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科普 || 地鐵速度那麼快,窗外廣告是怎麼和地鐵同步的?

2020-09-09 磐儲研究院

圖片截取自上海地鐵一號線隧道廣告

當你每天穿行在地鐵之中,不知道你有沒有注意到這麼一個現象。當列車逐漸加速行駛起來以後,在窗戶外出現了不斷變換的畫面。不知道大家第一次見到的時候是怎麼樣一個心情,這是個黑科技嗎?


然而事實上,這裡面的原理,兩百年前的物理學家就已經做出了原型。


費納奇鏡

Phenakistiscope




▲費納奇鏡剛發明之初,人們需要轉動兩個圓盤來觀察動畫


在 1832 年的冬天,比利時物理學家尤瑟夫·普拉託(Joseph Plateau) 和奧地利數學家西蒙·史坦弗 (Simon Stampfer) 幾乎同時地發明了費納奇鏡 (Phenakistiscope)。


在最開始,費納奇鏡中往往把圖案畫在圓盤上,然後將其轉動起來。透過具有均勻條帶的狹縫裝置,我們就可以觀察到動畫的效果,這也是人們最早提出來的動畫的效果,如今看起來就和一段幾秒長的 GIF 動畫相類似。


尤瑟夫·普拉託在其論文中繪製的示意圖


這背後的原理也很簡單。如果狹縫和圖案轉動頻率相匹配,當人們透過一個狹縫位置,就可以依次看到後面每一幀的動畫圖樣。


利用視覺暫留,原本短暫的幀與幀之間的變化被人們通過「腦補」補上了。

實際上,就在這之前沒多久人們才意識到視覺暫留效應的存在。


1824 年,英國倫敦大學教授皮特·馬克·羅葛特(Peter Mark Roget)在他的研究報告《對通過垂直狹縫觀察輪子輻條外觀變化幻覺的解釋》 (Explanation of an optical deception in the appearance of the spokes of a wheel when seen through vertical apertures) 中最先提出人眼觀察在這裡面起到的作用。


雖然這篇文章中關於幻覺形成的論述在現在看起來顯然已經有點過時,不過並不妨礙它在電影史和動畫史上的重要性。


普拉託


現在普遍認為,視覺暫留是由於被觀察物體移去後,視神經對物體影像的反應不會立即消失,而是會持續一小段時間。普拉託在當時還是個學生,而費納奇鏡的發明很可能就受到這篇研究報告的影響。


不過普拉託後來因為沉迷視覺暫留現象的研究付出了慘痛的代價,他把太陽光聚焦到眼睛裡長達 25秒,為此徹底失去了自己的視力。大家做實驗的時候一定要規範操作啊!


接下來就給大家展示一些好看的費納奇鏡的圖案吧~

回到最開始的費納奇鏡中,當狹縫和圖案不相匹配時,人們看到的圖像將會產生漂移。


當然,在實際觀察的過程中,旋轉狹縫引起的圖片的閃爍、變形等都會對觀察的結果產生影響。我們現在看到,包括上面展示的,大多都是用電腦軟體製作的。


3D 動畫


如今,費納奇鏡已遠遠不止於平面上。利用它,人們可以實現三維空間中的動畫。原理依舊很相似,但是我們不再使用狹縫,而是使用頻閃的燈來代替。


其實這個原理我們早在生活中,或者電影裡就見到過了。比如《驚天魔盜團》裡面的控雨神技:


《驚天魔盜團》電影片段


當第一次照亮雨時,你會看到一個雨滴,當燈關閉後第二次開啟,這時剛好有另一滴雨在之前你看到的雨附近,你的大腦會錯認為這滴雨就是剛才那滴,從而得出雨靜止的錯誤結論。


又比如平時看到的倒轉的風扇:

看起來倒著轉的風扇

接下來我們就來欣賞一些近乎以假亂真的 3D 動畫:


人浪 - Lego Figures Doing the Wave


聖誕節 - クリスマスゾートロープ

魚吃魚 - Fish Eating Fish

跳躍的青蛙 - Jumping Frogs

實際上,還有很多公司利用這種形式的動畫來作廣告。


Airbnb「別樣巴黎」視頻拍攝現場


地鐵的視頻從哪來:


上世紀 80 年代衍生出來地鐵廣告的新玩法


看了上面這麼多動畫,不知道你有沒有想出來地鐵上視頻的原理?


