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學拾遺-第6章:抗體多樣性

2021-02-20 OncoLab實驗室

為了產生抗原受體多樣性,B細胞採用如下所述的遺傳機制:

1.V、D和J基因片段有多個拷貝,例如大約有35個Vk基因片段。這就是所謂的種系多樣性。

2.VJ和VDJ基因片段以多種組合重組,稱為組合多樣性,例如,35個Vk和5個Jk片段可以形成175條(35×5)不同可變區的人κ輕鏈。

3.基因片段之間形成連接。例如,V基因片段與重排的DJ基因片段的連接涉及DNA切割,隨後是核苷酸的加減,以創建一個連接點(Table6.1)。這些事件的結果是,不同B細胞中連接點處可產生不同的編碼序列,例如,通過酶末端脫氧核苷酸轉移酶(TDT)隨機添加核苷酸。不同序列會產生更大的抗體多樣性,即連接多樣性。如Fig6.6所示,假定結合位點上的胺基酸序列可以從-Ala-Arg-Asn-變為-Ala-Arg-Ile-,這是主要化學結構變化,只需在VH與 DH  JH片段的連接過程中刪除一個核苷酸即可。

4.輕鏈和重鏈可以有多種組合。原則上,任何重鏈都可以與任何輕鏈結合。因為這兩條鏈都是抗原結合位點,所以這種隨機排列的輕鏈和重鏈會產生不同的抗體特異性。例如,200個不同的輕鏈與2000個不同的重鏈隨機結合,可能會產生420(4×105)個不同抗體。

5.抗原刺激後可發生體細胞高突變。在組裝了功能性抗體基因,B細胞對抗原產生反應後,另一種機制,稱為體細胞高突變,在V區產生額外的多樣性。這個機制的作用是以非常高的比率將點突變引入重鏈和輕鏈的V區。一些突變產生的抗體分子比「原始」抗體更適合抗原。這些新抗體以更高的親和力結合抗原,表達它們的B細胞被優先選擇成熟為漿細胞(第14章)。這種現象有時被稱為個體中抗體分子群體的親和成熟(affinity maturation)。

