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藍光波段,油膜反射率高於海水,可用紫外掃描儀監測石油汙染

2020-12-05 泡泡說科技

大家好,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的是關於生活中的一些常識。紫外藍光波段,油膜反射率高於海水,可用紫外掃描儀監測石油汙染。包括細菌、黴菌或真菌在織物上的繁殖和生長,目前抗菌織物正逐漸為醫護工作者和普通消費者所認識。抗菌織物不僅可用於醫療用品,如輕傷淺表傷口敷料、手術服等,還可用於醫藥衛生、食品、飲食行業的工作服、日常生活中的內外衣、枕套、褥罩、口罩、婦女衛生巾及鞋襪和運動服等。

對於一些諸如地毯、土工布、漁網、纜索等粗丙綸,為保護纖維免受黴菌侵蝕而削弱強度,也必須要進行抗菌處理。或許以後你外出旅遊住宿旅店,再也不用為所用寢具不衛生而煩心。當你生病住院,也不用為醫院內二次感染而擔心。因為這些寢具、工作人員的服裝,甚至你自己的衣服,使溶液滲入纖維內部。用這種方法處理的抗菌織物隨使用時間的增長和洗滌次數的增多,因而其抗菌效果就不會因為穿著或洗滌而消失。

採用的方法一般有兩種,如英國考陶爾公司開發研究成功的高性能聚丙乙烯腈纖維。這種纖維含有一種抗微生物的複合混合物,其基本物質是具有控制細菌和黴菌功能的金屬鹽。這種金屬鹽混合物與纖維晶體發生鍵和作用,具有永久抗菌性。形成絡合物。該種纖維抗菌範圍廣,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球菌,枯草桿菌、大腸桿菌、綠膿桿菌莉疾桿菌、腸炎桿菌、傷寒桿菌均有效,對人體無毒、無過敏及刺激性。

而且抗菌速度快,耐洗性也好。由於石油的開發、利用,現在水質油汙染日趨嚴重。當前,油汙染主要發生在海上。海上油汙染主要來源於海上石油開採、石油運輸和天然海底石油滲漏,還有海上運輸過程中輪船洩漏等。在紫外和藍光波段,水上油膜的反射率高於海水。因此,可用紫外掃描儀來監測海上石油汙染。用這種方法可探測薄至0.15微米的油膜。

常溫下,石油的發射率為0.27,而海水為0.96,因此,在熱紅外波段,油膜的熱輻射量比海水的熱輻射量要低得很多。因為物體的熱輻射量不僅與溫度的4次方成正比,而且與物體的發射率成正比。從而,可以用熱紅外掃描儀置於遙感飛機上,晝夜監測海上石油汙染。此法用於海上船隻在運輸過程的航跡上進行監視。如發現有油汙染,及時報告環保部門,依法處理。

用熱紅外掃描儀監視石油汙染不如紫外方法靈敏,它只是在油膜厚度大於10微米時才能監測到。因為小於10微米的油膜,不能掩蓋海水的發射率。這樣,可用13.6千兆赫的微波輻射計成像,全天候監測油汙染。

