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技術可能成為驅動第四次工業大革命的加速器?

2020-12-05 騰訊網

日前,第六屆(2020)金融科技國際會議以線上形式舉行。本屆會議以「金融科技促進經濟復甦和對外開放融合發展」為主題,國內外金融科技領域的專家學者相聚雲端,針對金融科技發展與應用、金融科技未來發展的商業模式與技術創新、金融科技的市場前景等問題進行深入研討。上海財經大學校長助理鄭少華教授,上海浦東發展銀行黨委書記、董事長、上海財經大學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任鄭楊先後致辭。

「區塊鏈極有可能將會成為驅動第四次工業大革命的加速器。」新加坡新躍社科大學教授、全球金融科技學院(GFI)聯合創始人李國權指出,區塊鏈是非常包容共存的一個技術,在整個社會擴容中,它可以扮演重要角色。全世界約有50%到60%的人是沒有銀行帳戶的,他們被經濟和金融圈拒之門外。因為沒有銀行帳戶,就沒有辦法貸款,不能從事跟經濟金融相關的生意跟活動。區塊鏈帶給了大家一個非常好的機會,讓大家能夠通過區塊鏈這個技術,把普惠金融得以實施。所謂的擴容,不僅僅是把整個社區擴大,還要去包容和解決本來被忽略的問題。

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副院長劉曉春指出,在數位化轉型浪潮中,銀行面臨一系列困境和挑戰。首先,客戶形態在發生變化,人們越來越多地通過網絡進行交往、生活、學習和交易,其流動性和多元性越來越大,銀行亟須適應客戶習慣的變化。其次,新興行業不斷興起,銀行無法再通過傳統的投入產出法對其進行風險評估。再次,新的商業模式和產業鏈上下遊關係,要求銀行進一步摸透交易中的風險規律。最後,我國的金融生態已經由原來的以銀行為主,轉變為多層次的金融生態,銀行需要重新找準自身的位置。他指出,數位化轉型本身不是目的,更重要的是通過數位技術創新、金融科技創新和制度創新解決上述問題。

上海財經大學金融學院院長助理鄧辛副教授指出,「碼商」是非正規就業的代表,其主要群體是個人工商戶和路邊攤販。當「碼商」開通了行動支付後,可以參加更多具有金融屬性的服務,例如可以通過「多收多貸」獲得更多金融機構提供的貸款;通過「多收多賒」享受到一站式進貨服務並有機會賒購,這有利於提高非正規就業者的營收。此外,金融科技通過大數據、雲計算、行動支付等數字普惠金融方式擴大金融服務覆蓋面,在可負擔的範圍內為小微企業提供融資服務,緩解非正規就業者的融資約束,推動企業成長。

本次會議由上海市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提供指導支持,由上海財經大學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研究院、愛丁堡大學商學院、全球金融科技學院、《財經研究》編輯部、中國金融信息中心、上海市金融信息技術重點實驗室聯合主辦,上海浦東國際金融學會、上海財經大學金融學院、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共同協辦。

轉載請註明來源「上觀新聞」,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欄目郵箱:shhgcsxh@163.com)

