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王超 通訊員 孫非
8月4日上午,利津縣北宋鎮舉行「楓鈴義警」志願行動啟動儀式暨工作站揭牌儀式。副縣長、縣公安局黨委書記、局長周強,北宋鎮黨委書記陳善澤,團縣委副書記史召強等出席活動並作講話,縣公安局黨委副書記、副局長謝培雨主持活動,北宋鎮政府、北宋派出所、鎮網格中心、縣青年志願者協會等單位負責同志以及「楓鈴義警」志願者等近200人參加活動。
活動中,與會領導按動啟動球,啟動了「楓鈴義警」志願行動,並為「楓鈴義警」工作站揭牌、為義警隊伍授旗,標誌著東營首支義警隊「楓鈴義警」正式成立。會上還印發了《北宋鎮「楓鈴義警」工作方案》,義警代表作了倡議發言。
「楓鈴義警」是利津縣北宋鎮貫徹落實市委創新社會治理三年行動計劃而推出的一項創新做法,是創新新時代群防群治工作的具體表現,是充分發動群眾、組織群眾、依靠群眾,推動形成共建共享共治的社會治理格局的一項重要舉措。「楓鈴義警」是在北宋派出所和北宋鎮團委指導下,自發組建的自願、無償服務性質的社會公益組織,成立了「楓鈴義警」志願者協會負責日常管理運行,主要開展治安巡邏、護校安保、法制宣傳、糾紛調解、小型活動安保等志願服務,目前已註冊義警隊員120人,分為「網格員基層治理小分隊」、「老黨員文明勸導小分隊」、「街巷長治安聯防小分隊」、「楓鈴少年向上向善小分隊」、「楓鈴媽媽愛心關懷小分隊」、「誠信商戶平安宣傳小分隊」、「愛心家長護苗小分隊」等7個小分隊。
「楓鈴義警」起源於疫情防控期間的青年志願服務。今年2月底,由於學校沒有開學,利津縣北宋鎮的幾名返鄉大學生向團組織提出申請,主動要求到防疫一線進行輔助防疫檢查、村居消毒、貧困群眾幫扶等志願服務,他們與鄉鎮幹部、鄉村志願者同心戰「疫」,成為了平安美麗北宋的「靚麗風景」,打出了青年助力社會治理的「先手棋」。隨後,在北宋派出所和北宋鎮團委的指導幫助下,這支志願隊伍又吸納了鄉村青年、在校學生、老黨員、網格員等,隊伍越來越壯大,直至成立協會,建成了「楓鈴義警」志願者組織。
「楓鈴義警」是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的積極探索,是落實公安機關大抓基層,大抓基礎「兩個大抓」的一項重要工作,是北宋鎮黨建引領「三治融合」治理體系的再深化、再創新。「楓」字代表了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的「楓橋經驗」不變的初心。鈴」字指「未見其人,先聞其聲」的迅速,也代指警示警醒,他們把排查化解群眾矛盾糾紛作為主責主業,積極回應解決群眾問題,將矛盾及時的化解,避免矛盾的進一步激化,努力保障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就地全化解。「義警」指秉持義務、無償、自願的原則,他們發揮時間靈活、技能特長多、人際資源豐富的優勢,紮根基層農村,積極配合民警開展治安巡邏、糾紛調解、文明勸導、法制宣傳、安防教育等社會服務和公益活動,成為北宋鎮的「平安守護者」。「楓鈴義警」加入社會治理隊伍,豎起了榜樣旗幟,帶動激發黨員群眾參與自治、法治、德治的積極性,為北宋鎮構建多元化、全民化的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體系提供了有效支撐,成為營造文明和諧平安的發展環境的一股新生力量。
「楓鈴義警」起源於基層,著重於基礎。義警來自人民,了解人民,服務人民,他們紮根於北宋鎮的各個村落,有黨員幹部、網格員、街巷長、大學生、學生家長、個體商戶,涵蓋了北宋鎮的各個群體,調動民力「攥指成拳」,凝聚起社會管理「大合力」、「大能量」,同時也實現了與民溝通「零距離」,讓黨委、政府更好地聽取民眾意見建議,掌握群眾對政府服務的需求,不斷改進工作,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