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味中藥治脫髮,關鍵到處都有,《神農本草經》稱其為「神仙草」

2021-01-13 鄉村田小園

一味中藥調理治脫髮,關鍵到處都有,《神農本草經》稱其為「神仙草」,藥用價值極高

桑葉,相信我們都不陌生,我國南北均有分布,在大部分農村地區,可謂是一種睜眼可見的鄉土植物,而我國的桑葉文化歷史久遠而豐富,在封建社會,栽種桑樹、飼養蠶是傳統農業的根基,不僅是底層的勞動人民,位處高層次的統治者也十分注重栽桑養蠶。

根據史書記載,大約5000年以前就有古人種植桑樹,考古研究中也有發現在殷商時期的甲骨文中發現有「桑」字。司馬遷所著的《史記》中記載:「楚平王以其邊邑鍾離與吳邊邑卑梁氏俱蠶,兩女子爭桑相攻,乃大怒,至於兩國舉兵相伐。」,兩女子因為爭奪桑葉而導致兩國大打出手,可以看出桑葉在古時候的重要程度。

桑葉的地位也彰顯在詩歌、成語等領域中。民間收錄的詩集《詩經》中,就記錄了很多有關於是桑的詩篇,《魏風·十畝之間》中:「十畝之間兮,桑者閒閒兮,行與子還兮!十畝之外兮,桑者洩洩兮,行與子逝兮!」詩中描述了採桑女在勞動結束後,在桑林中輕鬆快樂的相伴時光。

用桑樹作為題材最繁盛的時間是在唐宋時期,如孟浩然的《過故人莊》:「把酒話桑麻。」把農村生活的安逸舒適展現得淋漓盡致。《孟子》中記載:「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詩經·衛風·氓》:「桑之未落,其葉沃若」。形容女子容顏美麗,關於桑葉話題的詩詞不止這些,桑葉與歷史文化一起,沉澱出了極高的文化價值。

除了歷史文化價值,桑葉的醫學價值也十分重要。《神農本草經》稱其為「神仙草」,具有疏散風熱,清肺潤燥,平抑肝陽,清肝明目,涼血止血的功效。桑葉用途廣泛,可以食用,也可以藥用,具有降血壓、血脂、抗炎等作用,就簡單的方法就是用以泡茶代飲,效果更有利於身體健康。

中醫認為桑葉還可調理脫髮,內服外洗都可以,內服的如桑麻丸,桑葉和黑芝麻研成細末,用蜂蜜調和成丸,是專門治療脫髮的。桑樹秉春氣而生,在春天發芽,又在春天結果,春氣就是生發之氣,所以用桑葉的生生之氣來生發再合適不過了。

桑葉還有明目的作用,歷代醫典都有記載。當年,御醫為慈禧太后開出的治眼病醫方,就用到了桑葉。方法是:取霜桑葉適量,水煎,每日洗面後用桑葉水溫洗眼部。有潤眼明目之功效,就好像陰霾的天空下了一場雨,立刻天清地明了。

為什麼要霜桑葉?因為優質的藥用桑葉一般在霜後採集,這樣的桑葉藥用價值高,能夠溫潤燥熱、疏散風熱,使眼睛明亮,清肝護目。此外還可以有效治療風熱感冒、肺部燥熱咳嗽,頭部昏沉陣痛。

為什麼桑葉講究「經霜」?首先根據四時五行的相互對應關係:秋季屬金,金氣清肅,故秋季清涼;金氣主殺戾,故秋季萬物凋零,一片蒼黃。霜降之後,秋氣最濃,根據五色五臟四時相對應的關係,秋氣通於肺臟屬金主白色,當秋氣濃鬱到一定程度時,結成有形之體,化為白霜,降落天地之間。

而此時,桑葉感秋氣之精華,吸收了大量的清秋之氣,逐漸的枯黃,此時的桑葉,就蘊含濃鬱的秋氣精華,更親和人體生命節律,能更好的來調節人體各種機能紊亂,也最適合調養肺臟的疾病。

