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AlN塗層及微觀組織結構研究

2021-01-15 工具技術

刀具塗層可提高材料的加工效率和精度,並延長刀具的使用壽命,在乾式切削、高速切削和數控加工等機械製造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TiAlN塗層具有耐磨性高、熱硬性好、附著力強、摩擦係數小和導熱率低等優點,可大幅度提高硬質合金刀具的使用性能,滿足塗層刀具的高性能要求。

本文通過試驗調整工藝參數來製備TiAlN塗層並研究其對塗層微觀結構的影響。在磁控濺射離子鍍的基礎上採取脈衝偏壓電源及非平衡磁場來增加離化率,即採用中頻非平衡磁控濺射法在硬質合金基體表面製備TiAlN塗層。應用正交分析法,研究偏壓、N2流量、Ti/Al和沉積時間等工藝參數對塗層微觀組織結構的影響,包括表面形貌、原子組分、相結構以及擇優取向。

1   試驗方法

以鎢鈷類硬質合金作為基體材料,並採用以下方法進行基體材料處理:首先用超聲波清洗10min;然後經蒸餾水衝洗後吹乾再充分烘乾;最後放置在真空沉積室。

試驗設備為改進後的CH850型離子鍍膜機,所用靶材為Ti/Al合金靶。先預熱擴散泵60min,抽低真空後通入N2與Ar,然後開高壓閥抽真空至所需的2-3Pa;預熱燈絲60min,離化源加熱60min,隨即開啟偏壓電源清洗基體,開靶電源,並按照表1中的工藝參數鍍膜。

表1 試驗方案

採用DX-1000型X射線衍射儀對樣品進行物相檢測,採用荷蘭FEI公司InspectF型場發射掃描電子顯微鏡進行表面和斷口形貌分析,Oxford INCA Petafetx3的X射線能譜分析儀分析元素含量。

2   試驗結果與分析

(1) TiAlN塗層的表面形貌分析

如圖1所示,在SEM放大500倍下,1號樣品表面凸凹不平,晶粒尺寸大小不均勻;2號和3號樣品表面慢慢趨於光滑;4號樣品的表面最平整和光滑,組織均勻且結構緻密。這是因為在一定的水平內,偏壓增加,Ar離子對靶材的轟擊作用增強。濺射出的靶材原子能量升高,在到達基體表面時仍有足夠的能量在基體表面進行擴散和遷移,使塗層表面更平整。與此同時,結合力弱的粒子被轟擊下來,減少了凸凹不平的機率。此外,高能量的靶材原子濺射到基體時,能間接地加快基體原子的擴散和遷移,使晶粒細化、塗層更均勻和緻密。

圖1 樣品表面形貌圖

(2) TiAlN塗層斷口形貌分析

機械打碎四組樣品,在掃描電鏡下觀察其斷口形貌(見圖2)。1號樣品厚度2μm,斷口形貌不平整;2號樣品厚度1.08μm,3號2.16μm,4號3.76μm。分析結果可知,隨著膜層厚度增加,基體與膜層間的分界面變清晰,膜層結構趨向緻密。這是因為在沉積過程中原子之間互相擴散而形成混合層。膜層越薄,互擴散層越明顯,分界面就越模糊。此外,晶粒的擇優取向生長也會導致塗層表面整體呈現高低不平的狀態,基體溫度升高,原子間的互擴散更充分均勻,塗層與基體的結合更緊密。

圖2 樣品斷口形貌

隨著膜層鋁原子含量增加,可填補表面的空隙和缺陷,有利於晶粒的細化和生長,並改善膜層緻密性和促使斷面形貌平整。

(3) TiAlN塗層能譜及XRD分析

如圖3和表2所示,通過EDS能譜分析樣品的元素含量。表3中,Al/Ti按升序排列,1、3、4、2號樣品中Al/Ti分別為0.94、1.00、2.17、2.42。在其它參數不變時,4號和2號樣品的鋁元素含量呈較大的下降趨勢,而鈦元素含量則相反。當偏壓為25V時,2號樣品的比值為2.42;當偏壓增至30V時,下降至2.17。原因是鋁的離化率為50%,鈦為80%。此外,隨著偏壓的增大,帶負電的基體能吸收更多鈦離子。並且,當鍍膜室氣壓一定時,Ar流量的變化會使工作室內Ar分壓發生變化,加上Ti原子與Al原子的濺射產額不同和的刻蝕效果,共同導致Al/Ti變化。另外,隨著N2流量的增加,Ti/Al合金靶會中毒,尤其是Al元素中毒更嚴重,這也會導致塗層原子比降低。

