的提高,從而培養了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
二、尊重差異,分層教學,以鼓勵為主。
著名教育家布魯姆認為,每位學生都能夠掌握所學的知識,其差別就在於「學習速度不同」。教師應對每個學生有信心,相信他們都能學好英語。只是在教學中應對不同的學生區別對待。
1、合作學習、區別對待、縮小「差距」。
一個班有10多個學生, 他們的學生能力有強有弱,教師要根據學生學習能力的情況,有的放失地進行分層教學。對於能力強的學生,在保護他們積極性的基礎上,對他們從嚴從高要求,而對於那麼學習困難的學生,則採取「激勵法」激發起他們的學習興趣。例如課堂基礎性的問題要面向全體學生,對後進生要經常提問,著重肯定其閃光點,並給予鼓勵性評價,增強其信心。而對學得好的學生要著重指出其薄弱點和不足之處,提出更高的要求,給予他們挑戰性,在面對基礎性的作業時,如認讀所學過的單詞,聽語音,模仿課文的發音全班都必須做,對學得好的學生要求多背單詞,多背課文,不斷提高其綜合能力。在期未評價中,基礎知識以口試為主,書面為輔,分為A、B、C三個類別不同的試卷,以適應能力不同的學生。
在教學中,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開展活動,交流信息,可以有效地彌補集體教學,特別是大班教學的不足。從三年級開始,我就根據每個學生發展的差異性,包括學生興趣、學習態度、學習能力,性格愛好等不同特點。將全班分成若干小組,每組4人,並在小組與小組之間展開比賽,實現同學之間合作的同時,還有利於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
2、多給學習困難的學生份關愛和鼓勵。
學習困難的學生由於學習成績差,經常受到家長的責備及同學的排斥,而本身又缺乏自信,他們很容易破罐子破摔,放棄學習英語,如果我們能多給他們關懷,並能及時正確引導,對他們採職有效的學習方法的背導。培養他們克服困難的信心,只要看到他們一點的進步就路於及時的肯定和鼓勵。例如有些學生在課堂上不敢舉手發言,告怕說供而被別人嘲笑。因此我放意留些簡單的問題, 讓他們回答,如果還不會,我便說: "PIeas follow me. 」讓他們開口說,摸仿對時,我便由衷地豎起大拇指說:「Veydod!. You arel ciever!" 他們獲得成功的喜悅的同時,也增強了自己的信心。
三、讓家長與其配合,幫助學習困難的學生學好英語。
俗話說:「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他們對孩子的培養教育,學習目標的確立,學習態度方面都起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因此我們要經常與家長溝通,是幫助學習困難的學生學習進步的有效途徑。
首先在孩子身上尋找閃光點,給家長信心。例如:學生對老師有禮貌,老師誇他尊敬師長。雖然上課不積極舉手發言,但卻遵守課堂紀律、作業書寫工整,老師也應經常表揚他。
其次告訴家長指導孩子學習英語的方法,以便在家能有針對性地輔導和督促。第一每天有10分鐘左右對舊的知識鞏固複習的時間。第二聽語言模仿其發音,提高語感。第三多讀提高聽力。第四要養成課前預習的習慣。第五在指導孩子的同時,要注意不要傷害孩子。
總之,無論是老師還是家長,找到正確的教學方法,只要我們不放棄,持之以恆,就一定能縮小學生學習英語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