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島花蛤蜊今年最肥 7.5元/斤供不應求(圖)

2020-12-06 青島新聞網

    原標題:紅島花蛤蜊今年最肥 日供三百噸市場走紅

    4月23日,第十三屆「青島紅島蛤蜊節」將開幕。昨日,記者深入探訪獲悉,目前島城海域盛產花蛤、文蛤和沙蛤蜊三種蛤蜊,由於去年撒苗密度較低,今年的蛤蜊是數年來最肥的,作為主產區的紅島、膠州兩地,每天約有三百餘噸蛤蜊供應島城市場。

    一天兩百噸紅島蛤上岸

    「現在已經開始進入蛤蜊豐產期了,每天一大早就有很多人到碼頭來收購蛤蜊。 」昨日上午,紅島居民趙先生告訴記者,蛤蜊一上岸很快就被搶購一空,來購買的多數為青島市區的大酒店,也有一些市場商販。還有不少市民專程開車到紅島購買。黃瀾碼頭負責人告訴記者,現在剛剛進入蛤蜊的豐產期,紅島蛤蜊一天的產量在200噸左右,高產期在6月份,一天的產量能達到600噸。

    紅島街道辦事處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今年的蛤蜊是近年來最肥的,「水溫和降水情況和往年差別不是很大,但是現在紅島的水質越來越好,蛤蜊灘涂條件比以往好多了。 」蛤蜊養殖戶郭師傅介紹說,今年蛤蜊肥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去年撒苗密度比往年低不少,使得單個蛤蜊長勢更好,總體產量沒有降低,但蛤蜊的品質卻提升很大。這也導致今年的蛤蜊批發價相比往年每斤漲了1元,達到3元一斤。

    紅島蛤蜊不斷湧入市場,但還是不能滿足市場需求,記者走訪團島農貿市場、大連路市場以及八大峽市場,只有少部分業戶在售賣紅島蛤蜊,價格從6.5元一斤到7.5元一斤不等,而外地蛤蜊的價格則在6元一斤左右。

    膠州蛤日產百噸銷島城

    記者在膠州東營碼頭看到,多艘漁船在漁港內來回穿梭,每當滿載蛤蜊的漁船靠岸後,吊裝設備再將網兜的蛤蜊吊裝上岸,倒進等候已久的貨車車廂。

    「隨著紅島蛤蜊節開幕,我們這裡的蛤蜊也開始跟著熱銷,一部分賣到島城市場,還有一部分直接拉到紅島賣。」養殖戶宋先生說,大沽河、洋河和躍進河分別從膠州三處匯入膠州灣,因而處於三河入海口的膠州海域水質最適合蛤蜊的生長,膠州營海所產的蛤蜊皮薄肉肥,口感一點不輸紅島蛤蜊。宋先生說,膠州有3萬多畝灘涂,其中可供養殖蛤蜊的灘涂有1.6萬畝,隨著天氣轉暖,這裡蛤蜊也開始熱銷起來,高峰時每天交易量近百噸,主要銷往島城各大批發市場,每斤的批發價格在2.5元—3元左右。

    青島海域主產三種蛤蜊

    「青島本地蛤蜊主要產自紅島、膠州、田橫、王哥莊和鰲山衛5個地方,紅島蛤蜊產量最大。 」據市漁業部門的工作人員介紹,青島海域產的蛤蜊主要有三種,花蛤、文蛤和沙蛤蜊,紅島、田橫島和膠州以養殖菲律賓雜色蛤即花蛤為主,貝殼表面顏色、花紋變化大,有棕色、深褐色、密集褐色或赤褐色組成的斑點或花紋,因此又稱花蛤。文蛤則是簾蛤科文蛤屬動物,與花蛤為「遠親」,王哥莊和鰲山衛則主要養殖文蛤。沙蛤蜊又叫西施舌,外殼呈厚實的三角扇形,呈淡黃褐色,頂端有點紫,打開外殼後就有一小截白肉吐出來,因此被形象地稱作「西施舌」,主要產自青島西海岸新區的泊裡一帶,因產量較低,市場價值一直比花蛤高出很多。

    在市場上,目前青島本地蛤蜊能佔到三成左右,大部分外地蛤蜊來自日照、煙臺以及東北地區。 「本地蛤蜊和外地蛤蜊口感上有差別,但本地蛤蜊產量不如外地的大,等到五六月份,本地產量上來了,大家就能吃到更多的本地蛤。 」團島水產商販高先生告訴記者。

