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OSFIA 開發GaO MOSFET溝道遷移率遠超商用SiC

2020-12-03 愛集微APP

集微網消息(文/Yuna),據EE Times Japan報導,京都大學投資的科技初創公司FLOSFIA在12月11日-13日召開的「SEMICON Japan 2019」上展示了GaO功率器件和評估板,並計劃於2020年進行全球範圍內首次GaO肖特基勢壘二極體的量產。

GaO作為功率半導體材料雖然導熱性較差,但其帶隙(約4.8eV)超過碳化矽(約3.4eV),氮化鎵(約3.3eV)和矽(1.1eV)的帶隙,可以在改善電動汽車、太陽能和其他形式的可再生能源方面發揮關鍵作用。

FLOSFIA專門從事霧化學氣相沉積(CVD)成膜,致力於開發低損耗功率器件。2015年成功開發了一種二極體,能夠比碳化矽降低86%的電阻。2016年的研究中克服了GaO無法製造P型半導體的缺點,成功通過使用氧化銥製成了P型層,並做成了GaO電晶體。並且通過從密度較小的氣體通過結晶的方法製作GaO,成功克服GaO技術的高成本問題。

關於MOSFET(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應電晶體),FLOSFIA方面稱目前常關型GaO MOSFET的溝道遷移率已遠遠超過了商用SiC。和SiC擁有同等水平或以上性能的GaO MOSFET價格也會更便宜。計劃於2020年提供樣品,2021年投入使用。(校對/holly)

