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又到歲末總結展望時。
2020 持續整年的新冠疫情令全球經濟蒙陰,但率先控制疫情,穩健復工復產的中國成為全球資本趨之若鶩的避風港。儘管上證指數表現波瀾不驚,但圍繞醫藥、科技、消費三大主線展開的個股行情,卻頻頻出現漲勢堪稱波瀾壯闊的大牛股。基金爆棚熱銷,也反映出剛剛而立之年的中國資本市場投資者結構正在從「散戶化」向「機構化」發生轉變。
在這個令所有人記憶深刻的年份即將過去之際,全景·卓識與新財富最佳分析師聯合推出《前瞻2021》歲末專題,希望從與宏觀專家、私募大咖以及中國最頂尖證券分析師群體的深度交流中,嘗試勾勒出十四五開局之年中國產業發展的主要脈絡,尋找在明年註冊制全面推行的情況下,中國資本市場較具確定性的投資機會。
疫情衝擊之下,2020年零售領域出現了去中心化、數位化、親情化傾向。從年初的生鮮電商的快速崛起,到年底社區團購的資本角力,圍繞生鮮零售的賽道擁擠而熱鬧。
名創優品,完美日記,泡泡瑪特,一眾新模式的零售商和新銳品牌先後登陸資本市場,估值飆升的盛宴讓人目不暇接。
海南離島免稅的升級,到直播電商的火爆,以及年底平臺經濟遭遇反壟斷調查,圍繞零售商業的市場與政策角力仍在持續。
疫情攪動下的2020年即將過去,2021年中國商業格局和零售業態將會迎來怎樣的局面?零售新銳品牌又如何借力去中心化流量實現快速崛起?
近日,全景·卓識對話天風證券研究所副所長、商貿零售行業首席分析師劉章明,分享他對2021年零售行業的判斷,講述在疫情後中國商業如何應對新一輪挑戰?
人物介紹:劉章明
天風證券研究所副所長、商貿零售行業首席分析師
全景·卓識 X 天風證券 劉章明
布局社區團購上遊
全景·卓識:2021年零售行業的邏輯主線是怎樣的?
劉章明:分開來看,商業的核心還是在於線上流量去中心化和線下流量去中心化,最終會是怎麼樣的一個趨勢。線上的流量去中心化,其實就是紅人新經濟。這個行業已經因為天下秀的存在,形成一個基礎設施類平臺。左側有6萬家中小商家,右側有百萬級紅人,公司在其中做了一個大數據撮合的匹配。
不確定的是線下社區團購,社區團購現在還是中心化的網際網路平臺,通過平臺來撬動團長背後的私域流量,來反哺公域流量。
在這個過程當中,社區團購提供的是預售加自提加次日達的一種消費場景。這種場景在前期燒錢階段,其實在補貼消費者,補貼物流。那麼社區團購在產品價格上,相比於傳統KA、相對電商,擁有比較大的優勢。但是未來一旦平臺格局穩定,是不是傳遞節點會發生變化。比如說團長這種高佣金狀態,是不是以後不會再繼續下去?
另外在供應鏈維度上,未來如何搭建從共享倉到網格倉,再到自提點的鏈路,這需要邊走邊看。
我認為,第一沒有很好的渠道標的現在可以去布局。傳統超市要等到這波燒錢結束,我們才可能看到同店的企穩,因為這幾年超市起來的基本上都是以生鮮為主的特色超市,如果社區團購是以生鮮作為最主要引爆點,那麼對傳統KA會有影響。
要等一等,看後面結果怎麼樣。但可以往上遊布局,布局一些大品類當中的弱品牌或者無品牌的品類,比如農產品、果蔬生鮮、肉禽奶蛋這些品牌力本身不強的品類,藉助社區團購會有一波很好的增長。
零售行業明年的核心問題是規避高基數
全景·卓識:未來有哪些超預期或者是風險點的因素,需要大家格外關注?
