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查竟同時患上兩種癌!其中一種像「白骨精」變幻莫測……浙江...

2021-01-08 瀟湘晨報

來源:杭州日報(ID:hangzhoudaily 記者 柯靜 通訊員 宋黎勝)

年近70的鄭先生

這回算是不幸中有幸

折騰了3個月的毛病終於確診了

而結果則讓他大吃一驚

男子咽喉不適去醫院一查

竟發現同時患上兩種癌

3個月前,鄭先生出現聲音嘶啞、咽喉不適,附近醫院CT檢查顯示聲帶、室帶增厚,高度懷疑喉癌,但住院手術活檢結果僅是輕中度異型增生。醫生因患者嗜好菸酒30多年,還是懷疑是喉惡性腫瘤。

之後,鄭先生到浙江省人民醫院耳鼻咽喉科蘇立眾主任處診治,因為這裡用雷射可以精準切除並活檢。沒想到,整個發現確診過程卻是一波三折,困難重重。

蘇立眾這次活檢特地使用了雷射,精準且較深地切取病變組織且創傷不大,大片可疑病變部位完整切除。2天後,加急的病理報告顯示仍是喉黏膜輕中度異型增生,最多算個癌前病變。

好在東邊日出西邊「雨」,同時進行的頸部淋巴結B超則有收穫,顯示患者左側頸動脈三角有一顆淋巴結,直徑2釐米,懷疑腫瘤轉移灶。蘇立眾馬上聯繫B超室為鄭先生進行B超引導下淋巴結穿刺術,果不出意料,顯示轉移性鱗癌。

「既然是轉移性癌,究竟是從哪裡轉移過來呢?難道喉癌活檢還是沒有取到?病人除了聲音嘶啞、咽喉不適外,沒有其他症狀啊。」憑經驗,蘇立眾覺得還有「礦」可深挖,於是決定另闢蹊徑, 採用全身PET-CT檢查。很快,結果出來,其鼻咽部微小可疑病灶,伴頸部淋巴結轉移。

乘勝追擊,蘇立眾接著用鼻咽鏡檢查,發現表面黏膜有一處略有隆起,取兩塊組織,病理確診為鼻咽癌。至此,鼻咽癌、喉癌,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兩大常見惡性腫瘤,很少見地同框發現。

這種像「白骨精」的癌症

浙江高發,曾接到過12歲小患者

之後,鄭先生馬上進入治療階段,效果較理想,已於近日出院。

蘇立眾介紹,鼻咽癌廣東發病率最高,鼻咽癌發病率在10萬分之3左右,而廣東發病率為10萬分之6.47。實際上,廣西、福建以及我們浙江也都是鼻咽癌的高發地區。在浙江,又以溫州的發病率最高。

一般來說四五十歲的中年人更容易得,男性得病的概率是女性的兩到三倍,而現在年輕化趨勢明顯,在省人民醫院耳鼻喉科,最小年齡的病人才12歲。

鼻咽癌的發病和遺傳、飲食、病毒感染、環境有關係。「兩廣、浙江人飯桌上少不了的醃菜、醃魚、醃肉,醃製的食物當中,富含亞硝酸銨,而研究發現,亞硝酸銨是公認的致癌物。」

蘇立眾說,為何鼻咽癌容易誤診漏診呢?鼻咽癌患病年齡跨度大,從小朋友到老人,男女都會患病,最重要的是它會以百變姿態不同面目出現,像《西遊記》裡的妖怪白骨精一樣,變幻莫測。有如下症狀,值得警惕:

1.出血:早期可有出血症狀,表現為吸鼻後痰中帶血或擤鼻時涕中帶血。

2.耳鳴、耳悶、聽力下降:通常出現在單側,是腫瘤壓迫咽鼓管引起,分泌性中耳炎者鼻咽部必查。經常有病人反覆以分泌性中耳炎到門診就診,治療了好幾個月,出現了頸部淋巴結腫大或鼻出血或頭痛等症狀後才最後發現是鼻咽癌引起的。

