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了87年前的那篇《十問未來之中國》

2020-12-06 中國軍網

★南政兩會評論團

想起了87年前的那篇《十問未來之中國》

■ 郭曉航

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了「十三五」時期國家建設目標,有媒體總結為「到2020年,國力大幅增強,經濟總量超過90萬億元,城鄉居民收入翻一番,邁進創新型國家行列,生態環境總體改善,城鄉差距縮小」等八個方面,擘畫了新的夢想圖。同過去相比,我們離強國夢從未如此接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未來,就在我們眼前。

然而,撫今思昔,我們不由感慨萬千!

1929年5月4日,上海《生活周刊》刊登了一篇《十問未來之中國》,編者在按語中寫到,「此十問俱實現,則中國富強矣,國人安樂矣。」這十問,錐心泣血,滿腹心酸:

吾國之軍權何時歸一,分散之軍閥何時湮滅?

軍人治政之權何時盡除,吾國之行政權何時統於中央?

三十四國治外法權何時可廢,吾國之司法何時自主?

吾國何時可稻產自豐、谷產自足,不憂饑饉?

吾國何時可產巨量之鋼鐵、槍炮、艦船,供給吾國之邊防軍?

…………

看此十問,誰不痛心:多麼絕望的時代,才會有如此心酸的錐心扣問?才會對國家未來的期待如此之低?

如今,在這個停會兒電都會引起抱怨的時代,我們無法感受到1929年的冰冷黑暗。同樣,發出「未來十問」的國人再有想像力,也想不到中國強盛的國力,已經足以傲視群雄了。

1949年3月,中國共產黨召開七屆二中全會,毛澤東在解放戰爭即將取得最後勝利的情況下告誡全黨:「奪取全國勝利,這只是萬裡長徵走完了第一步。如果這一步也值得驕傲,那是比較渺小的,更值得驕傲的還在後頭。」八年抗戰、三年內戰,曾經遙不可及的夢想眼看就要握到手裡了,共產黨人卻把目光投向未來。越是接近夢想,越是心懷遠方。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20世紀80年代,鄧小平同志根據中國建設發展的經驗,逐步提出了經濟發展三步走戰略,繪製了那個年代的新夢想。無數已經實現「樓上樓下,電燈電話」的中國人,又帶著新的夢想踏上改革開放的徵程。

1929年充滿期待的國人,很多並沒有等到新中國成立那一天;心念香港回歸的小平同志,沒能看到香港飄揚的五星紅旗;一生力主建造航母的劉華清將軍,也沒能看到航母下水的那一刻。夢想雖然沒能在他們的時代實現,但正是因為他們執著於夢想,不停追求新的未來,才有了我們如今的生活。

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沒有共產黨,我們也建設不成今天這樣的一個強大的中國。今天的兩會上,代表委員議論風生,場外國人目光如炬,所有的議題,都是為了一個更好的中國。我們有理由相信,寄託中華兒女無限希冀的中國夢,一定會實現!

「莫道今日春色好,東風初綻第一枝」,春色雖好,但離新的未來還有時辰。永遠懷有新枝初綻的態度,才有夢想實現的春色滿園!

(策劃:王傳寶 伍正華)

 

