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內分泌瘤領域:中國科研選登

2020-11-30 騰訊網

「蘋果教主」賈伯斯因神經內分泌腫瘤逝世,使得這一疾病走入人們的視線,臨床上,神經內分泌瘤分布部位廣泛,發病症狀不一,且近些年有逐漸增高的趨勢,值得引起患者和醫生的關注。近些年,中國專家在神經內分泌瘤領域取得了不少成績,本文對相關進展做一梳理和介紹。

1、特瑞普利單抗(Toripalimab)在復發或轉移性神經內分泌腫瘤患者中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生物標記物:多中心Ib期試驗

本研究由北京大學腫瘤醫院沈琳教授牽頭,是首個關於特瑞普利單抗用於標準治療失敗的神經內分泌腫瘤的中國人群研究數據。

目的

復發性或轉移性神經內分泌腫瘤(NEN)的患者預後較差,治療選擇很少。特瑞普利單抗(Toripalimab)是一種特異性針對人PD-1受體的人源化IgG4抗體,於2018年首次獲準在中國用於轉移性黑色素瘤的二線治療。

方法

本項多中心Ib期研究納入一線治療失敗後的神經內分泌瘤(Ki-67≥10%)患者入組,接受每兩周一次的3 mg / kg特瑞普利單抗治療。主要目標是客觀反應率(ORR)和安全性。PD-L1表達和全外顯子測序在腫瘤活檢上進行。次要目標包括反應持續時間(DOR)、疾病控制率(DCR)、無進展生存期和總體生存期。

結果

2017年4月至2018年12月的40例患者中,觀察到8例部分緩解、6例穩定,ORR為20%,DCR為35%。中位DOR為15.2個月。PD-L1表達(≥10%)或高腫瘤突變負擔(TMB)的患者ORR優於PD-L1

結論

特瑞普利單抗具有治療復發性或轉移性NENs的抗腫瘤活性和安全性。PD-L1表達陽性、TMB-H(前10%)和/或微衛星不穩定(MSI-H)的患者可能會優先從治療中受益。ARID1A的基因組突變和高基因組重排可能與臨床獲益相關。

二、改良胰腺神經內分泌腫瘤臨床分期

2017 年美國臨床腫瘤學會胃腸腫瘤研討會(ASCO-GI)上,中國抗癌協會胰腺癌專業委員會神經內分泌腫瘤學組(CSNET)的改良胰腺神經內分泌腫瘤臨床分期研究論文入選「Best of JCO」和「JCO’s Most-Accessed Articles」,成為 2016 年度入選的唯一一項胰腺腫瘤相關研究。研究論文由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虞先濬教授團隊撰寫發布。

目的

歐洲神經內分泌腫瘤學會(ENETS)和美國癌症聯合委員會(AJCC)分期分類是管理胰腺神經內分泌腫瘤的兩種廣泛使用的系統。但是,沒有公認的系統。

方法

通過分析SEER註冊中心(N = 2,529例患者)和多中心系列(N = 1,143例患者),以評估ENETS和AJCC分期分類的應用。基於對現有分類系統的分析,提出了一種改進的系統。然後對修改後的系統進行驗證。

結果

無論是SEER系列(2.2%)還是多中心系列(2.1%),AJCC III期疾病患者的比例都非常低。對於ENETS分期系統,I期疾病患者的預後與IIA期患者相似,IIIB期患者的死亡風險比IIIA期患者低。我們通過保留ENETS T,N和M定義並採用AJCC階段定義來修改ENETS階段分類。在SEER系列(8.9%vs 2.2%)和多中心系列(11.6%v 2.1%)中,使用改良的ENETS(mENETS)系統的III期疾病患者的比例均高於AJCC系統。另外,III期疾病患者的死亡危險比高於IIB期患者。此外,在mENETS分期分類中觀察到統計學意義和比例分布。

