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上海大眾衛生報
近日,一則新聞引起人們,尤其是心血管疾病患者的高度關注:在國家組織冠脈支架帶量採購中,幾乎所有的冠脈支架都從以往1.3萬元的價格直接跳水,降幅 95%以上,競標價均在千元以下。
這無疑是一件大好事。對此,一些患者認為今後安裝冠脈支架就不用再受制於價格因素了,可以多安裝幾個了。對此,心內科專家張俊峰主任醫師提醒說:「這個想法是錯誤的。安裝冠脈支架是有手術適應證的,並非想裝就能裝,也不能因為降價而想安裝幾個就安裝幾個。」
「從醫學角度來說,安裝冠脈支架治療是把雙刃劍,既有好處,也有壞處,這就要具體到每個患者而言了。安裝支架的好處是救命,改善心肌缺血受損,消除胸痛症狀,改善心臟功能,提高生活質量。壞處是增加血栓風險,以及血管內膜增生發生再狹窄。」張俊峰主任指出,雖然近年來一些新科技,例如藥物支架、生物可降解支架、高效抗血栓藥物、抗增生藥物等的應用,可大幅減少壞處,但作為一種心臟微創手術,除了價格因素,安裝冠脈支架的患者還需要清楚了解以下事宜。
安裝支架有適應證
對穩定型冠心病患者來說,如果主要血管管腔狹窄超過70%,有相應症狀和客觀缺血依據的患者可以考慮植入支架。相反,如果患者冠脈阻塞不嚴重,狹窄程度<70%,或雖然>70%,但阻塞位於分支血管,而且病情穩定,無明顯症狀及客觀缺血依據,則以藥物治療為主。而對急性冠脈症候群,即病變不穩定甚至發生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應儘快進行冠狀動脈造影和緊急安裝支架。
支架安裝後會發生移位?
支架是用高壓球囊把金屬支架絲擠壓嵌入血管內膜斑塊組織內的。剛剛植入時,支架金屬絲的血管一面是暴露的,一般 3 個月後就可以完全包埋在血管壁內。即使患者在劇烈活動、突然的體位變化、劇烈咳嗽等情況下,支架也絕不可能發生移位。目前主流的冠脈支架材質是鈷鉻合金,它對人體無害,且因其材質屬於非磁性或弱磁性物質,安裝以後仍可以進行心臟磁共振掃描。
支架可降解因而有使用期限?
生物可降解支架是近些年才出現的新產品,由多聚乳酸構成,優點在於可在體內自行溶解,並隨著支架的吸收逐步恢復血管原有的舒張功能。可是,生物可降解支架雖然已在一些相對簡單的冠脈病變上取得類似於金屬支架的療效,但針對相對複雜的冠脈病變尚需改進,效果還需長期驗證。一般而言,安裝的支架不存在使用壽命問題,經過一段時間,其會完全被新生的血管內皮包埋,成為血管壁的一部分。
有了新技術就無需支架了?
溶栓、取栓、旋磨、雷射、超聲等打通冠脈技術確實存在,而且在臨床上也被廣泛使用。溶栓治療適用於急性心肌梗死發生後3~6小時內的患者,而且溶解的僅是冠脈內的血栓,管腔內的粥樣硬化斑塊無法排除。取栓、抽栓治療目標也是血栓,而不是斑塊。急性心梗往往是在冠脈固定狹窄的基礎上,斑塊破裂誘發血栓而造成的,所以溶栓、抽栓後仍需要安裝支架來解決冠脈狹窄問題。旋磨、雷射、聲波球囊等斑塊銷蝕技術雖可把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碎化分解成比血細胞還小的顆粒碎片,隨血流衝走或被吞噬細胞吞噬,或者使斑塊氣化消失,但這些治療均是為了打通冠脈,為安裝支架做前期準備。可見,這些新技術並不能代替支架。
支架和搭橋療效不一樣?
搭橋手術是截取患者自身的血管,如大隱靜脈、乳內動脈、橈動脈,給阻塞的心臟血管另外建一條通道,即幫助狹窄冠狀動脈的遠端和主動脈連接起來,讓血液繞過狹窄部分而順利到達缺血的部位,改善心肌血液供應能力。它的遠期療效與安裝支架相當,但支架的優點在於操作方便、創傷小,能重複進行;而搭橋,尤其是全動脈化搭橋,雖然持續通暢率較高,但手術創傷大,風險較高,重複手術幾乎不可行。
【來源:新聞晨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