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黏液瘤比較難發現,當醫生診斷此病時,通常用這3種手段

2021-01-13 杜醫生科普

導語:心臟黏液瘤是臨床上最常見的一種良性原發性心臟腫瘤,這種腫瘤很少引起惡變,它的組織可能是由心臟內膜下面的原始間葉細胞轉化,這種腫瘤多發於心房,尤其是左心房,大概佔75%位於左心房,23%位於右心房,2%位於心室,這種疾病可能發生在人生的各個年齡段,大多數患者都是處於30到50歲之間。

01關於心臟黏液瘤,多了解一點,進行更好的預防。

1、 心臟黏液瘤的分類

根據腫瘤的位置,可以將心臟黏液瘤區分為左房黏液瘤、右房黏液瘤和心室黏液瘤這三種類型,左房黏液瘤的主要症狀是呼吸困難、端坐呼吸、肺水腫、咳嗽等症狀,而右房黏液瘤主要是由外周水腫、肝脾腫大、腹水和頸靜脈怒張等右心衰竭的症狀。

這兩種心臟黏液瘤相較於心室黏液瘤而言,症狀會輕一點,而心室黏液瘤就比較嚴重,其中瘤體的大部分位置都處於心室中,所以可能會導致患者的心室出現障礙,有可能會阻塞心室流出的通道,導致患者昏厥,甚至是猝死現象。

2、 心臟粘液瘤的症狀

早期的病情時,患者可能會出現乏力、疲勞、頭暈、端坐呼吸、呼吸困難、胸悶的情況,病情發展迅速的話,患者可能會出現二尖瓣反流、胸痛、外周水腫、肝脾腫大和頸靜脈怒張、腹水等右心衰竭的症狀。

嚴重的時候還可能出現肺水腫、心臟阻塞、腫瘤栓塞、消瘦、貧血、食欲不振甚至暈厥、猝死等現象,有一部分的患者還可能會出現卡尼複合徵,卡尼複合徵的主要臨床特徵就是心臟粘液瘤。

3、 心臟粘液瘤可能會引起的併發症

在病情的發展中,當腫瘤或者組織移位形成栓子進入血管之後,心臟粘液瘤可能會導致一些併發症,常見的併發症有動脈栓塞、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心力衰竭症狀普遍出現在心臟病中,而動脈栓塞是由於體位移動或者進行檢查的時候導致流體破碎脫落進入血管。而心律失常是黏液瘤對心房、心室肌或者神經傳導的影響,心臟黏液瘤需要及時就醫。

02心臟黏液瘤比較難發現,當醫生診斷此病時,通常用這3種手段

1、 心臟超聲心動圖

超聲心動圖常常稱為心臟超聲或者是直接簡稱超聲,這種方式是指心臟的超聲波掃描圖,EGG是其英文縮寫,超聲心動圖是通過使用標準的二維、三維或者都卜勒超聲來形成心臟的影像,如今已經十分普遍。

心臟超聲心動圖是多種疾病的診斷方法,這種檢查方式十分的好用,而且具有無創性等多種優勢,對於心臟粘液瘤的作用很明顯,因為心臟黏液瘤的超聲特異性比較明顯,可以利用超聲技術進行定位和定性。當患者出現了昏厥時,應該立即撥打120,去到醫院進行診斷。

2、 體格檢查

體格檢查是醫生運用自己的器官和檢查器官、實驗室設備等都是直接或者間接檢查患者的身體狀況的辦法,它的目的是收集患者的有關健康的客觀資料,及早地發現和預防疾病隱患,有疾病史和形態指標測量、生理機能測試等。

體格檢查是當位於左心臟的黏液瘤顯示有肺充血的體徵和心尖處聽診有明顯的全收縮期雜音,或者舒張期雜音及腫瘤撲落音時,才適合使用體格檢查,所以需要醫生先進行普通的初步判斷,再進行檢查。

3、 計算機斷層掃描和心臟磁共振成像

計算機斷層掃描是一種CT手段,可以識別出流體內部的鈣化,可以有效地鑑別診斷的作用,心臟磁共振成像簡稱CMRI,這種檢測方式具有高度的空間解析度,它可以從不同的斷面上,將腫瘤與心腔結構進行對比。