結論

與AJCC或ENETS系統相比,mENETS分期分類更適合於胰腺神經內分泌腫瘤,可在臨床實踐中採用。

3、舒尼替尼在分化良好的胰腺神經內分泌腫瘤患者中的療效和安全性

本由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原解放軍307醫院)徐建明教授主導。

背景

在一項III期研究中,舒尼替尼使胰腺神經內分泌腫瘤(panNETs)患者的無進展生存期(PFS)與安慰劑相比顯著增加。這項研究旨在提供上市後III期數據。

方法

在這項正在進行的、開放標籤的IV期試驗(NCT01525550)中,患有侵襲性、晚期不可切除/轉移性、分化良好的panNET患者接受每日1次舒尼替尼37.5 mg持續治療。入選標準與III期研究相似。主要終點是根據實體瘤v1.0(RECIST)中的反應評估標準,由研究者評估的PFS。其他終點包括根據Choi標準的PFS、總生存期(OS)、客觀緩解率(ORR)和不良事件(AE)。

結果

61位未經治療的患者和45位先前接受過治療的患者接受舒尼替尼治療。到2016年3月19日,有82名(77%)患者因疾病進展而停止治療。中位治療時間為11.7個月。由研究者評估的未治療患者和先前接受治療的患者,每個RECIST的中位PFS(95%置信區間[CI])為13.2個月(10.9-16.7):13.2(7.4-16.8)和13.0(9.2-20.4)。每位RECIST的ORR(95%CI)佔總人口的24.5%(16.7–33.8):初治患者為21.3%(11.9–33.7),先前接受治療的患者為28.9%(16.4–44.3)。總生存率中位值雖然尚未成熟,為37.8個月(95%CI,33.0-無法估計)。最常見的與治療相關的AE是中性粒細胞減少症(53.8%)、腹瀉(46.2%)和白細胞減少症(43.4%)。

結論

這項IV期臨床試驗證實舒尼替尼是晚期/轉移性、分化良好、無法切除的panNET患者的一種有效且安全的治療選擇,並支持III期研究的結果。不良事件與舒尼替尼的已知安全性一致。

4、非轉移性低分化大腸神經內分泌癌患者的輔助化療與切除後的觀察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蔡建強教授、趙宏教授團隊與美國杜克大學醫院合作,利用來自美國國家癌症資料庫(NCDB)的數據,發現輔助化療能使患者顯著生存獲益,為當前的治療指南提供了更有力的證據支持。該研究發表於《外科學年鑑》(Annals of Surgery)。

目的

本研究的目的是確定輔助化療(AC)是否可為非轉移性低分化大腸神經內分泌癌(CRNEC)切除術後的患者提供生存益處。

背景

幾乎沒有證據支持AC的使用與CRNEC患者改善的總生存(OS)之間的關聯。

方法

從國家癌症資料庫中提取出(2004-2014年)接受切除手術的非轉移性CRNEC患者數據。使用處理加權逆概率(IPTW)方法來減少選擇偏差。使用IPTW調整的Kaplan-Meier曲線和Cox比例風險模型比較不同治療組患者的OS。

結果

2004年至2014年間,共有806名患者被診斷符合研究入組標準。其中,有394名患者(48.9%)接受了AC。IPTW調整後的Kaplan-Meier曲線顯示,AC的中位OS明顯比觀察的更長[57.4個月(四分位間距,IQR,14.8-153.8)vs. 38.2個月(IQR,10.4-125.4);P = 0.007]。在IPTW調整的Cox比例風險回歸分析中,AC與顯著的OS獲益相關[風險比(HR)= 0.73,95%置信區間(CI)0.64-0.84;P

結論

非轉移性CRNEC患者可從AC獲得生存獲益。這些發現支持當前的指南,建議在結腸和直腸低分化神經內分泌癌患者中使用AC。需要努力進行教育並遵守NEC的國家準則。

參考文獻

[1] Efficacy, Safety, and Biomarkers of Toripalimab inPatients with Recurrent or Metastatic Neuroendocrine Neoplasms: AMultiple-Center Phase Ib Trial. https://clincancerres.aacrjournals.org/content/early/2020/04/01/1078-0432.CCR-19-4000

[2] ModifiedStaging Classification for 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Tumors on the Basis of theAmerican Joint Committee on Cancer and European Neuroendocrine Tumor SocietySystems. DOI: 10.1200/JCO.2016.67.8193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35, no. 3(January 20, 2017) 274-280. Published online September 19, 2016.