地鐵中的燈柱


現在利用投影和連續長屏幕的方式來進行視頻投放的方式並不多見,主要原因還是在於成本。實際上在數百米長的隧道壁上連續安裝幾百條燈柱,就能達到同樣的效果。


每個燈柱就像顯示器上的一個像素一樣,是需要出現的圖案的一部分。你可以這樣想像:把一幅圖切成許多豎條,按照先後順序分別粘在一系列燈柱上。這樣在列車行駛的時候,對於車內乘客來說,這些快速移動的燈柱上的圖案就可以拼湊成一幅動畫。


▲利用 960 fps 高幀率錄製下來的地鐵運行時圖案。圖片節選自知乎問題「上海地鐵行駛中窗外的廣告是如何實現的?」下 Kon Tiki 的回答。


不止於此,上面所說的都是怎麼呈現一個動態的畫面。那反過來,怎麼把一個動態的畫面錄製下來?


兩者其實都有異曲同工之妙,電影就是這麼拍的。現在我們如果來挑戰一件更有趣的事情,比如給光的傳播錄個像……


▲來自 MIT 的 Ramesh Raskar 最終實現了這個任務,把光在可樂瓶中傳播的整個過程給錄了下來。

實際上光速真的非常非常非常的快,一束光從一個可樂瓶的頭走到可樂瓶的尾只需要零點幾納秒(1納秒等於0.000000001秒)。而在這個過程中,可以被外部觀察到的光子數量屈指可數。既然一次看不清,那就重複幾百萬次。最終,我們就可以看到這樣的一幅圖像。