相關焦點

  • 國內首套G4.5代高遷移率氧化物靶材交付
    2020年5月20日,由先導薄膜材料(廣東)有限公司研發生產的G4.5代線鑭系稀土摻雜金屬氧化物(Ln-IZO)靶材成功交付給華星光電,該靶材基於華南理工大學發明的薄膜電晶體用高遷移率稀土摻雜氧化物半導體材料,是新一代的TFT半導體溝道層材料,其先進的性能可滿足未來超高清顯示、柔性顯示對溝道層材料的應用需求
  • NHK開發成功高電子遷移率n型有機電晶體
    NHK開發成功高電子遷移率n型有機電晶體
  • 一種基於物理的溝槽柵SiC MOSFET器件模型
    對於輸出特性的建模,溝道遷移率µch在平面柵SiC MOSFET建模時可以忽略不計,但是其在溝槽柵SiC MOSFET建模時需要考慮,且與漏源電壓相關。溝槽柵SiC MOSFET三個極間電容的建模方法與平面柵SiC MOSFET相同。
  • 化學學院彭海琳課題組成功解析超高遷移率層狀Bi
    隨著摩爾定律逐漸走到盡頭,尋找新型高性能半導體溝道材料日趨緊迫。在眾多候選溝道材料中,高遷移率二維半導體因其超薄平面結構可有效抑制短溝道效應,被認為是構筑後矽時代納電子器件和數字集成電路的理想溝道材料。然而,現有被廣泛研究的二維材料在具有其固有優勢的同時也有著難以克服的缺點。比如石墨烯沒有帶隙、過渡金屬硫化k物遷移率偏低、黑磷在環境中不穩定。
  • 科研前線 | 北大新材料研究助力突破二維高遷移率半導體器件與超薄介電層集成瓶頸
    為進一步延續摩爾定律,開發高遷移率新型超薄半導體溝道材料和高介電常數(ε>10)超薄高質量氧化物介電層,成為科學界和產業界的近20年來主流研究方向之一。該研究工作是關於高遷移率二維半導體表面氧化成高κ柵介質並應用於高性能場效應電晶體器件的首次公開報導,該工作突破了二維高遷移率半導體器件與超薄介電層集成這一瓶頸,有望推動二維集成電路的發展。下面讓我們來看看課題組具體說了做了哪些研究工作。課題組報導了通過高遷移率2D半導體Bi2O2Se的逐層氧化,原位形成超薄 Bi2SeO5高κ柵介質。
  • 各種SiC功率器件的研究和開發進入迅速發展時期
    SiC功率器件的研發始於1970年代,80年代SiC晶體質量和製造工藝獲得大幅改進,隨著90年代高品質6H-SiC和4H-SiC外延層生長技術的成功應用,各種SiC功率器件的研究和開發進入迅速發展時期。 SiC是由矽和碳組成的化合物半導體材料,C原子和Si原子不同的結合方式使SiC擁有多種晶格結構,如4H,6H,3C等等。
  • 化學學院彭海琳課題組成功解析超高遷移率層狀Bi2O2Se半導體的電子...
    在眾多候選溝道材料中,高遷移率二維半導體因其超薄平面結構可有效抑制短溝道效應,被認為是構筑後矽時代納電子器件和數字集成電路的理想溝道材料。然而,現有被廣泛研究的二維材料在具有其固有優勢的同時也有著難以克服的缺點。比如石墨烯沒有帶隙、過渡金屬硫化k物遷移率偏低、黑磷在環境中不穩定。因此,尋找並製備同時具有高遷移率、合適帶隙及環境穩定性的二維材料,一直是重大挑戰。
  • 載流子遷移率測量方法總結
    已有很多文章對載流子遷移率的重要性進行研究,但對其測量方法卻少有提到。本文對載流子測量方法進行了小結。  1 遷移率μ的相關概念  在半導體材料中,由某種原因產生的載流子處於無規則的熱運動,當外加電壓時,導體內部的載流子受到電場力作用,做定向運動形成電流,即漂移電流,定向運動的速度成為漂移速度,方向由載流子類型決定。
  • 用於功率電子設計的高性能SiC MOSFET技術
    TB2EETC-電子工程專輯上述界面缺陷導致溝道遷移率非常低。因此,這導致溝道對總導通電阻的貢獻率很高。因此,碳化矽相比矽而言的在極低漂移區電阻形式下的優勢因溝道的高貢獻率而減弱。為克服這一困境,一個方法是增加導通狀態下施加於氧化層的場強,要麼提高導通時的柵源(VGS)偏壓,要麼採用薄柵極氧化層。
  • 4953mos管雙P溝道增強型MOSFET電晶體
    4953 mos管雙P溝道MOSFET單P溝道MOSFET 4953內部包括兩個獨立的、P溝道金屬氧化物場效應管。它有超低的導通電阻RDS(ON),適合用LED顯示屏,LED顯示器驅動,也可用來做負載開關或PWM開關應用領域  LED顯示屏,LED顯示器,負載開關或者PWM開關。
  • SiC材料到底有多大的作用?
    SiC功率器件的研發始於1970年代,80年代SiC晶體質量和製造工藝獲得大幅改進,隨著90年代高品質6H-SiC和4H-SiC外延層生長技術的成功應用,各種SiC功率器件的研究和開發進入迅速發展時期。 SiC是由矽和碳組成的化合物半導體材料,C原子和Si原子不同的結合方式使SiC擁有多種晶格結構,如4H,6H,3C等等。
  • 用非傳統MOSFET方案提高功率CMOS器件的功效
    要緩減這一狀況,我們可使源和漏結點(xj)更淺且更陡(圖1b),或者通過增加結點周圍的溝道摻雜,來屏蔽靜電對源/漏的影響(降低耗盡寬度)(1c)。由於低阻抗超淺結點特別具有挑戰性,我們在進行伸縮時,大量的增加溝道摻雜來抑制漏電。增加摻雜會帶來兩種不良的副作用,會導致開關電流(Ion/Ioff)比急劇降低,該比值對於好的開關應被最大化。
  • 三大因素制約SiC MOSFET發展
    I4Kednc1、SiC基板的開發全流程:設備/工藝/處理/切割等安森美Brandon Becker認為,SiC基板的開發是公司以及其它廠家都在著力解決的最大瓶頸之一。SiC基板與傳統的矽晶錠有很大不同,從設備、工藝、處理到切割的一切都需要進行開發,以處理碳化矽。
  • 英飛凌推單P溝道40V汽車電源MOSFET
    英飛凌科技股份公司近日宣布推出採用先進溝道工藝製造的全新單P溝道40V汽車電源MOSFET產品系列。全新的40V OptiMOS P2產品為能效改進、碳減排和成本節約樹立了行業新標杆,從而進一步鞏固英飛凌在新一代汽車電源管理應用領域的領導地位。
  • 科學:團隊推出矽上氮化鎵,用於可擴展的高電子遷移率電晶體!
    科學:團隊推出矽上氮化鎵,用於可擴展的高電子遷移率電晶體!伊利諾伊大學厄本那 - 香檳分校的一組研究人員通過優化構成器件的半導體層的成分,推進了氮化鎵(GaN) - 矽電晶體技術。該團隊與行業合作夥伴Veeco和IBM合作,在200 mm矽基板上創建了高電子遷移率電晶體(HEMT)結構,其工藝可擴展至更大的行業標準晶圓尺寸。Canram是電氣和計算機工程(ECE)的助理教授,他的團隊在矽平臺上創建了GaN HEMT結構,因為它與現有的CMOS製造工藝兼容,並且比其他基板選項(如藍寶石和碳化矽)便宜。
  • Vishay推出具有業內最低RDS(on)的P溝道MOSFET
    打開APP Vishay推出具有業內最低RDS(on)的P溝道MOSFET 發表於 2014-01-22 10:33:22
  • SiC材料做成的器件又會有什麼過人之處呢?
    我們已經了解到,SiC材料雖然在擊穿場強、熱導率、飽和電子速率等方面相比於Si材料有著絕對的優勢,但是它在形成MOS(金屬-氧化物-半導體)結構的時候,SiC-SiO2界面電荷密度要遠大於Si-SiO2,這樣造成的後果就是SiC表面電子遷移率要遠低於體遷移率,從而使溝道電阻遠大於體電阻,成為器件通態比電阻大小的主要成分。然而,表面電子遷移率在不同的晶面上有所區別。
  • P溝道和N溝道MOSFET在開關電源中的應用
    為選擇最適合電源應用的開關,本設計實例對P溝道和N溝道增強型MOSFET進行了比較。JQrednc對市場營銷人員,MOSFET可能代表能源傳遞最佳方案(Most Optimal Solution for Energy Transfer)的縮寫。
  • Vishay的TrenchFET Gen III P溝道功率MOSFET具有極低導通電阻
    (NYSE 股市代號:VSH)宣布,擴充其採用超小PowerPAK® SC-70封裝的TrenchFET® Gen III P溝道功率MOSFET。  器件的低導通電阻使設計者能在其電路中實現更低的壓降,更有效地使用電能,並延長電池壽命,同時這些器件的超小PowerPAK SC-70封裝可以節省寶貴的電路板空間。對於小型負載點(POL)DC/DC和其他同步降壓應用,MOSFET的P溝道技術不需要使用電平轉換電路或「自舉」器件,簡化了柵極驅動的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