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廣告,讓地鐵經濟「動」起來

2020-11-27 中華會計網校

  北京地鐵每天客流量達200萬人次之多。到2008年,北京的地鐵網絡將基本「編織」完畢,屆時總運營裡程將達150公裡,客流量還將大幅增長。地鐵廣告的受眾數量驚人,10月中旬以來,乘客乘坐北京一號線地鐵時會驚奇地發現,列車窗外不再是一片漆黑,取而代之的是生動有趣的動畫片段。

  據地鐵運營部門介紹,這是一種新型的廣告載體,叫隧道廣告系統。該系統運用電影和電視原理,採用先進的電氣、電子學技術,在地鐵隧道內安裝多色發光元器件組成發光體,由計算機控制按預定規律發光,利用地鐵列車運行時乘客的視覺變化,體現真實影像。該影像可以是靜止的,也可以是運動的,可以是單色的,也可以是彩色的。這段時間,隧道廣告系統只是試運行。如果順利,這套系統將於年底在北京地鐵隧道內廣泛應用。

  引進地鐵隧道廣告時機成熟

  據了解,隧道廣告在國外已出現多年,只是一直沒有被引入中國市場。

  早在六年前,美國人就在地鐵隧道內第一次實現了影像式的連續廣告,把圖片置於地鐵隧道中,地鐵列車開過時,乘客就像在看一部流動的電影。既然這種廣告形式如此新穎,這項技術又早已出現,為何中國的隧道廣告空缺多年?

  引進這項技術的北京大有視界傳媒廣告有限公司總裁曹賓沉思片刻之後,將其歸結為三方面原因:首先,以前中國隧道廣告業務是封閉的,地鐵隧道兩邊都懸掛著電纜,安裝的難度很大,有礙運營安全的事情地鐵運營部門不敢做;其次,以前只有北京和上海擁有地鐵線路,其他城市很少建設地鐵,地鐵運營的規模還不大,市場難以培育;另外,地鐵動畫這種新媒體雖然在國外已經出現多年,但由於技術還沒有現在這樣成熟,不能創造令人信服的商業價值。因此,並沒有很快被引入國內市場。

  現在,北京地鐵正在試運行的隧道廣告系統在技術上已遠遠高於早期的地鐵動畫。早期技術主要運用物理光學原理,在隧道進行視頻安裝時,需要平鋪式進行,難度大、效果差。如今,北京地鐵採用的是數字通信交換原理,在隧道內置放發光柱,柱體之間有1米的間距,解決了影響地鐵電纜的問題。同時,廣告畫面的切換可進行遠程操作,無須等待地鐵停運後進行人工換片,可操作性大大提高。

  隧道廣告可產生巨大眼球效應

  隧道廣告在國內地鐵的發展空間有多大,曹賓認為暫時還難以估量,「畢竟,隧道廣告作為一個新媒體,還需要克服很多客觀存在的困難,需要進一步完善技術和強化功能,比如畫面的掃描線數、清晰度等。」

  曹賓的回答雖然顯得多少有些保守,但地鐵廣告中潛藏的巨大商機顯然是他最看重的。2003年,曾有媒體做過一個調查,有1/5的出行者認為地鐵是最快捷的交通工具。中國目前有6個城市擁有地鐵,僅北京地鐵每天的客流量就達200萬人次。到2008年,北京的地鐵網絡將基本「編織」完畢,屆時總運營裡程將達150公裡,客流量還將大幅增長。地鐵廣告的受眾數量驚人。

  當前,天津、大連、瀋陽、杭州等城市正不遺餘力地加大地鐵工程建設力度,發展地鐵交通已經成為解決居民出行、緩解城市交通擁堵的重要手段。到2010年,全國將有15個城市開通地下軌道交通,屆時,地鐵將成為覆蓋中國核心城市的骨幹性交通網絡。

  目前,國內地鐵站、車廂內的廣告形式枯燥,缺乏對乘客情感訴求的關懷。地鐵動畫的出現和發展,無疑會讓地鐵廣告變得更加生動,這將是地鐵廣告發展的趨勢。

  企業對隧道廣告的認知有待提高

  與西方國家相比,中國文化具有更高的「關係度」。在這種文化中,個人與朋友、家人的關係更為重要。這種人與人的「高關係度」同樣表現在廣告領域,這導致中國廣告市場雖然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仍處於一個比較低級的階段,人們對廣告價值的認識還有很多誤區。具體來說,每當有新的廣告形式出現,企業都會表現得非常謹慎。

