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理論預言被證實!我國科學家捕捉到水結冰的關鍵一瞬

2020-12-05 中國經濟網

科技日報記者 陸成寬

冰晶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晶瑩剔透的雪花、從天而降的冰雹、抑或是冰鎮爽口的飲料,都離不開冰晶的形成。

儘管冰晶如此普遍的存在,但是,在分子層面,人類依舊無法真實了解水分子以何種形態相互結合形成「冰核」進而生長成宏觀大冰晶的過程。

12月19日,《自然》發表了一項關於自然界中相變成核現象的研究成果。來自中科院化學所和國科大等單位的研究人員,首次在實驗上證實了水結冰過程中臨界冰核的存在,並給出了臨界冰核的尺寸和過冷溫度的關係,這一成果與經典成核理論預言高度契合。

根據熱力學,水分子在溶液中會不停地進行熱運動;當溫度低於冰點,水分子會趨向進行有序的排列。冰核的形成就是水分子的無序熱運動和水分子有序排列的競爭結果。然而,目前而言,人類對「水」-「冰核」之間的轉變知之甚少。

一百多年前,美國物理化學家吉布斯等人基於宏觀熱力學原理,提出的相變「經典成核理論」認為,水結冰這類相變需要經過一個成核過程。例如,水過冷形成小冰核,只有當形成的冰核偶然超過臨界尺寸,形成臨界核時,相變才能自發發生。

然而,不幸地是百年來科學家始終無法通過實驗驗證臨界核的存在。這不僅阻礙了對自然界中相變成核這一重要物理現象的進一步理解,甚至還引發了人們對宏觀理論推出微觀層面臨界核概念實用性的疑問。

臨界冰核具有需要等待很長時間才可能發生的偶然性、存在壽命納秒級別的瞬時性以及納米級尺寸的微觀性,使得當前已有的微觀探測技術都很難捕捉到它。這也成為數十年來的研究難點。

不同尺寸納米顆粒的冰成核溫度(TIN)

研究人員創造性地使用氧化石墨烯納米片等系列固定尺寸的納米顆粒去探測臨界冰核,實驗結合理論計算,簡潔清晰地得到了臨界冰核的尺寸。

「這項實驗研究所得結果與理論計算高度相符,和使用納米顆粒種類、材質等因素無關,結論具有普適性,不僅確定無疑地證實了冰臨界核的存在,而且可能是研究其它相變成核問題的普適方法。」論文通訊作者、中科院化學所研究員王健君說。

通過研究納米顆粒尺寸與其促進冰晶成核能力的關係,研究人員發現,僅當納米顆粒的尺寸大於某個特殊值時才能有效地促進臨界冰核形成,而較小尺寸的納米顆粒則幾乎不能促進冰核的形成。

論文另一位通訊作者、中國科學院大學周昕教授表示,這項研究效澄清了近幾十年來關於宏觀的「經典成核理論」在描述原子尺度臨界冰核特徵的有效性方面的普遍疑慮,在理論上加深了對水結冰機理、相變現象乃至統計物理中宏觀和微觀關係等方面的理解;同時,在細胞和組織的低溫凍存、維持疫苗在生產和輸運過程中的高活性以及飛機等交通工具的防冰塗層上有重要的應用價值。

對此,德國馬克斯-普朗克高分子研究所所長Mischa Bonn表示,這是一個很有意義的工作,通過實驗結果直接證明了臨界冰核的存在,也揭示了形成臨界冰核所必需的水分子數量。這是一個令人振奮的重大發現。

「這項研究揭示了納米顆粒尺寸與成核溫度的相互關係,並發現了一個普適的探測臨界冰核的方法,我認為這個研究工作在冰成核領域是一個具有裡程碑意義的工作之一。」韓國工程院院士Dong June AHN評價道。

