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象屬稀有物種雷康提氏大兜發新記錄 雌蟲結束48年資料不明狀態

2020-12-05 羅氏蟲社

前言:上周我們較系統地介紹了長戟大兜屬的白兜種群,今天我們換個毛象屬的物種來聊聊。

最近2年學術界對毛象屬的研究有不少新發現,2016年時發表了新物種愛馬仕大兜(Megasoma hermes),2019年日本(Bekuwa No.70 小林一秀のゾウカブト大図鑑)又根據最新研究對蓋亞斯大兜、毛象大兜、亞努斯大兜、亞克提恩大兜等物種進行了大調整(具體內容可見「2019象兜屬分類大調整」一文)。

今年,學者們又有新發現,毛象屬中最稀有的物種雷康提氏大兜(Megasoma lecontei)迎來了新進展。

關於雷康提氏大兜雌蟲

1、雷康提氏大兜最新近況:

3月25日有學者在昆蟲期刊「The ColeopteristsBulletin」(VOL.74)正式發表了此種雌蟲記錄,結束了該物種自1972年發表以來整整48年雌蟲相關資料不明的狀態。

註:雷康提氏大兜分布於墨西哥下加利福尼亞州南部,屬於小型毛象兜蟲,棲息地約700~1000海拔地區。

雷康提氏大兜可以說象兜屬中最稀有的物種,已知雄蟲數量非常稀少(相關標本售價高昂),雌蟲則更為稀有,僅有極少數的標本存於個人(美國、墨西哥、義大利學者)收藏中。此次雌蟲正式描述基於2010年和2011年在墨西哥下加利福尼亞州(Baja California Sur)南部採集到的六份標本。

2、雷康提氏大兜外觀特徵:

雷康提氏大兜雌蟲體長約為24.7~34.1mm,體色為黑色,頭部粗糙有褶皺,前胸背板無毛但有較密的粗大刻點,側部和前部刻點較密集;鞘翅無絨毛且有光澤,有點狀刻點條紋,條紋間隔較大。

圖源:引用自文獻

雷康提氏大兜雄蟲前胸背板正中無胸角,僅有左右兩側各有一個胸角且尖銳,胸部和鞘翅表面無絨毛覆蓋,體色為紅褐色。

圖源:引用自文獻

小知識:雷康提氏大兜種名「lecontei」為紀念美國19世紀甲蟲研究學者約翰·勞倫斯·雷康提(John Lawrence LeConte,1825~1883,見下圖),有著美國甲蟲研究之父的聲譽。

後記:好了,今天就到這裡,後續有學術方面的新消息我們繼續和大家分享!

參考文獻

The Coleopterists Bulletin, 74(1): 119–123. 2020. First Description Of The Female Of The Rare Megasoma Lecontei Hardy

以上如有錯誤之處還望各位蟲友指正,感謝閱讀!

註:歡迎轉載,標明出處即可!

End

往期回顧

羅氏蟲知識分享系列 初探姬兜屬全家族成員

初探姬兜屬全家族成員之二 部分種的淵源可能出人意料!