相關焦點

  • 這東西,農村到處可見,果實好看但不能吃,卻是一味了不起的中藥
    這時節,小野果們陸續成熟,有一種叫「白英」的野果與龍葵很像,葉、花、果都像,連藥用功效也如出一轍。也難怪,它倆是一家子的,都屬於茄科茄屬,但要是仔細分辨,也很容易看出些許區別來。龍葵葉卵形,似茄葉而小,全緣或有不規則波狀粗齒,漸狹成柄;而白英葉形似小提琴,枝幹纖弱細長,花期也長,不少庭院中都有種植,只為她那份清幽淡雅的姿態,白英開著獨特的淡紫色小花,白色的如絲花莖,俏麗溫柔態,微風拂過,猶拉著美妙的旋律起舞弄清影。
  • 《神農本草經》記載了幾種「長生不死藥」,其實誰敢吃就死定了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恢宏又神秘,其中有其輝煌,也有其糟粕。各種封建迷信,超脫自然的記載屢見不鮮。相傳《道德經》的作者老子是天地精魄凝聚而成,是神仙,他與天齊壽,長生不死。又傳彭祖是殷朝時期人物,但他一直活到商朝末期,總共活了八百多歲。
  • 品書丨青蒿首載於《神農本草經》,這是一部什麼書?
    青蒿這味中藥,首載於《神農本草經》,「草蒿,一名青蒿,一名方潰。」。《神農本草經》是現存最早的本草專著,與《黃帝內經》《難經》《傷寒雜病論》並稱中醫藥「四大經典」,它又是「四大經典」中專載諸藥的一部書,是當之無愧的本草學奠基之作。該書作者不詳,成書年代有爭議,但應當不晚於東漢末年。全書載藥365種,分為上、中、下三品,上品120種,中品120種,下品125種。
  • 神農嘗百草,嘗出了365種草藥,寫成《神農本草經》
    中國幾千年的中醫文化,與植物緊密相連,幾乎95%以上的中藥是植物。「百草都是藥」,漢代王充在《論衡幸偶》中就說:「夫百草之類,皆有補益,遭醫人採掇,成為良藥。」雖然不同植物有不同的作用,但哪些植物可以食用,哪些植物可作藥用,哪些植物有毒,人類最初是不知道的。相傳,華夏始祖之一的炎帝一一神衣氏為了眾生的健康,親自嘗遍百草,寫成了中國第一部中藥學著作ー一《神衣本草經》。
  • 一味中藥出自兩種植物,是祛風溼常用中藥之一,其中一種有毒傷腎
    一味中藥防己,出自兩種不同植物[防己出自兩種不同植物]>中藥防己做早記載於《神農本草經》,被列為上品,歷代的中醫藥類書籍均有記載,是中醫調理風溼關節疼痛的常用中藥之一,關於它的原植物是不同的兩種。中藥防己雖有兩種植物品種,但其功效作用是相同的,其四氣屬寒,五味屬苦,歸膀胱經和肺經,有祛風溼、利水消腫的作用。
  • 一味不被重視的中藥,補肝腎明目生烏髮,還能降糖降脂
    養生是一門學問,很多你不知道或者不重視的中藥材都是很好的養生滋補藥。今天要跟大家說一說一味不被重視的中藥材,它能補肝、補腎、明目、生烏髮、還有降糖、降脂、抗血栓的作用。它就是「女貞子」。女貞子最早見於《神農本草經》女貞子最早見於《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謂其能「主補中,安五臟,養精神,除百病,久服肥健
  • 從神農到神農林草生物——傳承中藥文化,發展國粹精華
    神農:(公元前3245年 — 公元前3080年),即炎帝,被世人尊稱為「醫藥之祖」、「五穀先帝」、「神農大帝」、"地皇"等。他遍嘗百草,神農嘗百草的神話,流傳久遠,至今不衰。經過長期嘗百草發明了藥草療疾,積累下來許多藥物知識,被纂刻記載下來。
  • 從「神農嘗百草」——到古代 文人騷客以「藥」入詩之黃芪
    | 「神農嘗百草」的傳說大家都聽說過「神農嘗百草」的故事。神農氏本是三皇之一,出生在烈山的一個石洞裡,傳說他是牛頭人身。由於他的特殊外形和勤勞勇敢,長大後被人們推為部落首領,因為他的部落居住在炎熱的南方,稱炎族,大家就稱他為炎帝。
  • 每天認識一味中藥——陳皮
    導言:陳皮可以說是很接地氣的一味中藥了,「為芸香科常綠小喬木植物橘及其栽培變種的成熟果皮」,說白了真的就是橘子皮。但出身尋常,藥效可不含糊,陳皮辛散苦降性溫,芳香醒脾,長於理氣健脾燥溼,降逆止嘔,用於脘腹脹滿,食少吐瀉 ,經常被當作主藥使用。
  • 有一味中藥是五參之一,護心保肝,活血祛瘀,養血安神,降血脂
    多數西醫有時候不認可中醫的中藥,但有一味草藥被中西醫都認可,它是中藥「五參」之一,西醫說它能護心、保肝、調理心腦血管疾病、降血脂,中醫說他能養血安神、活血祛瘀。它就是中藥材丹參。中藥丹參是植物丹參的乾燥根莖中藥丹參是多年生本草植物丹參的乾燥根以及根莖,最早見於《神農本草經》,中醫認為有「活血祛瘀、涼血消癰、養血安神」的作用。
  • 每日一味中藥:石斛花
