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2021·高登:汽車智能化帶來的機會 類似於5年前的新能源|全景...

2021-01-09 騰訊網

編者按:

又到歲末年初總結展望時。

2020 持續整年的新冠疫情令全球經濟蒙陰,但率先控制疫情,穩健復工復產的中國成為全球資本趨之若鶩的避風港。儘管上證指數表現波瀾不驚,但圍繞醫藥、科技、消費三大主線展開的個股行情,卻頻頻出現漲勢堪稱波瀾壯闊的大牛股。基金爆棚熱銷,也反映出剛剛而立之年的中國資本市場投資者結構正在從「散戶化」向「機構化」發生轉變。

在送走這個令所有人記憶深刻的年份,迎來2021年之際,全景·卓識新財富最佳分析師聯合推出《前瞻2021》特別策劃,希望從與宏觀專家、私募大咖以及中國最頂尖證券分析師群體的深度交流中,嘗試勾勒出十四五開局之年中國產業發展的主要脈絡,尋找在明年註冊制全面推行的情況下,中國資本市場較具確定性的投資機會。

汽車行業,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一直受到廣大投資者的密切關注。

2019年以來,國產汽車單月銷量開始減速下滑,並逐步走出2016年以來的下降趨勢,到2019年底,國產汽車單月銷量在經過17個月的連續下滑後,重回正增長。

在行業整體性調整的時候,新能源汽車作為結構性變化的重點方向,在過去5年裡銷量提升非常顯著,也一直吸引著投資者的關注。隨著特斯拉入局中國市場,市場熱度又上了一個臺階。

周期性修復疊加結構性變革,去年底汽車板塊就已經開始不斷升溫。但今年年初,疫情席捲全國,汽車行業也遭受衝擊。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後,全國努力推進復工復產。而在宏觀層面上,國家繼續推出多項政策刺激汽車消費,在行業層面上,國產車和新能源車不斷有爆款車型推向市場,無論是從行業整體上看,還是從新能源汽車的結構性角度上看,市場修復來得迅猛而有力。

對應的,今年二級市場上汽車板塊前低後高,全年整體表現亮眼,中信汽車行業指數(CI005013)今年已錄得超過40%的漲幅,位居市場前列。板塊內部分個股,受到資金的高度追捧,股價不斷創出歷史新高。

近日,全景·卓識與榮獲新財富最佳分析師汽車和汽車零部件行業第一名的長江證券汽車行業首席分析師高登,就2021年汽車及其零部件行業的投資機會、行業未來發展的形勢以及行業變化對於投資思路的影響,進行了面對面交流。

人物介紹:高登

長江證券汽車行業首席分析師;新財富最佳分析師汽車和汽車零部件行業第一名

高登認為,雖然遭受了疫情的衝擊,但汽車行業整體性向好的趨勢依舊保持。全行業的復甦與變革,仍然在進行中。尤其針對行業變革的特點,他還重點就其中的智能化進行了深度解讀,通過類比智慧型手機產業,提出了三類投資機會。

與此同時,他還認為,隨著行業變革的演進,對於汽車板塊的整體投資思路需要從傳統的周期股,向長周期、高成長的模式進行切換。

全景·卓識 X長江證券 高登

行業復甦技術變革 汽車行業持續向好

全景·卓識您認為哪個或哪幾個關鍵詞能夠概括您對於2021汽車板塊的預判?

高登:我覺得對於2021年汽車行業,用兩個關鍵詞表達可能會比較全面,第一個關鍵詞是復甦,第二個是變革。

從復甦的角度去看,汽車銷量已經進入了一個持續增速回升的過程當中。自19年的7月份開始,行業增速從最低點逐步地向上爬升。在今年的春節以後,因為疫情衝擊,導致行業增速大幅跳水。但是隨著復工復產,行業增速繼續回到上升軌道,從這個「大坑」逐步走了出來,我們看到五、六月份,尤其是三季度,行業增速還是比較高的。如果我們把「大坑」填平掉,用趨勢線去連接的話,那麼汽車行業的銷量增速是處於一個持續向上的通道。

