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抖音快手紛紛引入超級IP刷起一波輿論熱點,比如C羅加入快手,陳奕迅入駐抖音,這些自帶內容與流量的IP,是具有先天優勢的吸客利器。如今的時代是年輕多元化,也是泛娛樂的一個時代,想在市場競爭下從眾多品牌中脫穎而出,就需要具備很高的知名度,品牌IP化正是一個很好的出路,群量不禁思考:所謂「條條大路通羅馬」,每個品牌要去的「羅馬」是不一樣的,走的路和方式自然也不同,但最終目的是一致的,那便是「引爆市場」。那麼品牌IP化的方法有哪些?我們經過搜集整理出以下四種經典方法,與大家分享:
1.讓品牌名成為IP,使其更形象化從品牌名、LOGO、產品屬性等都實現高度一體的IP化品牌,例如三隻松鼠、娃哈哈、江小白等等。
2.把產品發展為擬人化、萌寵化IP讓產品特質與IP形象高度結合,直接產生加強產品魅力的效果,比如米其林輪胎人、M&M巧克力豆……
3.創始人或核心員工成為個人化IP直接讓個人精神注入品牌和企業中,產生巨大號召力,如賈伯斯之於蘋果;如雷軍之於小米;董明珠之于格力。
4.收購成名IP,達成長期合作這樣的好處是有現成受歡迎的IP靈魂和形象,為品牌助力,就如開頭我們說的C羅入駐快手,跟快手達成長期合作,自帶體育內容和流量。像眾多品牌形象代言人皆是這個代理。
這四種品牌IP化方法,品牌企業應該根據自身情況作出最合適的選擇。接下來我們通過兩個例子,分析一下品牌IP化的效果。
1
品牌IP化&米其林輪胎
在1894年裡昂舉辦的萬國博覽會上,米其林創始人之一愛德華突然發現一堆不同直徑的輪胎散亂堆積在展臺入口處,形狀與人體的外觀十分相近,於是他突發奇想,如果給這堆輪胎加上手臂和腿腳,豈不是一個活生生的輪胎人?於是他請一位名叫歐家洛的畫家依照那堆輪胎的樣子創造出了一個由許多輪胎所組成的特別「人物」——輪胎人。
圖片來自網絡
從1898年開始,米其林輪胎人作為品牌代言人出現在廣告海報上,它有一個自己的名字:Bibendum,來自海報上的廣告語「Nunc est bibendum」(現在是舉杯的時刻),源於古羅馬詩人賀拉斯的一句頌歌,寓意米其林輪胎能徵服一切障礙,舉杯歡慶。
圖片來自網絡
這就是讓品牌擬人化,讓輪胎產品與IP形象高度結合散發魅力。經過一百多年的時光,它成為世界上最著名的品牌IP化形象之一。
2
品牌IP化&周杰倫入駐快手
圖片來自快手微博
周杰倫入駐快手平臺的消息一出,令人驚訝,因為一直沒有中文社交媒體帳號的樂壇天王周杰倫居然入駐了快手。天王周杰倫的引流能力不言而喻,一天時間帳號粉絲就超500萬。在周杰倫發的第一條快手視頻裡,周杰倫還預告了粉絲福利說:「粉絲數到1000萬的時候,我會表演最強的魔術直播」。自然是圈粉無數,讓不少沒有快手APP的朋友紛紛下載進入平臺與偶像互動。
圖片來自網絡
擁有周杰倫這樣的頂流加入,快手就能在音樂領域具備一定優勢。可以發現,不僅帳號入駐,周杰倫的杰威爾音樂也與快手達成了版權授權合作,周杰倫的所有歌曲及MV都可在快手的平臺上進行播放。獲得周杰倫的音樂版權,是快手開啟破圈之路的強助攻,使其改善以往土味的形象。雙方能達成合作,群量認為很重要的一點原因是周杰倫的市場定位與快手的品牌調性相一致。這從周杰倫往年代言的各種產品不難看出,像優樂美奶茶、愛瑪電動車、美特斯邦威等等這些都是十分大眾化、接地氣的,快手也正是如此。因此品牌與成名IP合作,必不可少的前提就是要找調性一致的IP,才能讓IP的靈魂和品牌同步,贏得人們的好感,產生共鳴。
圖片來自微博截圖
快手與大的音樂版權商合作是增強市場競爭力的重要一步,也是最有效的一個途徑,因為不需要花很長的時間去打造一個新的音樂生態,還可以保證IP所帶內容的質量,像將周杰倫這種好的音樂IP引進,可以直接帶動快手平臺的用戶量,用戶黏性也大大增強。況且超級IP無論從經營內容還是個人本身對平臺用戶都有很強的影響力,兩者結合對雙方都有很好的促進作用。這也是時下最受歡迎的品牌IP化形式。
回過頭來說,我們能夠明白,品牌如果可以成功建立自己的IP,在如今這個網際網路全面滲透的時代,推廣營銷是可以事半功倍的,並且已經有一些創新企業使用IP化取得很好的成績,但也有很多品牌主盲目跟風效仿、蹭熱點,結果自然不盡人意,群量想表達的是:IP是品牌用來跟用戶溝通的一個橋梁,但有的產品它更多是需要通過使用價值、產品的物理屬性來打動用戶,只有把這些重點傳遞給用戶,才能說服用戶,因此品牌主應該學會在IP化的形式與內容上靈活變通。我們舉一個群量為日本榮進Koto抗糖面做過的類似營銷案例:
針對這款主打低卡路裡的健康輕食麵產品,選擇了素人KOC在小紅書平臺進行推廣,對於食品來說,試吃環節必不可少,而素人KOC的試吃分享具有很好的說服力。達人們在推廣內容上與產品緊密結合,通過試吃口味、卡路裡分析、對減肥人群的合理建議等各方面細節特點進行種草,獲得一波好評。
投放的效果顯而易見,累計曝光3W+,獲贊無數,引發熱評,使這次推廣贏得了非常強的互動量,並持續增長中。而且達人們的筆記均被關鍵詞抗糖面收錄,SEO關鍵詞優化明顯,如此一來形成了輿論口碑引導效果,增加用戶對品牌及產品的關注度。不得不說,這個案例中還只是投放素人KOC筆記十篇產生的效果,倘若增加投放預算,把更多的KOL/KOC組合在一起,產生的效果一定會更好。
這便是KOL/KOC營銷IP化很好的一個示範。如今主流消費群遍布社交網絡,購買與種草越來越密不可分,每位KOL、KOC成為比專業PR更有效的傳播者,他們分享的內容往往更具有說服力,在各自圈層吸引各自的粉絲,聚合在一起能夠發揮出更強的品牌IP推廣價值。
因此群量建議有推廣需求的品牌方去做KOL/KOC營銷IP化,創造一次有效果的傳播,打下良好的基礎,再從其他形式加強IP化,這樣更為合理。另外,KOC/KOL的選擇一向也是品牌方頭疼的事,像群量公告這樣擁有海量資源的平臺,可以幫助品牌方進行科學化的篩選與管理達人,有了平臺的支持與幫助,品牌方大可以施展拳腳。
總而言之,企業/品牌進行IP化時應先理清產品定位,緊密與自己的產品風格、特性相結合,藉助各平臺的資源支持,選擇適合自身、行之有效的IP化方法,才能扣住目標消費群體的心。
文章來源:群量星球
作者:小熊座α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