相關焦點

  • 隧道廣告,讓地鐵經濟「動」起來
    北京地鐵每天客流量達200萬人次之多。到2008年,北京的地鐵網絡將基本「編織」完畢,屆時總運營裡程將達150公裡,客流量還將大幅增長。地鐵廣告的受眾數量驚人,10月中旬以來,乘客乘坐北京一號線地鐵時會驚奇地發現,列車窗外不再是一片漆黑,取而代之的是生動有趣的動畫片段。
  • 重慶輕軌和地鐵是同一種嗎 輕軌和地鐵的區別
    不過還是很多人都分不清輕軌和地鐵,總是以為重慶輕軌和地鐵是同一種,那重慶輕軌和地鐵是同一種嗎?  重慶輕軌和地鐵是同一種嗎  雖然我們天天坐輕軌和地鐵,可我們依舊傻傻分不清它們。要知道輕軌和地鐵並不是同一種東西,不過它們都屬於重慶城市軌道的組成部分。其實每條線路上都有輕軌和地鐵,只是大家都習慣性的把二號線三號線稱之為輕軌,一號線稱為地鐵。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科普下輕軌和地鐵的區別。
  • 香港地鐵:商業氣息中的孤獨與文藝
    有廣告,但廣告不在車內,而在車站裡。它從城市的心臟地帶穿過,通向四面八方。」從南京移民到香港的蘇米小姐說,不像之前自己生活過的城市南京,地鐵裡渲染著六朝古都和江南水鄉的旖旎風情,香港地鐵生來就是為快節奏的現代都市生活而設計的,快捷、便利、能掙錢。蘇米目前在香港一家寵物店裡面上班,她是我的好朋友。
  • 香港地鐵 世界上最好的地鐵之一(組圖)
    香港地鐵站商店林立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姜鯤):眾所周知,香港是亞洲節奏最快的城市之一。而地鐵因為高效、方便、快捷,自然成為香港人首選的公共運輸工具。各具特色的商店自然帶動了地鐵廣告業的興起,香港地鐵站裡各種商業廣告也是相當博人眼球。地鐵廣告燈箱以及廣告牌多數設置在大堂、月臺和列車車廂,乘客在使用扶手電梯、等候列車、甚至在車廂內,目光所及,都會看到色彩繽紛的各式廣告。廣告設計者們似乎還不滿足於此,通過各種途徑和手法把藝術元素融入香港地鐵的廣告網絡,很多廣告設計都匠心獨具,同時也讓人感覺新鮮。
  • UV平板印表機在地鐵廣告行業頗受眾人喜愛
    而在各大地鐵裡隨處可見的都是UV平板印表機的震撼畫面。地鐵作為一個現代和特殊的交通類廣告載體,兼有普通戶外交通媒體與室內POP、燈箱媒體的傳播特性,其優勢是非常明顯的。在地鐵範圍內設置的各種廣告統稱地鐵廣告。其形式有十二封燈箱、四封通道海報、特殊位燈箱、扶梯、車廂內海報、隧道區間內LED等。
  • 地鐵百科|地鐵的壽命有多長?淘汰的地鐵去哪了?
    ▲香港地鐵 淘汰的地鐵怎麼處理? 2.博物館收藏、私人購買 地鐵其實和火車車廂差不多,都是列車的設計構造
  • @坐地鐵的你,這些軟體千萬別打開,有隱私洩露風險!
    坐地鐵大家喜歡什麼樣的支付方法?刷交通卡?還是刷手機APP?年輕人和遊客肯定喜歡掃碼支付,方便、快捷!不過最近,有不少上海地鐵乘客,遇到了一件怪事:為了方便乘坐,從手機應用市場下載了上海地鐵APP。可是下載完成後打開一看,卻完全不是那麼回事!沒有二維碼無法過閘不說,廣告還一個比一個多,稍不留神就跳轉到了某購物網站。怎麼回事?
  • 杭州地鐵每條線顏色是怎麼出爐的?看揭秘
    2018-06-15 08:33 | 杭州網日前,有微博網友曝出杭州地鐵6號線的列車樣車圖,一樣看過去,和目前開通運營的1號線、2號線、4號線列車差不多,只不過前臉的飄帶和車身中間的腰際線,換成了藍色。藍白相襯,素雅清新。
  • 記者打卡莫斯科地鐵:這究竟是坐地鐵,還是藝術旅行
    共青團站  浙江在線6月16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宗倩倩)新到一座城市,若在地鐵和公交之間選擇交通工具,總是傾向後者,體驗風土人情怎麼能讓自己封閉於地下,穿梭在水泥與軌道之間。莫斯科地鐵的扶梯運行速度比國內快,但很多站臺還是要乘坐1分鐘以上才能到達。  擁有12條線路的莫斯科地鐵有近200個站臺,這200個站臺無一相同,各具特色,很多都由知名建築師設計。站臺地面多由大理石、花崗巖鋪就,牆壁裝飾著大型壁畫,大廳擺放著各種各樣的浮雕,仿佛進入一座富麗堂皇的地下藝術殿堂。  很多站臺成為了遊客到達莫斯科必須打卡的地方。
  • 6條地鐵了!1號線8號線北段同步通車,全省首次,連接兩大機場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高雅潔 趙波 齊春贊12月24日,青島地鐵1號線北段、8號線北段通車儀式在青島北站地鐵站舉行,這是全省首次實現地鐵雙線同步開通運營。雙線開通後,青島地鐵線網運營線路達到6條,運營總裡程躋身全國前十名,地鐵線網基本實現對全市主要交通樞紐的全覆蓋,有效服務青島流亭機場和膠東機場兩個機場,邁入網絡運營的新階段。
