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核電發展史中的快中子反應堆
快中子反應堆也稱快中子增殖反應堆,具有使核燃料進行「擴大再生產」的能力。利奧·西拉德(Leo Szilard)於1943年1月在美國首次提出這一想法,後被蘇聯方面採用。1949年,在亞歷山大·列依彭斯基(Alexandr Leypunskiy)院士的領導下,蘇聯有關機構開始進行建造快中子反應堆的多學科研究工作。
-
日本擬報廢「文殊」快中子反應堆 核燃料循環自給計劃破產
日本共同社9月13日報導稱,日本政府已就報廢快中子反應堆「文殊」一事展開最終協調。因重啟費用過高,報廢或已成定局。而文殊堆報廢也意味著,日本投入巨額經費推進的核燃料循環計劃已經破產。 文殊核反應堆為科研用反應堆,位於本州島日本海一側的福井縣敦賀市。
-
我國首座鈉冷快中子反應堆滿功率運行72小時 全面掌握快堆核心技術
國家「863」計劃重大項目、我國首座鈉冷快中子反應堆——中國實驗快堆12月15日17時首次達到100%功率,18日17時實現滿功率穩定運行72小時。主要工藝參數和安全性能指標達到設計要求,標誌著我國全面掌握了快堆的設計、建造、調試、運行的核心技術。
-
我國首座鈉冷快中子反應堆首次實現滿功率運行
12月18日17時,在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我國第一座鈉冷快中子反應堆——中國實驗快堆(CEFR)首次實現滿功率穩定運行72小時,其主要工藝參數和安全性能指標達到設計要求,標誌這一重大科學實驗設施設計性能得到驗證。
-
俄羅斯新型快中子反應堆或成未來能源雛形
BN-800型快中子反應堆。【環球時報綜合報導】不久前,俄羅斯推出世界上功率最大的快中子反應堆。中國也有意在國內設立此類反應堆項目。中俄原子能專家共同推出的CERF科研反應堆被視為雙方在該領域的首批舉措之一。
-
日本2017年初著手制定快中子反應堆開發進度表
【環球網報導 記者 王歡】據日本共同社11月30日報導,日本政府30日召開「快中子反應堆開發會議」第3次會議,以從2017年伊始著手制定具體落實開發方針的進度表為主要內容的草案曝光。今後將設置工作小組,於2018年前後匯總。
-
中國示範快堆工程土建開工,可大幅提高天然鈾資源利用率
中國示範快堆工程土建開工,可大幅提高天然鈾資源利用率 年終收官,捷報頻傳。12月29日,中核集團在福建省霞浦縣宣布示範快堆工程土建開工。
-
【中國科學報】我國鉛基快中子反應堆研發獲重大突破
記者從中科院核能安全技術研究所獲悉,由該所先進核能研究團隊(以下簡稱FDS團隊)牽頭的「麒麟一號」中國鉛基快中子反應堆研發工作近期取得重大突破。該團隊設計研發的世界規模最大、功能最全的「鉛基堆冷卻劑技術綜合實驗迴路」和「鉛基堆冷卻劑氧測控技術」日前通過成果鑑定。
-
中國鉛鉍零功率反應堆首次臨界,車載核能未來可期
作為第四代核能系統論壇將鉛鉍反應堆列為六種優選堆型之一鉛鉍快堆正逐漸接近工程應用水平。啟明星系列零功率裝置,是中核集團為開發先進反應堆工程技術而自主設計和建造的國內唯一的重要反應堆物理實驗平臺。負責人:鉛鉍反應堆零功率裝置成功實現臨界後,將開展一系列實驗工作,取得堆芯核參數實驗數據,將直接用於中核集團各型號鉛鉍反應堆工程化設計基礎核數據的宏觀檢驗、堆芯設計與安全分析方法的全面驗證,以及反應堆運行技術的創新研發,為我國在先進反應堆工程技術領域儘早達到世界領先水平做出基礎性和創新型貢獻。
-
明明自然界中鈾-238最豐富,為什麼還要用稀有的鈾-235做核燃料?
核電站的中的核燃料利用的都是U-235,在鈾元素中含量超過99%的U-238除了吸收中子增值成鈽元素外,其他的用處就只能拿來知奧貧鈾裝甲或者貧鈾彈了!那麼為什麼不用U-238呢,非得用一丟丟含量的U-235?
-
原子反應堆的種類有幾種?
