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首次發表新冠論文:武漢病毒所確認病毒進入細胞路徑
這也是《自然》首次以正式論文的形式刊發關於2019-nCoV的研究。石正麗團隊對最早在中國武漢引發呼吸系統疾病暴發的一種新型冠狀病毒進行了鑑定和表徵,揭示了其與嚴重急性呼吸症候群(SARS)冠狀病毒的相似性。研究團隊發現了新型冠狀病毒來源於蝙蝠的證據,但是此次爆發的動物來源尚待確認。武漢病毒所還確認了2019-nCoV進入細胞的路徑與SARS冠狀病毒一樣,即通過ACE2細胞受體。
-
武漢病毒所揭示宿主細胞未摺疊蛋白質反應
該工作通過定量蛋白質組學技術,首次系統地繪製了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症候群病毒(SFTSV)感染後宿主蛋白的調控圖譜,並進一步揭示了SFTSV的感染過程依賴於宿主細胞未摺疊蛋白質反應(unfold protein response, UPR)的輔助。 SFTSV是近年來流行於中國、韓國、日本等多地的一種新發蜱傳布尼亞病毒,確診感染病例呈逐年增加的趨勢,致死率可達30%。
-
首次發現新冠病毒感染人體細胞的新受體AXL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這場特殊的戰役裡,病毒毒株分離鑑定、感染機理、快速檢測、診療方案、抗病毒藥物的篩選以及疫苗研製都在被積極推進,科研人員功不可沒。 非常明確的是,新冠病毒SARS-CoV-2通過Spike蛋白與宿主ACE2受體結合,介導膜融合和病毒侵入。
-
新冠研究中國登上Science封面首次揭示新冠病毒人體蛋白受體結構
【新智元導讀】日前,西湖大學周強實驗室的一項關於新冠病毒的研究登上了最新一期Science封面,該研究利用冷凍電鏡技術成功解析了此次新冠病毒的受體——ACE2的全長結構,屬全球首次。該成果最終將對研發精準的新冠肺炎診斷、治療手段起到關鍵作用。「新智元急聘主筆、高級主任編輯,添加HR微信(Dr-wly)或掃描文末二維碼了解詳情。」
-
人體細胞感染新冠病毒後會長出帶毒液的觸角,進一步感染其他細胞
據最新一期《細胞》雜誌刊發的論文,由美國加州大學主持的一個國際科研團隊首次用顯微鏡揭示了新冠病毒感染人體細胞的「邪惡」過程:新冠病毒會使被感染的細胞「殭屍化」,長出攜帶病毒毒液的觸角,進一步感染其他細胞。
-
武漢病毒所建立新冠小鼠感染模型,有望緩解動物模型緊張問題
澎湃新聞記者 賀梨萍新冠病毒感染的動物模型對新冠研究及疫苗評價等研究至關重要。近日,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生物安全大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新發傳染病中心副主任張波團隊建立了一種以甲病毒為載體的、快速高效的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小鼠感染模型,相關成果在線發表於國際學術期刊Cell Research (《細胞研究》)。
-
武漢病毒所建立新冠小鼠感染模型,有望緩解動物模型緊張問題
新冠病毒感染的動物模型對新冠研究及疫苗評價等研究至關重要。此前的研究已知,新冠病毒(SARS-CoV-2)感染的受體為人血管緊張素轉化酶(hACE2),然而由於與hACE2存在關鍵胺基酸位點差異,小鼠ACE2(mACE2)不能介導病毒入侵,因此SARS-CoV-2不能感染普通小鼠模型。
-
海外最新研究揭示蝙蝠攜帶新冠病毒可能直接感染人
奧利瓦爾近日揭示了他在收集的數千隻中國蝙蝠樣本中的驚人發現:「我們總共發現了大約400種新的冠狀病毒。這意味著有400個可能導致一場疫情爆發的候選病毒。」捕蝙英雄SARS爆發後的十幾年來,研究人員一直在尋找下一個會對人類產生重大威脅的病毒來源。
-
【新冠疫情】科學前沿首次發現新冠病毒感染人體細胞的新受體AXL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這場特殊的戰役裡,病毒毒株分離鑑定、感染機理、快速檢測、診療方案、抗病毒藥物的篩選以及疫苗研製都在被積極推進,科研人員功不可沒。 非常明確的是,新冠病毒SARS-CoV-2通過Spike蛋白與宿主ACE2受體結合,介導膜融合和病毒侵入。
-
武漢病毒所石正麗:新冠病毒溯源背後,尋找自然界的病毒值得長久堅持
針對這個新型病毒,武漢病毒所又設計了特異性的核酸檢測方法,並最終確定這7個不明原因肺炎病人都有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石正麗說,這之後,他們又希望進一步搞清楚感染和患者體內抗體反應的相關性。同樣也動用了實驗室長期儲備的、針對所有SARS相關冠狀病毒抗體檢測的方法,發現在早期感染的病人血清中出現IgM的升高和IgG的持續升高,這表明7個病人的感染是新冠病毒的急性感染。
-
英國專家解讀:首次感染新冠病毒後,成年人能免疫多久?