    紅島蛤蜊節周六「開挖」

    記者了解到,第十三屆「青島紅島蛤蜊節」將於4月23日(農曆三月十七)開幕,5月8日(農曆四月初二)結束,共16天時間,紅島街道工作人員介紹,要挖蛤蜊需要提前一天查看潮汐變化,也就是紅島人俗稱的「潮道」,是指海水周期性漲落現象,一般一天中都有兩次。蛤蜊節開幕當日(4月23日)比較適宜趕海的時間是上午10點至下午2點,之後每天順延半個小時,請大家及時關注,方便出行。

    「吃」是本屆節會的最大亮點,紅島地處膠州北岸,三面環海,海域水質優良,微生物豐富,極其適合海產品的生長,產出的紅島海鮮以肉肥、味美、質優享譽海內外,尤以紅島蛤蜊最負盛名。紅島擁有10萬餘畝的灘涂,主要養殖品種有蛤蜊、牡蠣、紫菜、海參等品種,其中蛤蜊為主要養殖品種,養殖面積達到8萬餘畝,全街道50%以上的居民從事蛤蜊養殖業以及與其相關的產業,在蛤蜊最肥的5、6月份全街道日銷蛤蜊600餘噸,佔全市蛤蜊銷售總量的20%,蛤蜊年總產量11萬噸。

    海鮮是紅島美食的一大特色,以紅島蛤蜊為代表的當地小海鮮個大味美,有「天下第一鮮」的美譽。每年4月份左右,蛤蜊、海螺、八帶、琵琶蝦等當地小海鮮陸續上市,成為島城市民餐桌上不可或缺的海鮮美味。今年以紅島蛤蜊為代表的小海鮮特別肥,據統計,紅島小海鮮種類不下上百種,僅蛤蜊品種就達到了十多種,除了我們所熟悉的紅島雜色蛤以外,還有毛蛤、冒子頭蛤、抱鴿頭蛤、象拔蚌蛤、雙咀蛤、蘭蛤等品種。此外,膠州灣海域不僅盛產牡蠣、蝦虎、蟹子、海螺、各種魚類等青島市民常見的小海鮮,還有像末貨、紅參、納米蛤、豪根魚、地主魚、海沙子、金蛤蜊、蝦醬、吧嗒蝦、海翹等市面上難得一見的特色小海產。(青島晚報/掌上青島/青網 記者 宋新華 馬丙政)

