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饋線性化直接方法的理論分析與改進

2021-01-08 電子產品世界

  0基於動平衡狀態理論的反饋線性化直接方法介紹

  基於動平衡狀態理論的反饋線性化直接方法的基本思想是:首先根據對被控對象的性能要求,設計出具有希望動態特性的線性參考模型;然後將參考模型的狀態作為控制系統的動平衡狀態,再利用李亞普諾夫第二方法設計控制律使系統對動平衡狀態漸近穩定。這樣被控系統的動態過程將收斂於參考模型給出的希望動態過程,從而使系統獲得預期的性能。

  這種方法分為兩步:(1)按照希望的動態特性設計一滿足要求的參考系統,這裡常用線性系統因為它較容易分析和設計。(2)以模型參考系統的狀態作為實際被控系統的被控動平衡狀態,利用Lyapunov函數直接方法設計控制律使系統對動平衡狀態漸進穩定。這裡我們設計線性的參考系統Q指數穩定於原點,則這種方法的穩定問題在二維坐標系下的表示如圖1所示。

  

  1基於動平衡狀態理論的反饋線性化直接方法的討論

  

  若讓式(3)、(4)和式(5)直接成立,則只能達到局部漸進穩定。因此,我們仍應用backstepping設計方法中的虛擬控制的概念來設計。

  

  但是,此方法也只能在局部實現,這是因為:使用改進的方法是使M→0,而非M=0,所以有兩種情況,即M→O_和M→0+,而對於M→0+,就有可能使V(e)=-eTQe+2M大於零,此時仍需進一步討論。

  因此現在的問題有如下幾個:

  (1)使用改進的方法如何判別M的符號問題。

  (2)u-a21x1-a22x2-a23x3=0與最後結果是否能相容值得驗證。

  (3)求得的控制率結果中分母項有可能為零,因此可能會引起震蕩,此需要討論和驗證。

  對於問題(1),我們可以這樣來實現:因為總體的設計是使得V(e)=-eTQe+2M0,並且根據前面的假設當t→∞時,有V(e)→0,增強的條件是前述的M≤0,減弱的條件是-eTQe+2M0,即2M-eTQe,因此,我們的設計可以這樣來進行:讓M→0的速度快於eTQe→0,如此選擇就能使原系統達到漸進穩定。對於問題(2)和(3),我們將進行討論。

  2改進的基於動平衡狀態理論的反饋線性化直接方法

  考慮如下的非線性系統:

  

  由於Ad的所有特徵值均具有負實部,因此可以找到正定矩陣P,使Q為一正定矩陣。若能選取控制向量ξ(x,xd,v,t),使M≤0,則V(e)0。若能選擇ξ使M在所考慮的系統參數變化範圍內非正,則可保證系統具有參數不確定時反饋線性化的魯棒性。下面分情況考慮。

  

  

  明顯上述式(20)~(23)中任何一個等號均不能成立,再次引入一個Lyapunov函數來進行設計。此時我們僅以一種表達為例來介紹下面的設計過程。

  現選擇第二種表達,即:當[f(x,ξ,t)-Adx-Bdv]=-γe時,其中γ為一任意正數。

  

  如果x3=x2d,則輸入是不可測的,即輸入無窮大,這在控制系統中是要避免的。但是,我們要注意的是分子亦是趨近於零的項,如果分子分母同時趨近零,那麼我們的擔心將是不必要的,如果分子趨近於零的速度比分母快,那麼就更不用擔心了。因此現在的問題轉化為分析A和B是否存在的問題。兩者的分子分母的解析式表達沒有非常明確的聯繫,因為對於此在數學上暫時還沒有找到解決的辦法。但是可以在實驗中觀察到,即觀察分子分母趨於零的速度,速度快且持續保持在零的為相對的低階無窮小,在對某一類非線性系統設計時,如果分子是低階無窮小,則此設計有效,如果是分母,則設計無效。

  3設計與仿真

  考慮如下的非線性系統:

  使用改進的基於動平衡狀態的反饋線性化方法使以上系統達到全局漸進穩定,設仿射非線性系統(34)中狀態x1,x2的動平衡狀態分別為x1,x2,它是下列線性系統的狀態:

  

  現在設x1(0)=0.3,x2(0)=1,x3(0)=-1,進行仿真時因為式中分母部分為零,得不到仿真結果並有出錯提示為"division by zero"。因此去掉分式中分母部分進行仿真,其理由是因為設計的控制輸入結果和3(xs-x3d)兩項在t→∞時將為零,它們對於控制輸入只是起一個調節作用,此時的仿真結果為如圖2,3所示。

  

  改變參數的值,設k1=0.1,k2=2,則仿真結果如圖4、5所示。

  

  改變參數的值,設k1=2,k2=0.1,則無法得到滿意的結果,Matlab有提示為"Warning:Fail-ure at t=3.258456e+000.Unable to meet inte-gration tolerances without reducing the step sizebelow the smallest value allowed(1.157636e_014)at time t."。其仿真後的圖像如圖6、7所示。

