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對這個姓氏深惡痛絕,讓其世代為奴不得翻身,只好改姓吳

2021-01-11 像風講野史

在歷代的開國皇帝中,朱元璋可以說是最狠的那個人了,不管是對他的敵人,或者是當朝的貪官,還有不是那麼聽自己話的人那是絲毫都不會手下留情的,而他還有一個讓他恨之入骨的姓氏,在他當皇帝後讓這個姓氏的人永世為奴不得翻身,逼得這個姓氏的人全部改姓。

而這個人就是南宋時期的一個阿拉伯商人,叫蒲壽庚,他剛開始來著做生意的時候,是在今天廣州這個地方對外做出口貿易,後來經過自己的運作,又當了泉州的舶司,在當時的中國他本身就是一個相當會做生意的人,加上他又當了官,生意肯定是越做越順了,在他當上官沒多久後很快就成了泉州當地的最大香料商人,而自此之後泉州香料和海外的貿易被他一個人握在了手中三十年之久。

後來宋朝遭元軍打敗,宋朝皇室全部逃到了泉州,知道蒲壽庚的海上力量十分強大,希望他能派兵對抗元軍,沒想到蒲壽庚一口就回絕了宋朝皇室,無奈執行宋朝皇室又逃到廣州,在廣州後元軍圍剿。宋朝宣布滅亡。

為蒲壽庚為了不被報復和牽連,他把當時留在泉州的皇室外宗子弟全部殺了,把軍隊也全部上交了元朝,而他們家族的輝煌也就繼續的延續了下去,直到元朝末年的時候,蒲壽庚的孫女婿看著自己手上的勢力已經非常的強大,於是就起兵想要搞割據,不過還是沒敵得過元朝被打敗,也導致了蒲家的覆滅。而一個家族壟斷一個行業的後遺症隨著蒲家的覆滅也徹底地體現了出來,蒲家覆滅之後他們所經營的渠道也沒人接管,同時也出現了許多的海盜,而當時的朝廷為了阻止海盜騷擾,採取了禁海的政策,讓中國失去了和世界同步的機會。

而在朱元璋稱帝後,由於蒲壽庚家族的事跡讓朱元璋是深惡痛絕,把蒲氏後人全部都發配充軍,並且下令讓他們世代為奴,讓他們蒲氏再也翻不起身來。而那些僥倖逃脫的蒲氏後人也迫於壓力,全部都改成了吳姓。