重氫是氫的同位素,它的原子核裡比氫原子核多一個中子,重量比氫重一倍。重水比普通水重約5%,沸點比普通水高1.42℃,冰點高3.8℃,它在普通水中的含量大約是五千分之一。為了便於區別,人們把氫與氧組成的水(也就是普通水)叫做輕水。用普通水做減速劑和載熱體的原子反應堆叫做輕水堆,根據用水的情況不同,又分為沸水型和壓水型兩種類型。
-
太鋼圓滿完成霞浦快堆核電用不鏽鋼生產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近日,太鋼供我國第一座四代核電項目——福建霞浦示範快堆主設備的314塊、1522噸核電用高端不鏽鋼316H的生產任務圓滿完成,比約定交期提前兩個月。「快堆」是快中子增殖反應堆的簡稱,是世界上第四代先進核能系統的首選堆型,代表了世界核能的最新發展方向,對於實現核燃料閉式循環、促進核能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也是我國核能戰略「三步走」的關鍵環節。
-
中國完全掌握微型中子源反應堆技術 全球唯一
最近,一個沒有散熱塔,沒有高聳煙囪,核反應堆堆芯只有高壓鍋大小的微堆(全稱微型中子源反應堆),成為熱門話題。 據澎湃新聞4月10日報導,3月底,在圓滿完成低濃化改造後,微堆首次實現滿功率運行。於是,世界目光聚焦微堆誕生地——位於北京西郊的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以下簡稱原子能院)。 這一重要進展被寫入《中美核安全合作聯合聲明》。
-
中核集團第一次探秘核燃料
相對於關注度高的沿海核電站,我們對深處西部的核燃料線上那些默默無聞的鑽探工人又知之甚少。查明真相的機會來了!知力君在中核集團2015年科普開放周活動中實地走訪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核北方公司)、核工業二〇八大隊、內蒙礦業公司、通遼鈾業, 一一揭開了這些困惑。核能是什麼,有什麼用?核能,是核裂變能的簡稱。
-
俄羅斯完成多用途鈉冷快中子研究堆(MBIR)反應堆容器的水壓測試
俄羅斯AEM技術公司Atommash分公司已完成多用途鈉冷快中子研究堆(MBIR)反應堆容器的水壓測試。該反應堆正在俄羅斯烏裡揚諾夫斯克地區的德米特裡羅夫格勒原子反應堆研究所建造。
-
中國核燃料生產基地曝光 核燃料生產過程揭秘
近日,央視記者經過特別允許,進入了中國一家主要核燃料生產基地,揭秘了核燃料的生產全程。據介紹,此次探訪的核燃料工廠每年送出的核燃料最多可以產生相當於4000萬噸標準煤的能量。核燃料使用的是具有放射性的鈾,這種材料在自然界儲量非常稀少。
-
日本將自主研發新一代反應堆追趕世界
為探尋可減少放射性廢棄物量的新型快中子反應堆和小型反應堆的可能性,將提供總計6.5億日元的補貼。目前日本的核電站出口戰略遇阻,業務環境變差。能否跟得上新一代垓反應堆的商用化進程,還將面臨諸多課題。這是日本經濟產業省首次給新一代核反應堆的研發提供補貼。
-
從沙灘中提取核燃料,印度發展核電的獨門秘籍,自稱領先世界
雖是放射性核元素,但的半衰期長,約為1.4×10^10年,且自然存在的釷全部為232Th,不像鈾、鈽等放射性元素具有天然同位素,但是用中子轟擊可得到鈾233——主要用作核燃料和製造核武器。為了將其轉化為核燃料,釷需要與像這樣的裂變材料結合,鈽在裂變時會釋放出中子,這些中子被原子捕獲,轉化成鈾的同位素U233。同種型是具有不同中子數的元素的變體。
-
走近核燃料再循環
其中,全球最大的商用後處理運營商是法國的歐安諾(Orano)集團,每年可處理約1700噸乏燃料,相當於再次供應了約6000億千瓦時的電量。法國還將回收的鈾與鈽轉化為氧化物製造成鈾鈽混合氧化物燃料(MOX),在比利時、德國等地的35個核電站中使用。事實證明,MOX燃料的性能令人滿意。
-
歷經8年,中國科學家將核燃料利用率從「不到1%」提高到「超過95%」
按計劃,強流重離子加速器(HIAF)和加速器驅動嬗變研究裝置(CIADS)這兩臺「國之重器」,將在2021年中建成。建成後,有望成為世界最先進的核物理研究裝置,並帶動形成國際領先的核物理研究中心。 其中,CIADS作為我國加速器驅動先進核能系統的燃燒器部分,將深入探索核廢料嬗變過程中的科學問題,突破系列核心技術、檢驗系統穩定性和可靠性,為未來工業示範裝置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