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晶片一次檢測全部染色體 防止遺傳缺陷

2020-11-30 大豫網

據孫瑩璞介紹,流產大多為遺傳因素所致。胚胎植入前遺傳學診斷,是對試管嬰兒技術體外培養第三至五天的早期胚胎的1-2個細胞進行遺傳學分析和診斷,將診斷正常的胚胎移植入子宮、對有遺傳缺陷的胚胎不進行移植的一種新興技術。

較之以前的胚胎植入前遺傳學診斷方法來說,單核苷酸多態性基因晶片技術更「高效」。「它能一次檢測出人體全部的46條染色體數目結構異常,及部分單基因突變,而且誤診率很低,僅約2%。」孫瑩璞說,此次成功使得我國成為繼美國之後,第二個應用此技術獲得臨床妊娠成功的國家,填補了我國在胚胎植入前遺傳學診斷試管嬰兒技術上的又一項空白。

相關焦點

  • 廈門建染色體遺傳病基因晶片開放式檢測研究平臺
    新華社廈門5月29日電(記者項開來)廈門市婦幼保健院日前建成染色體遺傳病基因晶片開放式檢測研究平臺。今後只需取10毫升羊水或2毫升臍血,就能進行全基因掃描,一次性檢測出90多種遺傳病,幾乎囊括了人類目前已發現的所有遺傳病。
  • 「全基因組測序在出生缺陷及兒童未確診罕見遺傳疾病檢測...
    全基因組正式開始臨床服務   未確診先天缺陷兒童罕見病全基因組測序項目啟動      2018年3月10日,由中國醫師協會、中國醫師協會醫學遺傳醫師分會主辦,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承辦的「全基因組測序在出生缺陷及兒童未確診罕見遺傳疾病檢測中的臨床合作研究及共識討論
  • 幹預遺傳基因缺陷 誕生健康雙胎嬰兒
    原標題:幹預遺傳基因缺陷 誕生健康雙胎嬰兒   [導讀] 我國首例胚胎植入前遺傳學診斷楓糖尿病基因健康雙胎試管嬰兒,日前在解放軍總醫院出生。   幹預遺傳基因缺陷 誕生健康雙胎嬰兒   楓糖尿病單基因遺傳出生缺陷產前診斷及幹預取得新突破   ■最新發現與創新   新華社北京3月1日電 (羅國金 周紅輝)我國首例胚胎植入前遺傳學診斷楓糖尿病基因健康雙胎試管嬰兒,日前在解放軍總醫院出生。根據新生兒出生時靜脈血檢測3月1日回報結果,新生兒不攜帶致病突變基因。
  • Y染色體父系遺傳標記檢測是什麼技術?
    不過DNA-Y染色體檢驗有父系遺傳特點,因而可幫助警方發現案犯所在的家族,進而縮小排查範圍。" 北京中正司法鑑定所所長鄧亞軍表示。就像中國人的家族譜中只出現男性後代的名字一樣,Y染色體也是只在家族男性中遺傳。父親將Y染色體遺傳給兒子,兒子再將Y染色體遺傳給孫子……,一代代的遺傳下去,因而Y染色體在家族男性中形成了一個遺傳的標記。
  • 性染色體的遺傳規律
    但其中有一對在男性體內會有些不對稱,因為其中包含了一條來自父親的Y染色體和一條來自母親的X染色體。而女性則是一條來自父親的X染色體和一條來自母親的X染色體。母親總是向子女遺傳自己兩條X染色體中的任意一條,而父親則會向兒子遺傳自己唯一的那條Y染色體,但向女兒遺傳自己的唯一的那一條X染色體。
  • 科技和醫學永遠是相互成就的,現在通過晶片,可以進行染色體檢測
    經過十多年的發展,晶片的設備已經十分成熟。通過晶片,可以進行染色體檢測、單倍體症候群篩查、胚系發育不全高發症候群篩查等檢測。利用體外dna聯用可以非常方便、快速的檢測疾病。基因晶片技術應該屬於高通量分析技術。能檢測的基因有不少,但檢測的能力也取決於設備、時間等因素。
  • 愛耳日:60%的耳聾與遺傳基因有關 康碼呼籲重視出生缺陷預防
    60%的耳聾與遺傳基因有關 導致耳聾的主要因素有兩種:遺傳基因和外界環境。經聽力障礙病因學研究顯示,全球範圍內約60%的耳聾患者與遺傳基因有關。並且,我國耳聾基因攜帶人群非常龐大,正常人群中耳聾基因的攜帶率約為4%至6%。北京301醫院聾病分子診斷中心曾在全國28個省市做過10880例耳聾基因檢測,發現每100名聽力正常人中,就有6人攜帶了耳聾突變基因。
  • 美國人類遺傳協會給兒童基因檢測的8大建議
    如今,在兒童基因測序領域已經有一定的經驗,測序引入了基因晶片技術和下一代測序技術,並從單基因分析發展到全基因組的分析。然而,兒童基因檢測存在的問題之一是可以揭示血緣關係。在大部分地區,近親通婚是非法行為,醫生沒有義務揭示成年人之間的近親通婚行為,但必須報告任何可疑的兒童虐待行為。基因檢測還可以揭示非正常的親子關係,這種情況比較常見,據估計1%到10%的兒童沒有父親。
  • 天津啟動2019年民心工程胎兒染色體非整倍體無創基因檢測項目
    2012年,本市將胎兒染色體非整倍體無創基因檢測技術用於產前篩查,累計檢測約16萬例,篩查出各類染色體非整倍體胎兒700餘例,通過有效地幹預避免了我市缺陷患兒的出生,該項基因檢測技術對控制本市出生缺陷、提高出生人口素質發揮了重要作用。
  • 一婦嬰胎兒醫學科榮獲染色體基因組結構異常檢測室間質評證書
