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西蘭研究發現奶製品中的蛋白成分可有效對抗流感病毒

2020-12-24 乳業時報

來自紐西蘭的Quantec生物技術企業聯合美國的一家獨立實驗室完成了一項研究——「奶製品中的免疫蛋白可有效地對抗流感病毒」。

在當今全球共同關注病毒的情況下,Quantec公司單獨地對奶製品中的免疫蛋白進行了抗病毒活性的深入研究結果,顯示該蛋白中含有超過50種的生物活性蛋白,可提供非常好的抗病毒能力。

此次試驗,對奶製品中的免疫蛋白與2個種類的病毒進行反應, 包括 「甲型流感病毒H1N1 Puerto Rico 8/34」和「單純皰疹一型(Herpes Simplex Hsv-1 Macintyre)」。此外實驗還加入乳鐵蛋白的測試,純度95%的乳鐵蛋白進行抗病毒實驗發現,乳鐵蛋白同樣具有抗病毒能力。

A型流感病毒統稱「流感」,皰疹病毒通常由感冒皰疹引起。通過測試,基於含量9.7mg/ml的免疫蛋白與21.8mg/ml的乳鐵蛋白進行對比測試,結果表示奶製品中的免疫蛋白更具抗病毒活性。

Quantec實驗室魯德博士表示:「實驗的結果表明奶製品中免疫蛋白在抵抗流感病毒和皰疹病毒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牛奶中存在的自然生物蛋白質與身體微生物共同結合支撐我們身體的免疫系統,我們將繼續深入地對奶製品中的免疫蛋白進行研究。

此外,該紐西蘭技術企業正試圖研製出一種身體補劑產品,名叫「Milkamune」的功能補充劑,用於提升成年人與兒童的免疫力,因為研究中還提到奶製品免疫蛋白作用於皮膚,口腔與內臟表面,並具有一定的保護作用。

目前紐西蘭Quantec對奶製品中的蛋白的研究已與中國杭州的一家生物企業進行合作,用於該蛋白補劑的研究和生產。

(來源:中國奶業協會國際部編譯)