相關焦點

  • 第八屆紅島蛤蜊節啟動 市民去趕海看好潮汐表
        半島都市報6月26日訊(記者 李兵 通訊員 李政趙偉)  26日,第八屆紅島蛤蜊節正式啟動,由於天氣原因,蛤蜊的生長期延長,今年上市時間比往年晚了20多天,但是蛤蜊肉質也因此更肥美了。據悉,從6月29日後,趕海時間段比較適宜,提醒市民來紅島挖蛤蜊前要先摸清潮汐變化。
  • 花蛤什麼時候最肥?怎麼做好吃?
    花蛤又名文蛤,是水產中比較常見的貝類之一,其營養豐富,內含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和多種微量元素,能有效預防膽固醇、支氣管炎等症狀,所以很多人都喜歡用來爆炒,那花蛤什麼時候最肥?怎麼做好吃?花蛤什麼時候最肥?
  • 花蛤蜊加上它 肉質鮮嫩肥美 且大吉大利 是地道知名的傳統魯菜
    相信有很多的小夥伴們都是吃過蛤蜊的,尤其是花蛤蜊,花蛤蜊肉的營養成分是很豐富的,低脂肪高營養,非常容易消化吸收的食材,美美地吃上它,大家都是讚不絕口,肉嫩味美,非常的鮮美。蛤蜊雞別稱「大吉大利」,雞肉非常的鮮嫩,大塊兒肉上掛滿了紅亮噴香的湯汁,入口最先嘗到的是濃厚微甜蛤香濃鬱的醬汁,稍加咀嚼,雞肉塊兒汁水四溢順著肌理纖維散開,微微的麻辣刺激著味蕾,蛤蜊肉肥美嫩滑,鮮香滿口,裹著濃濃的雞肉香味,鹹鮮會一直留在口腔中,簡直太美味了,此道菜在家裡宴請賓客,那可是重頭戲,會讓你倍有面子,相信一定會令你的賓朋們讚不絕口,下次來的時候還會點此菜。
  • 畝產5000斤,收購7元每公斤,市場供不應求,為何農民不愛種植?
    摘要:畝產5000斤,收購7元每公斤,市場供不應求,農民卻不愛種植! 文/農夫也瘋狂 今天去集市上趕集,看到有人用拖拉機拉了一車的魔芋在集市上售賣,價格也不便宜,要七八塊錢一斤,但是購買的人不在少數。
  • 沒有海星騷擾 今年青島蛤蜊肥得早
    在山東省青島大連路、廣饒路等農貿市場,打著紅島蛤蜊專賣的海鮮攤已有不少爭先上市。筆者從紅島蛤蜊養殖協會獲悉,今年的蛤蜊沒有遭遇海星天敵,提前半個月大批量上市,而且今年的蛤蜊為近3年來最肥的一次,價格也沒有太大變化。  紅島蛤蜊養殖協會會長趙宗偉說,一般每年5月份紅島蛤蜊節期間是吃蛤蜊的最好時候,但今年的水溫一直不算低,3月份氣溫升高的又快又早,現在上市的蛤蜊個大肉肥味道鮮美。最近幾天,紅島碼頭日交易蛤蜊40噸左右。
  • 青島早市,扇貝真便宜,10元4斤,一斤2.5元,看肥不肥?
    在青島,扇貝一直是人們喜愛的海鮮,它肉質肥美,味道鮮嫩,因為營養價值極高。中醫還認為,扇貝性寒,味鹹,有滋陰、補腎,明目、健腦、利五臟等功效,可治頭暈目眩、咽幹口渴、虛勞咳血、脾胃虛弱等症。所以,經常吃點扇貝還是對身體健康是有益的,身體虛弱者和老幼皆可食用。
  • 花蛤蜊這樣的做法 鮮香濃鬱 麻辣爽口 讓人回味無窮
    花蛤蜊是人們非常喜愛的美食,也是人們海鮮餐桌必點的一道菜,今天小編就和大家分享一道花蛤蜊的做法,麻辣花蛤蜊,這是一道非常麻辣鮮香爽口的美食,主要食材就是花蛤蜊、幹辣椒、麻椒等,這道菜麻辣鮮香,海味兒十足,從剛入口的麻、辣、香到咀嚼後的鮮都讓人回味無窮,雖然麻香四溢,但是麻不上口,辣而不燥,就算是不太能吃辣的小夥伴也能完全hold住,無論是下飯或者拌麵都是絕佳選擇。
  • 曾經一畝地淨利潤5000元,今年3元/斤沒人要,這是為啥?看完懂了
    在安徽北部的一個鎮上,這裡幾乎每家每戶都在種植丹參,現在正是丹參成熟的季節,所以家家戶戶的院子裡都堆積了不少的丹參,看來今年的丹參迎來了大豐收。雖然家家戶戶都堆滿了丹參,但是在農民的臉上卻絲毫沒有感受到豐收的喜悅,一打聽才知道,今年的丹參把大家給愁壞了。聽當地種植戶老王介紹,今年丹參的確迎來了大豐收,但是和丹參豐收一起到來的,還有越來越便宜的丹參收購價。
  • 金錢魚養殖效益整體良好,苗種供不應求
    金錢魚最宜生長的鹽度為5-10‰,最宜溫度在20-25℃。金錢魚養殖目前未發現較大的病害,只是在水體太淡時(接近純淡水),體表易出現水黴。成品魚的養殖周期則根據上市規格不同而異。一般2-3cm幼苗養殖到200g以上約一年,300g以上約1年半,400g以上約兩年。價格方面,2009年200-700g規格的價格曾達到40元/斤,800g以上規格的55元/斤。
