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細胞感染新冠病毒後會長出帶毒液的觸角,進一步感染其他細胞

2020-12-05 瀟湘晨報

據最新一期《細胞》雜誌刊發的論文,由美國加州大學主持的一個國際科研團隊首次用顯微鏡揭示了新冠病毒感染人體細胞的「邪惡」過程:新冠病毒會使被感染的細胞「殭屍化」,長出攜帶病毒毒液的觸角,進一步感染其他細胞。

據報導,這個國際科研團隊由來自加州大學、紐約西奈山大學、蒙大拿落基山實驗室、巴黎巴斯德研究院和德國弗雷堡大學的科學家組成,項目研究於今年2月展開,主要目的是儘快鑑定目前用於治療新冠病毒的幾種藥物是否有效。

科學家們在實驗室觀察試管中的新冠病毒對藥物的反應,驚訝地發現新冠病毒擁有很多「免疫學詭計」,使其能避開人體免疫系統的反擊,從而具有超強的感染性。

例如,科學家們發現,新冠病毒會使被感染的人體細胞「殭屍化」,長出觸角般的尖刺,學名「絲狀體」(filopodia),上面分布著攜帶毒液的病毒顆粒,新冠病毒就是利用這些觸角「衝浪」到其他健康細胞,將毒液注入其中,製造更多的「殭屍細胞」。科學家們將新冠病毒這一感染過程形容為「邪惡」。

科學家們表示,新冠病毒跟其他病毒類似,通過附著於健康細胞,使之淪為「複製機器」。

新冠病毒利用這些觸角「衝浪」到其他健康細胞,將毒液注入其中。

據悉,通常情況下,有著健康免疫系統的人體會主動攻擊病毒,防止其在體內大量繁殖。但最新的研究表明,新冠病毒在進化過程中顯然發展出能夠「繞過」人體免疫系統的「後備計劃」。正是由於這一項新發現,醫學專家有可能研發出對付新冠病毒的新治療方案。

