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內分泌腫瘤是癌嗎,神經內分泌腫瘤怎麼分類?如何治療

2020-12-03 妙手醫生

在全身各器官和部位的神經內分泌細胞發生的腫瘤均稱為神經內分泌腫瘤,惡性者可統稱為神經內分泌癌。

神經內分泌腫瘤臨床表現

功能性的神經內分泌腫瘤可分泌一系列激素,導致相關的激素症候群,其中常見的症候群包括

類癌症候群,表現為皮膚潮紅、腹瀉、支氣管痙攣、毛細血管擴張和心血管損害等;

庫欣症候群表現為向心性肥胖、滿月臉、糖耐量異常、高血壓、多毛症等;

胰高血糖素瘤產生的4D症候群表現為皮膚損害、深靜脈血栓、糖尿病和抑鬱症等;

胰島素瘤表現為飢餓性低血糖、神經精神症狀(記憶力下降、行為改變、視力改變等),腎上腺素相關症狀(心悸,出汗等)。

無功能性的神經內分泌腫瘤由於缺乏特異性臨床表現,通常在無意中發現。

神經內分泌腫瘤有哪些分類

神經內分泌腫瘤是一大類疾病的總稱,是指起源於全身任何部位的神經內分泌細胞的良惡性腫瘤。按照神經內分泌腫瘤細胞可以產生和分泌多種激素的部位分類,包括胰腺神經內分泌腫瘤,胃腸道神經內分泌腫瘤,肺、胸腺神經內分泌腫瘤,腎上腺腫瘤,嗜咯細胞瘤,副神經節瘤等等。

根據是否分泌激素和引起它的臨床表現,可分為功能性和無功能性神經內分泌腫瘤兩大類:所謂功能性,就是因為它來源的細胞是分泌激素的神經內分泌細胞,所以如果這一類細胞在變成腫瘤以後,它還保留它激素分泌功能,就可以還是分泌各種各樣的一些激素,引起全身激素相關的一些綜合症,那麼我們稱之為功能性腫瘤。

另外一大類就是它變成腫瘤以後,它不再具有分泌激素的功能,它可以表現為腫瘤緩慢生長或者是快速生長的實體腫瘤。那麼它的臨床症狀就主要是一些腫瘤長大以後,長在哪個部位引起相應部位的一些腫瘤佔位,或者是腫瘤壓迫的症狀。

所以從臨床上講,我們就分為功能性和非功能性兩大類,功能性大約佔到20%,而非功能性佔80%。

神經內分泌腫瘤患者需要做哪些影像學檢查

神經內分泌腫瘤需要進一步行CT、磁共振或PET-CT檢查。神經內分泌腫瘤是一類起源於肽能神經元和神經內分泌細胞的腫瘤,能夠產生生物活性胺和多肽激素,其影像學檢查主要是CT和磁共振檢查以及PET-CT。

在CT下可以對腫瘤進行顯影,觀察腫瘤的大小、部位、有無轉移等情況,磁共振也可以用於神經內分泌瘤的診斷。由於神經內分泌瘤,一般位置比較隱秘,有時難以發現,這時就需要行PET-CT檢查。

PET-CT可以反映葡萄糖代謝狀況的圖像,對於糖代謝水平比較低的高分化神經內分泌腫瘤敏感性低,但對於分化差、侵襲性強的神經內分泌瘤的診斷靈敏度比較高。

神經內分泌腫瘤怎麼治療

神經內分泌腫瘤如果能夠手術應該首選手術治療,手術切除原發病灶是最有效的治療方法,並且早期手術效果比較好,即使病變發生了轉移,切除比較大的原發病灶也能夠減輕和消除病人的症狀。

除了手術治療這種方式以外,還可以採取內科治療的方法,內科治療主要是針對神經內分泌腫瘤所釋放的不同血管活性物質以及對症處理和支持療法,比較常用的藥物是生長抑素及其類似物,生長抑素具有抑制多種激素釋放的功能,所以已經用於多種神經內分泌腫瘤,包括類癌的治療。人工合成的生長抑素奧曲肽半衰期是100分鐘,每天應用150微克皮下注射三次,治療類癌症候群可以獲得比較滿意的療效,可以在注射後數分鐘內使皮膚潮紅消退,數小時內腹瀉停止,劑量過大可以導致脂肪瀉,但是長期應用有膽石生成的副作用。

除了內科保守治療藥物以外,還可以採取肝動脈阻斷和導管化療,神經內分泌腫瘤全身化療的效果不佳,可以採取肝動脈化療和栓塞,這種治療方法展現了很有希望的前景,但是單獨應用肝動脈化療或栓塞治療中位數緩解期都不是十分理想,而聯合應用肝動脈化療和栓塞效果比較好,最長的患者存活可以達到六年。

友情提示:以上內容僅供參考,若提及藥品相關信息,均需在專業醫生或藥師的指導下使用。

#清風計劃##真相來了##腫瘤#

關注@妙手醫生

更多閱讀:

瘢痕疙瘩竟是皮膚腫瘤!如何治療更省心?

餓死癌細胞?不吃飯餓不死腫瘤,這樣吃才有助治療!

