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街上有時候能看見一些有意思的小店。
它們為了標新立異、讓人印象深刻,或者為了讓店名有文化氣息、膾炙人口,於是把成語寫到了招牌上!
當然這些成語經過了巧妙的改動,大多把其中的一個字或幾個字改成了同音字,使得改後詞語的意思與小店的營業範圍更貼切。
比如:
一看就是餐館或者食品店啦,源成語是「時來運轉」。
這個是主營砂鍋粥的店,源成語是「眾所周知「。
嗯,賣衣服的小店,源成語是「一見鍾情「。
這個美發造型店好像都已經連鎖了呢,源成語是「頂頭上司「。
還有很多廣告更是把這種改動成語的方法玩成了套路,隨處可見呢。比如下圖:
多用於夏季的商品打折,源成語是「下不為例「和」後會有期「。
那麼問題來了,你覺得這種招牌和廣告語是對成語的濫用呢?還是一種創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