加州大學細胞和分子藥理學教授、項目首席專家內文·克羅根表示,對比其他病毒,新冠病毒能迅速生長出觸角,確實非同尋常。

【來源:南方都市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首次發現新冠病毒感染人體細胞的新受體AXL
    儘管SARS-CoV-2感染主要表現為呼吸系統症狀,但單細胞測序數據表明,在各種人體組織中,尤其是肺和支氣管組織中,總體ACE2表達較低[1]。這說明新冠病毒感染過程中仍有其他未知受體或輔助受體參與發揮作用。  10月20日,兩篇來自Science的文章同時揭示了新冠入侵新途徑:細胞表面的Neuropilin-1(NRP1,神經纖毛蛋白)結合新冠病毒S1。
  • 【新冠疫情】科學前沿首次發現新冠病毒感染人體細胞的新受體AXL
    儘管SARS-CoV-2感染主要表現為呼吸系統症狀,但單細胞測序數據表明,在各種人體組織中,尤其是肺和支氣管組織中,總體ACE2表達較低[1]。這說明新冠病毒感染過程中仍有其他未知受體或輔助受體參與發揮作用。   10月20日,兩篇來自Science的文章同時揭示了新冠入侵新途徑:細胞表面的Neuropilin-1(NRP1,神經纖毛蛋白)結合新冠病毒S1。
  • 研究:細胞納米海綿或有助抑制新冠病毒感染
    ,他們研究出一種利用細胞納米海綿對抗新冠病毒感染的策略。動物實驗表明,這種策略不僅能很好地抑制病毒的感染性,而且從理論上講,在病毒發生突變的情況下仍會起作用。目前,科學家們正在加班加點地尋找新冠肺炎的有效治療方法。研究表明,新冠病毒是通過刺突蛋白與人類細胞表面的ACE2和CD147兩種蛋白結合來感染人類細胞的,阻止這種相互作用就會阻止病毒感染細胞,所以新冠病毒刺突蛋白成為了科學家們研究的重點。
  • 武漢病毒所等首次揭示新冠病毒感染人汗腺細胞
    新冠病毒能夠感染人體多個器官,嚴重情況可能導致多器官的衰竭,在少數COVID-19患者中還出現了皮膚病變的症狀,皮膚可能也是新冠病毒感染的靶器官。上發表通訊文章,題為「Infection of Human Sweat Glands by SARS-CoV-2 」,研究者通過組織病理學和病毒學方法首次發現了新冠病毒能夠感染人體汗腺
  • 幹細胞人肺模型可模擬新冠病毒感染
    科技日報北京11月29日電 (記者張夢然)英國《自然》雜誌26日發表的一項幹細胞最新研究成果,美國史丹福大學研究人員報告一種人類肺培養系統問世,它可用於模擬肺部感染,包括引起新冠肺炎的新冠病毒感染。幹細胞是一種具有多分化潛能及自我複製能力的早期未分化細胞。而肺部幹細胞可以再生肺部組織,因此有潛力能形成實驗室肺培養模型,用於研究肺病、癌症和感染。但是,肺部是人體最複雜的器官,肺臟自近端到遠端包括氣管、支氣管、小支氣管和肺泡等結構,對氣體交換和抵禦病原體入侵至關重要,由數十種不同細胞的協同工作保證了其正常功能的進行。
  • 母乳可阻止細胞感染新冠病毒,甚至對病毒有滅活作用?
    用於測試的母乳是在2017年收集的,遠早於新冠疫情爆發。測試的細胞類型種類繁多,從動物腎臟細胞到年輕的人類肺部、腸道細胞等。 結果發現,無論病毒感染哪種類型的細胞,大多數活毒株都被殺死了。
  • 未感染人群體內竟存在新冠病毒特異性T細胞,SARS康復者也...
    當下全球正加速度研發新冠疫苗,部分已經開始了人體注射。注射疫苗後,人體能獲得多大程度和效力的保護?這種保護力能持續多久?這項研究結果表明,感染和暴露於新冠病毒會誘導持久的記憶T細胞,這可能有助於當前新冠大流行的管理以及針對COVID-19的疫苗開發提供幫助。為了對T細胞免疫有個全景認知,該團隊分析了新冠肺炎康復者、SARS康復者和未感染者的T細胞對新冠病毒的反應。
  • 細胞納米海綿或有助抑制新冠病毒感染 理論上能應對病毒突變
    原標題:細胞納米海綿或有助抑制新冠病毒感染來源:科技日報美國一研究小組6月17日在《納米快報》上發表論文稱,他們研究出一種利用細胞納米海綿對抗新冠病毒感染的策略。動物實驗表明,這種策略不僅能很好地抑制病毒的感染性,而且從理論上講,在病毒發生突變的情況下仍會起作用。目前,科學家們正在加班加點地尋找新冠肺炎的有效治療方法。研究表明,新冠病毒是通過刺突蛋白與人類細胞表面的ACE2和CD147兩種蛋白結合來感染人類細胞的,阻止這種相互作用就會阻止病毒感染細胞,所以新冠病毒刺突蛋白成為了科學家們研究的重點。
  • 細胞納米海綿或有助抑制新冠病毒感染,理論上能應對病毒突變
    美國一研究小組6月17日在《納米快報》上發表論文稱,他們研究出一種利用細胞納米海綿對抗新冠病毒感染的策略。動物實驗表明,這種策略不僅能很好地抑制病毒的感染性,而且從理論上講,在病毒發生突變的情況下仍會起作用。目前,科學家們正在加班加點地尋找新冠肺炎的有效治療方法。