3.頭痛:為常見症狀,佔68.6%。可為首發症狀或唯一症狀。這類病人誤診率也很高,往往輾轉於神經內科、眼科、神經外科,甚至精神衛生科。

4.頸部淋巴結轉移:鼻咽癌易發生頸部淋巴結轉移,其中半數為雙側性轉移。本例病人也是先發現頸部淋巴結轉移,繼而發現鼻咽部病變的。

5.復視:看東西呈雙影。滑車神經受侵,引起向內斜視、復視,常與三叉神經同時受累。

6.面部麻木感:面部皮膚麻木感,臨床檢查為痛覺和觸覺減退或消失。

7. 鼻塞:腫瘤堵塞後鼻孔可出現鼻塞。

8.舌肌萎縮和伸舌偏斜。

9.眼險下垂、眼球固定:與動眼神經損害和視神經損害或眶錐侵犯有關。

蘇立眾提醒,鼻咽癌的首發表現如此變化多端,所以一定要提高警惕,及早發現儘早治療。

【來源:浙江之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一滴血就能查癌症? 驗血查癌神話破裂
    一滴血就能查癌症?常見癌症早期篩查取得新突破?近年來,很多打著「一滴血查癌症」的篩查項目層出不窮,號稱用一滴血可篩查10餘種癌症,由於簡便的篩查方式,很多人趨之若鶩。但好景不長,日前,創立血液檢測的企業「西拉諾斯」掌門人伊莉莎白·霍姆斯同意交出企業控制權,了結監管機構對她「大規模欺詐」的指控,由她主導的「抽指血查癌症」神話正式破裂。
  • 患上癌症還能活多長時間?別道聽途說,或可帶癌生存
    在醫學上,癌是指起源於上皮組織的惡性腫瘤,是惡性腫瘤最常見的一類,相對應的,起源於間葉組織的惡性腫瘤統稱為肉瘤,少數惡性腫瘤不按上述原則命名,如腎母細胞瘤、惡性畸胎瘤等,一般人們所說的「癌症」習慣上泛指所有惡性腫瘤。
  • 十堰父女幾乎同時確診中晚期!醫生:這種癌有遺傳性
    十堰一對父女  先後確診為癌症中晚期  醫生提醒  這種癌有家族遺傳性  一定要提高警惕!  做好相應檢查!  女兒結腸癌住院  父親一查也確診同種癌  2020年12月11日下午,37歲的黃女士在家突然腹痛不止,且便中帶血。
  • 一個最新研究的結果是,每天喝幾杯牛奶,患一種癌的機率會上升80%
    一個最新研究的結果是,每天喝幾杯牛奶,患一種癌的機率會上升80%Cow milk daily consumption elevates risk of one cancer by 80 percent最新研究表明,女性每天只要喝上一杯奶,患乳腺癌的機率就會大幅度上升。一個最新研究,由「美國衛生研究院癌症研究所」和「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委託完成,發現喝牛奶的女性,與喝豆漿的女性相比,患乳腺癌的風險會上升高達80%。
  • 光鮮亮麗的孩子們患上了一種奇怪的病—「精英癌」 |北大教授
    ,準確地說,是兩種對立的「理念型」: 一種為「精約教育」,它強調嚴格的制度與紀律,養成習慣,砥礪品格、磨礪意志,用「苦中苦」或「苦中樂」以實現「人上人」的目標; 另一種為「博放教育」,它致力於將約束降到最低,主張解放學生,讓學生在集體之外成長,讓每一個學生可以變得偉大。
  • 11歲小孩竟患上甲狀腺癌!哪些人群需要格外注意?
    可最近小明總是覺得自己的喉嚨處不舒服,有時候會有一絲疼痛。經過一系列的檢查後,結果卻讓所有人目瞪口呆。一個年僅11歲的孩子居然患上了甲狀腺癌。而且醫生還解釋目前孩子病情已經非常嚴重了,並向父母詢問之前孩子有沒有出現什麼異常症狀。
  • A、B、AB和O這4種血型,更容易患上哪種癌?研究給出了參考
    我們都知道,每個人的血型都是A、B、AB和O這4種血型中的一種,而且從出生時,血型就已經確定並且會伴隨你一生。但在生活中,也有朋友會好奇,在這4種血型中,是否存在哪種血型患上某一種癌的風險更高或更低的情況呢?
  • 「液體活檢」查癌前景如何?真假警報共存,需更多數據證益處
    「液體活檢」查癌前景如何?CancerSEEK是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開發的一種用於檢測腫瘤DNA的方法。研究人員在《科學》雜誌網絡版和美國癌症研究協會召開的一次會議上報告說,他們發現了26種以前不為人知的腫瘤。觀察人士說,試驗結果是有希望的,但仍有一些關鍵問題沒有答案。「我對這篇論文印象非常深刻。他們做的都是對的,但這並不意味著這種分析方法應該在市場上推廣。」
  • 《自然》:腸菌竟能把抑癌p53掰成促癌p53
    他們發現兩種常見的功能獲得性促癌p53突變,實際上有很強的抑癌能力,甚至比正常p53更強,只不過在腸道微生物代謝產物沒食子酸等的影響下,這兩種突變型p53超強的抑癌能力被完全消除,最終導致腫瘤進展不受控制[1]。
  • 浙江兩位專家分析:驗孕棒測睪丸癌 不靠譜