相關焦點

  • 他山之石|水環境遙感監測探討
    含黑色物質和暗色物質懸浮物較多的汙染水體,在0.4~1.1μm波段的反射率比潔淨的自然水體的反射率略低一些;含中等色調懸浮汙染物質較多的水體其在上述波長的反射率比潔淨水體的反射率要高一些;而含淺色和白色色調懸浮汙染物質較多的水體,其在0.4~1.1μm波段的反射率則顯著地高於潔淨的自然水體的反射率。
  • 科學家合成深紫外波段發光的碳納米點
    日前,鄭州大學物理學院在碳納米點方面的研究獲得進展,首次理論上設計並在實驗中實現了深紫外波段發光的碳納米點,相關結果近日在線發表於《納米快報》。
  • ...硫化氫等氣態汙染物的測定 開放光程紫外吸收光譜法徵求意見稿
    本標準適用於環境空氣中上述硫化氫等12種氣態汙染物的測定,也適用於汙染源無組織排放和應急監測中這12種氣態汙染物的測定。其它在紫外光波段有吸收特徵的氣態汙染物若通過驗證也可用本標準測定。濃霧、大雨、沙塵等可見度低的天氣會對分析結果產生影響,不適用於本標準。本標準按照GB/T 1.1-2009給出的規則起草。
  • 固體紫外測試/紫外-可見漫反射/(UV2600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
    島津的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產品線非常豐富,從最普通的單光束分光光度計到測量範圍可以擴展到深紫外、近紅外區域的UV-VIS-NIR分光光度計。適用領域廣泛應用於教學研究、衛生防疫、環境監測、農林牧漁業、製造業等領域,用於各種物料中微量、超微量和常量的無機和有機物質的測定樣品要求粉末樣品量要求1.5ml以上(或可以壓成直徑15mm,
  • 紫外LED成白光照明行業新寵
    相較於傳統汞燈而言,紫外LED擁有如下優勢:其一,紫外LED可自由控制波段,而傳統汞燈為全波段,其光譜雜峰較多;其二,紫外LED單位面積光強度比汞燈高出1000倍以上,但光輸出耗能僅為汞燈的1/10;其三,紫外LED不受溫度、濃度、活性等化學平衡條件影響,殺菌過程中可做到無毒、無殘留、無異味,特別適合空氣、水和物體表面消毒。
  • ...石油類的測定 紫外分光光度法》等兩項國家環境保護標準答記者問
    生態環境部近日印發了《水質 石油類的測定 紫外分光光度法》(以下簡稱「紫外法」)《水質 石油類和動植物油類的測定紅外分光光度法》(以下簡稱「紅外法」)等兩項國家環境保護標準,生態環境部生態環境監測司負責人就標準的相關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 海洋石油汙染有哪些危害?
    海洋石油汙染不僅影響海洋生物的生長、降低海濱環境的使用價值、破壞海岸設施,還可能影響局部地區的水文氣象條件和降低海洋的自淨能力。據實測,每滴石油在水面上能夠形成0.25平方米的油膜,每噸石油可能覆蓋5×106平方米的水面。油膜使大氣與水面隔絕,減少進入海水的氧的數量,從而降低海洋的自淨能力。
  • 新型紫外攝像器件及應用
    紫外探測技術是繼紅外和雷射探測技術之後發展起來的一軍民兩用光電探測技術。紫外探測技術在醫學、生物學等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特別是近幾年在皮膚病診斷方面有著獨特的應用效果。利用紫外探測技術在檢測診斷皮膚病時可直接看到病變細節。也可用它來檢測癌細胞、微生物、血色素、白血球、紅血球、細胞核等,平種檢測不但迅速、準確,而且直觀、清楚。但是,由於電子器件的靈敏度低,一起未能廣泛的應用。
  • 新型冠狀病毒防疫中紫外消毒的正確使用
    1 紫外消毒原理紫外線按波長範圍分為A波段(315~400 nm)、B波段(280~315 nm)、C波段(200~280 nm)和真空紫外線(100~200 nm),通常C波段紫外線用於消毒。在受到C波段紫外線照射後,微生物內部核酸[核糖核酸(RNA)和脫氧核糖核酸(DNA)]吸收紫外光子能量,導致其鹼基對發生聚合併阻止蛋白質合成,使得微生物不能繁殖,從而達到消毒的目的。紫外消毒是一種純物理作用,與傳統的氯、二氧化氯、臭氧、過氧乙酸等化學消毒劑相比,具有以下優點:1)紫外消毒無殘餘消毒劑且不產生有毒副產物,避免對環境的二次汙染和對被消毒物體的氧化腐蝕。
  • 吉林大學:實現Si探測器紫外波段外量子效率超70%
    導讀:本文提出一種通過對鈣鈦礦量子點多元素摻雜的方法,利用量子剪裁效應實現Si光電探測器在紫外波段的外量子效率從將近0%提高到70%以上,同時實現了鈣鈦礦量子點188%的PLQY。這種策略不僅可用於提高發光效率,也對提升光電探測效率提供了新思路。
  • 為大氣環境監測衛星研製「千裡眼」
