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分享:瓊脂糖凝膠電泳
實驗原理
瓊脂糖凝膠電泳常用於分離、鑑定 DNA、RNA 分子混合物,以瓊脂凝膠作為支持物,利用 DNA 分子在電場中時的電荷效應和分子篩效應,達到分離混合物的目的。DNA 分子在高於其等電點的溶液中帶負電,在電場中由陰極向陽極運動。在一定的電場強度下,忽略DNA分子攜帶的電荷,DNA 分子的遷移速度取決於分子篩效應,即分子本身的大小和構型是主要的影響因素。DNA 分子的遷移速度與相對分子量成反比。
不同構型的 DNA 分子的遷移速度不同。如環形 DNA 分子樣品,其中有三種構型的分子:超螺旋分子(cccDNA)、開環分子(ocDNA)、和線形 DNA 分子(IDNA)。這三種不同構型分子進行電泳時的遷移速度大小順序為:cccDNA>IDNA>ocDNA。
核酸電泳通常使用瓊脂糖凝膠和聚丙烯醯胺凝膠兩種介質。瓊脂糖是一種聚合鏈線性分子;聚丙烯醯胺凝膠由丙烯醯胺(Acr)在 N,N,N′-四甲基乙二胺(TEMED)和過硫酸銨(AP)的催化下聚合形成長鏈,並通過交聯劑 N,N′-亞甲雙丙烯醯胺(Bis)交叉連接而成。瓊脂糖凝膠適合分離200bp至近50kb的DNA片段,而聚丙烯醯胺凝膠對於小片段(5bp-500bp)的分離效果最好,且分辯力極高。選擇不同濃度的凝膠,可以分離丌同大小範圍的 DNA 分子。電場強度愈大,帶電顆粒的運動赹快。但凝膠的有效分離範圍隨著電壓增大而減小,所以電泳時一般採用低電壓,不超過 6V/cm。而對於大片段電泳,可以選擇 0.5-1.0V/cm 電泳過夜。如果選擇高電壓電泳,可使用聚丙烯醯胺凝膠。
核酸電泳常採用 TAE、TBE、TPE 三種緩衝系統。TAE 價格低廉,但緩衝能力低。TPE 在進行 DNA 回收時,會使 DNA 汙染磷酸鹽,影響後續反應。所以綜合考慮,多採用 TBE 緩衝液。
核酸電泳中常用的染色劑是溴化乙錠(EB)。溴化乙錠是一種扁平分子,可以嵌入核酸雙鏈的配對鹼基之間。在紫外線照射 BE-DNA 複合物時,通過發光指示核酸的位置。由於EB有較強的揮發性和毒性,現在大多選擇EB替代品進行試驗,比較常用的有gelred,goldview,ybr-green等,但是整體效果都若於傳統的EB。
材料、試劑及器具
1、材料
合適的Marker(分子量標準);DNA 樣品
2、試劑
加樣緩衝液(6x或10x);瓊脂糖;溴化乙錠(EB)。
3、器具
(1)電泳系統:電泳儀、水平電泳槽、制膠板等。
(2)凝膠成像系統或紫外透射儀。
實驗過程
1、按所分離的 DNA 分子的大小範圍,選擇合適的比例的凝膠,稱取適量的瓊脂粉,放到一錐形瓶中,加入適量的 TBE電泳緩衝液。然後置微波爐加熱至瓊脂粉完全溶化,溶液透明。稍搖勻,得膠液。待膠液卻至 60℃左右,在膠液內加入適量的比例的溴化乙錠液。
2、水平放置膠槽,在一端插好梳子,在槽內緩慢倒入已況至 60℃左右的膠液,使之形成均勻水平的膠面。
3、待膠凝固後,小心拔起梳子,使加樣孔端置陰極段放進電泳槽內。
4、在槽內加入TBE電泳緩衝液,至液面覆蓋過膠面。
5、把待檢樣品,按合適比例與加樣緩衝液混勻,用移液槍加至凝膠的加樣孔中。
6、接通電泳儀和電泳槽,並接通電源,調節合適電壓,穩壓輸出,開始電泳。
7、觀察溴酚蘭的帶(藍色)的位置。當其移動至約凝膠長2/3處時,可停止電泳。
8、在紫外透視儀的樣品臺上重新鋪上一張保鮮膜,趕去氣泡平鋪,然後把凝膠放在上面。關上樣品室外門,打開紫外燈(360nm 或 254nm),通過觀察孔進行觀察。
注意事項
1、電泳中使用的溴化乙錠(EB)為中度毒性、強致癌性物質,務必小心,勿沾染於衣物、
皮膚、眼睛、口鼻等。所有操作均只能在專門電泳區域操作,戴一次性手套,並及時更換。
2、預先加入EB 時可能使 DNA 的運動速度下降15%左右,且不同構型的 DNA 的影響程度不同。所以為取得較真實的電泳結果可以在電泳結束後再用 0.5μg/ml 的 EB 溶液浸泡染色。EB在光照下易降解,若凝膠放置一段時間後才觀察,即使原來膠內或樣品已加 EB,建議選擇EB溶液浸泡染色。
3、加樣進膠時不要形成氣泡,需在凝膠液未凝固之前及時清除,否則,需重新制膠。
4、電泳時溴酚蘭在瓊脂糖凝膠中的運動速度可以用於參考電泳速度,已實際電泳條帶運動速度為準。
常見問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