  • 中國地鐵開建最快的城市,一年修建81公裡地鐵,安全程度世界第一
    談起旅遊,現在也可以說是人們常談的話題,世界如此之大,要去某地往往要花很長時間,在古代,人們最快的交通工具可能是馬車,速度也不一定很快,古代中國的跨省話常常要花幾個星期,更不用說去其他國家和地區了,如今經濟發展迅速,飛機、汽車、輪船、火車等各種交通工具也層出不窮。
  • 邀您「夜訪」地鐵軌道,地鐵夜間開放日報名!
    真切體驗# 地鐵夜間開放日報名 #平時總乘坐地鐵望著窗外風光呼嘯而過你想過用腳步丈量兩站之間短短的3分鐘路程嗎看慣了高樓大廈燈火闌珊地鐵高架段下別樣的城市夜色是否會吸引你?每天地鐵停運後你又是否好奇空蕩的鐵軌上都會發生些什麼故事?
  • 有軌電車和地鐵的區別是什麼?
    軌道交通包括了地鐵、輕軌、有軌電車和磁懸浮列車等。輕軌應是一種電氣化鐵路系統,由於輕軌的機車重量和載客量都較小,列車長度、寬度都不及地鐵,使用的鐵軌質量也較小,每米只有50公斤,而一般鐵軌每米的質量為60公斤,由此得名「輕軌」。  地鐵主要是指「重軌」,它也是一種電氣化鐵路系統,運能與『輕軌」相比較大。
  • 廣州開挖中國最快的地鐵!從南沙到東站只要30分鐘!
    隨著直徑8.8米的「鐵兵一號」大盾構在祈福至廣州南站中間風井始發,向祈福站掘進,十八和二十二號線項目正式進入盾構隧道掘進階段。  據廣州地鐵集團宣傳部部長許坤傑介紹,十八和二十二號線是按同一標準設計、同步施工、「Y」行運營的兩條快線,其中,萬頃沙至番禺廣場站區間為共用線。建成後,搭乘地鐵從南沙新區到廣州東站只需要30分鐘。
  • 上海地鐵五線4G全線開通:晚高峰也飆100Mbps!
    隨著手機應用場景越來越豐富,人們對於網絡的依賴和需求也更加旺盛。而以往地鐵都會成為「低頭族」們抱怨網絡信號差的主要對象。不過,這樣的情況未來在上海將逐漸減少。《IT時報》援引上海運營商方面人士消息稱,包括站臺站廳和隧道區間,中國移動和中國電信的『新五線』4G信號已在6月份全線開通。
  • 青島地鐵1、8號線北段同步通車最全信息來了,工程創11...
    12月24日,青島地鐵1號線北段、8號線北段通車儀式在青島北站地鐵站舉行,這是全省首次實現地鐵雙線同步開通運營。雙線開通後,青島地鐵線網運營線路達到6條,運營總裡程躋身全國前十名,地鐵線網基本實現對全市主要交通樞紐的全覆蓋,有效服務青島流亭機場和膠東機場兩個機場,邁入網絡運營的新階段。同時,城陽、膠州、紅島高新區等北岸城區正式進入「地鐵時代」,實現了與中心城區的快速連通。
  • 在這裡,發現北京地鐵的各種秘密
    在北京,人們每年出入地鐵37.8億次。燒一井先生把換乘時人們行走的速度稱之為「北京速度」,去了二線城市後,他再也沒見過人們以那樣節奏的步伐走路。思無邪先生去年十月份搬到了順義,由原來的地鐵上下班改乘公交。一天他因為其他事進城,久違的擁擠讓他突然覺得,這才是北京:人人都練就了一身低頭刷手機和飛速趕路兩不誤的武藝。
  • 深圳地鐵品牌升級發布新LOGO 未來地鐵運營裡程將達1000公裡
    深鐵集團將打造「兩個1000」公裡:軌道運營裡程達到1000公裡;同步建設1000公裡的國家鐵路、城際鐵路,加速深圳與惠州、東莞、汕頭等地軌道聯通,讓市民充分享受「軌道上的城市」所帶來的出行便利。深圳地鐵沿用綠色這一生命色作為企業主標誌色,同時增加藍色、黃色、紫色、金色分別作為建設、運營、商業和置業板塊的輔助色,成為國內軌道交通行業內首個擁有業態專屬色的企業,使品牌升級更精準、品牌表達更專業。
  • 漫畫繪乘地鐵只關注手機引議 "地鐵低頭族"是偽命題?
    昨天,北京地鐵官方微博轉載了一組廣告插畫師曹軍興的地鐵低頭族漫畫,也引起了網友們的熱議。這組漫畫通過描繪進站、安檢以及乘車等地鐵出行的各個環節,表現了不少乘客在此期間只低頭關注手機的畫面。曹軍興向北京青年報記者表示,創作這組漫畫並非諷刺低頭族,只是覺得低頭看手機佔據主流的現象值得分析,希望引起大家反思。  廣告插畫師曹軍興的作品《拿什麼拯救你,都市地鐵低頭族》在經過「北京地鐵」官微轉載後,引來了網友的閱讀和評論。
  • 地鐵也要有朋友圈 《2020地鐵媒體發展研究報告》今日在深發布
    峰會以「融科·融媒·融創」為主題,旨在探索在科技日新、媒體融合、產業融合不斷加速的時代背景下,共商地鐵媒體產業生態、創新模式和發展趨勢。傳媒研究專家和學者、整合營銷專家、國內知名企業和知名廣告公司代表約150人出席會議。深圳報業集團副總經理、中國廣告協會副會長、深圳廣告協會會長白俊仁向本次峰會提出了幾點倡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