[3] Efficacyand Safety of Sunitinib in Patients with Well-Differentiated PancreaticNeuroendocrine Tumours. Neuroendocrinology 2018;107:237–245

[4]AdjuvantChemotherapy Versus Observation Following Resection for Patients WithNonmetastatic Poorly Differentiated Colorectal Neuroendocrine Carcinomas

相關焦點

  • 國家藥監局批准索凡替尼上市 神經內分泌瘤患者迎來國產靶向藥
    索凡替尼的上市為神經內分泌瘤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療選擇。據悉,索凡替尼膠囊為我國自主研發並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創新藥,本品單藥適用於無法手術切除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進展期非功能性、分化良好(G1、G2)的非胰腺來源的神經內分泌瘤。
  • JAMA:胰腺神經內分泌瘤治療方案分析
    胰腺神經內分泌瘤(PNET)是源於神經內分泌系統多能幹細胞的一類異質性腫瘤,佔胰腺腫瘤的3%~7%,胰腺神經內分泌腫瘤發病的中位年齡為56歲,女性稍多於男性,多數呈散發。既往根據細胞來源,胰腺神經內分泌腫瘤分為類癌、胰島細胞瘤和APUD瘤。
  • 30萬神經內分泌腫瘤患者福音!國產創新藥獲批上市
    【製藥網 產品資訊】說到神經內分泌腫瘤,大家可能會覺得很陌生,業內指出,神經內分泌瘤並不是一種腫瘤,而是「一大類」腫瘤的統稱,可起源於體內很多部位,常見於胃、腸、胰腺等消化系統器官。神經內分泌瘤通常分為胰腺神經內分泌瘤和非胰腺神經內分泌瘤。   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約有6.7萬例神經內分泌瘤新診斷病例。
  • 把內分泌瘤算進去,這4類疾病也可能是推手
    1、甲亢甲亢是甲狀腺功能亢進的簡稱,患者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增加胃腸道吸收葡萄糖含量,同時也刺激交感神經系統興奮性,結果使得胰島素分泌減少。另外也會增加肝糖原產生,減少組織對葡萄糖的吸收,大量分解糖原,最終引起血糖升高。
  • 神經內分泌腫瘤是癌嗎,神經內分泌腫瘤怎麼分類?如何治療
    在全身各器官和部位的神經內分泌細胞發生的腫瘤均稱為神經內分泌腫瘤,惡性者可統稱為神經內分泌癌。無功能性的神經內分泌腫瘤由於缺乏特異性臨床表現,通常在無意中發現。神經內分泌腫瘤有哪些分類神經內分泌腫瘤是一大類疾病的總稱,是指起源於全身任何部位的神經內分泌細胞的良惡性腫瘤。
  • 賈伯斯死於神經內分泌腫瘤而非胰腺癌
    事實上,從美國媒體公布的調查結果顯示,賈伯斯所患的是神經內分泌腫瘤(NET),只是恰好位於胰腺的胰島細胞上,並非胰腺癌。賈伯斯生前也曾指出:「胰腺癌患者的剩餘的生命通常很短,非常幸運的是,我患的不是胰腺癌。」果殼網健康朝九晚五編輯支倩解釋說,神經內分泌腫瘤來源於人體神經系統中的內分泌細胞,是內分泌細胞與神經細胞的「混血兒」。
  • 胰腺神經內分泌腫瘤治療全策略
    神經內分泌腫瘤(NENs)是一類起源於神經內分泌系統細胞和肽能神經元,表現為惰性、緩慢生長的低度惡性到高轉移性等明顯惡性的異質性腫瘤。胰腺癌,被稱為「癌中之王」,惡性程度極高,而胰腺神經內分泌腫瘤則是為數不多的可以治癒的胰腺惡性腫瘤之一。 (2)神經內分泌腫瘤分為兩大類:有功能性和無功能性。近年來研究發現胰腺內分泌腫瘤易出現轉移,特別是無功能性的神經內分泌腫瘤,轉移發生率超過50%。
  • 周圍神經損傷領域相關進展