來源:科技日報

相關焦點

  • 百年預言「臨界冰核」證實!我國科學家捕捉到水結冰的關鍵一瞬
    俗話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那麼水究竟是怎麼變成冰的?這個問題看似簡單,上百年來卻沒有人能夠說得清楚。如今,中國科學家在實驗上「再現」了水結冰的過程,揭示了這一過程中「臨界冰核」的存在,證實了經典臨界冰核理論的百年預言。
  • 中國科學家「再現」水結冰過程 首次證實「水變冰」百年理論預言
    中國科學家「再現」水結冰過程 首次證實「水變冰」百年理論預言 中國青年報 | 2019-12-23 15:57:44 俗話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那麼水究竟是怎麼變成冰的?這個問題看似簡單,上百年來卻沒有人能夠說得清楚。
  • 百年理論預言被證實,「臨界冰核」被我國科學家成功捕獲
    吉布斯的經典成核理論低溫下的水會結成冰,這被科學家們稱為「相變」。但微觀層面上「水變冰」的具體過程卻不為人所知,也就是冰晶成核過程。1876年美國著名數學物理學家,數學化學家吉布斯在康乃狄克科學院學報上發表了奠定化學熱力學基礎的經典之作《論非均相物體的平衡》。
  • 水如何變成冰?中國科學家首次證實百年理論預言
    中國科學家首次證實百年理論預言 2019-12-23 05:14:36 來源:中國青年報 作者:羅攀這個問題看似簡單,上百年來卻沒有人能夠說得清楚。如今,中國科學家在實驗上「再現」了水結冰的過程,揭示了這一過程中「臨界冰核」的存在,證實了經典臨界冰核理論的百年預言。  12月19日,國際知名學術期刊《自然》在線發表了這一由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王健君、中國科學院大學周昕團隊領銜完成的科研成果。這也是科學界首次在實驗中證實臨界冰核的存在。
  • 我國研究人員證實了水結冰過程中臨界冰核的存在
    他們證實了水結冰過程中臨界冰核的存在,並給出了臨界冰核的尺寸和過冷溫度的相互關係。從「簡單」問題出發自然界的物質在特定條件下會自發從一個狀態變成另一狀態。例如,低溫下的水會結成冰,這被科學家們稱為「相變」。吉布斯等人提出相變的「經典成核理論」,預言相變需要經過「成核」過程。近年來,這一經典理論受到新實驗證據的質疑。
  • 從微觀探測水結冰過程
    【新華社北京12月19日電】中國科學家首次在實驗上證實了水結冰過程中「臨界冰核」的存在,並給出了「臨界冰核」的尺寸和過冷溫度的關係,從而證實了「經典成核理論」的預言。研究成果19日在國際知名學術期刊《自然》在線發表。
  • 中國科學家首次證實水結冰過程中「臨界冰核」的存在
    水結冰是自然界中非常普遍的現象,它不僅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地球上的氣候、地質及生命,還在化學工業、低溫生物學、材料科學等領域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掌握冰的形成過程將會給生產生活帶來極大便利,如細胞和組織的低溫凍存,維持疫苗在生產和輸運過程中的高活性等。
  • 中國科學家首次捕捉到水結冰的關鍵瞬間 | 科技早頭條
    將環球科學設為星標周一至周五早間第一時間掌握最新鮮的全球科技資訊· 化學 ·中國科學家首次捕捉到水結冰的關鍵瞬間100多年前,美國物理化學家約西亞·吉布斯提出了相變的成核理論,認為相變(例如水結成冰)需要經過一個成核過程:水過冷形成小冰核,當冰核的尺寸超過臨界尺寸時,相變才能發生。
  • 中國科學家首次證實臨界冰核的存在
    科技日報北京12月19日電 (記者陸成寬)「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自然界中水結冰等相變現象非常普遍。19日,《自然》發表了一項關於自然界中相變成核現象的研究成果。來自中科院化學所和國科大等單位的研究人員,首次通過實驗證實了水結冰過程中臨界冰核的存在,並給出了臨界冰核的尺寸和過冷溫度的關係,這一成果與經典成核理論預言高度契合。 美國物理化學家吉布斯等人100多年前基於熱力學原理,提出的相變「經典成核理論」認為,水結冰這類相變需要經過一個成核過程。例如,水過冷形成小冰核,只有當形成的冰核偶然超過臨界尺寸,形成臨界核時,相變才能自發發生。
  • 水是怎麼變成冰的?中國學者用科學回答了該問題!證實「臨界冰核...
    他們證實了水結冰過程中臨界冰核的存在,並給出了臨界冰核的尺寸和過冷溫度的相互關係。從「簡單」問題出發自然界的物質在特定條件下會自發從一個狀態變成另一狀態。例如,低溫下的水會結成冰,這被科學家們稱為「相變」。吉布斯等人提出相變的「經典成核理論」,預言相變需要經過「成核」過程。
