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我們認為,8斤以上的寶寶就屬於巨大兒,會增加產程的痛苦甚至出現難產,讓很多孕媽擔憂,並且內心暗自下決心:如果不到八斤就順產,太大就剖了算了。
可是很多現實的案例卻是這樣的:孕39周B超估算寶寶只有7斤4兩,等到40+3周的時候生出八斤六兩的孩子!還有些當時看起來有八斤多,實際上剖出來只有不到八斤。
這些誤差是怎麼來的?
醫院估算胎兒體重的方式,多是通過B超測量寶寶的雙頂徑(BPD),股骨長(AC),腹圍(FL),根據公式推算出來。計算公式千奇百怪,有些只通過一個數據計算,有些需要三個數據計算,當然是使用寶寶自身數據越多,準確率越高。
相對準確的公式為:1.07*BPD*BPD*BPD+0.3*AC*AC*FL
這個公式計算出胎寶寶的體重,誤差也會有10%——15%左右。也就是說,如果是一個7斤的寶寶,上下誤差可能會出現7兩肉。
出現誤差的原因大體有四方面:
1.寶寶持續增長,民間講,胎寶在肚子裡一天的發育,頂出生後的7天。39周的體重估算無法預計40周的寶寶。
2.寶寶同樣高矮的骨骼,也會有胖瘦不同的體型。靠骨骼的長度來估算寶寶體重,只能代表標準身材的寶寶,小胖子總會給出不一樣的驚喜。
3.還有些計算公式並沒有直接測量寶寶,而是靠測量媽媽腹圍和宮高來推算的,羊水的多少,懷孕位置的不同,媽媽自身胖瘦的差異,都會造成估算的誤差。
4.寶寶腹圍是一個很飄忽的數據,不像其他骨骼的「硬」數據,腹圍很可能多喝點羊水多撒泡尿,或者再多攢點胎便就變了。
既然誤差這麼大,為什麼還要估算?
估算寶寶體重跟用四維彩超給寶寶拍面部寫真可不一樣,通過寶寶體重可以看出寶寶是否有發育情況,當寶寶體重過輕,要擔心寶寶出生後抵抗力弱,醫生要估算是否需要進保溫箱。
如果是體重過重,那麼在肚子裡非常容易缺氧,需要更密切的關注,也可以在發現巨大兒時做好剖腹產的準備。
不過一些醫院不會跟孕媽說寶寶預計的體重,而是直接給出建議,是否需要剖腹產,是否需要忌口,是否需要多吃點等等。也是不想給孕媽太多壓力。
各位孕媽不要太把寶寶體重當回事,寶寶出生時無論是4斤還是9斤,半年左右體重都會趨於正常。還是多注意自己的體重吧,產婦胖起來,可能一輩子都下不去了(手動捂臉笑)。
如果覺得有用,記得轉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