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體多樣性缺乏或使老人更易患流感

2021-01-09 央廣網

記者從細胞出版社中國區市場部獲悉,2月20日,《細胞—宿主與微生物》雜誌發表一項新發現:流感疫苗在老年人群中效果可能較差的原因,主要與執行體液免疫的B淋巴細胞有關,B細胞難以產生可充分適應並對抗新出現的流感病毒株的抗體。隨著年齡的增長,B細胞及其所分泌的抗體突變會減少,面對不斷變化的流感病毒,無法帶來有效保護。這一研究表明,促進B細胞產生保護性突變的疫苗是提高老年人流感免疫力應該優先考慮的方向。

衰老對免疫系統的削弱已被公認為是老年人生病和死亡的一個主要原因。絕大多數流感所致死亡的病例發生在65歲以上老年人群中,而且老年人接種流感疫苗後,所產生的抗體反應也顯著降低。正因如此,流感是目前老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接種疫苗只能保護部分老年人群。

為了探究其潛在的機制,該論文通訊作者、芝加哥大學教授派屈克·威爾遜及其團隊比較了老年人和年輕人的B細胞和抗體對不同流感病毒株疫苗接種的反應。結果表明,年輕人的B細胞會持續累積近期突變,但是老年人的B細胞則基本保持不變,缺乏相應的適應性,難以應對新出現的不同流感病毒株。

「研究最主要的推斷是,當新流行的流感病毒感染老年人時,因為老年人體內抗體的保護作用不足,他們沒有足夠的『武器』去對抗流感。」派屈克·威爾遜介紹,老年人的抗體來自於生命早期產生的交叉反應記憶B細胞,對新流感病毒株的適應性較低,其對童年期間流行的歷史病毒株具有更高的親和力,而對那些流行時間更接近現在的現代病毒株親和力較低。老年人的抗體僅能靶向應對流感病毒的部分保守蛋白和結構,應對突變較少,不足以有效應對不斷進化的病毒。相比之下,年輕人的抗體能夠更好地識別流感病毒上新突變的分子。(記者楊金偉)