    9月30日,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安光所承研的紫外高光譜大氣成分探測儀、大氣環境監測衛星高精度偏振掃描儀通過交付驗收評審。未來,兩臺精密儀器將安裝在我國大氣環境監測衛星上,成為監測大氣環境質量的「千裡眼」。  大氣環境監測衛星是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規劃中的科研衛星,是我國大氣環境監測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
  • 藍光三維掃描儀有哪些特點?
    藍光三維掃描儀和白光三維掃描儀都屬於結構光學三維掃描儀,工作原理都是投射出光柵進行面掃描,不同的是藍光對外界環境光的抗幹擾性更強。藍光作為單一色彩的光源,其波長在380-450nm之間,其間380-410nm波段的藍光被稱為高能藍光。由於自然光中藍光的成分少,波長短,能量高等物理特性,因此,藍光三維掃描儀的抗環境光幹擾性相對於白光三維掃描儀要強大很多,使其能夠在複雜的環境中正常使用,精度明顯高於白光三維掃描儀。
  • 紫外LED的應用
    紫外LED(UV LED)主要應用在生物醫療、防偽鑑定、淨化(水、空氣等)領域、計算機數據存儲和軍事等方面。而且隨著技術的發展,新的應用會不斷出現以替代原有的技術和產品,紫外LED有著廣闊的市場應用前景,如紫外LED光療儀是未來很受歡迎的醫療器械,但是目前技術還處於成長期。
  • 關於紫外殺菌燈,這些你都了解嗎?
    但在紫外燈的使用過程中,往往由於不了解其作用機理或疏於檢測,不能使其發揮有效的作用,達不到預期的殺菌效果。在此,對紫外殺菌做簡單的介紹。紫外線空氣消毒起源。早期研究始於1920 年代。1936 年開始在醫院手術室中採用,1937 年首次在學校中採用控制風麻疹傳播。紫外線的波長。
  • 第三代半導體固態紫外光源材料及器件關鍵技術
    然而藍光LED(發光二極體)的技術專利受制於歐美日等從事該行業較早的國家。因此處於發展初期的基於AlGaN(鋁鎵氮)材料的紫外LED成為突破專利壟斷的最佳領域。另外,紫外LED也是目前氮化物技術發展和第三代材料技術發展的主要趨勢,擁有廣闊的應用前景。目前全球紫外光源市場規模約為4億2700萬美元,不過傳統紫外汞燈仍然佔據市場主導地位。
  • 三用紫外分析儀適用於哪些檢測?
    利用螢光技術設計的紫外分析儀(三用紫外分析儀)主要是物質的定性方面的應用,包括: ⑴在科學實驗工作中檢測,許多主要物質如蛋白質、核苷酸等。 ⑵在藥物生產和研究中,可用來檢查激素生物鹼,維生素等各種能;產生螢光藥品質量,特別適宜作薄層分析和紙層分析斑點和檢測。
  • 基於光譜分析的紫外水質檢測技術
    北極星環境監測網訊:摘要:我國水資源雖然豐富,但是將水質這一概念作為評判標準之後,如今城市供水系統以及農村生活生產用水的質量問題下降迫在眉睫。在水質監測中,基於紫外光譜分析的水質監測技術是現代環境監測工作中的一個重要的發展方向,基於紫外光譜分析的水質監測技術具有實時檢測、針對性強、準確性高、成本低等顯著優勢。
  • 等離子納米顆粒增強紫外光檢測器性能及機理
    研究背景近年來,紫外檢測在光電子、環境與生物監測、工業自動化、火焰檢測、軍事通信、空間探索等領域的廣泛應用,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紫外檢測具有靈敏度高、響應速度快、功耗低、運行穩定等特點,可廣泛應用於上述領域。等離子體納米材料由於傳導帶電子的集體振蕩而產生局域表面等離子體共振 (LSPR),並有望改善光電檢測器性能。
  • 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選擇要點和型號推薦
    紫外分光光度計,一種常見的檢測分析儀器,在環保監測領域被廣泛應用,隨著國家近些年來的信息技術水平的提高,紫外分光光度計等到進一步的應用和發展,紫外分光光度計相比其他傳統的檢測類儀器在檢測成本方面相對較低,操作簡單使用翻遍,檢測人員僅需簡單培訓即可檢測,因其檢測數據準確,在環保監測行業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 最新論文|真空紫外光電探測器
    撰稿人 | 賈樂敏論文題目 | 真空紫外光電探測器Vacuum-ultraviolet photodetectors該綜述系統地介紹了不同工作機理的超寬禁帶半導體基無濾波真空紫外探測器的品質因數、性能評估方法和研究進展。論文的第一作者為博士生賈樂敏,通訊作者為鄭偉副教授。概述真空紫外光(VUV)的波長範圍為10-200 nm。這一波段的紫外線被空氣中的氧氣強烈吸收,只能在真空中傳播,因此被稱為真空紫外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