相關焦點

  • 「羅漢堂」十問是未來與創新之問
    6月25日和26日,羅漢堂攜手達摩院和湖畔大學舉行2019數字經濟年會,包括6名諾貝爾獎得主在內的全球200多位業界翹楚受邀參加,集體票選商議出數字經濟時代最關乎人類未來的十大問題。 十大提問,涵蓋治理風險、技術鴻溝、創新邊界、科技倫理等數字經濟各個方面,幾乎囊括當下人們所關注的最主要議題。諸如,「我們是應該先控制風險,還是先迎接數位技術?」「數位技術會擴大鴻溝,還是會讓世界變平?」
  • 民國「十問」:那些年的奢望,如今我們都做到了
    中國面貌日新月異!我恍然間想起一百年前的戰亂,國破山河,家破人亡,不知道那個時候人們活下去是什麼樣的信念支撐著,並為之努力了一百年!1929年5月4日,上海《生活周刊》刊發以《未來之中國》為題的號外。其中,有一篇文章頗具新意,題為《十問未來之中國》。
  • 十問中國金融未來
    中國經濟進入「中年危機」了?經濟「硬著陸」是否會到來?  看全球金融波詭雲譎,問中國未來路在何方?  用通俗的語言,新穎的視角解讀當下經濟金融熱點。  編輯推薦  國際國內經濟、金融形勢變化無常。通俗易懂、生動有趣的特點能讓廣大讀者在一種輕鬆的氛圍中,自然而然地產生對經濟、金融熱點問題,以至於中國未來金融發展戰略問題的興趣和思考。  本書精彩觀點略舉一二:  正利率為什麼這麼難?利率市場化改革,要考慮方方面面的因素:首先是CPI,其次是經濟增長,最後要保證不出現金融泡沫。  誰來為人民幣「出海」保駕護航?
  • 與大咖一起啟發「思想者洞見」 知乎用「十問」再叩未來之門
    時隔 6 年,當知乎宣布將於近期再次發起全新一季「網際網路十問」時,不免讓人產生期待。要知道,六年前知乎所邀請到的提問嘉賓堪稱豪華。六年後影響力大幅攀升的知乎,將邀請到哪十位重磅嘉賓「以問徵答」?他們所關心的問題又將怎樣引領網際網路發展的思考碰撞?  2012 年,他們給未來開一扇「窗」  當網際網路發展方興未艾,未來的走向充滿著各種可能。
  • 十問:如何答好勝戰之問?
    勝戰之問,警醒三軍將士 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從鴉片戰爭開始,舊中國艱難度過一段血與淚的屈辱史,西方列強強迫舊中國籤訂的不平等條約就多達750多個。 目光穿越歷史烽煙,習主席多次提到我國近代史上的「剜心之痛」:「軍事上的落後一旦形成,對國家安全的影響將是致命的。
  • 「知乎十問」 ,一部中國網際網路的進化史
    當時,知乎則邀請了馬化騰、張小龍、王小川等行業知名人士對網際網路的趨勢進行了「洞見式」的提問,對未來幾年的網際網路行業的發展進行了啟迪。六年前,移動網際網路還處於嬰兒階段,創業者們在思考如何通過科技和群體智慧解決現實的生存問題;而如今,手機躍升為第一位上網終端,雲計算、大數據時代已經到來,共享單車、知識付費、自媒體等行業紛紛崛起,中國更是憑藉網際網路的發展成為了科技大國,科技和生活、理想和現實在這一刻實現了融合。我們都成為了洪流的一員。
  • 十年前馬德興因為《中國足球十問》而丟掉公職,到底是哪「十問」
    十年前馬德興因為《中國足球十問》而丟掉公職,到底是哪「十問」
  • 中國電影產業未來「方法論」|《十問張昭》萬字實錄純乾貨總結
    不久前,其他媒體以《十問張昭》為主題對樂視影業CEO張昭進行了系列的深度訪談。這十問的答案其實就是樂視影業的方法論。在2016年,電影產業「拐點」出現,票補退潮、院線分散、移動網際網路觀眾時間進一步碎片化、大眾娛樂進入多元化時代。面對行業的風雲變幻,張昭以前瞻的戰略布局和務實的落地實踐給出了應對拐點的答案。
  • 晶片還會缺貨嗎 | 2021新年策劃·十問中國經濟
    晶片還會缺貨嗎 | 2021新年策劃·十問中國經濟 2021-01-02 12: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中醫《十問歌》,對醫生和患者都有指導作用
    中醫四診望聞問切,其中「問診」佔有突出的地位,古人將問診的經驗總結為《十問歌》,提示醫生在接診時全面、詳細地詢問患者信息,以免漏診、誤診。其實,患者了解一些醫生問診的必要的常識,也會對就醫起到指導作用。
  • 「十問玉環」再謀裂變發展新篇章
    「十問玉環」引發了玉環全市上下解放思想大討論的熱潮。5月18日,玉環市召開推進「兩會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會議暨「新玉環·新徵程·新跨越」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千人大會,會上提出了「十問玉環」——  一問搶抓撤縣設市新機遇如何轉變觀念?二問建設現代化海灣城市如何彰顯特色?三問打造工業強市如何扶工助企?四問實施千億投資計劃如何謀劃推進項目?
