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大黃魚賣出1.5萬元!背後是他們在海上乘風破浪…

2020-12-06 西部網

當一捧捧稻穀,一畦畦蔬菜,化作餐桌上的佳餚、成為舌尖上的美味,我們可曾想過,春寒料峭中的播種、暑熱如蒸時的勞作?面對「每年浪費糧食3500萬噸」「每人每餐浪費93克」這樣觸目驚心的數據,我們可還記得「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的傳統?

中國之聲特別策劃《誰知盤中餐》,今天播出《君看一葉舟》

久經風浪,已經成長為「船老大」

東經121度,北緯29度,浙江寧波強蛟鎮峽山村碼頭。

清晨4點45分,天剛蒙蒙亮,漁民王明明和父親王啟福已經來到了碼頭。王明明今年35歲,是強蛟鎮最年輕的職業漁民。如今,像他這樣的年輕人,已經很少有人願意起早貪黑出海打漁了。

登上小船,第一項工作是打掃,父親王啟福用海水衝洗著甲板。小船長14米,寬2米4,是鋼製的刺網漁船。這種漁船的作業方式是先把漁網下到海裡,然後靜待魚兒投網。

啟動、掛擋、前進,王明明說開船跟開汽車其實沒有太大區別。多年前,父親曾手把手地教過兒子;如今,王明明久經風浪,已經成長為「船老大」。父子二人立在船頭,迎著升起的太陽,乘風破浪,全速前進。

20分鐘後,他們來到了昨天已經下網的地方。經過一個長夜的等待,他們究竟會收穫什麼,不由得讓人心生期待。

王明明:有魚有魚,哇,青蟹!來了,上貨了。

眼前的景象有點出乎我的意料,因為並沒有出現想像中魚蝦亂跳的豐收畫面。四張長100米,寬5米,整整500平方米偌大的漁網,每張漁網收到的漁獲總共不到10隻。零零星星的魚、蝦、蟹掛在漁網間,甚至有一張漁網收上來的全都是垃圾。

王明明:螃蟹咬過的,也沒有賣相,就放回去,魚蝦還是會吃的。

起網機在收網的同時,捲起了大量的汙泥,不停打到父子倆的身上。為了把纏在漁網間的魚和螃蟹解放出來,父子倆不得不合力撕開漁網。這時候,驚喜出現了。

王明明:野生大黃魚!我們這個是野生的,野生的才是精品……

收穫了兩條大黃魚這樣的「硬貨」,外加兩條鯧魚,還有一堆螃蟹,王明明心滿意足。

王明明:鯔魚、尖魚、還有鯧魚,另外捕獲了兩條黃魚,今天能捕到黃魚比較幸運,收穫還是比較好的。

漁船剛剛靠岸,就被食客們圍住了

早上8點的東海,太陽把海面燒成了一片橙紅,灼得人皮膚生疼。但工作還遠沒有結束,他們又要繼續撒網。

漁網被重新扔回大海,新一輪的等待開始了。

父親下網的時候,王明明火速拍了幾張照片,把捕獲的魚蟹發在了朋友圈。

王明明:別人看到朋友圈就會預定,問我幾點靠碼頭,他就幾點過來……

上午11點,王明明的漁船剛剛靠岸,就被聞訊而來的食客們圍住了。

眨眼之間,兩條大黃魚、兩條鯧魚和一條鯔魚就被人買走了。

記者:你今天捕得的黃魚能賣多少錢?

王明明:五六百吧。以前應該就是幾角幾分錢一斤,那是我爺爺輩了。我小時候也就幾十塊錢一斤吧。

24小時細心呵護

才讓黃魚順利遊入大海

黃魚、帶魚、鯧魚和烏賊,是傳統的東海四大經濟魚類,其中又以大黃魚最為珍貴。王明明等候一晚捕獲的這兩條大黃魚,來之不易。當地漁業部門增殖放流,每年把1000多萬條大黃魚苗投入大海,這才有了我們餐桌上的美味。