相關焦點

  • 抗體缺乏多樣性使老年人更易染流感
    近日,一項研究發現,流感疫苗在老年人群中效果較差,這可能主要與B細胞有關,他們的B細胞難以產生可充分適應並對抗新出現的流感病毒株的抗體。隨著年齡的增長,B細胞及其所分泌的抗體突變會減少,因此面對不斷變化的流感病毒,它們無法帶來有效的保護。相關論文刊登於《細胞—宿主與微生物》。
  • 你易患流感嗎?查查唾液便知
    你易患流感嗎?查查唾液便知 1426541468000 來源: 大洋網-羊城地鐵報 有0人參與 你是感染流感的高風險人群嗎?查查唾液也許就知道了。
  • 以下幾種體質的人更易患糖尿病
    據濟南糖尿病醫院專家介紹,有以下體質的人群,更易患上糖尿病。   目前糖尿病在我國已經成為常見病、多發病,而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糖尿病能引起各種各樣的併發症。糖尿病除了與飲食、生活習慣有關以外,還與患者的體質有關。
  • 冬日需防身體流感更要防「心理流感」
    在這樣一個特殊的冬天,每個人都比以往更害怕聽到發燒、肺炎、心肌炎、支氣管炎、高熱驚厥等等可能和新冠病毒掛鈎的令人脊背發涼的詞彙。但是你知道嗎?冬天,除了易發生身體流行性感冒之外,還是「心理流感」(冬季抑鬱症:季節性情感障礙)的高發季節。
  • 視頻|抗體的多樣性與單抗
    【WiFi下觀看】▼▼▼抗體的多樣性(來源: 阿爾法小分隊 )抗體的異質性。
  • Nature:抗體多樣性產生的新機制
    人的免疫系統中一個重要的組分,即B淋巴細胞產生的能識別各種病原菌的中和抗體。由於病原菌多種多樣,所以中和抗體的種類也是成千上萬。形成這種抗體多樣性的機制目前認為通過兩步進行。 首先前體B細胞會將V,D,J基因片段進行隨機組合,產生轉錄單元編碼抗體的重鏈和輕鏈。這一過程由RAG1/2重組酶介導,並產生大量的特異性B細胞克隆。
  • 免疫學拾遺-第6章:抗體多樣性
    為了產生抗原受體多樣性,B細胞採用如下所述的遺傳機制:1.V、D和J基因片段有多個拷貝,例如大約有35個Vk基因片段。這就是所謂的種系多樣性。2.VJ和VDJ基因片段以多種組合重組,稱為組合多樣性,例如,35個Vk和5個Jk片段可以形成175條(35×5)不同可變區的人κ輕鏈。3.基因片段之間形成連接。
  • 速遞 | 開發流感創新抗體療法,葛蘭素史克和Vir擴展合作
    今日,葛蘭素史克(GSK)和Vir Biotechnology公司聯合宣布,雙方已經達成一項協議,擴展已有的研發合作,開發治療流感和其它呼吸道病毒的創新療法。在2020年雙方已經達成合作共同開發針對冠狀病毒的創新療法。流感僅在美國,每年就導致50萬人住院和3.4萬人死亡,其中75%是由於甲型流感(influenza A)導致的。
  • 香港流感死亡人數超SARS時期,預防流感最靠譜的方式是……
    目前,全市流感病例急劇增多,流感流行強度極高。根據深圳市監測數據分析,近兩周深圳市門診病例中流感樣病例所佔百分比分別為4.98%和4.64%,高於基線水平,流感病毒檢測陽性率分別為41.7%和42.9%,處於較高水平。另外,今年6月份以來,深圳各口岸檢出流感病例超過2000宗,較往年同期大幅增加。流感不等於普通感冒流感可能是一場小病,也可能是一場瘟疫。
  • 免疫史話:抗體多樣性產生的機制爭論的解決
    利根川進和抗體多樣性產生的機制示意圖。A 利根川進(1939-);B 抗體多樣性產生的三大機制示意圖。比如,在人類中,4至5個J片斷和23個D片斷,處於27至39個V(代表可變區)基因片斷和恆定區基因之間,它們之間不同的排列組合就實現了抗體多樣性的巨大潛力。此外,每一個物種都有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疊加的額外的可能的多樣性。比如,基因片斷之間組合交界處的隨機的剪切導致的翻譯轉移(translation shift)現象,和每一個基因片斷上的點突變。
  • Science:B細胞多樣性的發現讓廣譜疫苗成為可能
    這個修訂的理解可能有助於開發有效的抗HIV,流感和其它快速突變病毒的疫苗。1B細胞在淋巴結的生長中心產生抗體「我們的研究表明我們可能會有機會讓B細胞產生抗體抵禦病毒家族而不是針對一株病毒。」 Whitehead 的研究人員Gabriel Victora說「這些抗體開始的時候親和力較低,所以B細胞在它們被超越之前需要保持它們。」