(a) 1號

(b) 2號

(c) 3號

(d) 4號

圖3 樣品能譜圖

(4) TiAlN塗層的物相結構分析

圖4-圖7為4種樣品的XRD衍射譜。由圖可知,1、2、4號樣品出現了WC基體相,3號樣品出現了WN相,原因是3號的N2流量最大且N原子更易與金屬反應。此外,基體峰的寬度較大,證明TiAlN和TiN的組織晶粒相比基體更細小。四組樣品中均有TiN相,這是因為Al成焓較小,TiAlN由Al原子置換TiN中的Ti形成。原子的半徑不同,生成晶格畸變,使晶格常數減小。

表2 樣品的組分表

表3 四組樣品各元素的原子百分比

擇優取向分析如表4所示。分析表明,除1號樣品外,其餘塗層中TiAlN相(111)晶面比(200)晶面優先生長。這是因為TiAlN是面心立方結構,1號優先。

表4 樣品的擇優取向

圖4 1號樣品XRD衍射譜圖

圖5 2號樣品XRD衍射譜圖

圖6 3號樣品XRD衍射譜圖

圖7 4號樣品XRD衍射譜圖

(200)生長的原因可能是N2流量較低、氬離子的轟擊作用較強,使原子有足夠的能量沿(200)生長。I(111)/I(200)的變化規律表明,在鍍膜室內氣壓一定時,隨著N2流量的增加和氬氣濃度的降低,轟擊作用會減弱。沉積離子的能量增大,離子活性增強,塗層中的應變能量起主導作用。由於(111)為體心立方密排面,所需能量最低,原子優先沿此晶面生長,以此來降低體系的能量。

小結

(1)在一定水平內,偏壓增大,離子濺射能力增強。基體與塗層的分界面越明顯,塗層表面形貌越平整,結構越緻密。

(2)EDS能譜發現,偏壓升高,鋁原子和鈦原子離化率和N2流量的不同導致Al/Ti原子百分比呈下降趨勢。

(3)XRD物相分析發現,有TiAlN系和TiN的相結構存在,且TiAlN相的衍射峰比基體寬。TiAlN和TiN 峰形相似,塗層優先沿(111)晶面生長,N2流量和Ti/Al影響I(111)/I(200)的比值。