那麼這些魚苗又是從何而來的呢?我帶您去看看。

王明明捕獲的野生大黃魚全稱叫做岱衢族大黃魚,是黃魚中的極品。它極有可能是寧波市象山港灣水產苗種有限公司人工培育出來的魚苗長成的。

我乘坐擺渡船,來到了位於海上的養殖基地。海面上漂浮著一塊塊帶漏洞的巨大塑料板,這些漏洞的下面,就是一個個養著大黃魚的網箱。

負責這片海區的陳黎明把魚食放進水瓢,然後拋灑到黃魚網箱內。

黃魚怕光,一遇到強光,身上的金黃色就不見了,甚至可能死亡。養殖人員只能在早上三四點和晚上天黑之後餵食。

陳黎明:三點鐘過來,把草、死魚全部撈掉,然後看網髒不髒,像這個網明天要換掉。

採捕純正野生岱衢族黃魚親本、防止野生黃魚頭撞網箱死掉,一條黃魚寶寶能夠順利長大進入大海,離不開養殖人員24小時寸步不離的細心呵護。

就拿保證黃魚品種純正性來說,每年9月份育苗廠都會包船出海專門捕撈野生大黃魚作為親本。育苗廠董事長鄭根興告訴我,這個過程就常常損失慘重。

鄭根興:野生不好抓,抓好了以後靠養,養不活的,它野性大,橫衝直撞,在池子裡搞得頭破血流死掉了。

一番辛苦之後,養殖基地每年都能育出黃魚苗4000萬到5000萬條,國家會以政府採購的形式買走大部分魚苗,放流大海、造福漁民。

捕撈的大黃魚最終進入了餐館

王明明捕撈的大黃魚,最終進入了餐館。

餐館人員:我今天給大家燒一條家燒黃魚。這是黃魚,這是雪菜,這是鞭筍……

今天上桌的,是雪菜大黃魚。在浙江尤其是沿海地區,百姓家有喜事,宴席上總少不了這一條黃魚。

食客:黃魚很鮮,很好吃,但現在全部是養殖的。

食客:是我們寧波餐桌上必備的一道菜。比如辦喜酒或者是過年過節我們都要吃的,而且大黃魚這個肉比較鮮美。

食客:很珍貴,來之不易,要珍惜。

就在採訪後的幾天,王明明父子在8月23日下午駕船至離村不遠的寧海灣橫山島附近撒網,24日早上去收網時發現網裡除了鯔魚和梭子蟹,還有一條金燦燦的大黃魚。

父親王啟福說,在近海已經很多年沒有捕到這麼大的黃魚了,因為野生大黃魚數量稀少,所以每斤售價高達4000元至5000元,一條三四斤重的野生大黃魚,賣到上萬元很容易,而且「有市無貨」。王明明剛在朋友圈發消息,這條大黃魚就被一位寧波的老客戶以1.5萬元搶先購走。

記者手記

「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波裡」,從一上船就暈的少年,到深知大海習性的職業漁民,海上的陽光和風浪已經在王明明的臉上留下太多痕跡,但他那雙眼睛格外有神。出海一趟,我終於找到了這份堅毅的來處。

船上是另一個世界,手上緊握的漁網是一家人的生計。面對惡劣天氣和狂風巨浪,每位漁民的海上生活都是一部歷險記。所以說,這些優質海味能夠從茫茫大海端上我們的餐桌談何容易。希望大家在享受佳餚時,能想想那些風浪中飄搖的身影;更希望勤勞的漁民朋友們漁獲滿倉,平平安安。