相關焦點

  • 香港大學發現有效對抗流感病毒的新方法
    新華社香港6月15日電(記者 張雅詩)香港大學15日宣布,該校微生物學專家利用病毒基因和蛋白研發出有效抑制流感病毒的藥物。 據港大微生物學研究團隊介紹,目前抗流感病毒的藥物效果有限,而且容易產生耐藥性。
  • 接骨木果實可以幫助對抗流感,強力抑制病毒效果好
    然而,雪梨大學研究人員最近的一項研究確切地確定了一種流行的古老藥物 - 接骨木果實如何幫助對抗流感。IT學院內建立,由Fariba Deghani教授、Golnoosh Torabian博士和Peter Valtchev博士負責,該研究表明接骨木果的化合物可直接抑制病毒進入和複製人體細胞,可以幫助加強一個人對病毒的免疫反應。
  • 新疫苗可提高免疫細胞對抗流感能力
    科技日報電(記者 劉霞)據《科學美國人》官網近日報導,中美科學家研製出一種新型流感疫苗,可提高免疫系統對抗流感毒株的能力,動物實驗顯示新疫苗安全有效。研究人員認為,這一成果距最終研製出通用疫苗更近了一步。  迄今沒有一種疫苗可以抵禦所有流感病毒,因此,研製出通用流感疫苗也成為相關研究人員心中的「聖杯」。
  • 化學家揭開了乙型流感病毒蛋白的結構
    麻薩諸塞州劍橋市-麻省理工學院的一個化學小組發現了一種關鍵流感蛋白的結構,這一發現可以幫助研究人員設計出能夠阻斷這種蛋白並阻止病毒傳播的藥物。這種稱為BM2的蛋白質是質子通道,可控制病毒內的酸度,幫助其在感染細胞內釋放其遺傳物質。麻省理工學院化學教授,該研究的高級作者梅虹說:「如果能夠阻斷該質子通道,就可以抑制流感的感染。」
  • 哈獸研在B型流感病毒感染種間限制機制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
    記者從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獲悉,近日,該所獸醫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王曉鈞團隊揭示了B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種間限制機制,發現宿主ANP32A·B蛋白是決定B型流感病毒聚合酶活性的必須關鍵因子。與哺乳動物相比,禽類ANP32家族蛋白因序列差異導致其無法有效支持B型流感病毒聚合酶複製,因而可能是限制B型流感病毒在禽類中的複製傳播的重要因素。相關研究成果近日在線發表於《公共科學圖書館-病原學(PLoS Pathogens)》。
  • 科研進展丨研究揭示B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種間限制機制
    ,發現宿主ANP32A&B蛋白是決定B型流感病毒聚合酶活性的必須關鍵因子,對理解B型流感病毒聚合酶功能、作用機理和宿主範圍決定因素具有重要意義,同時可為抗B型流感病毒藥物靶點設計和跨物種傳播的防控提供理論依據。
  • 愛家人,愛畢可(EpiCor)
    EpiCor)裡添加的適度水解(pHF)且去除乳糖的乳清蛋白粉,帶入原生免疫球蛋白G(IgG)及乳鐵蛋白,能有效降低嬰幼兒過敏風險,使嬰幼兒、蛋白質過敏(++以內)及乳糖不耐受的人群也能享受到產品帶來的免疫力提升效果;4、Trinona®納米級五層微膠囊包覆技術:凱睿海恩愛畢可(Karihealth EpiCor)創新使用Trinona®納米五層微膠囊包覆技術,保證有效免疫成分能不被胃酸侵蝕直達腸道
  • 中國科學家揭示B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種間限制機制
    說明B型流感病毒在禽類體內無法有效複製,但具體機制尚不明確。在哺乳動物中,ANP32A&B蛋白可以完全支持B型流感病毒聚合酶複製,而禽類ANP32A由於有33個胺基酸的插入,禽類ANP32B由於129/130位點的突變,導致禽類ANP32A&B均無法有效支持B型流感病毒的複製。
  • 抗體缺乏多樣性使老年人更易染流感
    近日,一項研究發現,流感疫苗在老年人群中效果較差,這可能主要與B細胞有關,他們的B細胞難以產生可充分適應並對抗新出現的流感病毒株的抗體。隨著年齡的增長,B細胞及其所分泌的抗體突變會減少,因此面對不斷變化的流感病毒,它們無法帶來有效的保護。相關論文刊登於《細胞—宿主與微生物》。
  • 抗體多樣性缺乏或使老人更易患流感
    記者從細胞出版社中國區市場部獲悉,2月20日,《細胞—宿主與微生物》雜誌發表一項新發現:流感疫苗在老年人群中效果可能較差的原因,主要與執行體液免疫的B淋巴細胞有關,B細胞難以產生可充分適應並對抗新出現的流感病毒株的抗體。
  • 《流感》:病毒的隱喻與危機中的共同體
    2013年的韓國電影《流感》提供的「病毒隱喻」仿佛在說:當災難來襲,治理者並未提供有效的防護,相反它還阻止著個體自發的避難措施;個體的自發避難公然宣示著治理者的無能,而這是不被允許的;此時治理者的目的不再是維護共同利益,而是通過禁止、控制、宣傳等方式使人相信,他有能力維護共同利益。