    其中有網友慎重地留言給他,「你可能有睪丸癌,快去找一位專家,告訴他,你的驗孕測試結果是陽性。」結果,竟然證實這位年輕男子的右側睪丸,的確有一個小腫塊。「科學松鼠會」於是發了一條【驗孕棒可測睪丸癌?】的相關微博,提出測試懷孕與否的指標β-hCG,也是睪丸癌的腫瘤指標之一。那為什麼臨床上不用驗孕棒來篩檢睪丸癌呢?
  • 四位白骨精的扮演者,圖1經典,圖3最美,唯獨圖4「最不像妖」
    【四位白骨精的扮演者,圖2經典,圖3最美,唯獨圖4「最不像妖」】 第一位白骨精的扮演者:2010版西遊記裡面的白骨精,她的扮演者是韓雪。可謂是最經典的一個白骨精角色了!身穿白衣的韓雪仙氣十足,非常的清秀美麗!
  • 浙江人最容易得這6種癌
    然而,從國內外公布的數據來看,癌症並不代表死亡,它也可以是一種慢性病,是一種生命現象,與衰老一樣,從出生那一刻就開始醞釀。我們到底該如何科學抗癌?「大家還是需要高度重視甲狀腺癌,甲狀腺癌的發病率增加非常快,患了癌誰都不可能不怕,而且近10%的甲狀腺癌為難治型甲狀腺癌,其中有種『甲狀腺未分化癌』,被稱為人類惡性程度最高的癌症之一,發現到死亡基本在6個月內。」 甲狀腺未分化癌好發於老年人,佔全部甲狀腺惡性腫瘤的1%-2%。
  • 男子飯後胃不舒服,一查竟癌晚期!癌來臨前身體的求救信號,很多人...
    但是56歲的林先生(化姓)只是飯後有點「犯噁心」,卻被查出了癌晚期…… 只是有點「噁心、反胃」,沒想到是癌晚期 @浙大一院公眾號 分享了這樣一個病例: 林先生是浙江台州人,平時胃口一直很好,但有段時間突然時不時地噁心、反胃,尤其是吃完飯後腸胃很不舒服。
  • 64歲老人患兩種癌症 不慎遭電擊後「起死回生」
    高健國今年3月份查出患上了胃癌和食道癌,三個月水米未進,10月15日更是出現了心臟停止跳動的跡象,然而,當他回家等待死亡降臨時,偶然一次的一次電擊竟讓他奇蹟般地漸漸康復。為了感恩,他捐出2000斤大米送給社區貧困戶。
  • 女子耳朵悶,一查竟是癌!此病高發,和很多海南人愛吃的這個有關
    鹹魚作為一種又便宜又下飯的食物深受我國沿海地區居民的歡迎也是許多海南人日常餐桌上的常見食材然而54歲的顧女士(化名)鹹魚、鹹菜等醃製品吃了大半輩子隨後,顧女士到浙江一三甲醫院耳鼻咽喉科就診。接診醫生呂慧洋醫師在給顧女士檢查中發現,其中耳鼓室內積液,進一步行鼻咽CT發現左側鼻咽佔位,增強鼻咽MRI結果也顯示:她得了鼻咽癌,而且依據腫瘤的大小和範圍判斷,病程已經到了中期,且伴有周圍骨質破壞。
  • 何為癌前病變、原位癌和重複癌?
    因為正常細胞由增生到惡性腫瘤的轉變,一般經過單純性增生到不典型增生再到原位癌。臨床上不易判明癌前病變,只可把一些有可能發生癌變的疾病——慢性胃潰瘍、腸道多發性腺瘤、慢性食管炎、肝硬化、重度子宮糜爛、增生性白斑病、皮膚慢性潰瘍等一般視為可能的癌前疾病。但這些疾病並非都會發展成為真正的癌前病變。只有少數病例,在長期持續致癌因素刺激下,使細胞增生活躍,才可能使疾病發展到癌前病變,甚至到癌變。
  • 父女同時患上肺炎,體內查出可怕寄生蟲!這樣吃真的很冒險
    家住浙東沿海某縣的李家父女自幼就親近,從幼兒園到上高中,10多年父親都風雨無阻接送女兒;小李也是貼心「小棉襖」,十分乖巧孝順,大學畢業後如雙親所願,回到縣裡工作。但不久前一次「形影不離」,卻讓李家父女有點尷尬與煩惱:女兒與父親同生一種病,同住一家醫院。醫生了解病史發現,父女倆不久前吃了同一種南方人喜歡的水產品,被同一種寄生蟲感染。
  • 溧水一魚塘撈出兩條鴨嘴「怪魚」,一查竟…
    溧水一魚塘撈出兩條鴨嘴「怪魚」,一查竟… 2021-01-14 17: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14個腸鏡中13個有癌前病變,1個確診腸癌!這22種情況必須查個腸鏡!
    「14個腸鏡中13個有癌前病變,1個確診腸癌!」這不是在開玩笑,而是京東中美醫院消化內科副主任醫師吳勇給患者檢查時真實發生的,吳勇醫生回憶了當天整個過程。「作為一名消化內科醫生,幾乎每天都在苦口婆心地勸說親朋好友,在40歲以前做一次胃腸鏡。我也會在門診和我自己的自媒體平臺上不遺餘力地科普胃腸鏡的常識。
  • 23歲女孩一月不換內褲,查出癌前病變!癌前病變有多大機率成癌?
    一開始芳芳以為自己只是有普通的炎症,所以沒多大在意。 殊不知隨著時間推移,她的症狀越來越嚴重,嚴重影響芳芳的生活,由於症狀持續加重,芳芳被轉移到武漢某三甲醫院。醫生檢查後,發現芳芳外陰有贅生物,送病理後發現有尖銳溼疣和外陰上皮內瘤病變,簡單來說就是外陰癌癌前病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