編輯:王瑜

相關焦點

  • 漁民捕獲5斤重大黃魚 一條大黃魚賣價接近3萬元!
    漁民捕獲5斤重大黃魚 一條大黃魚賣價接近3萬元!時間:2017-03-27 22:04   來源:北青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漁民捕獲5斤重大黃魚 一條大黃魚賣價接近3萬元!
  • 一條魚賣出一輛車價 野生大黃魚通體「金」貴
    重9.8斤,每斤單價近1.5萬元  被一家飯店收走 14.8萬元!這不,開漁一個多禮拜,寧波的一條大黃魚就霸屏微信朋友圈,因為這條大黃魚賣出了一輛汽車的價錢:14.8萬元!每斤單價近1.5萬元。  「這條魚大概50釐米長,通體金黃!」寧波市綠順水產有限公司(大水產交易區)負責人戎永敢親眼看到了這條大黃魚,這麼大的大黃魚,他也很多年沒有看到了。  他告訴記者,大黃魚的起捕必須是在晚上,因為大黃魚是一種會變色的魚類,它體內含有一種黃色色素,該色素見光會被分解。
  • 63釐米長、重3斤半 這條野生大黃魚賣出13800元!
    近日,南通一家海鮮水產店裡有一條「巨大」的野生黃魚出售,到底有多大?在水產店的冰盒裡,記者見到了這條野生大黃魚。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一個字「大」。拿尺一量,足足有63釐米長,重量達到3斤半,而普通的黃魚也就四五兩左右。
  • 吃一口就是一部iPhone8 9.8斤重大黃魚賣出14.8萬天價?
    網上流傳的賣出14.8萬元天價的大黃魚  專家提供的野生大黃魚VS養殖大黃魚  9.8斤重的大黃魚賣出14.8萬元,賣出了一輛轎車的價格!  這兩天,這條消息在寧波、舟山人的朋友圈刷了屏,也被各大網站轉載,有人評論說,「吃一口就是一部iPhone8手機啊!」
  • 寧海漁民捕到一條4斤多重野生大黃魚,賣了1.5萬元!
    昨天,寧海縣強蛟鎮峽山村的漁老大王明明發了一條朋友圈,引來一片點讚。根據王明明提供的視頻和照片,他捕獲的這條野生大黃魚「賣相」特好,通體金黃,紅唇細鱗,體型修長。王明明興奮地告訴記者,8月23日下午退潮時,他和父親開船到寧海灣橫山島附近撒下漁網,第二天一早去收網時,發現網裡除了鯔魚和梭子蟹,還有一條金燦燦的大黃魚。「在近海已經很多年沒有捕到這麼大的黃魚了。」打魚近40年的王明明父親王啟福說,野生大黃魚本就不多見,而4斤以上的更是少見。
  • 浙江漁民捕到後賣了1.5萬元!
    「捕到一條4.2斤野生大黃魚,賣了1.5萬元!」 8月23日,寧波市寧海縣強蛟鎮峽山村的漁老大王明明發布在微信朋友圈中的一則消息,引起了眾多人的嘖嘖讚嘆。
  • 民國時期的一條「小黃魚」值多少錢?3條就能買套北京的四合院
    但是只要家裡有條件的,都會儲蓄上幾條黃魚,以備不時之需。其樣子十分像魚,所以就被俗稱為「黃魚」。當時黃魚被分為大黃魚和小黃魚,大黃魚為十兩,小黃魚為一兩。但值得注意的是,民國的計量單位和現在並不一樣,也就是一兩並不等於50g,而是相當於現在的31.25g。同理,大黃魚就約等於312.5g。
  • 4.2斤野生大黃魚,賣了1.5萬元!網友吵翻了
    「捕到一條4.2斤野生大黃魚,賣了1.5萬元!」。寧海縣強蛟鎮峽山村的一位漁老大發布在微信朋友圈中的一則消息,引起了眾多人的嘖嘖讚嘆。當天,這條大黃魚就被一位寧波的老客戶以1.5萬元搶先購走。據介紹,王明明父子倆前天下午駕船至離村不遠的寧海灣橫山島附近撒網,昨天早上去收網時發現網裡除了鯔魚和梭子蟹,還有一條金燦燦的大黃魚。「野生大黃魚本就不多見,而4斤以上的更是少見。」
  • 舟山又捕獲5.2斤野生大黃魚? 專家:完全野生的已近乎絕跡
    「舟山又捕獲野生大黃魚,最大的5.2斤!」網友@閒雲戰鶴在12月22日微博上爆料說。  野生大黃魚,價比「黃金」。  去年9月26日,寧波一條9.8斤重的大黃魚賣出14.8萬元,一輛轎車的價格;  今年9月,上海「西郊5號」一張天價菜單火爆全國,菜品上價格最高的就是一條野生大黃魚,7.4斤,總價格11.6920萬元。
  • 傳溫州漁民捕到一條60多斤的黃唇魚 捕魚34年的船老大都沒見過
