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參考書推薦
A. 對初學者看什麼資料比較好?
解答:《抗體技術實驗指南》和Antibodies(a laboratory manual, wrote by Ed Harlow ,david lane)兩本書不錯。
2. 針對樣品的常見問題
B. 做線粒體膜UCP2蛋白的Western Blot (以下簡寫成Western Blot),提取線粒體後凍存(未加蛋白酶抑制劑),用的博士德的一抗,開始還有點痕跡,現在越來越差,上樣量已加到120μg,換了個santa cloz的一抗仍不行。是什麼原因?蛋白酶抑制劑單加PMSF行嗎?
解答:懷疑是樣品問題,可能是:1,樣品不能反覆凍融;2,樣品未加蛋白酶抑制劑。同時,建議檢查Western Blot過程, 提高一抗濃度。對於加蛋白酶抑制劑來說,一般加PMSF就可以了,最好能多加幾中種蛋白酶抑制劑。
C.細胞水平要做western blot,多少細胞提的蛋白夠做western blot? 解答:一般5×10^6就足夠了
D.同一樣品能同時提RNA又提蛋白麼?這樣對western blot有無影響? 解答:能,沒有問題,我們做過。
E. 同一蛋白樣品能同時進行兩種因子的Western Blot檢測嗎?
解答:當然可以,有的甚至可以同時測幾十種樣品。
F. 如果目標蛋白是膜蛋白或是胞漿蛋白,操作需要注意什麼?
解答:如果是膜蛋白和胞漿蛋白,所用的去垢劑就要溫和得多,這時最好加上NaF去抑制磷酸化酶的活性。
G. 我的樣品的蛋白含量很低,每微升不到1微克,但是在轉膜時經常會發現只有一部分蛋白轉到了膜上,就是在轉膜後染膠發現有的孔所有的蛋白條帶都在,只是顏色變淡了,有什麼辦法可以解決?
解答:你可以加大上樣量,沒有問題,還有轉移時你可以用減少電流延長時間,多加5-10%甲醇。
H. 想分離的蛋白是分子量260kd的,SDS-PAGE電泳的分離膠濃度多大合適?積層膠的濃度又該用多少?這麼大分子量的蛋白容易作Western Blot嗎?
解答:260kd的蛋白不好做, 分離膠用6%, Stacking Gel 3.5%。
I. 如果上樣量超載,要用什麼方法來增加上樣量?如果需要加大上樣量使原來弱的條帶能看清楚。
解答:可以濃縮樣品,也可以根據你的目標分子量透析掉一部分小分子蛋白。一般地,超載30%是不會有問題的。如果已經超了不少了,而且小分子量的也要,可以考慮加大膠的厚度,可以試試1.5mm的 comb。
J. 蛋白變性後可以存放多久?
解答:-80℃,一兩年沒有問題。最關鍵兩條:不要被蛋白酶水解掉;不要被細菌消化掉(也是被酶水解了)。
K. 我所測定的蛋白分子量是105KD,按理說分離膠應當採用7.5%,但我所查資料卻要求分離膠和濃縮膠均採用11%的配方,不知為何?
解答:上述您提到的兩種凝膠均可以使用,因為105KD的蛋白在上述兩種膠的線性分辨範圍內,但需注意條帶位置。
L. 接下來我準備採用DAB顯色技術,二抗是生物素化的多克隆抗體,三抗是親和素生物素體系,不知採用這樣的方案後,封閉液是否要作調整,能否再用5%的脫脂奶粉呢?好像有資料說脫脂奶粉會影響親和素生物素的生成,是嗎?
解答:不能使用脫脂奶粉,因為脫脂奶粉中含生物素,用BSA代替應該好一點.
M. 還有一問題,一般一次上樣的蛋白總量是多少,跟目的蛋白的表達量有關係嗎?
解答:Western Blot一般上樣30-100微克不等,結果跟目的蛋白的豐度、上樣量、一二抗的量和撫育時間都有關係,也與顯色時間長短有關。開始摸條件時,為了拿到陽性結果,各個步驟都可以量多一點時間長一點,當然背景也就出來了。要拿到好的結果,如果抗體好的話比較容易,抗體不好的話就需要反覆地試了,當然有的不適合Western Blot的怎樣做也不行。所以拿到好的結果不容易。
