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家首次證實「臨界冰核」存在

2020-12-05 央廣網

中國科學家首次在實驗上證實了水結冰過程中「臨界冰核」的存在,並給出了「臨界冰核」的尺寸和過冷溫度的關係,從而證實了「經典成核理論」的預言。研究成果19日在國際知名學術期刊《自然》在線發表。

低溫下水結冰的現象再常見不過,但微觀層面上「水變冰」的具體過程卻不為人所知。近百年前,科學家吉布斯等人基於熱力學原理,提出相變的「經典成核理論」,認為如水結冰這類相變需經過一個成核過程,水過冷形成小冰核,僅當形成的冰核偶然超過臨界尺寸(即「臨界冰核」)時,相變才能自發發生。

然而,由於「臨界冰核」的偶然性、瞬時性(納秒級別)和微觀性(納米級別),給微觀探測帶來極大難度。數十年來,微觀探測技術的發展使得「經典成核理論」的許多推論得到證實,但對成核理論的核心概念「臨界核」的存在性,研究人員始終無法給出直接的實驗證據。

此次,中科院化學所王健君、中國科學院大學周昕團隊創造性地使用系列固定尺寸的納米顆粒去探測「臨界冰核」,實驗結合理論計算,簡潔清晰地得到了「臨界冰核」的尺寸。

「本實驗可以理解為用尺寸確定的納米顆粒作為尺子,去度量『臨界冰核』:持續降低溫度以使冰核達到臨界所需尺寸,當這個尺寸恰好與納米顆粒尺寸相當時,『臨界冰核』容易形成,並導致宏觀冰晶快速發生從而可被探測。」王健君說。

據介紹,該項課題研究加深了對水結冰這一重要相變現象的微觀機制的理解,也為實現人為控冰應用提供了重要理論指引,例如調控冰晶形成和生長、提高細胞組織等冷凍保存的復甦效率、提高食品製作冷藏的保鮮度等,將在化學工業、低溫生物學、材料科學等領域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