  《新財經》從大有視界了解到,從他們接觸的幾個城市來看,北京的廣告業顯得更為「冷靜」,北京的廣告公司對新媒體的支持也相對滯後。地鐵隧道廣告這個新媒體的出現,並未吸引太多企業的注目,正在試用地鐵動畫廣告的企業,大多是大有視界原有的客戶。相比之下,外資企業對這個新生事物的接受程度比本土企業高得多。

  截至目前,已有二十餘家企業嘗試了隧道廣告的投放,可口可樂、大眾汽車等具有一定影響力的企業便是其中的代表。

  據了解,無論國內國外,可口可樂都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企業。早在美國出現第一個隧道廣告時,可口可樂就積極參與其中,進行了廣告投放。他們判斷一個新廣告載體優劣的標準很簡單,就是看其能不能反映公司的品牌、實力。具有高科技含量的廣告載體,可口可樂一直樂於嘗試。

  儘管地鐵隧道廣告的形式靈活多樣,但由於其投放價格昂貴,因此,更要講究廣告的組合和創意,以獲得與其投入相匹配的宣傳效果。記者看到一份隧道廣告的報價明細單,北京一線地鐵分為9段進行商業運營,價位在15萬元/條/月~18萬元/條/月之間,播放時間為每條10~15秒左右。

  隧道廣告讓地鐵經濟煥發青春

  對於廣告客戶來說,每個企業的需求各不相同,企業的業務覆蓋範圍和區域也不盡相同。北京一線地鐵在中華第一街——長安街的下面,東西貫穿整個北京城,中途站中既有東單、王府井、西單這樣的繁華商業街,又有天安門這樣的旅遊景點,還有國貿這樣的中央商務區。覆蓋面廣、受眾層次多樣,是地鐵隧道廣告最大的賣點。

  北京地鐵由於投入運營時間較長、線路較老,原有布局難以變化和更改。因此,安裝、維修傳統廣告的費用比較大,很多新技術無法全面應用,廣告的直觀檔次相對較低。而隧道動畫廣告的出現,無疑會使地鐵的整體廣告效果得到提升。

  在歐美一些發達國家,地鐵廣告除發揮企業宣傳作用外,還是展示本土文化的舞臺。目前,我國地鐵文化設施的層次還有待提升。作為地鐵文化的組成部分,傳統地鐵廣告同樣缺乏人文氣息,地鐵裡充斥著太多的商業廣告。

  地鐵隧道廣告出現之後,是否可以改變這種狀況?

  曹賓向《新財經》透露,大有視界下一步的商業運作將更加注重公益廣告和信息廣告的投放,政府形象工程的宣傳也將是一個方向,這部分大概佔整個隧道廣告投放量的20%~30%。