  • Org Biomol Chem:水溶性富勒烯衍生物有效抵抗流感病毒、HIV...
    2019年10月7日訊/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俄羅斯研究人員發現一種新方法有助於獲得水溶性的富勒烯衍生物(fullerene derivative),所獲得的富勒烯衍生物有效地抵抗流感病毒、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單純皰疹病毒(HSV)和巨細胞病毒(CMV)。
  • 四協會聯合發布《中國居民奶及奶製品消費指導》
    1.2奶及奶製品中優質蛋白質和鈣的健康意義  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聯合21個國家的研究機構進行了樣本量為13多萬人的人群研究發現,攝入奶製品對骨骼和肌肉的健康有益,有助於降低多種慢性病風險。  牛奶中含有的乳鐵蛋白是目前公認的具有多效免疫調節活性的蛋白質[24],巴氏殺菌乳由於殺菌條件更為溫和,可以較好的保持其生物活性。乳鐵蛋白可以影響到多種免疫細胞,包括淋巴細胞、巨噬細胞、朗罕式細胞等,在病毒侵染的早期,乳鐵蛋白防止病毒對宿主細胞的識別和入侵,因此具有一定的抗病毒活性[25-26]。
  • MIT確定新冠病毒關鍵蛋白分子結構 或可設計特效阻斷藥物
    這種被稱為包膜蛋白E的蛋白質形成了一個陽離子選擇性通道,在病毒自我複製和刺激宿主細胞炎症反應的能力中起著關鍵作用。 研究團隊表示,如果能夠設計出阻斷這一通道的方法,他們也許能夠降低病毒的致病性,並幹擾病毒的複製。他們試驗了2種阻斷通道的藥物的結合位點,但這2種藥物的結合強度很弱,因此它們不是E蛋白的有效抑制劑。
  • 千面病毒:我們為什麼無法打敗流感?
    來源:公有領域  為此,科學家對於流感的研究一直都沒敢鬆懈。  但在研究流感時,人們深深理解了什麼叫現實殘酷。相比天花病毒,流感病毒的基因變異速度極快,根據當前毒株開發的疫苗,根本應接不暇。  後來人們發現,流感病毒的基因是天生就極不穩定的RNA(這也是新冠病毒的基因類型), 每一代病毒都不盡相同。
  • 頂尖病毒學專家JVI發文:來源於蝙蝠的新型流感病毒變異後可在哺乳動物中複製
    ,發現一種源於蝙蝠的新型甲型流感病毒出現變異後,會增強病毒在哺乳動物中的複製能力。該Yoshihiro Kawaoka教授2013年當選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2016年當選美國微生物科學院院士,現為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和東京大學教授,主要研究流感病毒跨物種傳播導致人類流行病的分子機制和流感在家禽和哺乳動物中發病的分子機制,以及伊波拉病毒蛋白在病毒複製和致病機理中的作用。因在理解和預防流行病方面做出的努力獲得過2014年《POPULARMECHANICS》雜誌授予的突破技術獎。
  • 病毒入侵人類基因組導致融合蛋白產生
    近日,頂尖學術期刊Cell發表了一篇題為「Hybrid Gene Origination Creates Human-Virus Chimeric Protein during Infection」的研究報導
  • 研究發現絕對溼度低導致冬季流感多發
    新華網華盛頓2月9日電 美國俄勒岡州立大學研究人員發現,流感病毒在絕對溼度低的條件下最易存活和傳播。研究人員說,這能解釋為何流感多發於冬季。 「當絕對溼度低的時候,如在流感高發的1月份和2月份,病毒看來存活時間更長,更能有效傳播,」研究人員在9日發表於《國家科學院學報》的論文中說。 絕對溼度指空氣中水蒸氣的實際含量,與溫度無關。
  • 解讀近期多種病毒感染研究新成果!
    s41564-019-0385-x通過靶向傳播寨卡病毒的蚊子唾液中發現的蛋白質,耶魯大學研究人員減少了小鼠中的寨卡病毒感染。一旦進入人體後,病毒就開始了破壞之旅,其會利用細胞的分子機制來繁殖並擴散,有時候會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為了有效應對病毒感染,機體會進化出一種有效的病毒防禦機制,其是先天性免疫反應的一部分,ISGs就在這種防禦中扮演關鍵角色,如今研究者知道,多種ISGs都能夠有效抑制病毒活性,但研究人員並不清楚其中的分子機制。
  • 西班牙研究小組在去年3月的廢水中檢測出新冠病毒
    研究人員對當地廢水樣本做了檢測,結果發現在去年3月12日採集的廢水中已有新冠病毒的蹤跡,此前該小組的研究人員已在今年1月15日的廢水樣本中檢測到了新冠病毒的存在。這一研究結果表明世界其他地區很可能也發生了類似情況,但許多病例或因被誤診為流感病例而被掩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