這種手段十分清晰地顯示出了腫瘤的位置,大小和鄰近器官的關係以及腫瘤的範圍,CMRI擁有較高的人體組織解析度,可以幫助其對腫瘤的性質做較高和較準確的判斷,在鑑別黏液瘤和血栓方面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

03心臟黏液瘤需要儘早治療,治療方式比較少,主要是這3種

1、 手術治療

醫生在進行手術的時候會做好充分的準備,可以對患者的心功能進行調節,目前最常用的手術方法是低溫體外循環下,經過右房到房間隔切口,對腫瘤進行切除,醫生的切除範圍大概都在瘤蒂的附著部位,可以最大程度避免腫瘤復發。

醫生會通過生理鹽水充分地幫助患者清洗口腔,避免已經在體內脫離的腫瘤碎片進入身體內循環,從而引發身體臟器的栓塞和種植轉移,醫生在手術的過程中,還會檢查患者的房室瓣是否受到累積,當瓣膜已經發生病變的時候,需要進行同期的處理,這個有利於患者手術後功能的恢復。

2、 恢復治療

進行手術治療之後,患者的恢復率會比較高,但是部分的患者可能會存在復發的可能性,但是概率比較小,在1%到5%之間,患者復發的原因也比較多,包括不完全切除和術中腫瘤播散等。

在日常生活中,飲食若不加以注意,仍然可能再次發作,所以患者在進行手術之後需要在前4年內每年都要進行監測超聲心動圖,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複診,長期檢測超聲心動圖對及時發現復發和後續的治療十分重要。

3、 家庭治療

患者在飲食上需要多加注意,因為病情的緣故,應該多吃清淡、易消化、營養的食物,要戒菸戒酒,避免發生靜脈栓塞,要注意日常的保健,注意防寒保暖,及時添加衣物,平時的生活不能馬虎,這種病的恢復期尤其需要好的食物滋補。

日常的保健工作也需要注意,堅持適當的運動,慢跑、太極等都有助於患者進行身體修復,心態需要保持平和,不要過度疲勞,儘量不要參加有刺激性的活動,例如炒股和打麻將,尤其是打麻將,傷神費腦。

結語:心臟黏液瘤的發病機制尚且沒有明確,而且可能具有遺傳特性,症狀會隨著心臟黏液瘤所處的位置變化,大多都會出現呼吸困難,頸靜脈怒張、昏迷等情況,醫生也會根據相關情況,進行診斷和治療。