    由於周圍神經走行長、結構複雜及功能多樣,一直以來都是臨床與基礎研究的熱點。近年來,該領域研究取得了長足進展。解剖學領域功能解剖定位:通過對大量患者的體格檢查和手術探查總結,目前臨床上已基本確立了臂叢神經根的功能定位分工,具體如下:C5除支配上臂外側感覺,同時支配岡上、下肌(肩胛上神經);胸大肌鎖骨部小部分
  • 什麼是人工智慧神經網絡? 神經網絡是怎麼應用到各領域的?|什麼|...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什麼是人工智慧神經網絡? 神經網絡是怎麼應用到各領域的?前不久,據華爾街日報報導, Uber在一宗無人車的測試過程中,造成了一名行人死亡的嚴重交通事故,除此之外,環顧我們身邊,蘋果手機的虛擬個人助理Siri有時會無法識別我們在說什麼;某些人臉識別支付   原標題:什麼是人工智慧神經網絡? 神經網絡是怎麼應用到各領域的?
  • 星辰文藝|陳雨晴詩詞作品選登
    星辰文藝|陳雨晴詩詞作品選登 綠色新聞 | 2019-02-15 09:29:28 星辰在線 | 編輯:丁虹
  • 澎湃暑假徵稿選登| 假如我有超能力
    澎湃暑假徵稿選登| 假如我有超能力 董思然 2018-09-14 09:32 來源:澎湃新聞
  • Imagination 的神經網絡加速器在邊緣計算領域的應用
    打開APP Imagination 的神經網絡加速器在邊緣計算領域的應用 發表於 2019-08-08 10:59:51 今天,2019 SiFive Tech workshop在深圳舉行,IC晶片領域的兩百多位設計人員到場參會交流目前最熱門的RISC-V處理器開發,作為SiFive的DesignShare生態系統合夥夥伴,Imagination Technologies不僅在現場演示了最新新神經網絡加速演示,公司高級技術專家李安也發表《神經網絡加速賦能端側智能》介紹了Imagination
  • 透過畫筆看世界 本網「愛伴成長」兒童繪畫作品選登
    透過畫筆看世界 本網「愛伴成長」兒童繪畫作品選登 來源:人民網-河南分網    2014年06月12日09:29
  • 中科院在腦神經研究領域取得兩項新進展
    本報訊 記者謝衛群報導: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神經科學研究所在腦神經科學研究領域取得兩項新進展,從而加深了對大腦的認識。12月5日出版的國際神經科學頂級雜誌《神經元》以及最近一期出版的《美國科學院報》,分別發表了有關成果。    大腦是由兩類細胞組成的,即神經元和膠質細胞。
  • 金融領域裡的機器學習算法介紹:人工神經網絡
    人工智慧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神經網絡、深度學習和強化學習推動的。這些複雜的算法可以解決高度複雜的機器學習任務,如圖像分類、人臉識別、語音識別和自然語言處理等。這些複雜任務一般是非線性的,同時包含著大量的特徵輸入。我們下面我們將分幾天的時間對這些算法及其在金融領域的應用進行闡述。
  • 澎湃寒假徵稿選登|一首關於「雪花」的詩歌
    澎湃寒假徵稿選登|一首關於「雪花」的詩歌 白渝鐮 2018-02-16 10:20 來源:澎湃新聞
  • 深度學習進入晶片領域,揭秘寒武紀神經網絡處理器
    就在全世界媒體的焦點鎖定於谷歌AlphaGo連續3盤戰勝李世石的同時,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陳雲霽、陳天石課題組提出的深度學習處理器指令集DianNaoYu被計算機體系結構領域頂級國際會議ISCA2016(InternationalSymposiumonComputerArchitecture
  • FPGA的應用領域主要是深度學習和神經網絡算法
    打開APP FPGA的應用領域主要是深度學習和神經網絡算法 中關村在線 發表於 2019-09-06 17:50:27 在進行神經網絡運算的時候,兩者的速度會比CPU快很多。但是GPU由於架構固定硬體原生支持的指令固定了,而FPGA則是可編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