黑腹、紅腳、鐵鏽、細紋,極具個性特徵的國產琉璃鍬們

相關焦點

  • 毛象屬稀有種雷康提氏大兜發新記錄 雌蟲結束48年資料不明狀態
    ,今天我們換個毛象屬的物種來聊聊。最近2年學術界對毛象屬的研究有不少新發現,2016年時發表了新物種愛馬仕大兜(Megasoma hermes),2019年日本(Bekuwa No.70 小林一秀のゾウカブト大図鑑)又根據最新研究對蓋亞斯大兜、毛象大兜、亞努斯大兜、亞克提恩大兜等物種進行了大調整(具體內容可見「2019象兜屬分類大調整」一文)。
  • 羅氏蟲社年終回顧,全年兜鍬新種、飼育紀錄、科普知識一文掌控
    在2020年即將過去之際,我們就先不整新內容了,今天就單純的回顧下過去一年公眾號曾經發過的推文,一來方便大家對過去一年發生的事物有個更全面的了解,同時也是方便部分新粉絲們閱讀早先的內容。1、兜鍬新種動態過去一年國內至少發表了8個鍬甲新種,範圍包括了深山鍬、刀鍬、鬼鍬、擬深山、狍鍬、阿鍬等鍬甲屬,尤其是狍鍬和阿鍬這兩個稀有種也有新發現:朱創狍鍬和增華阿鍬。
  • 福建發現天牛新物種,以發現者的名字來命名
    有的人甚至還會和夥伴們比賽看誰抓得最大,其中天牛這個物種估計很多人都有見過。近日國際最權威的動物分類學期刊《Zootaxa》認可了一種在福建深山發現的新天牛物種,按照國際命名法則規定,新物種的發現者對該物種擁有命名權。因此新物種被命名為黃劍斌糙天牛,其中黃劍斌為人名,糙天牛為天牛的一個屬。蟲林野趣工作室的昆蟲專家劉鵬宇稱,新物種是他工作室內的兩名隊員,在不同時間不同地點發現的。
  • 福建省發現新物種
    發現一個新物種有多難?首先它必須是未被發現記錄過的物種,其次你需要捕獲一雄一雌作為標本,再寫論文並在國際上獲得認可。7月初,國際最權威動物分類學期刊《Zootaxa》就認可了一種發現於福建深山,發現者為福建人,並且以這位福建人命名的新物種天牛!!
  • 全球五大稀有物種,第一是發現的新物種,第二被稱為亞洲麒麟
    這一個物種主要在林中活動,以堅果這種東西為食,是二十一世紀才被人們發現並認為是獨立成種的新物種。
  • 世界稀有物種時隔30年現身雲南,名字挺古怪
    自然,這片神奇的土地也經常會讓動植物專家收穫意外的驚喜……就在前兩個月,專家學者便在雲南德宏及其鄰近地區展開稀有物種區系調查中,意外發現了稀有物種叢生瓦韋。這次發現,是時隔三十多年後該稀有物種在我國第二次出現,也是雲南的首次發現記錄。
  • 2020年豎角兜屬種群再擴張 哥倫比亞發現2個新物種
    前言:最近在整理豎角兜屬的資料,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屬。知道這個屬的蟲友可能不少,大雨傘豎角兜(見下圖)、波特萊豎角兜、皮薩羅豎角兜等常見有特色的種也都耳熟能詳,但就整個豎角兜而言國內資料相對比較匱乏,流通物種更是稀少,真正對這個屬了解蟲友怕是不多。
  • 福建發現新物種!
    發現一個新物種有多難?首先它必須是未被發現記錄過的物種其次你需要捕獲一雄一雌作為標本再寫論文並在國際上獲得認可7月初,國際最權威動物分類學期刊《Zootaxa》就認可了一種發現於福建深山,發現者為福建人,並且以這位福建人命名的新物種天牛!!
  • 2019象兜屬Megasoma分類大調整 亞克提恩被拆分蓋亞斯再添新亞種
    斯沃博達奧林毛象大兜 Megasoma svobodaorum  5. 阿努比斯大兜 Megasoma anubis  6. 帕切克小戰神大兜 Megasoma pachecoi  7. 點刻翅大兜 Megasoma punctulatum(註:Megasoma punctulatus為錯誤串法,應為Megasoma punctulatum。)
  • 潮州市發現新物種—「潮州蕕」
    通過綜合形態特徵,結合分子實驗證據,確定這是唇形科蕕屬的新種。近期,該植物的中文名被正式命名為「潮州蕕」。,深入調查及分子系統學分析,證實了生長在潮州的一種小草是一個奇特、珍稀的新物種,並在國際生物分類權威期刊《Phytotaxa(植物分類)》上正式發表論文,描述並命名了唇形科蕕屬新種。
  • 雲南野外發現稀有物種叢生瓦韋
    時隔三十多年,科研人員再次在野外發現稀有物種叢生瓦韋,上次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在藏東南發現。中國西南尤其是雲南地區以高物種多樣性而著稱。蕨類植物也不例外,僅僅在雲南就分布有全球約10%的石松類和蕨類植物。最近的研究表明雲南地區的物種多樣性存在區域異質性,但有關地區間蕨類植物的物種多樣性格局還沒有完全了解。
