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父女幾乎同時確診中晚期!醫生:這種癌有遺傳性

2021-01-08 網易

2021-01-03 07:29:33 來源: 環球網資訊

舉報

  來源:十堰晚報

  生活中,我們聽說過

  「一家幾口同時患癌」的消息

  那麼癌症真的會遺傳嗎?

  十堰一對父女

  先後確診為癌症中晚期

  醫生提醒

  這種癌有家族遺傳性

  一定要提高警惕!

  做好相應檢查!

  女兒結腸癌住院

  父親一查也確診同種癌

  2020年12月11日下午,37歲的黃女士在家突然腹痛不止,且便中帶血。第二天一早,黃女士忍著劇痛,專程從鄖陽區趕到太和醫院就診,經腸鏡取病檢確診為結腸癌中晚期,隨即安排住院手術治療。

  住院期間,黃女士58歲的父親在一旁悉心照料,而女兒的症狀讓他想起自己10多天前也出現了便血的症狀。出於擔憂,黃先生也到醫院做了一次檢查,豈料也被診斷為結腸癌中晚期

  父女倆同時確診結腸癌

  28日,黃女士在胃腸外科病房內向記者介紹,在此次病發前,她就有腹痛的症狀,但沒有在意,以為是消化不良所致。誰料,竟然是結腸癌中晚期,且父女倆幾乎同時確診。

  經太和醫院胃腸外科病區主任狄茂軍開展腹腔鏡下結腸癌根治性切除術,黃女士和父親的病灶均被切除。目前,二人恢復良好,不久就可以出院。

  經過手術,父女倆的病灶均被切除

  結腸癌有家族遺傳性

  這類人注意做好相應檢查

  狄茂軍表示,結腸癌的發病率在惡性腫瘤中位居第三,每年約有60多萬人確診結腸癌,這其中,有10%為家族性遺傳

  醫生提醒:

  如果直系親屬有結腸癌,其他成員患結腸癌的機率是普通人的2倍。如果家庭成員的年齡在50歲以上,那麼風險則更高。

  建議家族中有結腸癌患者,其他成員應進行早期腸鏡檢查,早發現、早治療,避免病情惡化,錯過最佳治療時間。

  除了遺傳

  還有哪些生活方式會引發結腸癌呢?

  看看醫生怎麼說

  ?

  結腸癌的發生與人們的飲食習慣密切相關,高脂肪、高蛋白、粗纖維少的飲食均為結腸癌的誘發因素,日常生活中應飲食均衡,多食用蔬菜,水果、粗糧等含粗纖維比較多的食物。當出現不明原因的便血、腹瀉、便秘、腹痛等症狀時,應及時尋求專業醫師的幫助,排除結腸癌的可能性。

  預防癌症

  除了要有健康生活方式

  對於家裡有患癌史的人

  一定要定期進行防癌檢查

  擴散提醒!