相關焦點

  • 可控核聚變是什麼?將引發第四次工業革命
    這也標誌著第三次工業革命開始醞釀。隨後隨著原子能、空間技術和生物工程的發明和應用,第三次工業革命成為一場涉及信息技術、新能源技術、新材料技術、生物技術、空間技術和海洋技術等諸多領域的一場信息控制技術革命。
  • 數字貨幣——貨幣的第四次革命
    數字貨幣革命,動搖了原有國際經濟秩序的地基,成為當前全球數字經濟時代的戰略制高點,數字貨幣的到來會徹底解決「什麼是貨幣」這個最根本的問題,帶來的變化堪稱貨幣的第四次革命。
  • ICT技術將引領第四次工業革命
    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大幕已然拉開目前,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大幕已然拉開。早在2008年歐巴馬首次公開提出「物聯網」概念的時候,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戰火就由美國率先挑起。是的,在整個第四次工業革命中,「AI人工智慧」技術絕對是標誌性的核心技術之一。
  • 智能技術驅動第四次工業革命 聯想要做AI時代的推動者和賦能者
    而今年,以「讓世界充滿AI」為主題的Lenovo Tech World,也全方位迎合了以AI技術驅動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新趨勢,面對即將來臨的人工智慧時代,聯想要做這一輪「智能變革」的推動者和賦能者。楊元慶在此次Tech World大會的開場演講中表示,在這樣一個充滿AI的時代,「聯想的使命,是要成為這一輪『由AI驅動的智能變革』的推動者和賦能者,並通過『設備+雲』、『基礎設施+雲』為用戶提供更加智能的服務。」 首先,對於「設備+雲」,是指讓手機、電腦等智能設備通過雲,連接到雲內容、雲應用和雲服務,進而為用戶提供更加智能的服務。
  • 驅動第四次工業革命的三駕馬車
    哪些技術將成為第四次工業革命的發展動力呢?基於世界經濟論壇所做的研究和論壇全球議程理事會的工作成果,我甄選出了一些值得關注的關鍵技術。  所有的新進展和新技術都有一個重要特點:它們很善於利用數位化和信息技術無所不在的力量。本章提及的所有創新成果,無一不是借數字之力得以實現和發展的。
  • 為什麼說人工智慧是第四次工業革命?
    而工業革命真正意義上的標誌則是源於十年之後蘇格蘭數學儀器製造師瓦特的發明——蒸汽機,世界工業進入蒸汽時代。   從生產技術上看,機器取代人力,大規模工廠化生產取代個體工場手工生產。從社會結構上看,傳統農業社會開始轉向現代工業社會,使社會明顯地分裂為兩大對立階級──工業資產階級和工業無產階級。從城市發展上來看,工業城鎮興起,開始了城市化進程。
  • 未來加速器——光纖雷射器陣列驅動粒子加速器
    系統設計  2011年,ICFA-ICUIL(未來加速器國際委員會-超強雷射國際委員會)特別小組制定了10GeV加速器的目標參數:單脈衝能量32J,重複頻率13kHz,峰值功率240TW。理想的總效率達到50%,雷射-電子束能量轉換效率為20%。
  • 中國工程院院士郭桂蓉:工業網際網路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關鍵支撐
    9月21日,在5G+工業網際網路高峰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防科技大學教授郭桂蓉為我國工業網際網路的發展提出了三大建議。當前第四次工業革命加速推進,塑造了產業新優勢,我國高度重視工業網際網路的發展,相關工業網際網路平臺設施已經有4000多萬臺,覆蓋了能源、交通、醫療等,提質增效顯著,「特別是今年的新冠戰疫,工業網際網路為物質、供需的對接提供了保證。」郭桂蓉說。
  • 第四次工業革命給計量測試帶來機遇和挑戰
    2013年4月,德國在漢諾瓦工業博覽會上正式推出工業4.0的概念,即第四次工業革命(德國稱第一次工業革命為工業1.0,第二次工業革命為工業2.0,第三次工業革命為工業3.0)。李克強總理訪問德國時,也強調要加強中德「工業4.0」合作。那麼,什麼是工業4.0,或者說第四次工業革命到底是什麼樣子?對計量測試發展帶來什麼樣的機遇和挑戰?
  • 褚君浩院士:第四次工業革命和智能時代