  • 哪些人易患抑鬱症?
    產婦在分娩之後到產後一年間其大腦將遭受諸多因素的衝擊,包括激素波動、心理影響和分娩結局,在生命中的各個時期,從來都沒有像產後這一段時間那樣能夠將如此多的危險因子集中在一起,更以產後3個月最為明顯,這一時期為特殊易感期。統計資料表明,平均每十位甚至更少的產婦中就會有一位產婦有產後情緒障礙。隨著年齡的增長,抑鬱症的患病率會增加。老年人是重症抑鬱症的主要構成人群。
  • Cell Host & Microbe 背靠背 | 人源抗體和流感神經氨酸酶的複合物結構揭示了攻克流感病毒的新機制
    接種流感疫苗是避免患流感最為有效辦法。由於流感病毒經常變異,世界衛生組織每年需要建議流感疫苗的成分。HA的變異是疫苗選擇的主要考量因素,NA的作用一直被低估了。具有免疫原性的HA在病毒導入宿主細胞中扮演重要角色,而同樣具有免疫原性的NA則協助成熟流感病毒脫離宿主細胞進而可以感染新的細胞。NA一直是作為流感治療藥物的作用靶點,已經上市的NA抑制劑有奧司他韋和扎那米韋等。
  • B細胞及抗體種類多樣性的形成機制
    該學說的主要內容是:免疫細胞由眾多識別不同抗原的細胞克隆所組成;同一克隆細胞及其後代所分泌的產物(抗體)具有相同的特異性;淋巴細胞識別抗原的多樣性在機體接觸抗原之前就已經存在,抗原的作用只是選擇並激活相應的克隆。1975年,該學說所提出的「一個細胞克隆產生一種特異性抗體的預見」被雜交瘤技術和由該技術產生的單克隆抗體所證實。
  • 諾貝爾獎今年無黑人得主,CNN:缺乏多樣性
    對此,CNN批評稱,在國際上負有盛名的諾貝爾獎仍然「缺乏多樣性」。CNN刊文:諾貝爾獎缺乏多樣性 CNN報導稱,雖然女性科學獲獎者的數量可能在緩慢增加,但在種族方面,多樣性問題甚至更糟——2020年諾貝爾獎得主中無一黑人。
  • 調查稱美華裔移民易患心理疾病 老人年輕人最高危
    調查稱美華裔移民易患心理疾病 老人年輕人最高危   眾多華裔患心理疾病 老人、年輕人最高危  華裔的心理健康問題這些年逐漸引起人們重視,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心理學教授、北京清華大學心理學系系主任彭凱平在洛杉磯舉辦的世界積極心理學大會上指出,華裔的心理健康問題非常嚴重,其中文化適應和傳統上對心理問題的關注不夠是造成華裔心理問題嚴重的兩大因素,而華裔老人和年輕人則是心理疾病高危人群。
  • 通用流感疫苗臨床試驗初見成效
    季節性流感疫苗可誘導針對流感病毒表面蛋白血凝素「頭部」的抗體,但一種新的通用疫苗可引發抗體與莖部結合流行病學研究表明,接觸過一種流感毒株並對HA莖部產生抗體的人,可以抵禦多種其他毒株。因此,作為少數正在開發的通用流感疫苗之一,新的候選疫苗將HA的莖部置於研究的核心。
  • 利根川進:發現抗體多樣性遺傳學原理
    他在家中排行第二,在高中時對化學產生了興趣,後就讀京都大學,因「發現抗體多樣性的遺傳學原理」而獲1987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利根川進1939年出生於日本的名古屋(Nagoya),後就讀於東京的日比谷高中(Hibiya High School)。1963年他獲得京都大學(University of Kyoto)化學學士學位,前往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攻讀分子生物學研究生。
  • 一種通用流感疫苗臨床試驗初見成效
    疫苗可誘導針對流感病毒表面蛋白血凝素「頭部」的抗體,但一種新的通用疫苗可引發抗體與莖部結合。流行病學研究表明,接觸過一種流感毒株並對HA莖部產生抗體的人,可以抵禦多種其他毒株。因此,作為少數正在開發的通用流感疫苗之一,新的候選疫苗將HA的莖部置於研究的核心。
  • 季節性流感比新冠還嚴重?斯坦福抗體研究結果遭痛批!美國學者:名校...
    COVID-19 可能沒有季節性流感那麼恐怖。這個根據美國抗體研究得出的結論,引起一片譁然。近日,眾多統計學家、流行病學家指出,網上廣為流傳的「可靠數據」存在著重大缺陷——不僅對樣本的選擇不具有足夠的公平性,用於抗體測試的產品參考價值也可以說是非常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