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沂華談幹細胞治療中樞神經系統疾病

2020-12-06 央視網

    人民網北京1月15日電(記者王鵬)1月18日10點,北京市神經外科研究所神經幹細胞室主任、武警總醫院神經幹細胞移植科主任安沂華教授做客人民網健康訪談,談幹細胞治療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的治療現狀和展望,敬請廣大網友關注。

專家簡介:

    安沂華,北京市神經外科研究所神經幹細胞室主任,武警總醫院神經幹細胞移植科主任,神經外科學博士、博士後,兼任多家學術期刊的編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評審專家。作為項目負責人承擔和完成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在內的多項科研課題,作為項目組主要成員承擔著國家863「幹細胞與組織工程」重大項目的研究工作。在導師王忠誠院士的指導下,在國內率先進行了神經幹細胞移植治療中樞神經系統損傷後遺症的臨床工作,獲得了較好的治療效果,在促進中樞神經功能損傷修複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責編:劉立

相關焦點

  • 攻關中樞神經系統疾病 新生命幹細胞公司與八一腦科醫院等籤署三方...
    7月15日下午,四川新生命幹細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生命幹細胞公司」)與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總醫院附屬八一腦科醫院(以下簡稱「八一腦科醫院」),成都朗博醫療共同籤署了三方合作協議,合作開展幹細胞治療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的臨床研究。新生命幹細胞公司吳昊林董事長、肖肖總經理,八一腦科醫院院長徐如祥教授,成都朗博醫療湯宇院長等出席了籤約儀式。
  • 幹細胞潛力無限,是治療神經系統疾病最有希望的療法
    目前,許多神經系統疾病難以治癒。難治性神經系統疾病患者常常遭受癱瘓、喪失社交功能、生活困難等折磨,給社會和家庭帶來沉重的負擔。促進神經功能恢復和延緩疾病進展是難治性神經疾病的主要治療目標。近年來,幹細胞已經成為難治性神經系統疾病的治療策略之一。
  • 幹細胞在中樞神經系統疾病領域的研究進展與面臨的挑戰!
    截止到目前為止,有相關研究結果證實的,幹細胞所能有效幹預的人類疾病已達140餘種,涉及免疫系統、神經系統、代謝系統、血液系統等方面的多種病症。今天,我們主要來看一看,幹細胞在中樞神經系統疾病領域所取得的研究進展,以及其所面臨的挑戰!
  • 牙髓幹細胞對治療多種疾病具有臨床潛力
    報告稱,此前有研究表明,牙髓幹細胞可重建功能性的牙本質/牙髓複合體以及其他組織,如骨頭、牙骨質、血管和神經組織。但經過廣泛研究,科學家發現,除了牙科疾病,牙髓幹細胞對各種系統性疾病擁有同樣的醫用價值。牙髓幹細胞是具有多能分化和自我更新能力的間充質幹細胞,最早從恆牙牙髓中分離出來,但來自孩子脫落的乳牙隨後也分離出牙髓幹細胞。
  • 超聲治療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的研究進展
    本文就近年超聲治療CNS疾病的研究進展進行綜述,報導如下。目前臨床上應用tcMRgFUs的MR過程獲取的圖像來引導聚焦超聲波的發送,達到破壞靶區腦組織的目的,從而治療CNS疾病。腦組織在加熱的情況下其組織蛋白發生變性,從而使腦腫瘤組織的細胞死亡,超聲的空化效應產生的機械性破壞使腦組織細胞液化壞死或失活,能夠高精度作用於靶組織,對周圍組織影響小,且該方法可以檢測和控制。
  • 間充質幹細胞外泌體治療心血管疾病
    前幾天,我們從科普角度介紹了間充質幹細胞外泌體的生物學特性以及它在疾病治療領域所具有的前景。今天我們來具體看看間充質幹細胞及其外泌體如何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療中發揮作用。
  • 成功治療帕金森 幹細胞是腦細胞再生之「原力」
    接受神經元移植的患病老鼠,比同類未接受治療的老鼠體重輕30%。 對於這項研究成果,科學家們表示,他們的研究目標是治療帕金森病、自閉症、癲癇等運動神經元疾病和脊椎受損疾病,研究肥胖症狀只是因為其視覺效果比較明顯。
  • 一份釐清,間充質幹細胞行業的方方面面|幹細胞|產業鏈|疾病|治療|...
    ;UC-MSC:臍帶間充質幹細胞;DPSC:牙髓幹細胞;eMSC:子宮內膜間充質幹細胞2間充質幹細胞的應用於治療MSCs功能較多,應用廣泛,主要功能是進行細胞移植治療,亦可作為一種理想的靶細胞用於基因治療,同時在生物組織工程和免疫治療中也有一定的應用
  • 幹細胞移植在中樞神經系統脫髓鞘疾病的臨床價值