相關焦點

  • 免疫學拾遺-第5章:抗體-抗原相互作用
    每顆珠子還可以塗上不同的化合物,如抗體、寡核苷酸和酶,這些化合物可以從測試樣本中收集分子。通過使用帶有不同顏色螢光報告標籤的夾心法(如Fig 5.11所示),可以用第二個雷射測量化合物(例如,肝炎病毒抗體)的量。微球溶解在微滴定孔或試管中,並且多個珠子可以存在於單個容器中。每一顆珠子都可以用不同的反應物衍生化,一組100顆珠子可以分析多達100種不同的化合物。
  • 視頻|抗體的多樣性與單抗
    【WiFi下觀看】▼▼▼抗體的多樣性(來源: 阿爾法小分隊 )抗體的異質性。
  • 免疫史話:抗體多樣性產生的機制爭論的解決
    利根川進和抗體多樣性產生的機制示意圖。A 利根川進(1939-);B 抗體多樣性產生的三大機制示意圖。所有這些都加起來,免疫學多樣性問題的分子生物學角度的解答基本能夠滿足如此龐大的抗體的多樣性。而且等位基因排斥現象似乎也找到了一個合理的解釋,因為如果一個抗原能夠同時激活等位基因,那麼所產生的抗體就有可能不是特異性針對這個抗原表位的,還有可能產生破壞性的針對自身抗原的輕鏈和重鏈的可變區組成。
  • 2018年自考微生物學與免疫學基礎複習資料:第一章
    第一章     緒論一、學法指導學習緒論應以掌握微生物、免疫的基本概念為主,進一步搞清醫學微生物學與醫學免疫學的研究內容,了解其發展簡史,為學好本門課程(四)醫學免疫學醫學免疫學是研究免疫系統的組成、功能、免疫應答的規律,免疫應答產物以及有關疾病的發生機制、診斷與防治的一門科學。
  • 2018年自考微生物學與免疫學基礎複習資料:第二章
    第二章   抗    原一、學法指導本章重點闡述了抗原、免疫原性和免疫反應性的概念,抗原的性質,抗原的分類,醫學上重要的抗原。學習本章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一)抗原、免疫原性和免疫反應性的概念,是做為引起機體免疫應答的重要外因而提出,沒有抗原也就沒有免疫應答,通過免疫學基礎的整個教學過程逐步加深理解而達到掌握。(二)決定免疫原性的條件,也可說構成抗原的條件,其異物性和一定的理化性質做為熟悉內容處理,而特異性要做為重點和難點的內容處理。沒有特異性也就失去學習免疫學的重要性。
  • 利根川進:發現抗體多樣性遺傳學原理
    他在家中排行第二,在高中時對化學產生了興趣,後就讀京都大學,因「發現抗體多樣性的遺傳學原理」而獲1987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利根川進1939年出生於日本的名古屋(Nagoya),後就讀於東京的日比谷高中(Hibiya High School)。1963年他獲得京都大學(University of Kyoto)化學學士學位,前往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攻讀分子生物學研究生。
  • 免疫學與諾貝爾獎
    免疫學研究所獲諾貝爾獎免疫學研究在醫學領域具有特殊地位,20世紀,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對它的褒獎達14次之多:首屆諾貝爾獎就授予免疫學成就;70年代之後,免疫學每10年都有3次獲獎。>·梅達瓦(Peter Medawar 1915-1987)英國(阿拉伯裔)發現並證實動物抗體的獲得性免疫耐受性
  • 中國藥品生物製品檢定所2001年免疫學(碩士)
    中國藥品生物製品檢定所2001年免疫學(碩士)一、將醫學免疫學英文縮寫符號譯成中文(每小題2分,共20分)1.TCR 2.TI-Ag 3.F(ab)2 4.PWM 5.C3bBbp
  • Nature:抗體多樣性產生的新機制
    人的免疫系統中一個重要的組分,即B淋巴細胞產生的能識別各種病原菌的中和抗體。由於病原菌多種多樣,所以中和抗體的種類也是成千上萬。形成這種抗體多樣性的機制目前認為通過兩步進行。 首先前體B細胞會將V,D,J基因片段進行隨機組合,產生轉錄單元編碼抗體的重鏈和輕鏈。這一過程由RAG1/2重組酶介導,並產生大量的特異性B細胞克隆。
  • 【科學普及】人人學懂免疫學:第十二期
    【科學普及】人人學懂免疫學:第十二期 2020-12-03 17: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獎風向標」拉斯克獎 曹雪濤:B細胞和T細胞的發現完善了免疫學理論
    「B細胞和T細胞的發現是真正的免疫學領域重大基礎性發現,對於免疫學理論框架的構建以及疾病的免疫學防控起著決定性作用。」中國工程院院士、南開大學校長曹雪濤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說,它們的發現對整個免疫學乃至生物醫學的發展起著裡程碑式的推動作用。
  • 《2019中國抗體藥物產業投資價值及百強企業研究》發布!
    深度好文 約2736字 | 17分鐘閱讀賽迪顧問邀您閱讀本文要點第1章 產業概念界定及發展演進抗體藥物產業概念國外抗體藥物發展歷程國內抗體藥物發展歷程抗體藥物技術演進第2章 抗體藥物產業鏈分析產業鏈全景圖難點和突破點第3章 投資價值百強榜研究基礎指標評價體系百強榜單百強企業深度分析第4章 抗體藥物投融資
  • 中國解開世界免疫學謎題 靠6億年前分子活化石
    南方日報訊 (記者/吳少敏 通訊員/蔡珊珊)爭論了30多年的人類抗體重排機制,終於找到最有力的證據。12日,中山大學徐安龍教授團隊宣布,在中國文昌魚身上發現了6億年前的免疫「分子活化石」,為「人類抗體重排機制的轉座子起源假說」提供最有力的證據。
  • 《本草拾遺》雷公墨
    在739年成書《本草拾遺》,撰成《序例》一卷、《拾遺》六卷,《解紛》三卷,共十卷。名《本草拾遺》巨著,新增收載洋洋大觀藥物712種。其中,首次著述石髓(鐘乳石)、石黃(雄黃)、磁石毛(磁鐵礦)、馬腦(瑪瑙)等礦物類藥物。
  • B細胞及抗體種類多樣性的形成機制
    該學說的主要內容是:免疫細胞由眾多識別不同抗原的細胞克隆所組成;同一克隆細胞及其後代所分泌的產物(抗體)具有相同的特異性;淋巴細胞識別抗原的多樣性在機體接觸抗原之前就已經存在,抗原的作用只是選擇並激活相應的克隆。1975年,該學說所提出的「一個細胞克隆產生一種特異性抗體的預見」被雜交瘤技術和由該技術產生的單克隆抗體所證實。
  • 我國科學家在世界上首次發現免疫學新機制
    該發現將為因抗體生成紊亂而造成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比如紅斑狼瘡、風溼性關節炎、過敏等,提供新的靶點,從而實現更有效的治療。近日,第三軍醫大學科研團隊的研究成果形成論文《轉錄因子TCF-1啟動急性病毒下的TFH細胞的分化》,發表於國際免疫學頂級期刊《自然免疫學》上。TFH細胞存在於人體免疫系統內,它參與了機體免疫,對維持機體免疫平衡起重要作用。
  • 中國藥品生物製品檢定所1998年免疫學(碩士)
    中國藥品生物製品檢定所1998年免疫學(碩士)一、名詞解釋(每小題3分,共30分) 1.抗原決定基 2.本-周氏蛋白 3.抗獨特型4.類風溼因子 5.半抗原
  • 【科學普及】人人學懂免疫學:第十五期
    【科學普及】人人學懂免疫學:第十五期 2020-12-25 17: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科學普及】人人學懂免疫學:第二期
    ▉ 模塊化設計產生抗體多樣性在1977年,Susumu Tonegawa解決了B細胞是如何製造出1億種不同抗體的謎題,而他也因此獲得了諾貝爾獎。當Tonegawa開始著手研究這個問題時,一個公認的定理是每個細胞裡的DNA都是相同的。
  • 浙江省201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免疫學及免疫學檢驗(二)試題
    浙江省201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免疫學及免疫學檢驗(二)試題課程代碼:01658請考生按規定用筆將所有試題的答案塗、寫在答題紙上。選擇題部分注意事項:1. 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考試課程名稱、姓名、準考證號用黑色字跡的籤字筆或鋼筆填寫在答題紙規定的位置上。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