  • 中國科學家首次證實「臨界冰核」存在
    中國科學家首次在實驗上證實了水結冰過程中「臨界冰核」的存在,並給出了「臨界冰核」的尺寸和過冷溫度的關係,從而證實了「經典成核理論」的預言。研究成果19日在國際知名學術期刊《自然》在線發表。低溫下水結冰的現象再常見不過,但微觀層面上「水變冰」的具體過程卻不為人所知。近百年前,科學家吉布斯等人基於熱力學原理,提出相變的「經典成核理論」,認為如水結冰這類相變需經過一個成核過程,水過冷形成小冰核,僅當形成的冰核偶然超過臨界尺寸(即「臨界冰核」)時,相變才能自發發生。
  • 中國學者證實「臨界冰核」真實存在
    他們證實了水結冰過程中臨界冰核的存在,並給出了臨界冰核的尺寸和過冷溫度的相互關係。  從「簡單」問題出發  自然界的物質在特定條件下會自發從一個狀態變成另一狀態。例如,低溫下的水會結成冰,這被科學家們稱為「相變」。吉布斯等人提出相變的「經典成核理論」,預言相變需要經過「成核」過程。近年來,這一經典理論受到新實驗證據的質疑。
  • 中國天眼捕捉到黑洞信息後為何科學家預言銀河系中心或有外星文明
    中國天眼捕捉到黑洞信息後,為何科學家預言銀河系中心或有外星文明?我國天眼的誕生一直都飽受著國外科學家們的質疑,甚至霍金在生前也多次表示,對於中國天眼研製的不贊同。不過很顯然中國是要做自己的,不可能因為其他人的不贊同,不同意,或者警告就停滯不前。
  • 霍金又一預言被證實了?實驗數據證明,黑洞像霍金預言那樣消失!
    霍金又一預言被證實了?實驗數據證明,黑洞像霍金預言那樣消失!物理學家霍金,在生前就多次對人類發展進行預言,其中就預言人類必須在200年內。離開地球,因為人類高智能發展可能最終會摧毀地球,而我們的地球可能會在2600年的時候,變成一枚火球等等,除了預言外,宇宙中的各種天體都有足夠的膽量來預測,就比如對黑洞猜測,他認為黑洞不管它的體積有多大,最終它都逃不過消失的命運雖然黑洞看起來"黑色",吞噬了附近的所有物體,但即使是以光速飛行的光子也無法逃脫,但是霍金在1974年的時候就預言,黑洞它不僅僅只能吸收
  • 水這種液體的奇異特性,或許是生命存在的關鍵
    但是水的奇特也是獨一無二的。如果不是因為它的奇特,我們甚至沒有機會在這裡討論這個問題。我們知道,水在4°C時密度最大。但如果它的性質不是這樣,而是在結冰時密度最大,湖泊和河流會從底部開始結冰,逐步殺死水中的居住者;如果水的比熱容不是這麼大,地球在很久之前就會被燒乾;如果水分子在穿越細胞膜時,不能攜帶其他物質,植物和動物就會死於營養不良。
  • 引力波百年預言成真:傾聽宇宙的「聲音」
    在這位大科學家提出引力波的預言百年之後,科學家11日宣布,人類首次直接探測到了引力波。這是人類第一次能夠「聽」到宇宙的「聲音」。1915年,愛因斯坦發表廣義相對論,並在隨後幾年的一些論文中預言引力波會產生於強引力場的天體事件。廣義相對論的其他預言如光線的彎曲、水星近日點進動以及引力紅移效應都已獲證實,唯有引力波一直徘徊在科學家的「視線」之外。  百年來,科學家們對引力波的探測未曾停歇,但舉步維艱。
  • 無限接近零度的水,為何一碰就結冰?掌握這招你也會「魔法」
    近日,中科院研究團隊在《自然》雜誌上發表了一篇論文,在研究報告中指出,中國科學家們發下了水結成冰瞬間的關鍵過程,發現了「臨界冰核」的存在,並破解了「臨界冰核」與溫度之間的關係。這是人類首次破解了水結成冰的變化過程。
  • 愛因斯坦還未被證實的三個預言,每一個都超越世紀的思想
    愛因斯坦之所以如何偉大,不僅僅是因為它一生中有很多的科學研究,最重要的是它提出了不少的科學預言,而且這些預言後來很多都被得到了證實,這就非常了不得了。這個世界上也不乏一些做出了偉大貢獻的科學家,但沒有一個人能像愛因斯坦提出如此多的未來科學預言,關鍵是這些預言大部分後來都被證實是正確的,哪些還沒有被證實的,很大的可能都是因為我們人類的科技還沒有發展到那個程度,無法理解而已。
  • 水變冰的原理,《自然》:「臨界冰核」
    水會結冰,這是再普遍不過的自然現象。然而科學家在觀察這種現象時,不由會思考一個很難回答的科學問題,水是怎麼變成冰的呢?自然界的物質在條件成熟的情況下,會自發地從一種狀態變為另一種狀態。例如,水在低溫下會凝結成冰,這種現象的科學定義稱為「相變」。
  • 《Nature》中國科學家首次證實「臨界冰核」存在
    他們證實了水結冰過程中臨界冰核的存在,並給出了臨界冰核的尺寸和過冷溫度的相互關係。吉布斯(Gibbs)等人近百年前基於熱力學原理,提出相變的「經典成核理論」,認為如水結冰這類相變需經過一個成核過程。例如,水過冷形成小冰核,僅當形成的冰核偶然超過臨界尺寸,即形成臨界核時,相變才能自發發生。近數十年來,隨著微觀探測技術的發展,證實了經典成核理論的許多推論,但也發現了一些超出其預期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