  

  但是設k1=2,k2=3,並在分式中前面加一個係數5得仿真結果如圖8、9所示。

  設k1=3,k2=3,仍存在係數,則仿真結果如圖10、11所示。

  

  

  由以上各圖我們得到以下結果:當k1=k2時,系統的狀態收斂情況最好;當k1《k2時,系統的狀態x1將不能穩定於零,而且誤差e1=x2-x2d將存在並且比較大;當k1》k2時,仿真沒有結果;在分式

  前面加一個大於1的係數,仍去掉分母,其收斂效果將更好。

  4結 論

  本文對基於動平衡狀態理論的反饋線性化直接方法進行了討論、完善和補充,針對它在對仿射非線性系統進行設計時出現的問題,提出了改進的基於動平衡狀態理論的反饋線性化直接方法,它在形式和方法上對基於動平衡狀態理論的反饋線性化直接方法做了一定的改進,引用Backstepping設計方法虛擬控制的概念來對系統進行二次Lyapunov函數設計。

相關焦點

  • 學術簡報|混合勵磁同步電機的反饋線性化控制新策略
    ,通過坐標變換與狀態反饋,推導出精確線性化解耦條件及解耦矩陣,並得到三個可獨立控制的線性子系統,即直軸電流子系統、勵磁電流子系統和機械角速度子系統,實現HESM調速系統全局範圍內電流環動態解耦控制。有學者首次將反饋線性化引入HESM調速系統,將d軸電流與電機轉速進行解耦控制,實現了電機的動態解耦,提高了系統的動態響應,但該方法並未考慮d軸電流與勵磁電流之間的乘積耦合現象;其次該文僅在低速區空載情況下進行了仿真分析,並未驗證存在負載擾動時系統的動態響應能力,且並未針對弱磁基速以上的工況進行理論分析與仿真。
  • 射頻功放基本線性化技術的原理與方法
    根據功率放大器的分析模型(泰勒級數模型),可知到當輸入信號的幅度很小的時候,對於功率放大器的非線性特性影響較小。但當輸入信號的幅度比較大的時候,就會對功率放大器的非線性度產生很大的影響,所以說對功率放大器的非線性性能產生影響的關鍵因素就是輸入信號幅度的增強並且不斷地變化。隨著無線用戶數量人數的不斷增加,有限的通信頻段變得越來越擁擠。
  • 射頻PA的線性化技術  
    根據功率放大器的分析模型(泰勒級數模型),可知到當輸入信號的幅度很小的時候,對於功率放大器的非線性特性影響較小。但當輸入信號的幅度比較大的時候,就會對功率放大器的非線性度產生很大的影響,所以說對功率放大器的非線性性能產生影響的關鍵因素就是輸入信號幅度的增強並且不斷地變化。隨著無線用戶數量人數的不斷增加,有限的通信頻段變得越來越擁擠。
  • 功放線性化實現方法
    遺憾的是,功放的操作通常不是線性的,可工作在平均輸出功率0.5W至60W的線性化功放的高性價比方案還沒有實現。  為更好地理解這些RFPAL解決方案的用途和射頻預失真(RFPD)技術的使用,本文將該方法與數字預失真(DPD)和回退等用於改善功放線性度的傳統方法進行了比較。  沒有功放是完美的。
  • 有源濾波中非線性控制理論的應用
    本文主要介紹了反饋線性化方法、非線性無源控制、非線性變結構控制、非線性自適應控制、非線性魯棒控制以及自抗擾控制在有源濾波技術中的研究和應用現狀,提出了若干需要解決的問題,並對非線性控制理論在有源濾波控制中的應用前景作出了展望。
  • 射頻功率放大器的自適應前饋線性化技術
    1  引  言   常用的線性化技術有反饋法、預失真法、前饋法、笛卡爾環、非線性部件實現線性化(LINC)等。笛卡爾[2]反饋複雜度想對低,能提供合理的IMD壓縮,但存在穩定性問題且帶寬限制在幾百kHz。LINC法將輸入信號變成2個恆包絡信號,由2個C類放大器放大,然後合成,但對元件的漂移敏感。前饋技術為另一類線性化技術,他提供了閉環系統的線性化精度,開環系統的穩定性及帶寬。目前僅有前饋技術才能滿足現代多載波通信基站功率放大器的性能指標。
  • 數字預失真 (DPD) 是首選的 PA 線性化方法
    數字預失真 (DPD) 是首選的 PA 線性化方法 佚名 發表於 2017-12-04 03:24:01 在蜂窩基站中,功率放大器 (PA) 消耗的電功率比其他任何組件都多,因此就服務提供商而言, PA 是增大運營支出的一個重要因素
  • 使用分段線性化的過程
    概述要對一個信號進行測量,直接測量往往是比較困難的,如要測量一個反應爐的溫度,在高達幾百度的環境中直接用水銀或酒精溫度計測量是不可能的,因為在此溫度下溫度計本身可能已經損壞,即使在常溫下,而且其測量精度也達不到工業控制的需要。
  • 角度傳感器IC中的片載線性化功能
