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發表的兩項新研究得出結論稱,新冠可以在飛機上傳播,在某些情況下可能導致大規模更廣泛的群集感染。然而,業內領袖說,這種風險不應被誇大,並指出,儘管自冠狀病毒大流行開始以來已有數百萬架航班,但有報導稱懷疑飛機傳播的事件很少。
在第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稱,在倫敦希思羅機場與越南河內之間長達10個小時的航班上,只有一名商務艙乘客出現症狀,卻感染了多達15名乘客和機組人員。這一次,這位超級傳播者在2月下旬前往米蘭,在那裡COVID-19疫情正在蔓延,然後前往巴黎參加擁擠的時裝周。
儘管患有喉嚨痛和咳嗽,這位27歲的越南女商人還是在3月1日登上了越南航空公司的VN54航班。只有在她抵達後,當她的症狀進展為發燒和呼吸急促時,她才尋求醫療幫助,隨後COVID-19檢測呈陽性。
研究人員設法追蹤了仍留在越南的168名乘客和16名機組人員,發現其中15人COVID-19呈陽性。調查得出的結論是,傳播很可能在飛機上發生,氣溶膠傳播是其他乘客和一名機組人員感染的最有可能途徑。
在第二項研究中,來自倫敦衛生與熱帶醫學學院和香港大學的研究人員認為,在從波士頓飛往香港的15小時航班上,兩名商務艙乘務員被兩名出現症狀前的乘客感染,這兩名乘客可能在北美期間感染了COVID-19。
一名25歲的空乘人員曾直接在商務艙為這對夫婦提供服務,後來在COVID-19檢測呈陽性後被隔離,而同一航班上一名51歲的女空乘人員也被檢測呈陽性,不得不住院治療。
這四名患者的病毒基因序列完全相同,而且之前在香港沒有被識別出來,這使得研究人員得出結論,乘客將病毒傳染給了空乘人員。由於空乘人員在機場不會和乘客混在一起,研究人員懷疑傳播發生在長途飛行期間。
儘管有這些令人擔憂的發現,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呼籲保持冷靜,稱來自數百萬航班的數據證明,儘管有這些引人注目的病例,傳播的風險仍然很低。更重要的是,大多數目前發表的研究發現,在許多航空公司強制要求戴口罩,並引入新的強化清潔方案之前,就有飛機上傳輸的證據。
CDC還認為,大多數病毒和其他細菌不容易在飛機上傳播——特別是使用高效微粒空氣過濾器,它能過濾掉空氣中99%的病毒。不過,他們也提醒說,長途飛行的風險可能更高,尤其是在航班擁擠、幾乎沒有社交距離的情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