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何曾相似!混亂的選舉,撕裂的美國,緊隨而來的美國內戰

2021-01-09 騰訊網

林肯有一句名言:「我在這場戰爭中的最高目標是拯救聯邦。」這句話其實是有些諷刺的。

林肯當選總統之後僅僅39天,美國內戰便爆發了,從某種程度上說,是他的當選引發了美國歷史上最慘痛的戰爭。回顧1860年大選,很多東西頗值得玩味。

首先,林肯獲得的選票數並不佔絕對優勢。

在1860年選舉中,林肯獲得了186.6萬張選票,僅佔總票數的39.8%,也就是說還不到四成。儘管林肯是得票最多的候選人,但是這主要歸功於競爭對手民主黨的分裂,兩位民主黨候選人總計獲得了近5成的選票。

其次,林肯反對奴隸制的主張也未獲得多數人的支持。

林肯所代表的共和黨剛成立不久,北方民眾早已厭倦了民主黨人對奴隸問題的曖昧不清,旗幟鮮明地反對奴隸制是共和黨的一道殺手鐧。

民主黨的兩位候選人都持維護奴隸制的立場,區別在於,北方的道格拉斯主張消極地維持現狀,他既不反對奴隸制,也不反對奴隸制的推廣,但他認為,奴隸制不得藉由法律強加於不願意接受奴隸制的地區。

道格拉斯的這一立場惹怒了南方,此時的南方猶如一座沉睡的火山,幾百萬黑奴猶如火山底下的熔巖,隨著北方不斷出現結束奴隸制的聲音,南方人擔心這座火山會被喚醒,因此極力主張奴隸制度在任何地方都是合法的。

民主黨也因此而分裂,南方民主黨人推出了自己的候選人——布雷肯裡奇,本來希望不大的林肯成了最大的受益者。

另外,當時新成立的「護憲聯合黨」的候選人貝爾的立場也與林肯相左,而他贏得了維吉尼亞、肯塔基和田納西三州。

最後,選舉人票的分布呈現出驚人的撕裂。南方幾乎全部支持布雷肯裡奇和貝爾,北方幾乎全部支持林肯。

當選總統竟然沒有贏得南方的任何一個州,這是美國歷史上的第一次。

最可嘆的是試圖在兩者之間走調和路線的道格拉斯,他拖著病體跑遍了當時美國的所有州,在一切場合儘可能地闡述自己的主張,但他很快就意識到,自己完全沒有獲勝的希望,國家是如此撕裂,他現在兩邊不討好:在北方人看來,他是一個蓄奴主義者,在南方人看來,他是民主黨人的叛徒。

作為經驗最豐富的候選人,道格拉斯最後僅僅贏得了密蘇裡州的區區12張選舉人票。結果公布之時,道格拉斯已經身染重病,當得知林肯獲勝,他說:

「我要到南方去,要去維護聯邦的統一。」

可惜道格拉斯並沒能獲得這樣的機會,林肯的當選引發了全面的危機。

1860年12月20日,南卡羅來納率先宣布退出聯邦。6周之內,6個其他南方州相繼退出。

1861年2月18日,南方各州組成的美利堅聯盟國正式成立。

1861年3月4日,林肯正式就任總統,美利堅聯盟國向華盛頓派出特派使團,要求接收聯邦在南方的皮肯斯堡和薩姆特堡軍事基地。

1861年4月12日,南方軍隊炮擊薩姆特堡,美國內戰爆發。

在付出了115萬名士兵的傷亡之後,林肯終於實現了他的諾言——他拯救了聯邦。然而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是,如果不是那場選舉,南北方是否會如此撕裂而不得不走向戰爭呢?