相關焦點

  • 朱元璋:在水中生活,不得上岸
    朱元璋,我們都知道,他出身貧農家庭,幼時貧窮,曾為地主放牛。後來遇到自然災害,家中沒有吃的了,還剃髮出家,四出流浪,靠化緣為生,25歲還是一貧如洗,也沒有家室,直到加入了郭子興領導的紅巾軍才逐步翻身。
  • 一日為奴,世代為奴,與螃蟹共生的海葵,吃不飽長不大被撕裂
    一日為奴,終生為奴。不,還不夠,一日為奴,世代為奴。
  • 朱元璋最討厭的一個人,曾下令:其子孫世世代代在水中生活,不得上岸
    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時可謂是困難重重,雖然元朝軍隊的強大使得朱元璋一籌莫展,但是元朝並不是朱元璋一生中真正的宿敵,而早年間與朱元璋決戰於鄱陽湖的陳友諒才是朱元璋一生中最為忌憚的人物。
  • 一個口四個又,這個「啜」字的歷史典故到底是怎樣的?
    老公不得已為難的找我這個「大坐家」問:「老婆啊,你看看這是姓什麼啊?我不認識這字兒,怎麼給他訂酒店啊!」 我還沒看就哈哈嘲笑他:「哎呦,還有我們大總監不認識的字兒呢?」結果我接過來一看,我也不認識,念什麼! 啪啪打臉之後我倆只好問頭條君,然後一查原來這個啜字:念chuo四聲。
  • 如果您是這個姓氏,那可能不是「華夏子孫」,而是伊朗人的後代
    其俗土著,耕田,田稻麥,蒲陶酒。城邑如大宛。其屬小大數百城,地方數千裡,最為大國。」安息國是我國古時對帕提亞帝國的稱呼,帕提亞帝國是亞洲西部伊朗地區古典時期的奴隸制帝國。 東漢建和二年(148年),安息國的太子安世高(本名為清,字世高)拒絕當國王,一心向佛,後當了僧人,讓自己的叔父繼承了王位,然後又通過絲綢之路來到了我國宣傳佛法,並且定居在了洛陽,繁衍生息。
  • 朱元璋子孫的名字和化學元素周期表的漢字一樣,他們到底誰抄誰?
    中國現代科學的發展與這個人密切相關,但他並不出名。他真正的名聲之一是翻譯元素周期表。因為為了讓中國人民了解元素周期表,如何翻譯它是最重要的。當時,由於清代的高文盲率,徐壽在選擇漢字方面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他在閱讀明代史書時,對王爺們這個名字的發展非常講究。這些詞是明代朱元璋自己創造的。歷史上沒有這樣的詞。
  • 此姓氏有著深刻的寓意,如果你是這個姓氏,你就是明朝皇室的後裔
    在我國《百家姓》中記載著568個姓氏,其中單姓444個,複姓124個。姓氏是一個家族的標誌,姓氏最早由部落的名稱或者部落首領的名字延伸而來。姓氏的主要作用是區別部落中不同姓氏的後代,姓氏的產生,是人類進步的一個重要裡程碑,一個家族的姓氏世代相傳,通常情況下不會更改。
  • 這個姓氏被稱萬姓之祖,你的姓氏可能起源它,現如今人數不足百萬
    筆者曾經介紹過,姓氏最開始是兩碼事,「姓者,統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別其子孫之所自分」。「姓」起源於母系社會,在當時這是同宗同族的名字。由於當時女子地位很高,因此出現了很多女字偏旁的姓氏;而「氏」則起源於父系社會,剛開始是「姓」的一個分支,再後來月由於男性地位的提升,就產生了父系氏族。
  • 大清滅亡後,八旗子弟為避風頭紛紛改名,他們是如何改的?
    清朝沒了以後,那些貴族子弟因為自己姓氏的原因都不敢輕易外出,害怕世人仇視他們,為了避免尷尬的事情,於是他們紛紛把自己的姓氏改了那拉氏世代為後,這值得驕傲的姓氏也沒逃過更改的道路,他們更改姓氏主要以諧音為主要導向,然後展開支系找到合適的姓氏,清朝皇帝一族大多出自這一姓氏,他們這一姓氏後來更改為了"那"和"南"兩個姓氏。鈕祜祿氏是滿族中人數最多的一個,這個姓氏也是時常出皇后的貴族姓氏,後來更改為了"郎","鈕",這兩個形式在當今還是不常見的。
  • 中國每個姓氏都有自己的大神,你姓什麼?看看你是誰的後裔
    說起來這個姓氏,很多人會想起《百家姓》。《百家姓》原本收集了411個姓氏,後增補到504個,其中單姓444個,複姓60個。中國每個姓氏都有自己的大神,你姓什麼?看看你是誰的後裔。要想弄明白這個問題,就要弄清楚姓氏的起源。
