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飲食健康,癌症患者活過100歲不是夢想

2020-11-26 湖南在線

宋美齡40歲查出乳腺癌後,她戒掉了抽菸、熬夜等不良習慣,並且很長一段時間裡,時刻關注飲食健康的問題。其飲食以清淡為主,日日不離果蔬,除了把控飲食的質量,還開始控制飲食的次數。因此,雖然經歷了兩次乳腺癌手術,宋美齡依然活到106歲的高齡。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與飲食結構的變化,癌症的發病率也不斷攀升。多數腫瘤患者跟宋美齡一樣,患癌後會十分注意飲食問題:到底吃什麼好?什麼東西可以吃?什麼不能吃?作為一名癌症患者,合理健康的飲食對於癌症的全程管理是至關重要的。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癌症患者的飲食管理。

吃對吃好有助治療和康復

沒有任何一種食物可以預防癌症的復發轉移,但科學的飲食搭配能對治療和康復有所裨益。只有一日三餐吃對吃好了,才能更好地延長生命,提高生活質量。

我們應該遵從飲食均衡的原則,多吃高蛋白、低脂、高纖維食物,攝入產氣少、易消化的少渣食物,忌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多喝水,避免飲用碳酸飲料。

1.高蛋白飲食

顧名思義就是多吃蛋白質含量高的食物,適當多吃魚、禽肉、蛋類,減少紅肉攝入。對於放、化療導致胃腸功能損傷患者,推薦吃些製作軟爛細碎的動物性食品,而且要注意的是要增加白肉、減少紅肉的攝入。日常生活中,可以簡單地大致分類如下:四條腿的動物如豬、馬、牛、羊是紅肉,兩條腿的動物如雞、鴨、鵝等家禽是紅白相間,沒有腿的動物如魚是白肉。

2.低脂肪飲食

低脂肪食物是指食物中所含脂肪含量相對較低,常見的低脂肪食物有:芹菜、韭菜、菠菜、小白菜、西藍花、油菜、冬瓜、黃瓜、苦瓜、絲瓜、南瓜、茄子等。其中,南瓜、苦瓜、茄子的脂肪含量均只有0.1%,絲瓜脂肪含量為0.2%。

3.高纖維食物

高纖維食物是指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常見的高纖維食物有山藥、紅薯、蘋果、燕麥、火龍果等。食物纖維體積大,可促進腸的充分蠕動,其中的水分不易被吸收,從而有通便作用。

記住腫瘤患者膳食八原則

隨著對營養幹預認識的提升,腫瘤患者的營養搭配也已經引起了政府機構和更多醫務人員的關注。2017年8月,國家衛生計生委發布了《惡性腫瘤患者膳食指導》,對惡性腫瘤患者的膳食指導原則、能量和營養素推薦攝入量、食物選擇給出了標準和推薦。