在英國和法國,他們的精英們可沒有愚蠢到用一場代價巨大的內戰去結束奴隸制。

歡迎關注,與龍馬君一起,相信思想的力量。

相關焦點

  • 綜述|撕裂的社會 混亂的美國
    在大選年背景下,美國社會被重重矛盾裹挾:種族衝突、政治極化、社會動蕩u2026u2026而新冠疫情應對失控,更折射出一個日益撕裂和混亂的美國。11月2日,美國洛杉磯縣貝弗利山市商業區的商家將店鋪門窗封上。為應對美國大選可能出現的抗議或騷亂,貝弗利山市不少商業區開始加強防護和安保。(新華社發) 美國媒體指出,沿街商鋪的這些木板正在提醒美國人「現實有多糟糕」,「這場選舉增加了人們的恐懼和不安」。
  • 深度撕裂!混亂的美國陷入「一國兩民」境地
    混亂的美國新華社北京11月23日電截至21日,美國累計新冠確診病例超過1200萬例,累計死亡病例超過25.5萬例。在大選年背景下,美國社會被重重矛盾裹挾:種族衝突、政治極化、社會動蕩……而新冠疫情應對失控,更折射出一個日益撕裂和混亂的美國。
  • 美國大選選舉日投票開始
    11月3日零時剛過,選民在美國新罕布夏州小鎮迪克斯維爾山口按照傳統率先投票。新華社發(卡琳·哈裡根攝)  新華社華盛頓11月3日電(記者徐劍梅 孫丁)2020年美國大選選舉日投票3日開始,全美預計將有數千萬名選民前往投票站,投票選出下一任美國總統、數百名國會議員及部分地方官員。  美國東部時間3日零時(北京時間3日13時)剛過,新罕布夏州兩個小鎮的近30名選民按照傳統率先投票,並當場開票。
  • 林肯與美國內戰的進程
    堪薩斯內戰,引起了當時美國國內各政黨間的重新組合,北方工業資產階級放棄了過去的妥協態度,這推動了一切反對奴隸制度的力量聯合起來,與奴隸主進行堅決鬥爭。1860年11月,共和黨參加四年一度的總統選舉。內戰爆發了。之後,南部又有4個州參加叛亂。美國南北雙方長期矛盾和鬥爭終於發展為全面武裝鬥爭。這是歷史的必然,正如馬克思指出的:「當前南部與北部之間的鬥爭不是別的,而是兩種社會制度即奴隸制度與自由勞動制之間的鬥爭。這個鬥爭之所以爆發,是因為這兩種制度再也不能在北美大陸上起和平相處。
  • 歷史上有哪些重大浩劫?鮮為人知的美國內戰—殘忍的謝爾曼
    大家好,我是海哥講電影,是一個傳統文化愛好者,我會用不一樣的視角與你一共見證歷史,共享知識,下面請欣賞我的原創文章。歷史上有哪些重大浩劫?鮮為人知的美國內戰—殘忍的謝爾曼美國內戰發生在1861年4月12日直到1865年4月9日才結束,根據戰後的統計,美國內戰中至少有60萬多人直接死於戰火,美國當時人口只有800多萬,死亡比例非常之高。美國死於兩次世界大戰、越南戰爭、韓戰的人數,和美國內戰比起來都是小兒科。
  • 提前一周做準備,美國大兵進入國會,上一次是美國內戰
    1月6日,美國國會被大量川普的支持者闖入,造成混亂,事件造成多人傷亡,也引發了美國上下對於川普不滿的情緒。如今,距離拜登成為總統的就職典禮僅僅只剩下幾天而已,為了保護國會的議員們,更是為了防止「國會騷亂事件」再次發生,大批國民警衛隊提前一周做好了準備,入駐美國國會大廈內部。
  • 美國那點事丨「佔領國會山」中的政治暴力:美國會走向內戰嗎
    川普表示,「這代表著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第一個總統任期的結束,但這只是我們為了讓美國重新偉大而進行鬥爭的開端」。「雙方不把對方視為對手,而是視為惡魔」拋開「佔領國會山」引發的各種指責和嘲諷,美國的政治暴力問題是值得深入思考的。
  • 美國的十字路口|政治極化與撕裂愈演愈烈,未來4年能好嗎
    為應對疫情衝擊,美聯儲採取了激進的「零利率+無限量化寬鬆」的貨幣政策,美國國會通過總額超過3萬億美元的財政紓困政策,極力避免經濟與金融市場陷入無序與混亂之中。大規模刺激為市場注入了大量流動性,美國股市、債市、樓市均創下歷史新高。
  • 美國上次不認同大選結局,讓他們打了四年的內戰
    在160年前的美國總統大選中,林肯在代表共和黨人的競選中提出了要全美奴隸制度廢除的想法,而美國南方州方面則激動地認為,這是北方工業代表對「憲法賦予美國民眾的基本權利肆意侵犯」,因此,在林肯成功贏得選舉成為美國總統之後,立刻就有7個南方州掛上了「美利堅聯盟國」的旗幟,宣布獨立。
  • 2020年美國總統選舉誰笑到最後?
    總統選舉、國會選舉以及多個州和地方選舉同日舉行,而最受關注的無疑是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前副總統喬·拜登與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現任總統唐納·川普之間的爭奪。  川普和拜登選前最後一日爭奪「搖擺州」  美國總統選舉日前一天,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現任總統唐納·川普與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喬·拜登在「搖擺州」進行「最後一分鐘」拉票活動。