    帖子稱「近日,樂清南草垟漁民捕獲一條黃唇魚,有60多斤,有人預估價值200萬。從照片中可以看到這條黃唇魚頭大,體長超過半米,身形豐滿,全身通黃,魚唇和鰭呈橘黃色,單單魚鰭就幾乎和漁民的手掌一般大。」  帖子附有兩張清晰的照片,從照片上看,這條黃唇魚的體積確實不小。
  • 政研企協合力助推福建寧德化解大黃魚產業困境
    寧德市海洋與漁業局局長梁敏生表示,希望通過加強與電商平臺、商超等合作,拓展新零售渠道,推廣大黃魚精深加工,打造大黃魚飲食文化等,轉疫情影響海鮮銷售的危機為契機,探索出一條大黃魚產業發展的新路子。大黃魚文化節舉辦合作項目籤約儀式。
  • 男子捕獲400斤巨型石斑魚 以1.8萬的價格賣出
    Khor Swee Boon 本周三捕獲的巨型石斑魚 據馬來西亞媒體7月19日報導,本周三,48歲的馬來西亞漁民 Khor Swee Boon 捕獲了一條巨型石斑魚。這條石斑魚的重量超過了200公斤,最終以10862.5林吉特賣出(約合人民幣1.8萬元)。
  • 大黃魚你了解過嗎,野生的價格是養殖的上萬倍
    後來政府為了保護魚種在海裡投放了很多魚苗,據說是銀嘴黃魚,價值永沒有金嘴黃魚好,後來應該也有投放金嘴黃魚魚苗。但現在捕捉到五六斤以上的都算罕見了。由於大黃魚自然資源嚴重枯竭,每年野生大黃魚的產量非常的少,物以稀為貴,一條三四斤的野生大黃魚賣到萬元以上都是很常見的,而人工養殖大黃魚技術成熟產量高,價格常年十幾塊錢一斤,野生大黃魚和養殖大黃魚市場價格可謂天差地別。請關注轉發,謝謝支持!
  • 捕獲5斤重大黃魚稱重後發現竟然有2.66公斤
    網絡配圖 近日一則捕獲5斤重大黃魚的新聞引發關注我們知道這個社會上面有很多的東西都是比較奇蹟的,最近一個海鮮市場竟然出現了一個超級大的野生大黃魚!這個大黃魚看起來還是相當不錯的,網友們都覺得這個大黃魚能夠長這麼大,是很多人一輩子都沒有見到過的,不知道誰能夠把這個魚捧回家。 3月25日上午,在舟山的海鮮市場上就冒出了一條「土豪金」——超大野生大黃魚。
  • 漳州漁民捕獲一條野生黃花魚 渾身金黃色重達8斤
    今年37歲的高先生,已經算是個老漁民了,在海上作業有十多年時間了,但這麼大的黃花魚,他也是第一次見到,「我老爸都沒見過。」高先生介紹,15日下午,他的漁船正在金門附近海域作業。下午3時許,高先生準備收網回家。 「最後這一網收穫還不錯,有兩三百斤,各種魚蝦和螃蟹。」令高先生眼前一亮的,是漁網裡有一條金黃色的魚,顯得與眾不同。
  • 鮮也小黃魚,臭也小黃魚
    小黃魚隸屬於輻鰭魚綱鱸形目石首魚科黃魚屬,身體側扁延長,口裂大,身體背部黃褐色,腹部呈現金黃色,在夜間或者在海水渾濁的河口區,金黃色會異常明顯。在大黃魚Larimichthys crocea一文中我們已經為大家詳細介紹了如何區分大小黃魚、棘頭梅童魚Collichthys lucidus和黑鰓梅童魚Collichthys niveatus,複習請戳<大黃魚>。先來一睹小黃魚的真容,哀怨麼?
  • 56平方米的小店鋪,被人花5萬元買走,54年後賣出3.8億「天價」!
    然而在香港繁榮的背後,卻生活著這樣一群人,他們一輩子都買不起一套房子,終日住在「籠屋」裡(每人一張不足2平米的床位,每張床位用鐵絲網圍住,如同一個個籠子,而籠子外面則堆滿了他們的生活用品),雖然僅僅是一張床位,但「籠屋」的租金卻高達每月1300~1500元港幣,是這些窮人一半的工資。就連一張床位的租金尚且如此,更別說香港的商鋪了。在香港,一間十幾平的小鋪子,一個月的租金就高達幾十萬,甚至上百萬。
  • 黃花魚是黃魚嗎?大黃魚、小黃魚;大黃花魚、小黃花魚如何得名的
    黃花魚與黃魚同屬石首科黃魚屬,但黃花魚與黃魚是兩種魚,黃花魚生活在淡水,黃魚生活在海水,黃花魚在福建地區有池塘養殖,但黃魚是海魚,營養價值高於黃花魚。但我會選黃魚,因為黃魚是海魚,是海鮮,沒有汙染沒有農藥,但黃花魚是生活在池塘裡,農藥是肯定會使用的。這兩種魚在外表上非常接近的。
  • 乘風破浪 加速海上風電技術革命—新聞—科學網
  • 2斤出頭的近2000元一條
    中國寧波網記者 餘建文 通訊員 王林威 文/攝27日中國寧波網刊發的奉化蓴湖漁民捕獲1500多斤、價值近百萬元野生大黃魚報導,令很多寧波市民興奮異常(詳情請看:《奉化蓴湖漁民一網捕獲1500多斤野生大黃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