  • 廣州日報:十問「錢去哪兒了」問出了什麼?
    原標題:十問「錢去哪兒了」問出了什麼?   土地出讓金、買彩票的錢、路邊停車費、水電「附加費」……今年以來,新華社新華視點欄目接連發出十篇「錢去哪兒了」的稿件,追問那些關係到千家萬戶巨量民生資金的去向和用途,引發社會各界強烈反響。追問「錢去哪兒了」,問的是權力的範圍和邊界,也是權力的透明度和陽光指數。
  • 量子十問之五:量子密碼就是量子通信嗎?
    作者:郭光燦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中國科學院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密碼學是內容極其豐富的學科,目前量子信息技術僅僅在「密鑰分配」這個具體分支上可望發揮獨特的作用。如果QKD網絡都處於被竊聽的狀態,那隻好採用傳統的保密通信辦法了。二是採用量子比特所生成的安全密鑰比起用傳統方法所得到的安全密鑰(假定存在這種辦法)有優越性嗎?回答是否定的。只要密鑰是安全的,不管是用何種辦法生成的,兩者性能完全一樣。特別是,如果達不到「一次一密」的加密程度,即使QKD 的密鑰是絕對安全的。這種密碼體系同樣可能被聰明的破譯者所攻破。
  • 《憲法十問》
    《憲法十問》 2020-12-02 16: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知乎網際網路十問洞見科技未來,馬化騰首問引發網際網路思潮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10月24日,誰也沒有預料一場關於網際網路未來十年發展的大討論迅速被引爆。知乎「網際網路洞見者」線上活動,由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執行長馬化騰率先發問:「未來十年哪些基礎科學突破會影響網際網路科技產業?產業網際網路和消費網際網路融合創新,會帶來哪些改變?」。
  • 139年前發表中國首篇《Nature》
    能夠在CNS(Cell+Nature+Science)等國際頂級期刊上發表論文,對於大多數科研人員來說,可謂是孜孜以求,其實,早在139年前的清朝末期,中國人就在《Nature》上發表了第一篇論文Nature雜誌由英國Nature Publishing Group創刊於1869年,是世界上最早的國際性、綜合性科學技術期刊這篇《
  • 想起烏鴉:那奇異而寂寞的鳥
    溪旁有垂柳,粗粗的樹幹有著皸裂醜陋烏黑樹皮,水裡常常有農家三五成群的或白色或灰色的鴨子在那戲水,溪上有架小橋,小橋很窄只能容下一輛牛車經過。我經常路過那裡,對橋邊的景色幾乎熟視無睹了。我的腦子裡閃現出馬致遠的小令,想起「夕陽西下」的「小橋 流水 人家」想起了「枯藤 老樹 昏鴨」,思緒最後定格在烏鴉上。我想起了烏鴉,那奇異而寂寞的鳥,想起那久違的身影:巨喙、玄裳、全身透著落寞和神秘的氣息。
  • 《十問:霍金沉思錄》中文版終於由湖南科技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
    無論是宇宙的起源,時空的誕生,還是人類的過去和未來、走向和歸宿等,在經由親人幫助整理下出版的遺作《十問:霍金沉思錄》(Brief Answers to The Big Questions)中,霍金都給出了自己的思考與答案。近日,《十問:霍金沉思錄》中文版終於由湖南科技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出版方將其稱之為「霍金留給世界和人類最後的禮物」。
  • 十問首次火星探測 未來我們會移民火星嗎?
    十問首次火星探測 未來我們會移民火星嗎?十問:人類為什麼要探測火星?魏勇:人類對行星探測的熱情主要是好奇心驅動,這個好奇心主要是來自於對哲學終極問題的思考:我們人類從哪裡來,向哪裡去,我們在宇宙中是否孤獨?對這三個問題追尋答案的過程貫穿所有的古老文明,尤其表現在神話體系上。作為四大文明的中華文明就十分典型。
  • 王峰十問羅永浩 分別有哪十問羅永浩是怎麼回答的?
    談到錘子科技的未來時,羅永浩表示錘子要打造消費升級時代的中高端智能硬體生態,會涉及加溼器、新風機、旅行箱包、智能音箱等產品,「暫時沒有計劃做路由器、電視機,但不排除合適的時候做。」他還透露,自己堅信區塊鏈技術能改變世界,錘子科技未來一定會做區塊鏈手機,目前還在研究和學習區塊鏈技術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