相關焦點

  • 什麼是神經纖維瘤病 神經纖維瘤病這樣治療
    神經纖維瘤病吃什麼神經纖維瘤病應該多吃一些像銀耳、黑木耳、香菇、猴頭菇、雞肫、海參、薏米、核桃、蟹、石龍子、針魚之類的食物。神經纖維瘤病鑑別診斷1.血管瘤有壓縮性、色紅或黯黑。2.淋巴管瘤淋巴管瘤是神經纖維瘤病最常見的一種疾病,淋巴管瘤的表面有透明小顆粒突出,且都無皮膚黑色素沉著。3.色素斑病僅發生在皮膚上,無皮下結節及皮下組織增生。
  • 視神經下丘腦膠質瘤能治好嗎?
    視神經下丘腦膠質瘤是一種典型的兒童幕上腫瘤。他們代表了所有中樞神經系統(CNS)腫瘤的1%和所有兒童腦腫瘤的3%到5%。視神經下丘腦膠質瘤往往影響嬰兒和幼兒,他們可能有各種臨床症狀。65%的視神經下丘腦膠質瘤患者在確診時不到5歲。它們在男性和女性中出現的頻率相同。
  • 法布雷病屬於可治罕見疾病,主要有這3種症狀,應如何進行鑑別?
    肢體的疼痛感也更加強烈,嚴重的會對腎臟和心臟造成損害,引發病變的情況。(3)到目前為止,已經發現了300多個GLA基因突變的方法。02法布雷病的診斷方式主要有3種,分別會有什麼臨床表現呢?在高溫或季節變換時,疼痛通常會出現,並在運動後加劇。(2)下腹、大腿、陰囊、外生殖器等部位常出現紅色或紫黑色血管性角質瘤,隨年齡增長而加重。損傷還可發生在耳、口腔黏膜、結膜和指甲。
  • 心臟超聲異常就是「心臟病」?這 12 種表現無意義
    心臟超聲是心血管科常用的輔助檢查之一,也是診斷心血管疾病的重要依據,然而有些心臟超聲表現中的所謂「異常」,其實並沒有太大意義,或根本沒有任何意義。 因此,筆者整理了心臟超聲檢查中,可能沒有意義或意義甚微的 12 種表現,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全身長滿腫瘤,醫生說:這個病治不好
    ◎ 神經性纖維瘤病NF-1和NF-2的比較。/ 第二軍醫大學長海醫院影像醫學科有人將神經性纖維瘤病比作「不死的癌症」,即使切掉了還會再長出來。「我做過兩次手術。16歲生日那年被確診,兩年後,18歲生日進行了第一場手術。此後,在我22歲時,又進行了第二場手術。
  • 科學家開發出能同時有效診斷淋巴瘤和黑色素瘤的...
    研究者利用中紅外光譜法分析了來自實驗小鼠機體的血清,隨後將非霍奇金淋巴瘤和黑色素瘤小鼠同健康小鼠成功進行了區分;電磁波譜的中紅外光譜區通常用來在分子水平下對生物性樣本進行特性分析。目前多項研究發現,很多地區種人們患黑色素瘤的發病率不斷上升,在過去10年裡,淺膚色人群黑色素瘤的發病率從3%增加到了7%;此外,目前在美國非霍奇金淋巴瘤在所有癌症中佔到了4.3%的比例,然而當前用於癌症診斷的策略包括組織檢查和活檢,這些手段非常耗時昂貴,且都是侵入性的操作。
  • 你身上長出來的痣,當心是黑色素瘤?醫生:5個方法可以排查
    但是到了醫院,醫生卻建議,身體上突然出現的黑點,不一定是痣,很有可能是黑色素瘤。這可把王先生嚇了一跳,趕快去醫院預約檢查,看看身體上的這些黑點,到底是不是患癌的預兆。 《英國皮膚醫學期刊》上曾刊登了一篇關於黑色素瘤的研究文章。研究稱:如果我們右臂上的痣超過十一顆,那麼全身的痣大概會超過一百個,意味著黑色素瘤的患病風險,也是其他人的五倍。所以人們可以根據手臂皮膚上的痣的個數,來判斷我們患瘤的風險。但是,此項研究由英國人員主導,調查對象也主要為英國人,那麼對我們亞洲人來說,這個結論是否也適用呢?
  • 神經纖維瘤病,一種常染體顯性遺傳病,具有家族史的人容易患病
    經常好發語有家族遺傳病史的人群,他們的發病率會明顯增加,很多發病年齡在兒童時就會出現臨床症狀,在青春期或者是妊娠期間時,流體大多會迅速發展。各個臨床症狀所表現的年齡是不同的。患病率:神經纖維瘤病1型患病率為每3000個人中有一個患者;神經纖維瘤病2型患病率大約為1/60000,發病率0.00029%~0.00033%。
  • 年年都體檢,為什麼發現癌症時還是晚期?!
    如果加上了這一檢查,體檢費用陡然上升不少。前列腺彩超的確常被用來檢查前列腺癌的情況,然而對於健康人來說,最重要的是篩查早期癌症,可彩超卻根本查不出早期的前列腺癌,甚至連確診的作用都沒有。醫生建議50歲以上的男性,用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項目來排查前列腺癌。因為PSA價錢更加低廉,排除假陽性問題,是早期篩查前列腺癌特異性的最方便、敏感的方法。