劉章明:對零售行業來講,明年核心問題是要規避高基數,因為今年基數會非常高。疫情然後導致大家都採用線上和到家,商超KA本身在保障民生,所以這塊銷量應該都屬於比較高的水平。
明年上半年同店增長、內生性增長肯定是有壓力的。我認為如果公司的業務沒有太大拓展,可能會出現增速放緩的趨勢。
第二方面,免稅可能更多還是取決於供給,並不取決於需求。海南離島免稅有新的運營者開始介入,供給在快速擴張,對整個市場的擴容有比較好的發展。
平臺經濟影響有限
全景·卓識:怎麼預判明年的政策趨勢?
劉章明:平臺經濟領域出臺反壟斷政策和徵求意見稿,根本原因還是在於整個平臺經濟領域之前沒有被界定。界定後將會出臺反壟斷操作指南,操作指南在很多行業裡都存在,比如汽車行業的反壟斷。只是平臺經濟領域比較新,所以要補一個反壟斷文件,這是第一點。
第二點,國家在反壟斷上,可能並不只是針對平臺經濟領域。各行各業為了繁榮市場應該形成多元化,而不是一股獨大。我認為現在市場對平臺經濟領域的一些負面預期可能會比較強,有點過於強了。
第三,中國網際網路行業涉及到全球競爭,我認為不會一竿子打死。在政策預期能夠逐步放緩的前提下,很多公司有發展的機會。只不過國家要進行一定的幹預,包括社區團購。幹預社區團購的核心原因,是因為在某一些地區的某些平臺出現了以低於成本價的方式進行傾銷,這將會影響到整個終端,特別是民生相關的一些消費品的價格體系。所以短期國家出臺一些管理政策,其實是更好地規範行業未來的發展。目前了解到,各個平臺的業務還是正常推進,並沒有受到太多影響。
新銳品牌需提升產品力
全景·卓識:您怎麼看待消費新業態?您覺得應該如何判斷這些新銳品牌的崛起?
劉章明:新銳品牌的崛起,除了要有去中心化流量的運營能力外,更重要的是產品力的提升。產品力如何界定,這包括顏色、顏值、技術創新、用戶群體的差異化定位,產品的差異化定位,涉及到產品力各維度的問題。
泡泡瑪特對用戶群體做了比較好的切分,而在整個鏈路中,泡泡瑪特在上遊整合設計師IP,下遊通過線上線下的盲盒銷售方式,形成正向的飛輪效應。這體現了Z時代,年輕人對新消費的觀點,願意為IP買單,這也是粉絲經濟的一種、像Molly爆紅背後,是因為消費者認可這個IP,所以才會為 IP付費,這也是流量去中心化的一種表現,核心是內容,內容成為渠道的一種方式。
全景·卓識:怎麼給內容或者給IP公司估值?
劉章明:這要看長期業績增長,比如還是要看它的終端門店能夠開多少,然後線上增長是怎樣的趨勢,上遊 IP是否能夠持續擴張,擴張過程中,產品製作是不是成本能夠不斷降低?
全景·卓識:您覺得哪個賽道會出現A股的泡泡瑪特?應該怎樣去挖掘?
劉章明:A股形成這樣的公司比較難。因為這種公司是屬於一個品類公司。這個品類市場本身並不大,切中的是某一部分群體,一旦有一個公司把IP都整合,其他後來者想進來蠻難的。我覺得還是更多關注龍頭,因為市場趨勢是強者恆強,龍頭公司的增長速度比很多小公司要快得多,所以大量資本在追逐龍頭,這是合理的方向。
明年核心是順周期和漲價
全景·卓識:明年還有哪些細分領域值得關注?
劉章明:明年核心是順周期和漲價,順周期比如黃金珠寶的消費肯定會起來。比如酒店,以及出境遊,明年會不會在某個時間點開始放開。另外,明年有個非常重要的事情是環球影城開業,當年迪士尼開業對整個上海板塊形成非常強的帶動。北京環球影城開業,是不是會有很好的增長?這是一條線。
第二條線,今年很多漲過的公司其實已經調整了半年,基本在底部徘徊,比如王府井、天下秀、壹網壹創等新經濟公司,包括免稅公司,整個估值都非常便宜,市場也是在等這些公司業績增長的兌現,和項目的落地,無非是時間問題。只要我們把大趨勢看清楚,整個行業的空間,產業的空間,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壁壘都沒有問題,我們認為這些公司是值得等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