鵝莓(醋慄) Ribes uva-crispa茶藨子科 Grossulariaceae
吉爾 庫姆斯,1935年生於英國霍舍姆
紙面水彩,250mm×190mm吉爾 庫姆斯在西薩克斯藝術學院學習過陶藝、紡織和繪畫。有幾年時間,她曾擔任英國皇家植物國邱園的自由畫師,繪製伊拉克、卡達、埃及和熱帶東非地區的植物畫。
20世紀80年代中期,她擔任過英國皇家園藝學會的蘭花畫師。她為貝思·查特所著的《植物繪畫》 (Plant Portraits) 以及克裡斯汀 格蕾威爾遜所著的《食用和藥用香草》 (Herbs for Cooking and Health) 繪製過插圖。此外,還為《柯蒂斯植物學雜誌》 (Curtis's Botanical Magazine) 以及布瑞思·馬修所著的《番紅花屬植物》 (The Crocus) 繪製過插圖。
1994年,她和另外兩位畫家一起應英國皇家植物園邱園所邀,在邱園畫廊舉辦了一場植物水彩畫展,這幅《鵝莓》就是在當時展出的。這幅優雅小巧的繪畫完美展現了鵝莓那晶瑩剔透而又多毛的果實,不論是那些長在多刺的樹枝上的,還是在畫面底部解剖陳列的。
鵝莓有時被歸入獨立出來的茶藨子科,有時也被歸入虎耳草科。雖然如今DNA信息將這2個科都歸入了虎耳草目,但對於該目究竟是該歸為真雙子葉植物基部群還是更接近菊類,植物學家仍有爭議。茶藨子科含1 (或2) 屬主要分布於北半球山區。而那些在南半球發現的鵝莓生長於南鄰火地島的安第斯山脈的高山上。
千母草 Tolmiea menziesii
虎耳草科 Saxifragaceae
基恩-克勞德 伯伊塔爾特,1944年生於比利時茲沃貝格
銅版蝕刻,495mm×654mm
基思-克勞德不僅是一位銅版蝕刻大師,也是一位全職雕刻家、畫家和插畫師,現居住於安特衛普。他既擅長植物科學繪畫,也精通平面藝術。他在安特衛普、卡爾姆豪特植物園以及1995年聖彼得堡俄園藝術家協會舉辦過個人畫展。他還被比利時室寶拉女王任命繪畫,並在亨特學院舉辦過畫展,而且在匹茲堡的弗裡克藝術博物館的眾多藏品中,他的繪畫也是出類拔萃。
他的這幅《千母草》銅版蝕刻畫在1992年亨特學院舉辦的第7屆國際畫展上展出過。這種植物十分奇特,其新葉是從成熟葉片的中央部位長出來的。
過去,分類學家將許多差異懸殊的植物種類都歸入虎耳草科,其中既有草本也有灌木。現在,DNA序列信息的新發現以及葉和花的特徵提供的堅實證據表明,該科應當拆分為一系列具有不同進化地位的植物類群。一些植物種類 (如鵝莓) 被分到了其他的科,但仍與虎耳草科具有緊密聯繫。另些植物 (如繡球) 與菊類的聯繫更為緊密,而與虎耳草科毫無關聯。千母草屬一直以來都被歸為虎耳草科,但該屬僅有的一種植物千母草的花與該科其他植物差異甚遠。在其原生地 (從阿拉斯加南部一直到加利福尼亞北部) ,體型細微的真菌蚊用它們長長的吸器取食千母草的花蜜,並為其傳粉。
緋紅青鎖龍 Crassula coccinea
景天科 Crassulaceae
埃拉菲 沃德一希爾霍斯特(1920~1994),生於南非普利托利亞
紙面水彩,370mm×307mm
埃拉菲 沃德一希爾霍斯特在1973年開始了植物繪畫的職業生涯。她當之無愧是南非最頂尖的植物繪畫藝術家之一,她的作品更是聲名遠播。她的作品產量驚人,在她24年的職業生涯中,共完成了800幅植物繪畫,其中大部分是水彩畫。
她還為一些組織創作過一些大型繪畫,並且她的作品在亨特學院、約翰尼斯堡的埃弗拉閱讀畫廊、南非旅遊畫展「藝術邂逅科學」展出過。她被授予南非植物學會的絲娜·萊蒂金獎以及英國皇家植物園的金獎,以表彰她在網球花屬植物繪畫上的成就。她的作品在由威爾弗裡德 布朗特和威廉 T 斯特思合著的最新版《植物繪畫的藝術》一書中多次出現。
埃拉菲的這幅《緋紅青鎖龍》是一幅栩如生的傑作,肉質葉片環繞的莖段頂部盛開著密集的鮮紅色花序。她是在桌山頂上採集到這株植物的,在那裡它的株型比在零海拔地區更為緊湊。
她的這幅作品的水準足以媲美邱園收藏的費迪南德·鮑爾(1760~1826)為《迷人的植物》( Flora Gracea)繪製的多肉植物以及彼得 布朗(1758~1799)繪製的優雅的銀波錦。
當一些不相關的植物對某一特定的環境產生了相同的適應能力時,植物學家將這種相似性稱為「趨同進化",因為這些植物是沿各自不同的進化途徑匯聚到相同的特徵上來的。虎耳草目景天科的植物成員,分布於世界各地炎熱、乾燥、多巖石的環境中,與石竹目 (如生長於相同環境類型中的仙人掌科和番杏科植物) 具有許多相似的特性。這些植物都有肉質葉片和(或)莖段,在乾旱時期用於儲存水分,並且具有相同的特殊光合作用途徑,以減少白天時的水分散失。景天科與仙人掌科在進化上並無緊密聯繫,但極端生存環境的自然選擇作用促使它們進化出了相同的特徵。
好了今天阿輝就分享到這裡了,喜歡我的請加關注,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