  • 一網撈上只鷹嘴大海龜 長一米多重130多斤(圖)
    半島都市報6月12日訊 體重130多斤,身長一米多。昨晚7時許,城陽紅島漁民老程在出海打漁時,救上來一隻被網纏上的大海龜。經過海洋漁業專家鑑定,這是一隻蠵龜,屬瀕危動物。今天下午,記者在城陽區紅島碼頭見到了這隻海龜,有人現場出5000元要買走這隻海龜,被老程斷然拒絕了,他表示,待海龜傷愈後將放生。
  • 徐州市場鱸魚鱖魚等供不應求 小龍蝦量增價低
    記者採集到部分淡水魚的大致價格:草魚8-12元/斤,鯉魚7元/斤,鯿魚7.5元/斤,黑魚13元/斤,白鰱6元/斤,花鰱9元/斤。   1、鱸魚、鱖魚、鯉魚價格偏高   昨天上午,家住吳莊的老李去燈塔農貿市場買了一斤半重的鱸魚花了27元。他說,當日的鱸魚價格18元/斤,比兩天前雙休日便宜了一點,但是與「五一」前比上漲了4元/斤左右。
  • 牛蛙最高飆至7.8元/斤!或很快衝破10元/斤!但你的蛙還在嗎?
    牛蛙暴漲至7.8元/斤,將很快破8牛蛙行業的人士都知道,低迷了半年的牛蛙收購價格在4月中旬和5上旬兩次上漲,但是上漲到7元左右,都回調了,除了市場消化因素以外,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病死蛙太多了,導致價格無法繼續向上衝。
  • 暴漲4元/斤,最高9.5元/斤,牛蛙終於揚眉吐氣,「破10」有望了!
    年初曾一度陷入禁食的風波,後來雖然獲得「正名」,但價格卻一度跌至谷底,最低甚至只有3元/斤。此外,多地在高溫天氣還頻繁遭遇病害,養殖戶遭到損失。所幸,6月底蛙價開始回暖,且幅度不小。時至7月1日,根據一線從業者的反饋,牛蛙價格最高突破9元/斤,在端午後價格仍然堅挺。面對利好的行情,養殖戶積極出蛙,趕在8月新蛙上市之前,蹭一波價格紅利。
  • 花蛤蜊加上它 酸甜適口 鮮美無比 是道非常開胃的風味小吃
    花蛤蜊吃法很多,可爆炒成香辣味道的,可用來燒湯、可煮成海鮮面。今天小編推薦花蛤蜊的一道做法,番茄紅燴花蛤蜊,是一道中國民間傳統家庭美食,由番茄花蛤蜊烹飪而成。酸甜適口,鮮美無比,再配上羅勒的特殊香味,味道特別有風味,是一道非常下飯的美食,若是在炎熱的夏天沒有胃口的話,做上此菜,會讓你胃口大開的,好好的大吃一頓。美味好吃的開胃菜做法如下,有時間自己在家試試吧。
  • 最低35元/斤!澳龍少量新蝦上市,蝦價跌1-5元/斤,後市繼續下調?
    最低35元/斤!澳龍少量新蝦上市,蝦價跌1-5元/斤,後市繼續下調?部分產區澳龍價格比兩周前有所回落,跌幅在1-5元/斤不等。受疫情影響,今年各地澳龍投苗時間普遍有所延遲,預計全國各主要產區澳龍大規模集中上市時間會在10月中下旬後到來。
  • 黑斑蛙漲1.5元,牛蛙漲0.2元,苗價也跟著飆漲
    牛蛙行情 今日牛蛙報價(廠價):5-9兩報價6.0元/斤,4-8兩報價5.8 /斤,4-7兩以下報價5.6元/斤。以上價格僅供參考,不同地區價格有所差異。
  • 大連口味硬啃出個蝦怪市場 地產蝦怪供不應求
    &nbsp&nbsp&nbsp&nbsp文/記者代煒&nbsp圖/記者高強&nbsp&nbsp&nbsp&nbsp住在大連就是有這樣的好處,啥時候都可嘗鮮。每年的這個時候,蝦怪都會如約而至,成了市場裡的新寵。
  • 蛙價止跌回漲0.5元/斤,牛蛙還能雄起嗎?
    快來首屆全國牛蛙健康產業大會知曉~ 「今天蛙價上漲0.5元/斤。」9月22日,農財寶典記者收到消息,目前廠家4-8兩/只報價7.7元/斤,3-6兩/只報價7.3元/斤,2-5兩/只報價7元/斤,降一個規格平均跌0.2元/斤,不同產區、不同廠家價格略有差異。 9月是新蛙上市的高峰期,蛙價每年基本都呈現下滑趨勢,今年也不例外。
  • 大連飛蟹產地不同價格差挺大 最便宜的15元/斤
    便宜的15元/斤,貴的一斤五六十元  "買飛蟹吧,15元/斤,沒有比這個更便宜的了!"昨天傍晚,在沙河口區西林街市場,賣飛蟹攤販的叫賣聲吸引了不少正在買菜的市民。不少人發現,與年初每斤上百元的高價相比,近段時間飛蟹的價格確實挺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