原載《工具技術》  作者:左偉峰  




歡迎關注工具技術微信公眾平臺

微信公眾號:gjjs1964

歡迎撰寫推薦微信文章
E-mail:toolmagazine@163.com



相關焦點

  • 工具機大講堂第11講—— TiAlN塗層與無塗層刀具高速車削TC4鈦合金的性能研究
    目前,鈦合金實際切削中主要採用硬質合金刀具,且塗層與無塗層刀具均被大量使用,國內外的學者對這兩種刀具在鈦合金切削過程中的磨損特性進行了研究。牟濤等研究了(Ti,Al)N—TiN複合塗層和無塗層硬質合金刀具在不同冷卻條件下銑削Ti-6Al-4V鈦合金時的磨損特性,發現無論是在乾式銑削還是冷卻液銑削下,塗層刀具的磨損均比無塗層刀具的磨損慢。
  • 力學所納米結構陶瓷塗層界面粘結性能研究取得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在納米結構陶瓷塗層與合金基底的界面粘結性能、納米結構塗層的導熱性能和彈性性能等研究上取得了新進展如航空發動機的葉片由於工作溫度高達一千度以上,金屬基底上往往要沉積或塗覆上一層幾百微米厚的耐高溫的陶瓷塗層以保護內部部件,而塗層與基底之間的界面粘結性能則關係到相關結構和部件的可靠性與服役壽命。一旦塗層與基底之間界面開裂,塗層剝落,暴露在高溫下的金屬基底將很快失效。因此研究塗層與基底之間的界面粘結性能、提高二者之間的界面結合強度一直是工業應用的迫切需求。
  • TiN塗層與TiAlN塗層在滾刀上的比較應用
    除了使用性能更好的整體材料來製作切削刀具外,作為表面熱處理技術的一個重要分支的PVD塗層技術已經是現代刀具不可缺少的應用技術,由於能成倍得提高刀具壽命而被譽為高速鋼刀具的一次革命。其實質是在切削刀具的表面沉積一層具有緻密結構、高硬度、熱穩定性、耐磨性和抗氧化性良好的硬質薄膜。
  • 定量優化鋰電池極片微觀結構解析
    日本京都大學Gen Inoue等人研究了鈷酸鋰正極極片、石墨負極極片,採用FIB-SEM技術重構了極片的三維微觀結構,基於實際的重構結構計算了鋰離子和電子的有效電導率。計算值與試驗結果對比確定了重構極片結構的有效性。最後,通過不同的粘結劑模型和顆粒形狀模型模擬電極微觀結構,基於這些對比,討論了多孔電極微觀結構與鋰離子電導率的關係。
  • 《Acta Mater》: 深度解析固態增材冷噴塗組織結構的演變
    導讀:本研究解釋了固態增材製造(冷噴塗)變形過程中,變形條件和微觀組織的內在聯繫,提供了通過變形條件預測微觀組織的方法,同時揭示了冷噴塗等高速率、大塑性變形過程中的金屬晶粒細化機制。有望強化冷噴塗作為固態3D 列印的優勢,即通過實時改變工藝參數,在固態「增材」的過程中實現動態的組織結構調控,進而製備出高力學性能的材料。
  • 納米陶瓷塗層的性能
    隨著納米技術的發展,將納米技術和塗層技術相結合,能夠發揮其綜合優勢,實現材料的力學、熱學、電磁學等方面的優良性能,滿足其結構性能(強度、韌性等)和環境性能(耐磨、耐腐蝕、耐高溫等)的需求。納米陶瓷塗層中存在由納米顆粒熔化、凝固得到的基體相和未完全熔化的納米顆粒組成的兩相結構,當裂紋擴展到未熔或半熔顆粒與基體相組織界面時,這些顆粒不僅可吸收裂紋擴展能,而且對裂紋擴展有阻止和偏轉作用。常規陶瓷塗層中片層狀組織間結合較差,裂紋沿層間容易擴展,因此納米陶瓷塗層韌性優於常規陶瓷塗層。
  • 表面微觀結構調控介孔孔道研究
    ,如荷葉表面的自清潔功能,雄性孔雀尾部羽毛呈現出絢麗多彩的色彩都得益於表面微觀結構。固體表面有序納米結構對與其接觸的外界微觀物質的智能化調控正成為納米技術、物理、化學、生物等多學科交叉的一個最新的研究領域。 最近,路慶華教授課題組在探索表面微觀結構調控介孔孔道方面有重大突破。該研究成果被最新一期《美國化學會志》(JACS)以快訊方式發表(DOI: 10.1021/ja8003254),該雜誌是化學領域最知名的雜誌。
  • TiAlN塗層硬質合金刀具車削鈦合金螺紋試驗
    目前研究認為,TiAlN塗層化學穩定性好,具有高熱硬性、極佳抗氧化性、耐磨耗等特點,加工鈦合金時比TiN塗層刀具提高壽命3-4倍。利用硬質合金TiAlN塗層刀具車削TB6鈦合金螺紋進行試驗研究,通過確定最優切削參數以及在最優切削參數下進行硬質合金TiAlN塗層刀具切削性能和磨損試驗,對硬質合金TiAlN塗層刀具車削鈦合金螺紋展開進一步的研究。
  • 新型海洋防附著塗層的製備及釋放研究
    ,進行了有關聚二甲基矽氧烷(PDMS)海洋防附著塗層的研究。利用掃描電鏡觀察添加NaPT的PDMS防附著塗層的微觀形貌並測得PDMS在加入NaPT後塗層表面的靜態水接觸角未發生太大變化,得出結論NaPT在塗層表面未形成團聚而影響塗層的低表面能特性。採用標準曲線法,通過測定溶液的電導率,根據標準曲線,推算出NaPT的累積釋放量,發現含NaPT的防附著塗層沒有發生「暴釋」的現象。採用GBT/5370—1985防汙漆樣板淺海浸泡試驗方法。