  文、圖/十堰晚報記者 曾雨 特約記者 王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年確診卵巢癌!腫瘤專家:超90%遺傳性卵巢癌由BRCA1/2基因突變引起
    三姐妹同年確診卵巢癌,如此罕見的聚集發病究竟是何原因?主診醫生、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腫瘤婦科主任吳小華教授給出了「真相」:「三姐妹同為典型的遺傳性卵巢癌症候群患者,這類卵巢癌的主要特徵就是家族聚集發病!而導致遺傳性卵巢癌症候群的『真兇』則為BRCA1/2基因突變;研究表明超90%的遺傳性卵巢癌由BRCA1/2基因突變引起。」
  • 女同胞注意,這種癌往往「發現即晚期」!
    女同胞注意,這種癌往往「發現即晚期」!這部分人群一旦出現異常出血就會及時到醫院就診,所以確診的子宮內膜癌80%都是早期,且預後生存期都比較好。03卵巢癌:行蹤詭秘的沉默殺手卵巢癌也是常見婦科惡性腫瘤之一,發病率居婦科腫瘤第三位,病死率卻穩居婦科腫瘤首位。我國每年卵巢癌新發病例約5.2萬多例,且逐年增加,每年死亡達3萬多例。
  • 廣州復大腫瘤醫院好不好 且看肝癌晚期患者怎樣與癌共存
    「只剩兩個月」的絕望在遇到徐克成後有了轉機。從確診肝癌晚期至今,「與癌共存」的理念為孔祥泉注入了信心、力量。這一年,他堅持「與癌共存」,活到了今日。「他是醫生,也是癌症病人,更是我生命中的貴人。」  家住廣州的孔祥泉今年45歲,在東莞經營一家印刷廠。去年10月,他在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確診為肝癌晚期。影像檢查結果顯示,孔祥泉腹腔中的肝腫瘤足足有10公分大。出現腹脹,腹痛,消瘦以及嚴重的黃疸症狀,孔祥泉臉色蠟黃,走路舉步維艱。「沒有力氣,走路都走不了。」
  • 父子4人同時住院:兩個腸癌,兩個癌前!
    ——直腸癌(或癌前病變),他們同時住院治療,好在發現早,癌細胞並未擴散。原來,本月初,王大爺因為排便習慣改變、大便帶血等症狀到國藥東風總醫院消化內科二病區就診,醫生診斷後結合腸鏡檢查,確診王大爺患了直腸癌。王大爺家屬得知檢查結果,心裡很難受,最後只能選擇手術切除。考慮到直腸癌存在遺傳性,醫生為王大爺做完手術後,建議其直系親屬做腸鏡排查一下。王大爺的三個兒子聽了後,覺得自己沒有任何臨床症狀,腸道肯定沒有什麼問題。
  • 三姐妹同一年確診卵巢癌,上海專家用基因檢測揭秘「真兇」
    12月16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以下簡稱腫瘤醫院)獲悉,在該院接受卵巢癌手術的三姐妹在同一年確診卵巢癌。如此罕見的聚集發病究竟是何原因?她們的主診醫生、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腫瘤婦科主任吳小華教授表示,三姐妹同為典型的遺傳性卵巢癌症候群患者,這類卵巢癌的主要特徵就是家族聚集發病。
  • 三姐妹同一年確診卵巢癌,復旦專家用基因檢測揭秘「真兇」
    12月16日,澎湃新聞記者從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以下簡稱腫瘤醫院)獲悉,在該院接受卵巢癌手術的三姐妹在同一年確診卵巢癌。如此罕見的聚集發病究竟是何原因?她們的主診醫生、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腫瘤婦科主任吳小華教授表示,三姐妹同為典型的遺傳性卵巢癌症候群患者,這類卵巢癌的主要特徵就是家族聚集發病。
  • 遺傳性乳腺癌,源於這一基因突變
    研究發現,在乳腺癌患者中,20%~25%具有家族聚集性,即家族中一級及二級親屬至少有2個及以上患有原發性乳腺癌和(或)卵巢癌,稱之為家族性乳腺癌,其中55%~60%屬於遺傳性乳腺癌,其佔乳腺癌總體的5%~ 10%。
  • 確診肺癌晚期後,她已堅持7年:癌症有什麼大不了?
    她叫郭紅,來自廣州,今年53歲,2012年被確診為肺癌中晚期,至今帶癌生存超過7年。本文以採訪對象的第一人稱進行敘述。確診肺癌中晚期,我忍不住大哭了一場2012年3月,我在公司的例行體檢中被查出肺部有陰影。給我做檢查的是一個老醫生,很有經驗。他指著胸片的結果告訴我,這一塊陰影的形狀不好,建議我趕緊去醫院做個CT排查。
  • 晚期癌症要不要治?醫生:試著與癌「和諧共處」,或能長期生存
    一番檢查下來,結果顯示:宮頸原位癌,病理報告上還有一大堆看不懂的專業名詞,小張一頭霧水。原位癌、浸潤癌、原發癌、轉移癌分別是什麼意思?病理報告上一堆專業名詞,後面還全部帶個「癌」字,每個名詞看起來都讓人膽戰心驚,到底原位癌、轉移癌、浸潤癌有什麼區別呢?
  • 癌到了晚期如何「與癌共存」?建議做好3件事,別放棄