  • 又一新物種被記錄,是中國首次出現的珍稀蛾類
    眾所周知,我們人類所生存的地球在歷經數十億年的發展與進化,誕生了生命,有人說所有的物種起源都是基於一顆細胞,不過依舊無從考證,而發展至今,在人類的發現與探索中得到記錄的生物就多達170多萬種,還是已知的。
  • 國產鍬甲冷門貨圓翅屬物種分享 以省份命名的圓翅鍬們
    前言:我國境內圓翅屬鍬甲物種豐富,粗略統計約有34個左右,這一數字可以說超過了我國的鋸鍬屬(Prosopocoilus)、深山鍬屬(Lucanus),僅次於大鍬/刀鍬屬(Dorcus)。不過,圓翅屬物種雖然繁多,但或許是人工飼育較困難以及相關資料缺乏的關係,除了爆發季爛大街的部分種外,大部分圓翅鍬市場上並未流通,也很少見,甚至從來沒見過。近期,我們在整理圓翅鍬屬的內容,以收錄到羅氏蟲社網站上,今天就先順手分享幾個以我國或省份命名的圓翅鍬吧!
  • 科學家通過琥珀發現億年前新物種
    談到第一次見到孔雀蜘蛛的經歷,他說:「當我回到家在電腦上查看資料時,發現網際網路上沒有一張關於孔雀蜘蛛的圖片或視頻,而現在當你搜索時,會得到很多詳細資料。」  對於Otto博士來說,每次發現新物種都是一個驚喜,每個物種的形狀和顏色是如此不同,如此不可預測,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個是什麼樣。
  • 雲南發現新物種 中國球蘭屬植物家族添「新丁」
    人民網昆明9月24日電 據國家林草局昆明勘察設計院消息,近日,該院專家在雲南省龍陵縣小黑山省級自然保護區發現了夾竹桃科球蘭屬植物新物種,並將其命名為高黎貢球蘭。至此,中國球蘭屬物種增至48種和1變種。高黎貢球蘭的「前世」經歷十分坎坷。
  • 稀有!安徽黃山竟然發現兩個哺乳類新物種!
    科研人員近日在安徽黃山風景區發現的麝鼩(qú)屬物種,經研究確認,為兩種哺乳類新物種。由黃山風景區管委會園林局和生態環境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安徽大學三方合作開展的「黃山風景區野生動物觀測合作項目」,近期在麝鼩屬分類研究中取得了重大進展。
  • 雲南龍陵發現新物種 中國球蘭屬植物家族添「新丁」
    高黎貢球蘭(央廣網發 侯雲鵬 攝)央廣網保山9月25日消息(記者李騰飛 通訊員鬱雲江 尹存助 侯雲鵬)近日,國家林草局昆明勘察設計院專家在雲南龍陵小黑山省級自然保護區動開展野生動植物本底資源調查時,發現了夾竹桃科球蘭屬植物新物種
  • 「稀有物種」現身揚州,趕緊看看它們長啥樣
    這不,揚州鳥友錢治華有了新的記錄——在高郵湖拍攝記錄到兩隻半蹼鷸,它們還是頭一次在揚州被發現。揚州「鳥家族」的成員也因此增加到了278種。   「稀有物種」現身揚州   半蹼鷸,也是「鷸蚌相爭」中鷸鳥的一種。跟很多鷸鳥一樣,長長的嘴巴是它最為明顯的標誌之一。在《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鳥類》一書中,半蹼鷸被列為「稀有物種」。
  • 蟲友掃盲班,一文看懂長戟大兜屬白兜種群!
    同時,我們也順帶根據2017年我國臺灣學者黃仁磐針對整個「Dynastes」屬的研究文獻整理了白兜種群的資料,這裡分享給廣大蟲友。關於白兜種群白兜有哪些?白兜主要為夜行性昆蟲,雄蟲具有向前突出的頭角和胸角,用以吸引雌蟲。
  • 【新物種第11期】2020年04月發的新物種
    九龍唐松草位於甘孜州境內的四川貢嘎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再添5個毛茛科植物新種,分別是細盔烏頭、疏葉烏頭、細莖唐松草、康定唐松草和九龍唐松草。這是繼1982年,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原所長劉照光於海螺溝發現並命名「垂莖異黃精」這一新種以來,四川貢嘎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野生植物大家庭又一次增添新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