  • 腫瘤防治宣傳周|庫肯勃氏瘤!這是一種什麼腫瘤?
    2019年9月,林女士月經量明顯增多,這引起了她的重視,林女士三進醫院,到婦產科就診,超聲檢查發現右卵巢腫瘤,大小約4 × 3 cm,醫生建議核磁共振檢查。由於加拿大醫療制度所限,經過漫長的等待,3個月後,林女士終於完成了核磁共振檢查。
  • 18種病,大多不用治、都是瞎花錢
    但在醫生看來,有些病聽著挺嚇人,其實大多不用治,都是瞎花錢。 「子宮肌瘤」這個詞實在太容易讓人聯想到癌症了!其實,此「瘤」非彼「瘤」,子宮肌瘤的瘤多數是良性的。子宮肌瘤也是婦科體檢的「常客」,幾乎三分之一的媽媽級人物都會遇到。有些小肌瘤不但沒有任何症狀,甚至連婦科檢查也難以覺察,偶爾做B超才發現。
  • 5種呼吸道病的快速診斷!冬季高發,速看!
    幼齡雞病初時發出「噴赤噴赤」音,流漿液性、粘液性鼻液,咳嗽、噴嚏、呼吸囉音。 剖檢病死雞,鼻道、氣管、支氣管有分泌物,氣囊上有株狀小點,病程長著胸氣囊或腹氣囊下有多少不一的黃色乾酪物,腹腔內腸管間有多量氣泡。
  • 肺轉移瘤的13個不典型表現
    當惡性腫瘤已確立又出現肺內單髮結節時診斷既要區分其良、惡性質,還需鑑別是孤立性轉移還是第二原發腫瘤,Cahan曾報導肺第二原發腫瘤發概率: (1)原發腫瘤為鱗癌時,肺內腫瘤多為原發; (2)原發為腺癌時肺內原發和轉移的概率各半; (3)原發為軟組織肉癌
  • 病理科醫生這樣說……
    良性/交界性病變: 腫瘤:硬化性肺細胞瘤、錯構瘤、肺腦膜上皮(瘤)結節等; 非腫瘤:結核、結節病、黴菌病、炎性假瘤、局灶性肺間質纖維化、肺泡上皮支氣管化生等。
  • 肺轉移瘤 VS 十種不典型 CT 表現
    肺轉移瘤典型表現為隨機分布的多發邊緣光滑、大小不等的球形結節(血行轉移)和小葉間隔串珠狀增厚(淋巴道轉移)。符合上述表現的轉移瘤一般認為比較典型,多能明確診斷,但臨床常常遇到不典型肺轉移瘤,需與其他病變鑑別。常見的不典型表現有單發肺轉移、空洞性肺轉移瘤、肺轉移瘤並鈣化或骨化、轉移瘤內含氣支氣管徵、慄粒型轉移、肺炎型肺轉移、轉移結節周圍模糊影、轉移瘤並發氣胸、腫瘤性動脈栓塞、支氣管內膜轉移等。
  • 年年都體檢,為什麼發現癌症時還是晚期?!
    如果加上了這一檢查,體檢費用陡然上升不少。前列腺彩超的確常被用來檢查前列腺癌的情況,然而對於健康人來說,最重要的是篩查早期癌症,可彩超卻根本查不出早期的前列腺癌,甚至連確診的作用都沒有。醫生建議50歲以上的男性,用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項目來排查前列腺癌。
  • 此病發現於哪一年?
    若是發現身邊有這種症狀的兒童,建議儘早檢查。01什麼是歌舞伎面譜症候群?常見的特徵有哪些?發現於哪一年?歌舞伎症候群(KS)。此病最早由兩組日本研究人員報導,新川、Kuroki等人在1981年發現此病。
  • 艾森門格症候群需要及時檢查,到達醫院後,醫生會進行這幾種診斷
    02艾森門格症候群需要及時檢查,到達醫院後,醫生會進行這幾種診斷1、 實驗室檢查和心電圖檢查實驗室檢查是通過在實驗室內進行物理的或者化學的檢查,來確定送檢的物質的性質、內容、濃度和數量等特性,醫學上通常進行的檢查有血常規、尿常規、便常規、肝功能、心肌酶
  • 最全總結:磁共振上出現腦微出血,這22種病因需考慮
    上期主要介紹了腦微出血的8種病因,這期將盤點14種大家容易遺漏的病因。腦微出血(Cerebral microbleeds, CMBs)是利用對鐵沉積敏感的磁共振成像(MRI)技術發現的急性、亞急性或慢性的小的點狀出血。最常用的成像技術是T2*梯度回波序列(T2*GRE)和磁敏感加權成像(SWI)。
  • 中國胃腸道間質瘤診療20年:論文越發越多,靶向藥物卻只有3種
    胃腸道間質瘤(GIST)屬於少見的間葉組織腫瘤,佔所有胃腸道惡性腫瘤 0.1%~3%。GIST可以發生於消化道任何部位,以胃和小腸最為常見。由於GIST起病隱匿,且容易被常規檢測手段忽略,往往在疾病晚期才被發現,對患者造成致命傷害。靶向藥物的出現改變了GIST治療現狀,而近年來臨床和基礎研究進一步改善了GIST患者的診斷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