    褚君浩院士從第四次工業革命、迎接智能時代、培育創新能力三方面,分享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驅動力、特徵和態勢,討論智能化複雜體系的核心技術以及探討智能時代背景下的應對措施。 所以第一次工業革命是機械化,第二次工業革命是電氣化,第三次工業革命是信息化,第四次工業革命總趨勢就是智能化。 它的特點就是智慧融入物理的實體系統裡面,簡稱智慧融物。現在第四次工業革命有以下三個特徵:信息科學技術在物理數學生物基礎上進一步提升;多領域發現和發明多軌並行、交叉推動;信息科學技術和多領域科學技術深度融合,將信息滲透到各個領域,由此用信息技術提升能級。
  • 第四次工業革命將給人類帶來什麼?
    美、德、英、法、日、俄等國都成為了工業化國家。(萊特兄弟發明了飛機,從此人類開始翱翔於天空)三,第三次工業革命(計算機及信息技術革命)是科技領域的又一次重大飛躍;標誌性事件是原子能和網際網路及阿波羅登月。
  • 常德市第四人民醫院直線加速器機房建設開工
    開工儀式現場12月3日,常德市第四人民醫院直線加速器機房開工儀式在醫院東南角施工現場舉行,醫院院級領導、職能科室負責人、基建辦工作人員、工程建設施工單位領導、項目負責人及施工人員參加開工儀式。醫院副院長任先輝致辭工程施工單位項目負責人雷建國致辭湖南安泰項目管理公司湯智慧總監表態發言醫院黨委書記、院長陳祥宣布直線加速器機房建設正式開工據悉,常德是腫瘤高發地區,近幾年來,惡性腫瘤發病率呈上升趨勢
  • 蒜泥科技轉載:第四次工業革命和智能時代——褚君浩院士
    近日,在中國金融信息中心舉辦的第十九期「海上院士講壇」上,褚君浩院士受邀開講,作題為「第四次工業革命和智能時代」的主題報告。褚君浩院士從第四次工業革命、迎接智能時代、培育創新能力三方面,分享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驅動力、特徵和態勢,討論智能化複雜體系的核心技術以及探討智能時代背景下的應對措施。
  • 楊振寧堅持反對中國建造高能加速器的歷史原因
    實際上,上個世紀70年代,楊振寧第二次回國期間與中國科學界座談交流,就激烈反對中國建造高能加速器,其背後的歷史原因究竟是什麼?近日上海交通大學科學史研究者黃慶橋考察楊振寧反對中國建造高能加速器的歷史源頭,或將有助於加深對中國是否應該建造高能加速器這一重大歷史和現實問題的理解。
  • 走近粒子加速器
    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的「Linac 4」線性加速器為該機構包括大型強子對撞機LHC在內的加速器組合注入更高能量的離子束,幫助LHC實現更高亮度。 黑洞首張照片的發布,在全球範圍內引起巨大轟動。「黑洞是什麼?黑洞裡面有什麼?
  • 大革命後的法國知識分子:繼承法國大革命的「自由」精神
    經濟上,大革命時代至少讓法國的經濟發展停滯了一代人的時間,而且沒有構建一個更具活力的經濟結構。在整個18世紀,法國是英國最大的競爭對手,即便大革命沒有爆發,法國也不可能在經濟上追趕英國,但大革命將兩國差距拉大到不可彌補的程度,同時英國還控制了法國人失去的海外市場和資源。
  • 什麼是科學的本質——論中國的第四次科學啟蒙
    你說的這個研究裡面的科學是什麼。我開始時總是一臉茫然,我知道什麼是物理,什麼是化學,什麼是天文,什麼是生物,但我不知道什麼是科學。」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張雙南在央視節目《開講啦》中,提出了我們科學教育存在的問題。
  • 歐洲加速器戰略更新引領高能物理進入新時代
    除了可以在前所未有的尺度上搜索新現象,這臺機器將使希格斯玻色子如何與自身相互作用的詳細研究成為可能,提供對早期宇宙電弱相位轉變的更深入理解,轉變之後的真空獲得了非零期望值,粒子得以獲得質量。建立基礎該策略首先是由科學驅動的,並且呈現了該領域的科學優先級。
  • 什麼才是真正的第四次工業革命?
    說到第四次工業革命,想必我們在這之前經歷了前三次工業革命,那這三次工業革命又是指哪些呢?下面小郎君簡單介紹一下前三次工業革命。 第一次是以瓦特改良的蒸汽機為代表的第一次工業革命,第一次工業革命革命是以蒸汽機的誕生開始主導的,以蒸汽機作為動力機被廣泛使用為標誌的。
  • 如何應對第四次工業革命帶來的挑戰
    這將導致《白皮書》說的「企業可能在提出新命題時面臨不必要的障礙,而公民則面對過時的保護措施。這樣創新對人和經濟的好處可能會喪失」。因此,英國要在現代工業戰略中,致力於開發一種新的、敏捷的監管方法,在支持創新的同時保護公民和環境。比如,英國在金融科技(FinTech)方面提出的「監管沙箱」,就是被全球很多國家廣泛效仿的先進監管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