    先進的線性化  本文介紹了一種角度傳感器IC(Allegro公司的A1332)。這款傳感器通過使用先進的線性化技術在客戶的末端製造位置補償這些誤差來解決這個問題。具體地講,它展示了與磁性輸入相關的±20°以上的誤差如何能夠通過線性化降低至±0.3°:大約改進了65倍。  這種線性化可以根據角度傳感器IC周圍的目標磁體的單次旋轉數據完成。
  • 無人機的飛行控制方法
    1.PID PID控制屬於傳統控制方法,是目前最成功、用的最廣泛的控制方法之一。其控制方法簡單,無需前期建模工作,參數物理意義明確,適用於飛行精度要求不高的控制。 2.H∞H∞屬於魯棒控制的方法。經典的控制理論並不要求被控對象的精確數學模型來解決多輸入多輸出非線性系統問題。
  • 振蕩器自生振蕩分析之反饋理論與barkhausen準則
    振蕩器最基本組成部分  1 三極體放大器;(起能量控制作用)  2 正反饋網絡;(將輸出信號反饋一部分至輸入端)  3 選頻網絡;(用以選取所需要的振蕩頻率,以使振蕩器能夠在單一頻率下振蕩,從而獲得需要的波形。
  • 【線性回歸】多變量分析:多元回歸分析
    多元回歸分析(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是多變量分析的基礎,也是理解監督類分析方法的入口
  • 一種基於線性化直升機數學模型的仿真系統
    摘要:為了配合飛行控制系統的設計和開發,本文設計了一種基於線性化直升機數學模型的半物理仿真系統。重點講述了仿真系統的系統結構以及各個組成部分的功能,描述了線性化直升機仿真模型的基本原理和實現過程,並以航線飛行為例給出了仿真過程和仿真結果。實際使用表明,本系統具有結構簡單、仿真準確、可靠性高的特點,達到了設計要求。
  • 中國航發每日一學:勞動力線性化
    啟用供應鏈管理新平臺近日,中國航發成發供應鏈協同平臺啟動應用,該平臺具備採購信息及時反饋、採購問題及時溝通、物流和信息流統一協調等功能。3.推進黨建工作信息化近日,中國航發西航組織開展黨建信息化管理系統使用培訓,著力提高黨建信息化應用水平。
  • 德州儀器公司的GC5322型集成發射方案及線性化方案的需求討論
    本文將概述不同數字預失真技術,介紹一種創新性DPD線性化電路特有的自適應算法。 在無線系統中,功放(PA)線性度和效率常是必須權衡的兩個參數。幸運的是,基於Volterra的自適應數字預失真(DPD)線性化電路可以使無線系統中的射頻PA達到高線性度高效率。
  • 使用反對數轉換器線性化二氧化碳傳感器
    使用反對數轉換器線性化二氧化碳傳感器
  • 交流電機直接轉矩控制改進方案
    高性能的交流調速系統中主要有矢量控制和直接轉矩控制兩種。直接轉矩控制是由德國的Depenbrock教授於1985年提出的。近年來,結合智能控制理論與直接轉矩控制理論,提出諸多基於模糊控制和人工工神經網絡的直接轉矩控制系統,進一步提高其控制性能。
  • 改進型差動輸入級音頻功率放大器分析與測試
    我於幾年前寫了4篇文章,講述功率放大器的設計,面向工程應用,理論聯繫實際,通過大量詳實具體的電路實驗,通俗易懂地介紹音頻功率放大器的設計理念與製作細節,並以大量的電路資料向讀者展現功率放大電路「從小到大,由簡至繁」的演化過程,充滿了關於音頻功放設計的真知灼見——這是第4篇——差動輸入級音頻功率放大器分析與測試。
  • 負反饋放大器電路分析 判斷電流負反饋電路方法
    1.負反饋電路分析 VT1發射極電流流過電阻R3後,在R3上產生電壓降,這一信號電壓降就是反饋信號電壓。m從圖中可以看出,C1的容量為47 判斷發射極電阻存在什麼樣信號負反饋的方法是: 什麼樣的電流流過發射極電阻,就存在什麼樣信號電壓,便存在什麼樣的負反饋,所以只要分析是什麼樣的電流流過了發射極電阻即可。 3.部分發射極電阻加旁路電容電路 如圖4-10所示是部分發射極電阻加接旁路電容的電路。
  • 三級無刷交流發電機調壓系統的建模及其仿真分析
    交流勵磁機轉子上裝有整流器(旋轉整流器),發電機運轉時,勵磁機電樞產生的交流電經旋轉整流器直接整流給主發電機勵磁繞組供電;而副勵磁機專門為調壓器和控制保護電路供電。這種發電機避免了電刷滑環,具有可靠性高,無需經常維護等優點。無刷交流發電機電壓調節器通過控制勵磁機的勵磁電流間接的調節主發電機的勵磁電流,達到調節輸出電壓的目的[1,2]。其原理如圖1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