    本次室間質評考核了各臨床實驗室關於染色體基因結構異常檢測的實驗流程及對拷貝數變異(CNV)的臨床意義解讀。本科室順利通過此次考核,顯示了優質的檢測質量與CNV臨床意義解讀水平。產前診斷中心實驗室科室建立了標準的PCR實驗室,並於2014年通過了上海市臨檢中心的驗收,開展的項目有產前樣本的基因晶片、流產物的基因晶片、單基因疾病檢測等。
  • 人類染色體全部破譯
    在人體全部22對常染色體中,1號染色體包含基因數量最多,塊頭最大。其基因數目多達3141個,是平均水平的兩倍,共有超過2.23億個鹼基對,破譯難度也最大。  一個由150名英國和美國科學家組成的團隊歷時10年,才完成了1號染色體的測序工作。  先前,科學家不止一次宣布該計劃完工,但推出的均不是全本,而是人類基因組草圖。
  • 染色體異常三代試管嬰兒如何解決
    伴隨著小編一起來深入了解吧:先來掌握下情況狀況:在我國,那樣一個出生缺陷的多發國家,生育聰明寶寶才算是重要。據調查,現階段在我國每一年新生嬰兒以幹萬的企業測算,出生缺陷發病率約為5.6%,全國性每一年增加出生缺陷患者約90萬例,並呈逐漸增長的趨勢。
  • 23魔方基因檢測價格 一次檢測只需299元
    基因檢測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技術,它的檢測可以提前知道我們的疾病,那麼23魔方基因檢測價格你清楚嗎?還有就是你對23魔方這個公司了解嗎?下面就趕緊的來瞧瞧吧。    成都二十三魔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5年3月,面向中國人提供基因檢測服務,開展生命數據分析業務。公司依託網際網路+基因檢測,構建生命大資料庫,以「數據化生命,使每個人受益」為使命,打造一家值得信賴的基因企業。    公司名稱23魔方,源自人類擁有23對染色體,魔方表達了基因多態性。
  • 消費級基因檢測突圍 F155染色體劉姓者或是劉邦後代
    遺傳因素=健康風險?以服務對象檢測的方式和用途不同,基因檢測分為消費級基因檢測和臨床級基因檢測,兩者的最大區別在於,後者的診斷報告被醫療機構認可,可作為就診的輔助材料。以國內消費級基因檢測的頭部企業——23魔方和微基因比較,23魔方為賽默飛世爾科技 (Thermo Fisher Scientific) 的 80萬+ 位點晶片進行基因分析。微基因使用的是Illumina 基因晶片,可進行120萬個位點分析。無論是哪一種方式,其檢測結果在經過幾年的發展後都有趨同性。
  • 染色體核型、微陣列、高通量測序、FISH等檢測手段的區別與應用
    經常遇到染色體方面的問題,於是搜來搜去搜到了這麼一篇科普文章,經授權,並進行了稍微的格式調整,轉發如下:  隨著現代檢測技術手段的不斷推陳出新,很多染色體病、基因病都逐漸得到了確認。對一些遺傳致病基因不但可以通過先進手段檢測出來,也可以通過產前篩查及基因阻斷技術成就一個家族後代健康的夢想。
  • 為人父母的你,知道孩子有哪些遺傳基因嗎?
    ▲ 常見的遺傳代謝病達1000餘種; ▲ 不同種族或地域的新生兒 IEM 總體發病率可達 1/1000- 1/5000; ▲ 多為單基因遺傳病(基因檢測可準確診斷); ▲ 80%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少數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或X連鎖伴性遺傳及線粒體母系遺傳
  • 解碼生命:從多視角看生命|遺傳|人類基因組計劃|解碼生命|基因組|...
    33.1.3 美國的遺傳諮詢體系 67233.1.4 我國遺傳諮詢體系的差距和對策 67433.2 產前診斷和遺傳諮詢 67933.2.1 無創產前檢測 67933.2.2 介入性產前診斷 68033.2.3 染色體核型分析技術 68033.2.4 分子診斷檢測技術 68133.3 遺傳診斷和遺傳諮詢
  • 前瞻基因產業全球周報第47期:最強癌基因找到了 居然不在染色體上
    Nature發布的新研究中,科學家終於首次直接觀察了ecDNA (不止基因測序),他們發現:ecDNA上的癌基因,是腫瘤的整個基因轉錄組當中,表達水平最高的那部分基因。而染色體上癌基因的表達相對較低。ecDNA上的癌基因之所以比染色體上的癌基因更能發揮作用,主要是因為不像染色體那樣受到嚴格保護,它更容易讀取,能快速擴增,具有侵略性。
  • 父母染色體正常,胎兒咋就染色體異常流產了呢?
    點擊查看 臨床上常碰到一些本身沒什麼毛病的夫妻結果胎兒卻因為染色體異常導致孕婦自然流產或胎停了。患者常常會很困惑:「我們夫婦查過染色體是正常的,為什麼孩子的染色體會不正常的呢?」
  • 基因缺陷帶來多少災難?為了家人,一定要了解!
    所謂疾病易感性是指由遺傳決定的易於患某種或某類疾病的傾向性。具有疾病易感性的人一定具有特定的遺傳特徵,簡單地說就是帶有某種疾病地易感基因組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