腫瘤患者膳食指導原則

1.合理膳食,適當運動。

2.保持適宜的、相對穩定的體重。

3.食物的選擇應多樣化。

4.適當多攝入富含蛋白質的食物。

5.多吃蔬菜、水果和其他植物性食物。

6.多吃富含礦物質和維生素的食物。

7.限制精製糖攝入。

8.抗腫瘤治療期和康復期膳食攝入不足,在經膳食指導仍不能滿足目標需要量時,建議給予腸內、腸外營養支持治療。

相信癌症患者在醫生科學治療的基礎上,牢記8大膳食搭配原則,必能獲得更好的預後生存。

作者:夏芳、黃程輝、代磊、健康管理中心

審校:黃程輝

相關焦點

  • 癌症患者的心情好壞,會直接影響壽命的長短?這絕不是危言聳聽
    畢竟目前來說,癌症還未被徹底攻克,仍然有許多癌症患者因此而死亡,仍然有許多癌症患者在為生存而鬥爭。得了癌症,誰都不想輕言放棄。可是,很多人並不知道,保持好心態能幫助治療,有助於提高治癒率和生存率。這句話是有一定的道理,一個人身體上得了癌並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精神上垮了,那他就無可救藥了。臨床上,有很多患者原本有很高的治癒希望,但是因為失掉了生存信念,常常過早地死去。當然,在臨床上,也有許多被宣判生存期不超過3個月的癌症患者,卻奇蹟地活過了5年、10年……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也越來越多。
  • 癌症患者不能吃糖?糖會促進癌細胞生長?飲食指南全告訴你
    腫瘤往往會消耗大量的能量,癌症患者的各種治療活動往往也需要體力支撐,因此,癌症患者相較於健康人群更需要補充營養。然而,由於體內有腫瘤,癌症患者的內分泌系統受到幹擾,往往會有吃不下東西,經常噁心反胃的情況,做化療更會加劇食欲不振的態勢。
  • 同樣是腸癌,為什麼43歲的黑豹去世,66歲的安倍沒事?
    8月28日, 66歲的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宣布辭職。 外界懷疑可能是腸炎癌變需要治療, 引發全世界關注。
  • 腫瘤院長寫給癌症患者的一封信:得了癌症別自責,真的不是你的錯
    今天,我要為大家分享一封信,信來自中國醫科大學航空總醫院普外科教授石漢平,他告訴我們,癌症患者不應該責怪自己,因為我們不能決定自己得不得腫瘤。不是我們做得不夠好,或者做錯事才得的腫瘤。現在讓我們來看看教授所說的話。親愛的讀者,我的心情深深地和你聯繫再一起。你好,我就很好。
  • 合理飲食對機體健康的重要性!
    心房顫動(AF,Atrial fibrillation)是一種最常見的心律失常疾病,僅在英國其就影響著100萬人的健康,心房顫動患者的中風風險較高,而且在極端情況下,心房顫動常常會導致患者心力衰竭,因此,鑑別出高鹽飲食是一種可避免的風險因素,或能幫助研究人員制定新型策略來預防人群患心房顫動及其它心血管疾病。
  • 癌症患者不能接種新冠疫苗,怎樣做才能健康防護?
    對於癌症人群,新冠疫苗只是目前「不適合」接種,而不是以後永遠「不能」接種。一、不宜接種的原因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龐星火指出:癌症患者不能接種新冠疫苗,最重要的原因在於缺乏臨床數據。新冠疫苗和其他藥物一樣,在上市前都要經過動物實驗、人體預測試實驗、人群Ⅰ/Ⅱ期、Ⅲ期臨床試驗,確定其安全性與有效性。
  • 1萬人裡僅約有1個能活到100歲,他們有什麼長壽秘訣呢?
    正常情況下,蛔蟲的壽命僅為30天左右,而有基因突變的那一些則活過了60天,甚至更長。這是目前為止,在所報導的生物中壽命延長最長的一個。這個時候就會有人問說,如果將這個放在人類身上,就相當於一個基因突變,人類就能健康活到200歲?應該不是。據推測,老化是由多個因素、多種基因引起的,怎麼可能只消除一個基因就可以使壽命延長一倍呢?
  • 癌症飲食有講究,多吃這些食物,抗癌事半功倍!
    審閱者: 徐萌(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一、癌症患者有不同的飲食需求 對大多數健康人來說,合理的飲食包括: 食物多樣,穀類為主。 多吃蔬果、奶類和大豆製品。
  • 正接受化療的癌症患者或能從類似禁食的飲食中受益
    根據一項新研究,正在接受化療的癌症患者可能會從類似禁食的飲食中受益。 研究人員評估了一種極低熱量的飲食對接受化療的患者的影響,發現這種特殊的飲食不僅能改善化療的效果,還可能有助於保護患者的身體免受治療造成的細胞損傷。
  • 《活過百歲的秘訣》:複製98歲楊振寧的長壽「科學」,並不難
    也就是100到175歲。而從現在人的死亡年齡來看,絕大多數人是病死的,而不是老死的。所以近年來,「養生」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關注。實則由於「生死面前無大小」,因身體疾病病逝的,越來越年輕化。雖然我們一直都在抱怨生活辛苦,但大多數的人,還是希望能健康地活久一點。即便不能長命百歲,也希望能活得有質量、活得健康。