  • 2020美國大選鏡像:1876年美國大選
    在美國歷史上,與2020大選亂象最接近的一次莫過於1876大選。一樣是共和黨和民主黨之間的博弈,一樣是民主黨在選票上存在欺詐行為,一樣是問題州提供了兩套選舉人票,一樣是鬧到了國會計票流程。所以,在目前美國總統大選又陷入泥潭之時,回望1876年底和1877年初,那個幾乎又要引發美國內戰的激烈爭端及其解決過程,有利於我們深入讀懂美國政治危機的解決機制。1865年內戰結束後,勝利的共和黨人在聯邦政府中佔據了近十年的統治地位,但,美國的南北衝突並未消失,只是在新的力量對比之下換了一種形式:圍繞著南方重建政策展開。
  • 如果南方邦聯贏得了美國內戰,會怎樣?
    南北戰爭(American Civil War,即美國內戰),是迄今為止美國歷史上一場最大規模的內戰 ,參戰雙方為北方美利堅合眾國和南方的美利堅聯盟國。戰爭最終以北方聯邦勝利告終。長久以來,人們對這場戰爭猜想了很多「另一種可能」。
  • 川普拒絕承認選舉結果,美國歷史上有過類似先例嗎?
    在選舉日過了三周以後,現任總統川普還沒有承認失敗,並試圖推翻選舉結果,不得不說這是一個奇聞。今天我們把眼光放長遠一點,來看看美國歷史上是否有過類似的先例。事實上,從美國1787年建國開始,就有人擔心總統會獲得太多權力,以至於在他們失去連任的時候,他們會濫用總統的巨大權力而拒絕退位,即使選民們把他們投票投下去了。但是美國的建國者們並沒有創造一個完美的選舉系統來解決這個問題。在2020年選舉之前,美國歷史上最有爭議的一次選舉是1876年總統大選。
  • 國會「陷落」,川普推特被封,華盛頓暴亂下空前撕裂的美國
    當天下午,川普發表視頻講話,在講話中他繼續指責2020年總統選舉是有欺詐的選舉,「我深感你們的痛苦、失落、不甘。我知道你們很傷心,因為我們的選舉勝利果實被偷走。」
  • 橋水達裡奧新作:美國釋放重要信號,發生內戰概率飆升
    請注意,兩黨選民對民粹主義者的支持程度都很高,這反映在美國的選舉結果和民調數據上。這些數據清楚地表明,美國的分裂程度是普遍而且極端的。隨著民粹主義者的崛起,雙方立場更加極端,兩極分化加劇。就像這些統計數據所反映的那樣,現在美國出現了非常嚴重的兩極分化。
  • 觀察丨國會大廈遭暴力攻破 美國大選在混亂中走向終點 國會山之亂...
    距離2020年11月3日的大選已過去2個多月,美國發生了最混亂的一幕:大量抗議者衝破了路障,闖入美國國會大廈內部,並與警察發生衝突。打砸破壞之餘,一位抗議者甚至站到講臺上大喊道:「川普贏得了選舉!」  當時,美國國會正在進行總統大選結果確認的最後環節——參眾兩院聯席會確認由各州選舉人團投下的選舉人票。
  • 從中期選舉看美國參議院制度的演進及運轉
    參議院制度的僵化在變革之風漸吹的2018年中期選舉映襯下尤為刺眼。圖為當地時間2018年11月14日,美國華盛頓,參議院多數黨領袖米奇·麥康奈爾(中)會見在中期選舉中新當選的共和黨參議員。視覺中國 圖美國憲法素來為外界奉為圭臬,畢竟它在1787年制訂完畢後,僅經過27處變動,一直沿用至今。
  • 黑人奴隸在美國歷史上的悖論
    《為奴十二載》描述了美國黑人奴隸在壓迫和剝削下的痛苦生活,本報特邀學者張聚國追溯了美國黑人奴隸買賣以及黑人追求自由的歷史。  起源 販賣黑人,解決勞動力奇缺  《獨立宣言》中的「人」,不包括黑人、印第安人和婦女。在傑斐遜眼裡,黑人的理性和思維比白人低劣得多,缺乏想像力。
  • 美國人的內戰紀念碑之爭:推倒雕像也抹不去歷史
    其實在華盛頓還有多座這樣記錄美國內戰歷史的紀念碑,比如在美國財政部南邊的綠地中間就有一座南北戰爭時期北方重要將領謝爾曼(William Tecumseh Sherman)的紀念碑。而在華盛頓的主街賓夕法尼亞大街上,還有兩座南北戰爭名將:葛底斯堡戰役的功臣漢考克(Winfield Scott Hancock)將軍和米德 (Gordon Meade)將軍的紀念碑。
  • 達利歐談階級鬥爭:美國處於爆發革命或內戰的臨界點
    來源:新浪財經全球最大對衝基金橋水的創始人瑞-達利歐周二在社交媒體上發表文章稱,美國正處於一個臨界點,如果控制不好的話,可能從可控制的內部緊張局勢演變成一場革命或內戰。達利歐在文章中寫道:「人民和政客之間劍拔弩張,其緊張程度是71歲的我有生以來所僅見,」指出多個國家的混亂正在加劇。「美國如何處理其混亂局面,將對美國人、世界其他國家以及大多數經濟體和市場產生深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