近日,一項由英國新冠病毒免疫學聯盟發起的研究表明,有症狀新冠病毒感染者體內T細胞水平相當高,因而大多數成年人可能在首次感染新冠病毒後6個月內都含有抵抗新冠病毒的細胞(T細胞)免疫。該研究可能是了解新冠病毒感染後是否可預防二次感染以及可維持多久免疫的關鍵。
-
母乳可阻止細胞感染新冠病毒,甚至對病毒有滅活作用?
用於測試的母乳是在2017年收集的,遠早於新冠疫情爆發。測試的細胞類型種類繁多,從動物腎臟細胞到年輕的人類肺部、腸道細胞等。 結果發現,無論病毒感染哪種類型的細胞,大多數活毒株都被殺死了。
-
學術頭條:武漢病毒所所長反駁新冠起源陰謀論,中國自然科學論文數...
他們發現,新冠病毒基因組中鳥嘌呤突變成尿嘧啶的比例在病毒傳播給人類後幾乎增加了10倍。 不管有無症狀 新冠感染者攜帶病毒量一樣多 近期在一項發表於《美國醫學學會·內科學》的新研究中,韓國研究人員對一個隔離點的有症狀與無症狀感染者分別進行了拭子樣本檢測,他們發現那些無症狀攜帶者(包括後來也從未出現症狀的人)的鼻子、喉嚨和肺部攜帶的病原體與有症狀者同樣多。
-
聯合武漢病毒所,廣東團隊新冠研究取得2項重要發現,成果登上中國期刊!
武漢病毒所裴榮娟副研究員和南方醫科大學2018級博士生馮健琦為共同第一作者,榮知立和陳新文為共同通訊作者。新冠病毒首要靶向人肺部上皮細胞,導致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嚴重威脅人類健康。傳統的病毒研究主要使用細胞模型和動物模型,但是體外細胞模型不能有效模擬體內的多細胞環境,而動物模型則存在明顯的物種差異,從而導致這些模型都有各自明顯的局限性。
-
...李蘭娟院士團隊聯合清華李賽團隊重磅揭示新冠病毒全病毒精細結構
全球首個揭示新冠病毒全病毒三維精細結構及核糖核蛋白複合物的分子組裝圖片來源: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在此之前,國際上對新冠病毒的結構研究大都聚焦於某一個部位或者蛋白分子,該研究在國際上首個解析了真實新型冠狀病毒全病毒的精細結構,並原位揭示S蛋白天然構像和分布、核糖核蛋白複合物在病毒體內的分子組裝過程等。
-
天氣熱了,蚊子或成新冠病毒宿主?武漢病毒所回應
據官網資料顯示,石正麗系武漢病毒研究所新發傳染病研究中心主任、生物安全工作委員會主任、新發病毒學科組組長。石正麗被外界譽為「蝙蝠女俠」,因其在SARS病毒溯源的研究中證實了蝙蝠是SARS冠狀病毒的自然宿主。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武漢病毒研究所成為輿論關注焦點。
-
前瞻基因:冰島現全球首例新冠「雙重感染者」,病毒變異速度或加快
「雙重感染者」 冰島德科德基因公司的主管卡裡·斯特凡松近日在接受新聞採訪時說,到目前為止,該公司已經對冰島新冠肺炎檢測中發現的大約40種新冠病毒變體進行了基因測序,並發現有一人同時感染了兩種新冠病毒變體。
-
海外最新研究揭示蝙蝠攜帶新冠病毒可能直接感染人 無需經過中間宿主
專家稱他和同事們採集蝙蝠的研究項目發現,蝙蝠病毒並不需要在另外一種動物體內發生變異才能感染人類。「這些步驟是不必要的。我們所展示的是,這些蝙蝠種群中與SARS相關的病毒有直接進入人類細胞的潛力,而不需要感染另一個宿主導致額外突變。」
-
新冠病毒長這樣!我國科研人員揭示新冠病毒全病毒精細結構
冠狀病毒的全病毒三維精細結構,這對深入了解新冠病毒的生物特性、疫苗設計、抗病毒藥物研發等具有重要意義。該研究成果已於9月14日在國際權威學術雜誌《細胞》在線發表。科研人員成功從一名新冠肺炎重症患者體內分離得到病毒株,並將其在體外大量培養、有效滅活。
-
首個新冠病毒全病毒精細結構被揭示是怎麼回事 新冠病毒全病毒長...
北京時間9月14日,李蘭娟院士與清華大學生命學院李賽研究員在國際權威學術雜誌《細胞》在線發表題為「Molecular architecture of the SARS-CoV-2 virus」的研究成果,揭示了首個新冠病毒全病毒精細結構,這也是目前國際上最清晰的3D病毒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