    中藥石斛花是蘭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石斛的花。鐵皮石斛花有理氣、安神、益血的功效與作用。金釵石斛有益胃補腎、滋陰潤肺、美容養顏的功效與作用。簡介石斛載於《神農本草經》,並被列為上品。為蘭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石斛生長在熱帶、亞熱帶原始森林及相類似的溫暖溼潤的環境,多附生於大的樹幹或巖石上產於安徽省霍山縣的霍山石斛是鐵皮石斛中的極品,膠質飽滿、久嚼無渣、個頭沉實、藥效最佳。但是霍山石斛生長環境苛刻,產量稀少。但是其生長環境苛刻,產量稀少,市面上只有少數像福臨門鐵皮石斛這樣的老品牌能買到真正的霍山石斛。
  • 神農嘗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後來他被毒死了嗎?
    從那時候起,老祖宗們不再光著屁股到處跑;神農氏又製造了弓箭,提高了人們覓食和抵禦飛禽猛獸的攻擊能力。儘管如此,在那個生存條件艱苦而又無醫無藥的時代,人們依然飽受疾病困擾。於是乎神農氏親嘗百草,發明了中藥。「神農嘗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始有中藥。」一日而遇七十毒,這神農難道是金剛不壞之身?亦或是他天賦異稟,自身帶有解毒功能嗎?
  • 此「花」在唐朝甲天下,神農本草經也有記載,可能誕生於上古時期
    最具代表性的便是中國傳統十大名花,它們全部都是花姿美麗、歷史悠久、家喻戶曉。本期文章,花間語錄小編要給大家分享的便是中國傳統十大名花裡歷史最悠久的一種,此「花」在唐朝甲天下,神農本草經也有記載,可能誕生於上古時期。
  • 神農嘗百草都為後世的醫療做出了哪些貢獻?
    神農氏,又稱烈山氏,或稱連山氏。想傳生於在夏朝以前,現存的文字記載多出現於戰國以後。中國上古傳說中,比較有名的就有「神農氏嘗百草」,教人醫療和農耕,被中國人視為農業和醫藥的發明者和守護神。被尊稱為「藥王」、「五穀王」和「神農大帝」等。
  • 路邊常見到的一種蟲子,是一味很好的中藥,能抗腫瘤、增強免疫力
    小王的父親去年被確診為直腸癌晚期,做完手術後,放化療效果都不是特別好,吃了一次靶向藥,不到半年就出現耐藥性,看著父親狀態一天比一天差,小王到處去打聽治癌的方子,希望能救父親一命。村裡有位80多歲的老人,告訴小王去中藥店買地龍。「地龍是什麼?」「地龍就是蚯蚓啊!
  • 每日一味中藥:雞內金
    中藥雞內金是雉科動物家雞的砂囊內壁。中醫認為雞內金有消食健胃,澀精止遺的功效與作用。常見如小兒複方雞內金散、複方雞內金片。未見明顯毒副作用。來源產地雞內金,始載於《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歷代本草均有收載。為雉科動物家雞的砂囊內壁。全國各地均有生產。採收炮製將雞殺死後,取出雞胗,剖開,趁熱剝取內膜,洗淨曬乾,生用。
  • #尋找真知派# 「走近中藥」紫草,那一抹紫色的神秘
    我不禁詫異,《神農的百草園》中描述的紫草,以及圖中的紫草圖片,好像與我知道的中藥紫草的植物圖片不太一樣呢!我所看到的關於紫草的植物,圖片明明是這樣的!今醫家用治傷寒時疾,發瘡疹不出者,以此做藥,使其發出。」蘇敬雲。若從蘇敬的記載來看,布瑞蘭老師描述的紫草是不錯的。帶著滿滿的疑惑,我開始查找關於紫草的資料。不查不要緊,我的乖乖,紫草有這麼的「說說」呢!於是,作為自己的學習收穫,我總結一下,如果你也覺得喜歡,請評論和點讚哦!
  • 一味中藥補氣健脾,調脾虛5種症狀,保肝利膽,降脂降糖增強免疫
    有一味中藥被古籍稱為「補氣健脾第一要藥」,能調理脾氣虛弱5種症狀,實驗證明還有保肝利膽、降血脂、降血糖、增強免疫力、抗凝血、抗腫瘤等多種作用,它就是中藥材白朮。白朮最早記載於《神農本草經》,原名「術」,是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朮的乾燥根莖。
  • 有一味不被重視的中藥,中醫稱它為鳳凰衣,能潤肺止咳
    有一味中藥材叫做鳳凰衣,它到底是什麼呢?難道真是鳳凰身上的?其實先不論有沒有鳳凰,中藥材鳳凰衣與鳳凰無關,這味中藥農村比較常見,只是不被人們重視,它就是雞蛋孵出雞仔後留下的蛋殼內膜。中藥鳳凰衣是雞蛋孵化留下的蛋殼內膜中藥鳳凰衣最早見於漢代藥學著作《名醫別錄》,原名雞卵中白皮。也稱雞蛋膜衣、鳳凰退。根據記載,其藥性甘平,有「養陰潤肺,止咳開音」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