  • 帕金森患者如何健康飲食
    研究發現,合理的飲食也成了患者康復的一個必備條件。飲食治療是帕金森病的輔助治療方法之一,目的在於維持患者較佳的身體狀況,並通過調整飲食,有利於疾病的恢復,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由於帕金森患者肢體震顫能量消耗大,基礎代謝降低和活動減少,同時因進食困難或因精神抑鬱,引起食慾減退,進食量減少,從而導致體內營養不足,因此增加營養,注意飲食調節很重要。 尤其進入冬季,更應該適量增加帕金森患者熱量和營養的攝入,從而增強患者體質,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 盤點:腫瘤患者有關飲食問題「傳送門」
    腫瘤患者千萬不要吃奇怪的食物與偏方科普:抗腫瘤治療期間水果應該怎麼吃?腫瘤患者每天吃多少食物才合適?腫瘤患者居家期間的營養管-飲食原則「能吃什麼,怎麼吃」胃癌術後的飲食指導?!這幾個小貼士要收藏!教你如何在腫瘤患者化療期間合理飲食科普| 優化飲食結構,加強體育運動,與腫瘤保持距離化療期間應該如何飲食?什麼時候吃同樣也很重要!在癌症治療期間,不同的治療方法有不同的飲食訣竅!胃癌術後出現這一併發症,可要注意飲食了!化療期間食慾減退該如何飲食?腫瘤相關水腫患者,飲食中能加味精麼?
  • 中國人壽命的三大殺手,癌症居然排第二!
    近日,今日頭條與生命時報聯合發布「2018 算數·健康」大數據,基於今日頭條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的數據,從健康類資訊閱讀數、關注度最高疾病排行、男女癌症關注、關注度最高情緒等方面,梳理了大眾對健康內容的關心偏好。誰更關注健康?
  • 逐條解讀汪建「狂言」:基因檢測真能讓人活100歲嗎?
    不用向天再借500年,華大基因讓你活過100歲!5月28日,華大基因董事長汪建在貴陽出席數博會論壇時稱,公司員工不允許有出生缺陷,並要求員工活到100歲,為此還制定了三項規定,包括不能坐電梯等。
  • 誰說癌症患者,壽命不長?季羨林老人身患2種癌症,卻活到98歲
    很多人已經把癌症和死亡畫上了等於號,不過癌症確實很高的死亡率,即使治癒後復發率也很高,所以人們才對它如此害怕。但是癌症在季羨林先生眼中不把它當回事,季老從小就體弱多病,在90歲時更是患上了前列腺癌和膀胱癌兩種癌症!最終因為心臟病去世逝世,享年98歲。
  • 一群癌症患者成功「自救」的啟示
    保持良好的心態,運用科學的治療方法,戰勝癌症不是神話  ■新華每日電訊記者 強曉玲  實習生 徐蕾 楚婧  「現在想想,作為一名學醫的人,在關鍵的時刻竟然無力挽救自己的親人……」茫茫人流中,張英帶著醫者的思考離開北京。  退休多年的張英來京探望20年未見的老領導——一位曾在西北工作了大半輩子的口腔醫學專家,如今已經80多歲。
  • 飲食限制能阻止癌症擴散 一種胺基酸是「關鍵」!
    論文的共同第一作者Simon Knott博士說:「如果進一步的研究在人類細胞證實這些發現,那麼,限制癌症患者所攝入的天冬氨酸數量可能會成為擴充現有療法以及防止乳腺癌擴散的潛在策略。」這些研究結果強烈表明,飲食的改變可能會影響一個患者如何響應最初的治療,以及他們的癌症在以後的生活中擴散的可能性。
  • 癌症晚期,醫生說能活3個月,結果活5年了,是怎麼做到的?
    為什麼很多癌症患者已經是晚期了,被醫生告知活不過3個月,結果卻活過了5年,甚至還有人帶瘤生存了幾十年,他們是怎麼做到的?一起來看看吧。保持良好的心態,以平和、愉悅、積極的態度去生活,是很多癌症晚期患者能長期生存的關鍵。2、飲食均衡營養很多晚期癌症患者惜命,擔心吃多了「餵」給癌症了,這也不吃那也不吃,結果餓的營養不良,器官衰竭而死。
  • 癌症的早期症狀 這些症狀警惕成為癌症
    其實癌症在早起完全是可以進行預防治療的,但是有大部分的人根本沒有察覺到這些變化,有很多疾病也是可以治癒的,也是因為沒有及時的進行治療最後成為了癌症,那麼有哪些症狀會引起癌症呢?快跟小編一起去看一下吧,有這些症狀千萬要小心。癌症現在已經是嚴重影響到我們的身體健康,所以在早起的時候我們就需要及時的去做好預防,體檢檢查身體健康。
  • 有1/3癌症患者被嚇死?不是段子!
    與此類似,相當多的癌症患者,是被「不治之症」的說法嚇死的。坊間一直流傳一種說法:三分之一的癌症患者是被嚇死的!最近更有研究指出,癌症患者更易被嚇得「心碎」而亡。心碎症候群和癌症「扯不斷、理還亂」!「我感覺心都要碎掉了」,這不僅僅是誇張的玩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