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說,開會時領導發言,一下子提到你了,而你就是大腦一片空白。比如說,當公司會議上需要發言時,你站起來,卻是大腦一片空白。比如說,重要的談判,對方洋洋灑灑說了一堆,你坐在那裡盤算著應對之策,等到輪到你的時候,突然大腦一片空白。這種狀態,就好像你的電腦突然死機了,電腦屏幕依然亮著,而桌面上的小圖標卻是轉呀轉呀轉呀……雖然實際上可能並沒有發生那麼重大的事情,但是研究卻表明這是一種接近死亡的恐怖感。腦神經科學家將處於這種狀態的大腦稱為「恐慌大腦」。
人的大腦有三層,最原始的就是我們的爬蟲腦,它的反應機制只有三個:戰鬥、逃跑和裝死。它很簡單,同時反應速度也很快速。
人類最發達的部分是最外圍的新皮質層,而我們的前額葉就是新皮質層的一部分。恐慌大腦的成因已經查明,是大腦中原本具有的掌控人類能力的前額葉部分的機能突然停止。前額葉可以處理複雜的心算,對氣氛的把握,根據對方的表情說合適的話,保持沉默等行為不可欠缺的支持部分。但是支持複雜智商的前額葉,會由於壓力而簡單的停止工作。比如人在被熊襲擊的時候,並不屬於複雜的計算和把握氣氛的情況,向前額葉的高度智商領域傾注能量是沒有意義的,所以讓大腦一片空白,爬蟲腦直接決定是戰鬥、逃跑、還是裝死。這樣簡單粗暴的處理方式,恰好可以讓我們安全的活下來,想想也是件好事。
問題是我們生活的時代具有其特殊性,在眾人面前做報告失敗的危機是重大的。
大腦能夠在被熊襲擊這樣的案例中作出反應,但在聽眾面前屏住呼吸一動不動,卻不是一種好的解決方案。
正是在這種時候,冷靜的前額葉,就發揮了人類具有的高智商,一個玩笑或是一聲自嘲,便化解了尷尬。
所以在日常工作中,對前額葉進行訓練是非常必要的。
那如何進行訓練呢?
1、當你越需要大量處理信息的時候,越需要注意自己的呼吸,因為我們的大腦是耗氧「大戶」,人經常會在緊張時忘了呼吸。
2、平時生活中,需要保持閱讀、書寫、計算的習慣(也許你的手機都已經替你做了,但是這個不算),手機越聰明,大腦就越「笨」。
3、保持與人交流,不僅僅是通過微信或網絡,更重要的是實際生活中的接觸和交集,口頭語言的表達,是訓練邏輯思維的方式之一。
4、經常聽聽相聲、或是做做腦筋急轉變,也可以讓你的大腦中定勢思維中鬆動一下。
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聯繫我們溝通授權、刪除或重發,非常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