N. 做組織樣品的western的時候,處理樣品有什麼訣竅嗎?還有,您用過大牛血清做封閉劑嗎?濃度如何?效果是不是比BSA好一點?
解答:必須進行研磨、勻漿、超聲處理,蛋白質溶解度會更好,離心要充分,膜蛋白需用更劇 烈的方法抽提,低豐度膜蛋白可能還要分步抽提(超速離心)。還有一點就是組織中的蛋白酶活性更強,需要注意抑制蛋白酶的活性(加入PMSF和蛋白酶抑制劑cocktail),封閉劑一般5%脫脂奶粉較常用。如果一抗為多克隆抗體,使用BSA也是不錯的選擇。
O. 您是否可以介紹一下大分子量蛋白200KD,在做western要注意什麼呢?
解答:做200kd蛋白的Western Blot時要注意,分離膠最好選擇>7%的;剝膠時要小心;轉移時間需要相應延長;要做分子量參照(否則出現雜帶不知道如何分析)。
P. 有什麼方法可以提高上樣量?
解答:可以濃縮樣品;增大上樣體積來增大上樣量。
Q. 我要檢測的目的蛋白是分子量大概為42kd的膜蛋白,膜蛋白提取可不可以不用到超速離心機,有沒有直接用低溫高速離心機就可以的提到膜蛋白的方法,42kd的蛋白分子量算不算大?
解答:如是需要提取膜蛋白,(而不是只需要提取膜蛋白),可以用Ripa buffer提取膜蛋白和胞漿蛋白,用這個做Western Blot就可以了。如果是非要只提取膜蛋白就要用到超速離心機。42kd 不算大,也不算小,所以,可以按照一般的轉移方法實施。
R. 蛋白的上樣量有沒有什麼具體的要求?
解答:上樣量要根據實驗的要求來定, 如果要求是定量和半定量的Western Blot 則上樣量要均等, 如果只是要定性,則沒有太大的關係, 儘量多上就行了, 但是不要超過0.3μg/mm2。
S. 一抗,二抗的比例是否重要?
解答:比較重要,調整好一抗,二抗的比例,可以去掉部分非特異的本底。
3. 抗體
T. 做細胞信號傳導,要做磷酸化某因子Western Blot,其二抗有何要求?
解答:對二抗無要求,要看你實驗條件來選擇,一般推薦用HRP標記的二抗。
U. 同一公司的另外抗體用這個稀釋度做出來效果很好,所以沒做預試,怕費時間,用什麼樣的稀釋度比較好呢?我用的ELL+plus試劑盒顯色。轉膜過夜,一抗孵育也是過夜的,若封閉也過夜的話就要四天才看的到結果了。
解答:不同抗體,即使是同一公司的抗體,其最佳的抗體稀釋度也是不一樣的,需要你實驗摸索。我覺得轉膜過夜好像沒有必要吧,轉膜的目的也就是將蛋白轉到膜上就行啦,何必浪費時間呢。至於具體的轉膜時間,還要看你的目的蛋白分子量的大小;轉膜的設備,是半乾式,還是溼式。一抗當然可以過夜,如果你想所短Western Blot時間的話,可以增高一抗的孵育溫度,我們實驗室一般37度,兩小時就足夠了;你可以參照抗體說明書。至於一抗和二抗得稀釋度,你可以一抗1:1500;二抗1:20000試試。另外建議你洗膜時,多洗幾次,最好是在封閉;一抗和二抗後至少是5x5min,跑一張好膜不容易,多盡點心吧,這樣不會浪費你的時間,只會節省你的時間!
V. 免疫組化和Western Blot可以用同一種抗體嗎?
解答:免疫組化時抗體識別的是未經變性處理的抗原決定簇(又稱表位),有些表位是線性的,而有的屬於構象型;線性表位不受蛋白變性的影響,天然蛋白和煮後的蛋白都含有;構象型表位由於受蛋白空間結構限制,煮後變性會消失。如果你所用的抗體識別的是蛋白上連續的幾個胺基酸,也就是線性表位,那麼這種抗體可同時用於免疫組化和Western,而如果抗體識別構象形表位,則只能用於免疫組化。一般抗體說明書上都有註明此種抗體識別的胺基酸區間。(限於單抗)
W. Western Blot 中抗體的重複應用問題
解答:抗體工作溶液一般不主張儲存反覆使用,但是如抗體比較珍貴,可反覆使用2-3次。稀釋後應在2-3天內使用,4度保存,避免反覆凍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