    由於多數癌症早期症狀隱匿,導致多數病人首次確診時,癌症分期已是晚期,這無疑是一大打擊。但即使到了癌症晚期,病人們更應懂得如何「與癌共存」,爭取壽命的延續。癌症晚期患者如何做到「與癌共存」?一、科學的治療癌症晚期並不等於「死刑」,仍有方法可治。如今醫療技術高速發展,癌症治療方法不再向以前一樣,只能手術、放化療,目前生物靶向治療、微創治療等均可用於癌症晚期的治療,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延長病患的壽命以及提高生活質量。
  • 遺傳性卵巢癌的診斷和治療
    朱莉的這種行為使世界上掀起了一波關注卵巢癌和基因檢測的高潮。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遺傳性卵巢癌。1、什麼是遺傳性卵巢癌?和一般卵巢癌有什麼區別?卵巢癌可以分為散發性的和遺傳性的,其中遺傳性卵巢癌約佔所有卵巢癌患者的15%。
  • 三姐妹同年確診卵巢癌,復旦腫瘤專家揪出發病「真兇」
    三姐妹同年確診卵巢癌,如此罕見的聚集發病究竟是何原因?  她們的主診醫生、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腫瘤婦科主任吳小華給出了「真相」:「三姐妹同為典型的遺傳性卵巢癌症候群患者,這類卵巢癌的主要特徵就是家族聚集發病!而導致遺傳性卵巢癌症候群的『真兇』則為BRCA1/2基因突變;研究表明超90%的遺傳性卵巢癌由BRCA1/2基因突變引起。」  三姐妹共有兄妹7人,其中女性5人。
  • 原位癌、微浸潤癌、浸潤癌有什麼區別?聽聽醫生講解
    很多人在肺癌的病理報告單上,常常看到原位癌、微浸潤癌、浸潤癌等字眼,對於這些不同的病理結果,大部分人可能都不太理解是什麼意思,劉醫生今天就從醫生的角度給大家講一講他們的區別,希望能夠對大家所有幫助。首先給大家講講原位癌。
  • 新婚夫婦確診「夫妻癌」,三餐按時,醫生搖頭:或是一樣東西吃太多
    「夫妻癌」是什麼?不是說夫妻一方患癌另一方就一定「在劫難逃」,儘管夫妻雙方處在相同的環境與生活方式中,但只要體質健康就能有效地抵制癌細胞的侵犯。而是,夫妻倆幾乎同時或先後發生的癌症,醫學上稱之為「夫妻癌」,而夫妻癌,又屬於「家族癌」的一種。《美國2018癌症數據報告》曾提出了「家族癌」概念。
  • 刻在血緣中的詛咒:遺傳慘劇與抑癌基因的發現
    事實上,在那之後的250年裡,每個患上這種疾病的孩子都重複著同樣悲慘的命運。醫生們試著找出腫瘤的病因,提出了各種猜測,從真菌感染到意外創傷,甚至還說這種病可能是孩子看了太多的燭光引起的——但這些猜測都是錯的。遺傳悲劇19世紀初,有些外科醫生決定死馬當作活馬醫,試著用手術的方法移除病人眼部的腫瘤,從而想要挽救他們的生命。
  • 遺傳性卵巢癌的診斷和治療_身體_澎湃新聞-The Paper
    朱莉的這種行為使世界上掀起了一波關注卵巢癌和基因檢測的高潮。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遺傳性卵巢癌。1、什麼是遺傳性卵巢癌?和一般卵巢癌有什麼區別?卵巢癌可以分為散發性的和遺傳性的,其中遺傳性卵巢癌約佔所有卵巢癌患者的15%。
  • 杭州一對父女雙雙染上多年未見的血吸蟲病
    這一年來她的症狀反反覆覆,經過市疾控中心確診,她和父親都染上了血吸蟲病。原因要追溯到一年前,父女二人回湖北老家的一次遊泳經歷。  反覆發燒出皮疹竟發現血吸蟲  這一年來,女孩冉冉總是發燒、出皮疹,用了普通抗菌素治療,病情還是反反覆覆。
  • 溫州醫生研發出世界首個遺傳性骨骼疾病基因資料庫
    懷孕後,他們擔心,孩子會不會有遺傳性骨病?  陳衝說,醫院通過產前診斷和遺傳性骨骼疾病基因資料庫,發現邵女士屬於FGFR3基因突變導致的軟骨發育不全。「這種情況下,有50%的概率會遺傳給孩子。」  於是,在邵女士懷孕18周以後,通過羊水穿刺,對胎兒的FRFG3基因進行診斷,結果發現孩子是健康的。
  • 家裡有親人患這種癌,你就要當心啦!
    有關腫瘤流行病學研究資料表明,近年來「家庭癌」現象有明顯增加的趨勢,他們既可以同時發生,也可以先後出現,其患癌部位可以相同,也可能不相同。 但是到目前為止,大多數學者都認為癌症不能傳染。長期與癌症患者有接觸的腫瘤醫院的醫生和護士,他們的癌症發病率並不比一般人高。
  • 七成患者確診時已是晚期,謹防女性「隱形殺手」卵巢癌
    根據腫瘤組織來源的不同,又可把卵巢惡性腫瘤分為卵巢上皮性癌、卵巢惡性生殖細胞腫瘤、惡性性索間質腫瘤和轉移性瘤四種,其中,卵巢上皮性癌發病率最高,約佔卵巢惡性腫瘤的70%。在醫學上,一般把上皮來源的惡性腫瘤稱為癌,因此卵巢癌多指卵巢上皮性癌,而在日常生活中,卵巢癌多包括所有卵巢的惡性腫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