進一步研究表明,該課題研究結論具有普適性,可成為研究其他相變成核問題的普適方法。

相關焦點

  • 中國科學家首次證實臨界冰核的存在
    來自中科院化學所和國科大等單位的研究人員,首次通過實驗證實了水結冰過程中臨界冰核的存在,並給出了臨界冰核的尺寸和過冷溫度的關係,這一成果與經典成核理論預言高度契合。 美國物理化學家吉布斯等人100多年前基於熱力學原理,提出的相變「經典成核理論」認為,水結冰這類相變需要經過一個成核過程。例如,水過冷形成小冰核,只有當形成的冰核偶然超過臨界尺寸,形成臨界核時,相變才能自發發生。
  • 《Nature》中國科學家首次證實「臨界冰核」存在
    他們證實了水結冰過程中臨界冰核的存在,並給出了臨界冰核的尺寸和過冷溫度的相互關係。吉布斯(Gibbs)等人近百年前基於熱力學原理,提出相變的「經典成核理論」,認為如水結冰這類相變需經過一個成核過程。例如,水過冷形成小冰核,僅當形成的冰核偶然超過臨界尺寸,即形成臨界核時,相變才能自發發生。近數十年來,隨著微觀探測技術的發展,證實了經典成核理論的許多推論,但也發現了一些超出其預期的結果。
  • 中國科學家首次證實水結冰過程中「臨界冰核」的存在
    掌握冰的形成過程將會給生產生活帶來極大便利,如細胞和組織的低溫凍存,維持疫苗在生產和輸運過程中的高活性等。12月19日,中國科學院化學所王健君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大學周昕教授等人在Nature上發表論文,首次在實驗上證實了水結冰過程中臨界冰核的存在,並給出了臨界冰核的尺寸和過冷溫度的關係,符合經典成核理論的預言。這個工作對水結冰機理、相變現象乃至統計物理中宏觀和微觀關係等都有重要意義。
  • 水如何變成冰?中國科學家首次證實百年理論預言
    水如何變成冰?中國科學家首次證實百年理論預言 2019-12-23 05:14:36 來源:中國青年報 作者:羅攀
  • 中國科學家「再現」水結冰過程 首次證實「水變冰」百年理論預言
    中國科學家「再現」水結冰過程 首次證實「水變冰」百年理論預言 中國青年報 | 2019-12-23 15:57:44 俗話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那麼水究竟是怎麼變成冰的?這個問題看似簡單,上百年來卻沒有人能夠說得清楚。
  • 百年理論預言被證實,「臨界冰核」被我國科學家成功捕獲
    如果要符合吉布斯的理論,那麼就一定需要找到「臨界冰核」的存在。簡單來說,過冷水(0℃以下的液態水)中可以偶然形成不同大小的納米尺度的冰核。不過,不是所有的冰核都能變成宏觀的冰晶,僅僅當形成的冰核大小超過臨界尺寸時,即形成臨界冰核時,水才會開始結冰。
  • 中國學者證實「臨界冰核」真實存在
    水是怎麼變成冰的?近百年前,美國物理學家吉布斯基於簡單假設,給出了 「臨界冰核」這一答案。然而,「臨界冰核」的真實面目卻始終沒人見過。  12月19日凌晨,新一期《自然》雜誌發表了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大學及河北工業大學研究人員的成果。
  • 中科院化學所&國科大Nature:首次證實了「臨界冰核」的存在!
    眾所周知,水存在固態、液態和氣態三種狀態。受氣溫變化的影響,水變成冰的現象無處不在,例如現在的中國北方「千裡冰封,萬裡雪飄」景觀。該現象除了影響氣候外,也影響著化學工業、低溫生物學和材料科學等領域。一百多年前,美國物理化學家吉布斯等人提出了 「經典成核理論」:認為水結冰這類相變需要經過成核過程。其中,冰核化是水凍結的控制步驟。
  • 我國研究人員證實了水結冰過程中臨界冰核的存在
    水是怎麼變成冰的?近百年前,美國物理學家吉布斯基於簡單假設,給出了 「臨界冰核」這一答案。然而,「臨界冰核」的真實面目卻始終沒人見過。12月19日凌晨,新一期《自然》雜誌發表了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大學及河北工業大學研究人員的成果。
  • 百年預言「臨界冰核」證實!我國科學家捕捉到水結冰的關鍵一瞬
    俗話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那麼水究竟是怎麼變成冰的?這個問題看似簡單,上百年來卻沒有人能夠說得清楚。如今,中國科學家在實驗上「再現」了水結冰的過程,揭示了這一過程中「臨界冰核」的存在,證實了經典臨界冰核理論的百年預言。