    中樞神經系統脫髓鞘疾病:包裹在神經細胞軸突外面的髓鞘損壞或脫失,導致神經系統功能受損的一組疾病,多發性硬化及視神經脊髓炎譜系疾病是典型的疾病模型。中樞神經系統脫髓鞘疾病的特點主要表現為症狀的反覆性與病變部位的多樣性,雖然兩類疾病都歸類於罕見病,但患病人數卻並不少,但臨床上仍無法有效防治該病,為開發新的臨床方法,科研人員試圖探索幹細胞移植在中樞神經系統脫髓鞘疾病的臨床價值。
  • 盤點| 間充質幹細胞治療兒科疾病的臨床進展
    因此,尋找一種更好更安全地治療兒童疾病的方法顯得尤為重要。間充質幹細胞療法代表一種潛在的革命性的治療方法,已經廣泛應用於多種兒科疾病的治療研究過程中,在小兒肺、心臟、骨科、內分泌、神經和血液學疾病的臨床試驗中顯示出了巨大的治療潛力。
  • 神經幹細胞移植治療脊髓損傷的研究進展
    作者:第二軍醫大學附屬長海醫院  孫曉飛脊髓損傷(SCI)是一種嚴重的中樞神經系統創傷性疾病藥物、手術等治療方式均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神經再生的問題,近年來,具有自我複製能力和多向分化潛能的神經幹細胞(NSCs)成為研究的焦點,有望為SCI的治療帶來新的希望。現就NSCs移植在脊髓損傷治療中的應用做一綜述。
  • 精準引導幹細胞修復損傷!幹細胞治療迎來新希望
    「有史以來第一次,人們通過引導讓幹細胞直接進入到指定的位置,並得以第一次看到幹細胞集中治療的效果。」 這項研究刊登於近期《美國科學院院報》(《PNAS》)雜誌。
  • 幹細胞療法在不同中樞系統疾病中的治療重點
    損傷後的中樞神經系統再生受到兩個主要因素的阻礙:病變部位周圍的抑制環境和成熟神經元的無法再生。當前的療法僅產生中等水平的生理和功能神經元修復,這突顯了對新療法的關鍵需求。細胞移植替代受損的細胞和組織受到廣泛關注。
  • 間充質幹細胞到底有什麼好?為什麼能治療疾病?
    間充質幹細胞看上去似乎很學術,也常常有人問,什麼是間充質幹細胞?新聞中所說的間充質幹細胞治療新冠肺炎取得讓人十分欣喜的結果, 那麼又是什麼決定了間充質幹細胞能夠用於疾病的治療?今天,我們來科普一下。
  • 臺灣兩岸幹細胞微整形醫學會推出以細胞為核心的全方位治療疾病新策略
    以幹細胞來治療疾病並非新的概念,如果從生命起始的本質來看,幹細胞成為生命的核心是有其理論基礎。       臺灣兩岸幹細胞微整形醫學會有鑑於此,將在2018年12月9日與蒂凡美生物科技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於集思臺大會議中心柏拉圖廳舉辦施行細胞治療技術醫師訓練課程以及細胞治療的基礎法規及臨床應用高峰論壇,闡釋現階段幹細胞科技發展及未來應用。
  • 日本首次將iPS幹細胞克隆技術用於人類疾病臨床治療
    一名罹患退行性眼病的日本患者將成為全球使用誘導多能幹細胞(iPS)進行治療的第一人。日前,日本衛生部的諮詢委員會對這一療法的安全性進行了審查,並同意相關研究人員開展人體治療實驗。iPS細胞是由成人體細胞經過病毒誘導而成的多功能幹細胞,是一種方便易得的克隆細胞,可經過進一步誘導發育成患者所需的組織和器官。
  • 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的新希望?
    今天福布斯著名醫藥評論家Matt Herper發表題為「There's New Hope For Alzheimer's, Depression, And Other Brain Illnesses」的文章,簡單介紹了當前中樞神經系統藥物的研發
  • 間充質幹細胞分泌組治療脊髓損傷的研究進展
    間充質幹細胞分泌組:是間充質幹細胞分泌至細胞外空間的各種分子或細胞外囊泡,主要由間充質幹細胞培養基去除雜質後獲得,通過各種可溶性分子(如生長因子、趨化因子)及外泌體介導了間充質幹細胞的大部分治療作用,並且能避免細胞移植的各種弊端。
  • 人成體幹細胞藥物近況(節選)
    Chondrogen主要用於治療關節炎類疾病,目前,利用這種藥物進行膝關節炎治療的I期臨床試驗已經完成,臨床II期試驗患者的招募工作也已經結束。Osiris公司生產的另外一種新產品 Osteocel-XC,主要用於治療病灶骨再生,2010年年初已經完成臨床前試驗。此外,Alliancells生物科學和AlloCure兩公司也在開發此類幹細胞藥物。
  • 新綜述:間充質幹細胞的免疫調節特性,可用於多種疾病的治療
    除了具有分化為骨、軟骨和脂肪等細胞的能力外,間充質幹細胞的免疫調節特性在臨床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不僅能用於從再生醫學到免疫和炎症相關疾病的治療,還可用於第三方異體移植治療[3]。此後,間充質幹細胞免疫調節特性所帶來的益處的相關數據有了不斷的積累。統計發現,超過三分之一的間充質幹細胞療法臨床試驗針對免疫/炎症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