展望2021年,我們覺得一方面受益於今年的上半年基數比較低,明年的增長會有一個比較好的基礎。另外一方面隨著疫情消退、經濟恢復,我們認為購買力也會隨之提升,這就會催生一部分的首次購車需求,我們覺得這也能對明年的行業的增長提供一個比較強的支撐。

從復甦的角度去看,在行業周期性的因素之外,我們更看重的是對行業中長期發展會產生巨大變化的變量。我們看到汽車行業正在進行電動化和智能化,這也是過去幾十年來所經歷的一種非常大的變革,我們認為這種變革會對整個產業鏈的價值創造和價值分配產生比較大的影響。我們認為在這個過程當中,也會誕生一些比較長期的、可持續的投資機會

汽車智能化將帶來三類投資機會

全景·卓識:您認為在這種變革下的投資機會中,關鍵驅動因素或者節點會有哪些?

高登:目前我認為智能化會成為未來一個比較長期的、變革性的機會。參考智慧型手機過去十幾年發展的歷程,我們覺得主要有三類投資機會。

第一類機會,可能也是最好的投資機會,應該還是類似於蘋果的整機。在智能化這個過程當中,整車公司改變了傳統汽車的盈利模式,從原來的新車製造這樣一個單一的環節,未來逐步發展到參與汽車全生命周期的價值創造。那麼這樣的話,整車公司的盈利來源會更廣,盈利水平也會更高,而盈利的波動性則會下降。再加上智能化帶來的增值服務,我們認為整個整車行業會創造出一個非常大的價值。

第二類機會,我們認為是增量零部件。類似於手機行業裡的舜宇光學、歌爾聲學,手機智能化提升中,會需要一些新型零部件,隨著滲透率和單品價值量的提升,這些新增零部件會有一個長期、可持續的增長機會。

第三類機會,大家覺得會看起來平淡無奇,但實際上能夠發揮整個中國製造的優勢的機會,類似於富士康或者立訊精密。過去,因為車型的供給分散,導致整個汽車產業鏈更加地分散,最終使得汽車零部件設計、製造無法集中。但是我們看到,智能化正在改變整個行業,其中一點就是市場份額會更集中,而零部件的設計、生產也會規模化、模塊化。這樣的話,對於成本控制能力比較強,客戶服務響應速度比較快的這些企業,我認為它會在這種規模化製造的過程當中會享受更多的行業紅利。

周期成長切換汽車行業投資框架或生變

全景·卓識:以您的經歷來講,整個汽車行業投資邏輯、投資方法來說,從過去幾年到未來幾年,它有沒有一些變化?

高登:其實我剛才更多的是強調了智能化這方面的表現,也是體現了對於汽車行業投資方法的變化。

我們看到,汽車行業投資方法或者說研究框架的一個變遷,是在不斷進行的。實際上,在這一輪新的周期起來之前,大家更多的是借鑑從成長期切換到成熟期市場,這種周期性的觀點去判斷整個行業的投資機會。

關於周期性這一點,我們在08、09年曾系統性地做了一些研究和總結。我們得出來一個觀點,汽車行業逐步從高增長時代切換到低增長時代,它的行業機會主要出現在行業拐點出現的時候,找新車周期最強的整車廠個股。或者說投資機會依賴於整個周期性的拐點,並且這個因素會更加重要一些。

但是為什麼我們會強調智能化呢?因為我們看到智能化帶來新增的機會,類似於5年前的新能源。新能源帶來的是電池產業鏈,它是一個長期、高速增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一些好的細分行業誕生了市值比較大的龍頭企業。所以我們也相信,未來整車智能化也將產生類似的新機會。

那麼從原來的傳統的周期性的規律,向成長型行業去切換,我認為整個汽車行業的投資框架可能也會有一個切換。而我們更傾向於成長股或者說科技股的這樣的一個投資方法,那麼未來需要關注或者尋找的個股投資邏輯,包括跟蹤的關鍵點,我覺得可能也都會有一些變化。