  除北京外,國內其他城市的地鐵尚未安裝這樣的地鐵動畫。據曹賓介紹,大有視界與上海方面正在積極聯繫,近期會有進展。凡是有地鐵的城市,都是他們進軍的目標。

相關焦點

  • 奇妙科普 || 地鐵速度那麼快,窗外廣告是怎麼和地鐵同步的?
    圖片截取自上海地鐵一號線隧道廣告當你每天穿行在地鐵之中,不知道你有沒有注意到這麼一個現象。當列車逐漸加速行駛起來以後,在窗戶外出現了不斷變換的畫面。不知道大家第一次見到的時候是怎麼樣一個心情,這是個黑科技嗎?然而事實上,這裡面的原理,兩百年前的物理學家就已經做出了原型。
  • UV平板印表機在地鐵廣告行業頗受眾人喜愛
    而在各大地鐵裡隨處可見的都是UV平板印表機的震撼畫面。地鐵作為一個現代和特殊的交通類廣告載體,兼有普通戶外交通媒體與室內POP、燈箱媒體的傳播特性,其優勢是非常明顯的。在地鐵範圍內設置的各種廣告統稱地鐵廣告。其形式有十二封燈箱、四封通道海報、特殊位燈箱、扶梯、車廂內海報、隧道區間內LED等。
  • 大連地鐵海底隧道貫通
    1月10日,大連地鐵五號線火車站站至梭魚灣南站區間海底隧道實現安全貫通,標誌著我國順利攻克大盾構下穿海域巖溶地質這一「世界性難題」。大連地鐵五號線全長24.484公裡,設車站18座,其中全線控制性工程火車站站至梭魚灣南站區間大盾構段長2882米,有2310米下穿大連梭魚灣海域,系國際首例巖溶地層大盾構海底隧道、國內最長距離硬巖地層大盾構隧道、國內最大直徑地鐵海底隧道。
  • 國內首條地鐵海底隧道在山東青島貫通
    6日上午,青島地鐵1號線海底隧道順利貫通,這是國內首條地鐵海底隧道,也是國內最深的海底隧道和最長的地鐵海底隧道,是繼膠州灣大橋、膠州灣公路隧道之後又一條連接青島西海岸新區和主城區的過海大通道。青島地鐵1號線海底隧道是目前國內最深的海底隧道,隧道海底區間線路縱坡呈「V」字形,最深處距離海平面約88米,隧道上方每平方釐米至少承受8.8公斤水壓,相當於隧道每延米承受300輛小汽車的壓力。它也是國內最長的地鐵海底隧道,全長8.1公裡。
  • 地鐵為何會滲水、海底隧道如何建 逐一解密
    浙江日報杭州11月14日訊  1751年,人類第一次提出建海底隧道的設想——英法海底隧道。受制於當時的技術,直到200多年後,這個設想才實現在了海底。而今,越來越多的隧道正穿越海底,從亞洲到美洲,從這片世界到那片世界。
  • 地鐵隧道裡的午夜鋼花 杭州火車東站地底,記者跟著軌道維修員打磨...
    1月10日春運開始,杭州地鐵客流量逐步上升,駱景輝和同事們肩上的擔子也更重了。  1月13日凌晨零時50分,連值第4個晚班的他,和3位同事又進入杭州地鐵1號線火車東站隧道,維修出現問題的鋼軌。晚班的工作時間,是22時至次日6時。  「我們的工作跟漫畫人物『蝙蝠俠』很像,大部分工作時間在深夜、地點在狹長的隧道。」下隧道前,駱景輝靦腆地跟記者聊著他的工作、生活。
  • 廈門地鐵2號線3分鐘過海隧道挖了1137天 創造奇蹟
    廈門網訊(海西晨報記者 雷妤 實習生 王麗娜 通訊員 李琳)從島內的東渡站到海滄大道站,地鐵2號線開通後穿海而過,僅需3分多鐘。然而,為了廈門市民能享受3分多鐘的這一便利,施工團隊用了1137天,打造了國內首條地鐵穿海盾構隧道,讓我國海底隧道建造技術又往前邁進了一大步。
  • 「軌道交通防水技術」地鐵盾構隧道的滲漏治理
    廣州地鐵一號線盾構補漏工程(廣州魯班公司)廣州地鐵2號線隧道道床冒漿整治工程(廣州魯班公司)廣州魯班公司地鐵滲漏維修經典工程廣州地鐵楊珠盾構區間盾構隧道堵漏工程廣州新機場航站大樓地下轉軌試驗段防水補漏工程廣州軌道交通五號線【員-車盾構區間】右線盾構隧道管片滲水處理工程廣州地鐵二號線隧道道床冒漿整治工程(
  • 中企承建的首個莫斯科地鐵工程9條隧道全部貫通
    「波麗娜」號盾構機在施工現場 莫斯科時間12月26日,中國鐵建莫斯科地鐵西南段項目阿米尼站至終止線區間中線隧道順利貫通,至此,中國企業承建的首個莫斯科地鐵項目9條隧道全部貫通。 莫斯科地鐵西南段項目是俄羅斯首次在地鐵建設中引進外國企業,中國鐵建國際集團、中鐵十六局集團和中國鐵建重工集團組成聯合團隊按照商務、設計施工、設備維保分工實施,於2017年4月開工建設。工程主要包含3個地下車站4個盾構區間共9條隧道,主要採用中國鐵建自主智慧財產權的5臺6.28米直徑盾構機掘進施工。
  • 中國公司完成莫斯科地鐵西南線隧道挖掘工作
    中國僑網12月18日電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近期,中國公司使用中國製造的盾構機完成了莫斯科地鐵西南線隧道挖掘工作。莫斯科市負責城建政策及建設事務的副市長馬拉特·胡斯努林表示,莫斯科地鐵西南線「韋爾納茨基大街」與「革新家街」地鐵站之間隧道的挖掘工作結束。
  • 福州地鐵2號線全線隧道車站三維掃描——隧道形變監測技術的革新