  • 水是怎麼變成冰的?中國學者用科學回答了該問題!證實「臨界冰核...
    他們證實了水結冰過程中臨界冰核的存在,並給出了臨界冰核的尺寸和過冷溫度的相互關係。從「簡單」問題出發自然界的物質在特定條件下會自發從一個狀態變成另一狀態。例如,低溫下的水會結成冰,這被科學家們稱為「相變」。吉布斯等人提出相變的「經典成核理論」,預言相變需要經過「成核」過程。
  • 水變冰的原理,《自然》:「臨界冰核」
    然而,「臨界冰核」到底是什麼樣的,近100年來沒有人見到過。中科院化學研究所的研究員王健君,從2010年起,花了近10年的時間來研究「水是怎麼變成冰的」這個問題。近日,包括王健君研究員在內的、來自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大學及河北工業大學的研究人員在國際頂級學術期刊《自然》上公開了他們的實驗結果,不僅驗證了「臨界冰核」確實是水結冰過程的關鍵時刻,還發現臨界冰核的尺寸與過冷溫度之間成反比關係。質量純淨的水,在溫度達到零度時仍然難以結冰,這種現象稱為「過冷」,這時的水溫低於零度,水變成了「過冷水」。
  • 中國科學家首次捕捉到水結冰的關鍵瞬間 | 科技早頭條
    將環球科學設為星標周一至周五早間第一時間掌握最新鮮的全球科技資訊· 化學 ·中國科學家首次捕捉到水結冰的關鍵瞬間100多年前,美國物理化學家約西亞·吉布斯提出了相變的成核理論,認為相變(例如水結成冰)需要經過一個成核過程:水過冷形成小冰核,當冰核的尺寸超過臨界尺寸時,相變才能發生。
  • 水是如何結成冰的?其過程困擾人類100年,如今中國科學家解開
    早在一百多年以前,美國物理學家約西亞·吉布斯(Josiah Gibbs)提出了液體與固體轉換的成核理論。吉布斯認為,在水冰轉換的過程中,由於水受溫度的影響變冷形成冰核微粒,當冰核微粒的大小超過了液體水的大小,那麼水就在這一瞬間轉換成了冰。
  • 艾莎公主是怎麼「點水成冰」的?
    雖然「經典成核理論」被寫入了教科書,但是,近幾十年的研究發現相變過程可能不一定需要經過臨界核階段,有人甚至開始質疑「臨界核」的存在。更為棘手的是,此前科研人員一直無法給出存在臨界核的直接實驗證據。臨界冰核是水-冰相變過程中瞬間存在的過渡態,而且尺寸非常小,難以探測到。所以也有科學家認為水結冰的過程根本不存在臨界核,只要水分子形成無序的團簇,再重構後就可形成大的冰晶,進而結冰。
  • 百年理論預言被證實!我國科學家捕捉到水結冰的關鍵一瞬
    來自中科院化學所和國科大等單位的研究人員,首次在實驗上證實了水結冰過程中臨界冰核的存在,並給出了臨界冰核的尺寸和過冷溫度的關係,這一成果與經典成核理論預言高度契合。根據熱力學,水分子在溶液中會不停地進行熱運動;當溫度低於冰點,水分子會趨向進行有序的排列。冰核的形成就是水分子的無序熱運動和水分子有序排列的競爭結果。
  • 艾莎公主是怎麼「點水成冰」的?這篇Nature文章會給你答案
    ,有人甚至開始質疑「臨界核」的存在。更為棘手的是,此前科研人員一直無法給出存在臨界核的直接實驗證據。臨界冰核是水-冰相變過程中瞬間存在(納秒級別)的過渡態,而且尺寸非常小(納米級別),難以探測到。所以也有科學家認為水結冰的過程根本不存在臨界核,只要水分子形成無序的團簇,再重構後就可形成大的冰晶,進而結冰。
  • 中國科學家首次發現線蟲基因組存在DNA甲基化現象
    中國科學家首次發現線蟲基因組存在DNA甲基化現象   中新社深圳10月18日電(記者 鄭小紅)中國科學家的最新研究首次證實線蟲基因組中存在DNA甲基化現象,從而改寫了傳統觀念中線蟲中沒有該表觀遺傳修飾的歷史,同時也使以DNA甲基化序列做靶標進行抗寄生蟲藥物研發成為可能,為抗旋毛形線蟲病的藥物開發提供了全新思路。
  • 月球兩極表面存在水冰獲證實
    月球兩極表面存在水冰獲證實 大部分位於陽光照不到的隕石坑內 2018-08-23 科技日報 劉霞 這些冰沉積物分布不均,而且可能很古老。南極的大部分冰集中於月球隕石坑;而北極的冰則分布得更稀疏、廣泛。  夏威夷大學和布朗大學的李帥(音譯)領導的科學家小組,使用NASA月球礦物繪圖儀(M3)提供的數據,確定了3個特定的標記,可以確鑿無疑地證明月球表面存在水冰。英國《獨立報》在21日的報導中指出:「這是科學家首次在月球表面的隕石坑內發現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