  • 新冠感染後,他的腫瘤竟消失了!被激活的免疫細胞如此神奇!
    新冠病毒席捲全球給人類帶來的災難數不勝數,當人們還沉浸在新冠傷害的恐懼中時,最近爆出的一個新聞卻讓人們大為驚奇。 不僅如此,他的新冠檢測也為陰性,體內的新冠病毒也連同一起神秘消失了。
  • ...重組ACE2蛋白封閉新冠病毒S蛋白,阻止其感染人體細胞丨科學大發現
    Penninger等研究證明,使用重組人ACE2蛋白(hrsACE2),可以防止新冠病毒感染細胞和人源的血管、腎臟類器官。這一研究已經過同行評審,準備在Cell上發表[1]。ACE2蛋白就是新冠病毒感染人體,進入細胞的重要靶點。用它來預防新冠,與癌細胞分泌PD-L1片段,擊落PD-L1抗體頗有異曲同工之妙。
  • 研究發現新冠病毒能「劫持」人體免疫細胞
    參考消息網4月13日報導境外媒體稱,科學家警告說,新冠病毒能殺死強大的人體免疫細胞,而這些免疫細胞本應殺死病毒。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4月12日報導,由上海和紐約研究人員組成的一個團隊意外地發現了這一點,而這剛好符合一線醫生的觀察結果,即新冠病毒能攻擊人體免疫系統。報導稱,上海復旦大學和紐約血液中心的研究人員把活性新冠病毒置入實驗室培養的T淋巴細胞系。
  • 科學家發現一種特殊的受體參與了新冠病毒感染細胞的過程
    科學家們可能已經發現了一個以前未知的步驟,參與了使新冠病毒感染細胞的機制。科學家們發現,SARS-CoV-2與一種名為神經纖毛蛋白-1(NRP1)的受體結合,這種受體存在於人體內部的各個地方。這種連接促進了刺突糖蛋白和ACE2受體之間的關鍵聯動。
  • 科學家開發的新流感藥物技術有望應用於新冠等其他病毒感染
    據外媒BGR報導,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新的流感藥物技術,可應用於其他病毒感染,包括新冠病毒、愛滋病毒和肝炎病毒。來自普渡大學的科學家將神經氨酸酶抑制劑扎那米韋與二硝基苯(DNP)結合起來,創造出一種可以只針對病毒及其感染的細胞的分子,而使健康細胞不受傷害。
  • 感染新冠病毒後癌症神奇消失?是新冠病毒的作用嗎?
    2021年1月2日,發表在《BJ Haem》雜誌上的一篇文章吊足了大家的胃口:一名61歲的英國惡性淋巴瘤男性患者在感染新冠病毒後,神奇的事情發生了——在後續的檢查中,患者的全身的腫瘤開始消退,經過PET/CT 掃描發現全身的腫瘤病灶開始消退!
  • 專家稱新冠病毒傳播方式邪惡:受感染細胞長滿帶病毒的觸手狀刺突
    6月27日美媒報導,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研究人員首次用顯微鏡拍攝到新冠病毒感染健康細胞的過程。專家稱新冠病毒傳播方式十分邪惡,根據圖像顯示,受感染細胞會長出名為「絲狀偽足」的觸手狀刺突,在這種刺突中長滿了新冠病毒顆粒。
  • 幹細胞人肺模型可模擬新冠病毒感染_科技_中國西藏網
    英國《自然》雜誌26日發表的一項幹細胞最新研究成果,美國史丹福大學研究人員報告一種人類肺培養系統問世,它可用於模擬肺部感染,包括引起新冠肺炎的新冠病毒感染。  幹細胞是一種具有多分化潛能及自我複製能力的早期未分化細胞。
  • 外媒:科學家研發出合成納米抗體 可阻止新冠病毒感染人體
    新華社北京11月9日新媒體專電 外媒稱,一個國際科學家團隊以羊駝和駱駝體內存在的納米抗體為基礎研發出一種合成納米抗體,可通過其阻止新冠病毒感染人類細胞的功能來對抗新冠。據埃菲社柏林11月4日報導,歐洲分子生物學實驗室(EMBL)4日宣布,這種納米抗體被稱為「sybody 23」,科學家在體外試驗中已證實它能夠滅活新冠病毒。
  • 感染新冠病毒後免疫力至少維持8個月
    科技日報北京12月23日電 (記者劉霞)據物理學家組織網22日報導,澳大利亞研究人員首次揭示,感染新冠病毒後,具有保護性的中和抗體至少能在人體內留存8個月,可以防止其再次感染。研究人員稱,這項研究是對抗新冠病毒的疫苗可能長期有效的最有力證據。
  • 研究發現:新冠病毒能感染人腦細胞並可以在腦組織中複製
    已有臨床報告,在新冠肺炎疫情早期階段,有些患者會表現出神經症狀,但對於新冠病毒是否會感染人腦細胞,科學家並不清楚。近日,發表在《ALTEX:動物實驗替代品》上的研究表明,大腦類器官可以被新冠病毒感染。這意味著,新冠病毒是可以感染人腦細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