相關焦點

  • 2021第四屆上海國際新能源汽車電子技術展覽會
    2021第四屆上海國際新能源汽車電子技術展覽會2020年11月30日 14:46 2021第四屆上海國際新能源汽車電子技術展覽會2021 Shanghai International New Energy Vehicle Electronic Technology Exhibition 時間
  • EV Tech 2021新能源汽車大會
    EVTech 2021新能源汽車產業大會·上海暨動力電池十大最具創新力產品評選暨頒獎典禮2021年,隨著新能源車補貼即將全面退坡、「雙積分」政策對車企在新能源車積分上的要求更加嚴格,外資品牌也即將集體湧入。這意味著,在新能源車市場從政策驅動轉變為市場驅動的過程中,自主品牌與新造車勢力也要走出「溫室」,與強勢的外資品牌正面競爭。
  • 回看2020,新能源汽車如何「乘風破浪」?
    02《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與汽車智能化提速今年11月國新辦正式發布《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作為具有引領性的行業政策文件而備受關注,位列「新能源汽車行業十大熱點事件」第2位。
  • 聚焦新能源汽車 展望汽車用矽鋼
    一、《規劃》與新能源汽車發展目標  《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 2035年)》近日正式出爐,《規劃》指出,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堅持新發展理念,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發展方向,以融合創新為重點,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優化產業發展環境
  •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
    新華社北京11月2日電 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  《規劃》指出,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堅持新發展理念,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發展方向,以融合創新為重點,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優化產業發展環境,推動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加快建設汽車強國。
  • 綠馳汽車深耕細作砥礪前行 帶動中國新能源汽車蓬勃進取
    「青山綠水就是金山銀山」,環保、可持續發展成為國家發展重要戰略,新能源汽車也迎來了新一輪的爆發。在國家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的當下,各大企業紛紛布局新能源汽車領域,目前雖然政府補貼相繼退市,但仍有眾多新能源車企加入中國新能源發展大浪潮中。
  • 汽車智能化專題報告:從EE架構變化看控制器行業機會
    「一芯多屏」對於車企來說也進一步降 低了採購面向多家供應商的管理成本,也帶來座艙電子龍頭更強的以點帶面提供拓展品 類的能力。市場空間:智能電動驅動,執行和中央控制同步發展汽車智能化電動化應用的不斷提升是控制器數量提升的驅動力,汽車電子在汽車內部價 值的佔比將躍升,也帶來控制器在車內價值量的提升。
  • 2021年 新能源汽車前景好 「錢景」更好
    在下半年,特別是在近期,國家不斷出臺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車發展,在11月初,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明確了將從技術創新、制度設計、基礎設施等領域支持新能源汽車產業加快發展步伐,新能源汽車新車銷售量達到汽車新車銷售總量的20%。而現在銷量比還不到5%,新能源汽車發展空間巨大。
  • 中金2021年策略:新能源汽車、光伏、工程機械股被重點關注
    例如,10年前,我們用的手機還是三星、諾基亞等品牌。但是現在,我們有很多高質量、好品牌的國產手機可供選擇。同樣的現象還發生在汽車、家電、醫療器械、工程車輛、新能源,甚至醫藥行業。而且即便有疫情衝擊,我們的供應鏈不僅沒有像年初預想的那樣中斷,反而還取得了很好的出口成績。這就是產業升級的威力。其次,消費升級方面。新的消費領域、新的消費客群,比如直播帶貨等等。
  • 軟體定義汽車,綠色驅動未來,上汽大通MAXUS新能源藍圖顯規模