  • 揭秘姓氏來源:「東郭」確有其姓?「嬴」姓很古老
    整場展覽正是以中華姓氏源流為主題線索,涵蓋「姓氏來源」「改易姓氏」「稀見姓氏」「姓氏趣談」四個單元,展示了不同姓氏蘊含的傳奇典故。  與其他同類型展覽不太一樣的是,本次展覽與文字、圖片相配合展出的還有精選的百餘種兩百餘件珍貴文物,一起印證中華姓氏的緣起和演變。
  • 元素周期表與朱元璋,跨越數百年的奇妙聯繫
    中國「家」的文化源遠流長,家譜已經有3000左右的歷史,最早的部落是沒有姓氏,區分於每一個部落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部落的圖騰,比如說現在的龍、鳳、虎等等。後來逐漸演化變成了部落名字,祖先名字(姓氏),在中國講究「孝」道,講究落葉歸根,而家譜就是根的象徵,代表著血脈(貴族尤為重視)。朱元璋原名朱重八,根據文獻資料顯示,在北宋時期民間出現了以數字取名的習俗。
  • 清朝殺人犯逍遙法外案,一人被殺,兩縣為奴,三屍四命,大員降職
    案件造成了包括了殺人犯在內的三屍四命,兩個縣令戍邊為奴,陝西巡撫和陝西布政使被降職。渭南老鄉委託的案件嘉慶二十五年,御史王松年府邸來了一個渭南老鄉。王松年也是渭南人,嘉慶六年進士。他對為官不正之人深惡痛絕,曾經處理過不少貪贓枉法的小吏。渭南老鄉此行是求王松年替一個案件主持公道。
  • 姓氏:奇妙的基因符號
    研究表明中國人姓氏與遺傳基因有密切關係    「趙錢孫李,周吳鄭王」……如果有人說,這些人人擁有、看似普通的姓氏,其實是一個個奇妙的基因符號,記錄了中國人延續了五千年的生命長鏈,你會相信嗎?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支持下,我國姓氏遺傳學家經過16年的艱苦努力,終於證實了這一驚人發現。
  • 中國兩個奇特姓氏,上千年裡家族男女從不結親,只因共一個祖先
    姓氏意義著家族血緣,能尋其祖先源頭,像孫姓,得姓始祖是春秋時期衛國的孫乙與齊國的孫書;中國兩個奇特姓氏,上千年裡家族男女從不結親,只因共一個祖先。 這兩個姓氏便是「曹」姓和「操」姓,看到這,大家應該就明白了,他們的祖先是三國時期的曹操,在影視劇中曹操是
  • 中國三大最稀有的姓氏有哪些?第一個姓氏來歷令網友震驚?
    春秋後期,魯定公的這位哥哥繼位,是為魯昭公,其時國政大權都落在季孫氏、孟孫氏和叔孫氏三大家臣手裡,國君成了聽他們擺布的傀儡,於是魯昭公想趁季孫氏家族內訌之時將其滅掉,就和兩個兒子公衍和公為一起聯合了一批人攻打季氏家,不料,其他兩個孟孫氏和叔孫氏都來支援季氏,三家合力反而將魯昭公打敗了,魯昭公只好帶著公衍和公為逃往齊國,從此,公衍和公為在齊國流亡生活,在其後裔子孫中
  • 劉伯溫去世前,為什麼要送一筐魚給朱元璋?這一筐魚有什麼含義?
    劉伯溫是個忠臣,可惜出身貧寒的朱元璋在多年乞討的生涯中養成了堅毅果敢的性格,也使他變得殘忍猜忌,對於開國大功臣劉伯溫也是多有猜忌,劉伯溫雖然不是死在朱元璋手裡,朱元璋卻難逃嫌疑,其冷漠的態度寒了劉伯溫的心,可以說劉伯溫死於朱元璋的誅心,不過劉伯溫仍然在臨死前送了一筐魚給朱元璋,勸諫朱元璋
  • 中華姓氏的來源,背後的堂號和輩分,家譜的價值及影響
    姓氏,據說最早起源於上古母系社會中部落的名稱,或其部落首領的名字,它的作用,其中一種說法是:主要用於辨別其部落中,不同的氏族的後代,便於不同氏族之間的通婚,而姓產生後,世代穩定相傳,而氏則隨著繼承的封邑,或者職位的變化而改變,所以就有說,"姓者,統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別其子孫之所自分
  • 趣談中國姓氏的來源
    中國的姓氏經歷一個漫長的演變過程,從最早的圖騰姓氏,到現在的百家姓,許多姓氏都經歷了不盡相同的變化,但中國的姓氏幾千年來代代相傳,每個姓氏都有其確切的出處,都有清晰的變化脈絡,根據一條條脈絡,我們可以尋根溯源,找到自己的遠祖,找到本姓的發祥地,從而增強民族的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