    傳統隧道監測方法隨著三維雷射掃描儀測量精度的不斷提高,其應用範圍逐漸擴展到形變監測領域。三維雷射掃描儀在地鐵隧道檢測中的應用具有明顯的優勢,能作為非接觸測量手段有效減少人工作業強度並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它既可以完成原始地貌基礎數據的採集,又可以對施工中或運營階段的隧道進行掃描,得到高精度的點雲模型。
  • ...9條隧道,「一帶一路」上中俄又一合作典範:中國地鐵走進莫斯科
    在基礎設施互聯互通上,中國鐵建走在前頭,走進了俄羅斯,2017年中國鐵建中標莫斯科地鐵第三換乘線西南段項目,共包含3站4區間9條隧道。區間線路總長約4.6km,合同工期至2019年12月31日。該項目是俄羅斯首次在地鐵建設中引進外國企業施工的項目,也是中國技術、管理及設備首次集體走進歐洲地鐵市場的工程。
  • 隧道股份南通地鐵項目事故死1人 7個月兩起死亡事故
    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20日訊 (記者 張海蛟) 近日,江蘇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網站發布事故通報顯示,2019年12月11日下午14時10分左右,由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隧道」)施工總承包的南通地鐵1號線2標惠民路站右線工程工地,發生一起起重機械傷害生產安全事故,致1人死亡
  • 香港地鐵 世界上最好的地鐵之一(組圖)
    而地鐵因為高效、方便、快捷,自然成為香港人首選的公共運輸工具。繁忙有序的香港地鐵是香港市民與多數遊客每天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香港地鐵站有三大特色,那就是商店多、廣告多、服務項目多。大大小小的商店,一家緊挨一家。香港地鐵營運初期是沒有商店的,後來開始出現美心西餅、恒生銀行以及一些小的便利店,主要是給乘客提供購買小食品、報紙以及換錢取錢的便利。漸漸地,一些品牌店就陸續進入地鐵站。
  • 透明屏展示櫃-讓產品展示「動」起來
    透明屏展示櫃的顯示屏可以做到如透明玻璃一般通透明亮,在保持透明度的同時,還能讓實物與多媒體視頻完美結合,動態效果非常棒,有很強的視覺衝擊感,現在透明屏展示櫃被廣泛應用於高檔產品的展示,如博物館文物展示,科技展覽、珠寶、手錶、電子產品等的展示方面,,配上相應產品圖片、宣傳視頻、炫動的廣告信息
  • 我國盾構機挑戰世界極寒環境,貫通莫斯科首條地鐵隧道
    2019年4月4日,由中國鐵建重工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鐵建重工)與中鐵十六局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鐵建國際集團有限公司為莫斯科地鐵聯合定製的5臺挑戰世界極寒環境盾構機中的首臺——「波麗娜」號盾構機順利實現莫斯科地鐵項目首條隧道的貫通,標誌著鐵建重工成功攻克了極寒地質條件下盾構施工這一世界級難題。
  • LED顯示屏廣告市場深度研究報告
    整體大環境不景氣,經濟刺激過度造成廣告主投放預算壓縮  近年來許多戶外LED顯示屏紛紛陷入經營虧本的困局,究其根本,不難發現大屏經營虧本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點:一個是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市場的推波助瀾下,各大城市的戶外LED大屏數量激增帶來的市場衝擊,無論是本土經營還是全國規模化運營都必須面臨二次招商難的困境。
  • 墨爾本斥資$137億,修建地下22m深新地鐵隧道,預計7月完工
    這條9公裡長的雙管隧道是墨爾本地鐵隧道(Metro Tunnel)鐵路項目的核心,預計將於今年7月完工,列車有望提前在這條新線路上運行。據《先驅者太陽報》1月15日報導,這個耗資137億澳元的項目,其掘進機正以每周約100米的速度在South Yarra到CBD之間快速運轉,以應對極具挑戰性的地下環境。
  • 記者試乘青島地鐵8號線北段,穿越國內最長地鐵過海隧道
    記者試乘青島地鐵8號線,穿越國內最長地鐵過海隧道,整個過程行駛平穩,車廂內沒有產生太大噪音。8號線北段:穿越國內最長地鐵過海隧道,平穩無噪音上午9點半,記者乘坐地鐵3號線,在抵達終點站「青島北站」後,同站臺換乘,登上了地鐵8號線前往紅島方向的列車。「1號線和8號線北段開通後,大家的出行就更方便了。」
  • 中國鐵建莫斯科地鐵西南線項目首條隧道雙線貫通
    中國日報7月14日莫斯科電 (記者 任奇) 當地時間7月14日上午,中國鐵建莫斯科地鐵西南線項目斯拉夫世界站至秋列涅夫將軍站盾構區間左線隧道順利貫通,成為全線首個實現盾構區間雙線貫通的項目,中俄合作科技創新再創佳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