    上汽大通MAXUS EUNIQ 7、EUNIQ 6、EUNIQ 5、EV90、EV30、上汽NEW純電動皮卡概念車等明星車型悉數亮相,全面展現其在新能源MPV、SUV及輕客等全領域強大的定製實力!現場,上汽大通MAXUS還特別為全國消費者帶來「6重大禮」,購EUNIQ系列車型的用戶可獲得包括終身質保、金融置換、充電補貼等在內的6重福利,樂享低碳新能源定製新生活。
  • 新能源汽車業邁向中高級發展階段:新勢力倒逼改革、新能源推動碳減排
    在陳清泰看來,電動化開啟了新一輪汽車革命的序幕,與之並行和銜接的是新能源革命和新一代移動通信;支撐汽車革命的是移動網際網路、數字經濟和人工智慧技術的快速發展。這些因素與汽車變革的交融和互動,為未來汽車的電動化、綠色化、網聯化、智能化和共享化提供了技術基礎和豐富的使用場景。
  • 新能源汽車、醫藥生物、有色金屬 券商2021年三大行業投資策略大梳理
    備受期望的2021年,「十四五」規劃即將展開,新發展格局下的未來,又有何期待?   再有一個多月,就將告別2020,這一年大家投資收益如何呢?   展望即將到來的2021,一個新的開始,我們又該如何把握各行業的潛在機會呢?
  • 新能源汽車產銷有望超過去年水平?2021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前景預測
    中商情報網訊:得益於疫情後的車市反彈和財政補貼期限的延長,預計2021-2022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將實現大幅增長;2023年以後隨著補貼退坡,市場將回落到較為平穩的增長水平。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總工程師、副秘書長葉盛基在世界智能汽車大會上表示,「今年汽車產業形勢跌宕起伏,歷經將近四個月大幅下降。但總體來看,中國汽車產業基本保持相對穩定。今年汽車產銷有望達到去年水平,其中新能源汽車產銷有望達到甚至超過去年水平。」
  • 新能源汽車未來十五年如何「跑」
    未來15年是新能源汽車發展壯大的關鍵階段。田瑞穎攝編者按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為該產業未來15年的發展謀劃更為清晰的路徑。在戰略大方向的指引下,新能源汽車該如何選擇技術路線,並應對大量退役的動力電池?
  • 新能源汽車中概股普漲 2021年需求有望持續上行
    銷售業績火爆,新能源汽車中概股普漲,2021年需求有望持續上行   12月1日,美股三大指數集體高開
  • 中金2021年全行業策略出爐:新能源汽車、光伏、工程機械、航空股被...
    例如,10年前,我們用的手機還是三星、諾基亞等品牌。但是現在,我們有很多高質量、好品牌的國產手機可供選擇。同樣的現象還發生在汽車、家電、醫療器械、工程車輛、新能源,甚至醫藥行業。而且即便有疫情衝擊,我們的供應鏈不僅沒有像年初預想的那樣中斷,反而還取得了很好的出口成績。
  • 前瞻2021·劉章明:零售行業明年的核心是規避高基數|全景·卓識
    在這個令所有人記憶深刻的年份即將過去之際,全景·卓識與新財富最佳分析師聯合推出《前瞻2021》歲末專題,希望從與宏觀專家、私募大咖以及中國最頂尖證券分析師群體的深度交流中,嘗試勾勒出十四五開局之年中國產業發展的主要脈絡,尋找在明年註冊制全面推行的情況下,中國資本市場較具確定性的投資機會。疫情衝擊之下,2020年零售領域出現了去中心化、數位化、親情化傾向。
  • 未來1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將發生哪些變化?
    未來1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在關鍵核心技術、基礎設施、服務模式、產業生態等方面,都有望得到巨大提升。2035年純電動車成為新車銷售主流今年10月份發布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明確,2025年新能源汽車銷售市場規模佔比到20%左右,2035年純電動汽車成為新銷售車輛的主流。
  • 前瞻2021•徐佳熹:醫藥行業分化加劇,投資聚焦龍頭丨全景•卓識
    在送走這個令所有人記憶深刻的年份,迎來2021年之際,全景·卓識與新財富最佳分析師聯合推出《前瞻2021》特別策劃,希望從與宏觀專家、私募大咖以及中國最頂尖證券分析師群體的深度交流中,嘗試勾勒出十四五開局之年中國產業發展的主要脈絡,尋找在明年註冊制全面推行的情況下
  • 汽車行業2021年度策略:自主多維塑品牌,三化重塑供應鏈
    吉利、長城、長安、上汽乘用車、 廣汽乘用車 5家佔自主品牌之比從 2016 年的 35%快速提升至 2020 年上半年的 57%。新能源乘用車:邁入供給創造需求時代,2020 年前三季新能源乘用車滲透率超 5%,新能源汽車個 人用戶佔比維持在 70%以上,非限牌地區佔比由 3Q19的 44%提升至 3Q20的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