  • 受昆蟲表面啟發,研究人員發明防水塗層應用廣泛
    蓋世汽車訊 據報導,通過研究昆蟲的表面,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Penn State)的研究人員發明了一種從未有過的納米結構,可用於設計更強、更具彈性的防水塗層。此種設計增強了防水能力,可應用於個人防護裝備(PEE),以更好地抵禦COVID-19等病毒顆粒。
  • 氧化鋁上氧物種微觀結構研究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X-MOLNews近日,中國科學院精密測量科學與技術創新研究院(原中國科學院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徐君和鄧風研究團隊在γ-Al2O3氧物種微觀結構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利用35.2 T(1.5GHz
  • 納米壓痕儀 | 非均質結構材料研究
    熱噴塗技術通常是在高溫下進行操作,然後在較低溫度下快速凝固,從而其塗層的微觀結構具有很強的各向異性對於微觀結構的各向異性的表徵,建議採用儀器化壓痕測試方法做點陣壓痕測試,並結合高斯分布擬合方法對測試結果做統計評估。這種方法可以有效地表徵熱噴塗塗層的非均質結構,並在Anton-Paar NHT3納米壓痕儀上得到了驗證。
  • 梁立紅:漫步微觀世界的「跨尺度」對話
    例如,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納米結構熱障塗層的損傷災變實驗及機理研究」,這項研究不僅對實際塗層應用設計具有參考意義,而且為研究微納米多尺度力學及建立有效的塗層微結構-力學性能關聯模型提供了很好的載體。為此,記者專訪了項目負責人——北京化工大學機電學院教授梁立紅。
  • 熱噴塗塗層孔隙率的研究與分析
    熔化結果使熱噴塗塗層與基體結合區由原來堆疊層狀組織變為緻密和較為均勻的組織,孔隙減低甚至消失。塗層熔化時的加熱方式有氣體燃燒加熱、氣氛控制爐加熱以及高頻感應加熱等,近年來又研製出雷射、電子束、等離子束、太陽能等加熱方式。火焰重熔應嚴格控制過熱,電子束重熔必須在真空室中進行,工件形狀受到限制。
  • 高熵合金在塗層領域的應用
    近年來,研究者通過調整高熵合金的組成和改變其微觀結構來進一步優化其性能,如添加陶瓷相形成陶瓷顆粒增強高熵合金複合材料。其中,WC具有較高的硬度,一定的塑性和良好的潤溼性,常用作金屬複合材料的硬質相。目前研究大多報導製備塊狀WC/高熵合金複合材料。由於塊狀WC/高熵合金成本高,因此研究製備WC/高熵合金複合塗層對進一步擴大高熵合金的實際應用具有重大意義。
  • 微觀組織行為學:打開員工個體行為的黑箱
    《微觀組織行為學:打開員工個體行為的黑箱》作者:魏秀麗 著 出版日期:2019年8月 開本:16開 出版社:經濟管理出版社 《微觀組織行為學:打開員工個體行為的「黑箱」》系統地覆蓋了微觀組織行為學領域的主要內容,從個體行為、群體行為和組織行為三個層面論述了管理中的人的行為問題,囊括了組織行為學研究的理論成果和實踐經驗
  • 工具機大講堂第98講——TiAlN塗層刀具的高溫摩擦應力仿真分析(上)
    TiAlN塗層刀具的高溫摩擦應力仿真分析(上)  TiAlN塗層是目前應用廣泛的三元氮化物刀具塗層。針對TiAlN塗層目前常用的球-盤高溫摩擦方式中的高溫摩擦應力進行仿真研究,揭示高溫摩擦過程中塗層的受力狀態。
  • 可用於量子處理器和模擬人腦裝置的三值邏輯模式運行的微觀結構
    打開APP 可用於量子處理器和模擬人腦裝置的三值邏輯模式運行的微觀結構 佚名 發表於 2020-04-23 14:51:10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
  • 小議統計力學:從物質微觀結構出發研究其宏觀性質
    統計力學是從物質的微觀結構出發去研究物質宏觀性質的一門科學。
  • 科學家的新發現,為核反應堆,核材料塗層提供了新方法!
    燃料塗層能夠儘量減少高濃縮鈾的努力在一組實驗中,阿貢國家實驗室的科學家使用原子層沉積直接在低濃縮鈾-鉬(U-Mo)粉末上沉積氮化鋯(ZrN)作為塗層。塗層足夠薄,能讓中子穿透,同時保護燃料不被降解,通常與研究反應堆燃料系統的主要成分鋁(Al)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