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揭秘東南亞鬥雞產業 鬥雞市場規模高達59億元人民幣
鬥雞比賽,作為東南亞地區的傳統娛樂項目,在泰國、菲律賓等國家人氣頗高。據報導,一隻戰鬥力出眾的鬥雞,身價甚至高達數百萬元人民幣。那麼,鬥雞是如何練成的?
鬥雞場上,兩隻鬥雞正展開激戰。為壓制住對方的氣勢,鬥雞頸部的羽毛根根豎立,它們不時騰空、展翅,伺機向對方發起致命一擊,一旦逮住機會就用爪子和喙猛烈進攻。隨著比賽的深入,觀眾的熱情逐漸高漲。觀眾如此瘋狂不僅是因為鬥雞比賽激烈,更重要的是成敗關係到金錢。
據韓媒報導,每場鬥雞比賽,雞主下注的金額一般是數千萬韓元,有的比賽,賭注甚至超過了十億韓元(約合590萬人民幣)。
而一隻戰鬥力出眾的鬥雞更是身價不菲。報導稱,此前曾有人出價以七億韓元(約合人民幣414萬元)購買一隻在比賽中獲勝的鬥雞,但被雞主拒絕了。
據報導,泰國的鬥雞市場規模約一兆韓元(約合59億元人民幣),包括5000多處合法鬥雞場,以及不計其數的未登記場所。而鬥雞從養殖、訓練,到最終出戰,也已形成一條頗為那麼,鬥雞是如何練成的呢?在菲律賓的一家鬥雞訓練基地,訓練師就在對鬥雞進行日常力量訓練。
此外,為了保證鬥雞在比賽中能夠穩定地攻擊,鬥雞日常還要接受平衡訓練,即將鬥雞置於一條繩索之上,任憑繩子如何晃動,鬥雞也不得掉落下來。
隨著鬥雞市場日益龐大,惡性競爭正浮出水面。據報導,為了增加鬥雞的戰鬥力,甚至有養殖廠在鬥雞的頸部塗抹辣椒水,通過刺痛感增加鬥雞的攻擊性。也因此近幾年,關於鬥雞比賽「涉嫌虐待動物」的爭議之聲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