不分男女,身體出現了3種警示,或是癌症上身,儘早排查

相關焦點

  • 胰腺神經內分泌腫瘤治療全策略
    神經內分泌腫瘤(NENs)是一類起源於神經內分泌系統細胞和肽能神經元,表現為惰性、緩慢生長的低度惡性到高轉移性等明顯惡性的異質性腫瘤。胰腺癌,被稱為「癌中之王」,惡性程度極高,而胰腺神經內分泌腫瘤則是為數不多的可以治癒的胰腺惡性腫瘤之一。 (2)神經內分泌腫瘤分為兩大類:有功能性和無功能性。近年來研究發現胰腺內分泌腫瘤易出現轉移,特別是無功能性的神經內分泌腫瘤,轉移發生率超過50%。
  • FDA批准新的診斷顯像劑Netspot,診斷罕見的神經內分泌腫瘤
    2016年6月7日訊 /生物谷BIOON/ --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近日批准了來自Advanced Accelerator Application USA公司開發的一款新的診斷顯像劑Netspot,用於檢測罕見的神經內分泌腫瘤(NETs)。
  • FDA批准診斷顯像劑Netspot診斷罕見的神經內分泌腫瘤
    Ga 68 dotatate的吸收水平反映了神經內分泌腫瘤(NETs)中生長抑素受體的密度。這種吸收也可以在其他各類腫瘤或其他病例條件下觀察到,Ga 68 dotatate的吸收可能需要通過組織病理學或其他評估措施確定。
  • 神經內分泌腫瘤是什麼病?身體出現哪些症狀,提醒你該做檢查了
    腫瘤是破壞身體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腫瘤的種類非常多,而神經內分泌腫瘤就是腫瘤疾病的一種。近年來,患上神經內分泌腫瘤疾病的患者也越來越多,大家要引起高度警惕,及時發現病情,才能早做治療安排。那神經內分泌腫瘤是什麼病?身體出現哪些症狀,提醒你該做檢查了。
  • 僅兩成神經內分泌腫瘤有症狀
    ●賈伯斯去世的原因一度被報導為晚期胰腺癌,事實上他得的是神經內分泌腫瘤,只是腫瘤剛好長在了胰腺上  ●由於該病症狀不典型、難於發現,很多患者的求診之路分外曲折  ●專家提醒,遇到不明原因的長期腹瀉、胃潰瘍或者莫名其妙的面色潮紅應警惕神經內分泌腫瘤  去年,「蘋果教主」賈伯斯的離去讓眾多「果粉」一下子記住了胰腺癌
  • 賈伯斯死於神經內分泌腫瘤而非胰腺癌
    事實上,從美國媒體公布的調查結果顯示,賈伯斯所患的是神經內分泌腫瘤(NET),只是恰好位於胰腺的胰島細胞上,並非胰腺癌。賈伯斯生前也曾指出:「胰腺癌患者的剩餘的生命通常很短,非常幸運的是,我患的不是胰腺癌。」果殼網健康朝九晚五編輯支倩解釋說,神經內分泌腫瘤來源於人體神經系統中的內分泌細胞,是內分泌細胞與神經細胞的「混血兒」。
  • 神經內分泌腫瘤病理診斷
    來源:醫脈通 病理診斷是神經內分泌腫瘤(NET)診斷的金標準,長期以來,NET早期診斷比率偏低,規範化的病理診斷對患者的治療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 警惕癌症中的罕見病:神經內分泌腫瘤發病率呈增長趨勢
    ,相信大部分人都會覺得很陌生,但如果提起蘋果公司前CEO賈伯斯因胰腺神經內分泌腫瘤去世,是否覺得熟悉一些?今天(11月7日),首屆全國神經內分泌腫瘤高峰論壇在南京召開,近百位業界大咖線上線下共同探討神經內分泌腫瘤治療的規範化治療。
  • FDA批准Netspot用於罕見神經內分泌腫瘤的檢測
    近日,FDA批准放射性診斷試劑Netspot 用於檢測罕見的神經內分泌腫瘤。NetSpot(美國Advanced Accelerator Applications公司),是一種無菌的鎵68 dotatate靜脈注射的單劑量試劑盒,是一種用於PET成像的放射性診斷試劑,旨在將幫助定位生長抑素受體陽性神經內分泌腫瘤成人及兒童患者的腫瘤部位。三項研究結果均表明NetSpot安全有效,基於此FDA批准了NetSpot的應用。
  • 超六成神經內分泌腫瘤患者診斷時已晚期
    核心提示:神經內分泌腫瘤的發病率大約為0.5至1例/10萬左右。其腫瘤胃腸胰腺神經內分泌腫瘤的患病率在消化道惡性腫瘤中,僅次於結直腸腫瘤居第二位。在過去30年間,神經內分泌腫瘤的發病率提高約5倍。   曾一度被瘋傳死於胰腺癌的「蘋果創始人」賈伯斯所患的其實是神經內分泌腫瘤,只是恰好位於胰腺的胰島細胞上。
  • 垂體神經內分泌腫瘤的全基因組分型
    垂體神經內分泌腫瘤的全基因組分型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12/27 14:52:24 法國科欽研究所Guillaume Assié團隊揭示了垂體神經內分泌腫瘤的全基因組分型。
  • 江蘇省人民醫院成功實施首例內鏡引導胰腺神經內分泌腫瘤注射消融術
    中國江蘇網8月1日南京訊 (記者華誠)近日,江蘇省人民醫院神經內分泌腫瘤中心湯琪雲教授團隊成功實施了江蘇首例超聲內鏡引導下微小胰腺神經內分泌腫瘤無水酒精注射消融術,開創了神經內分泌腫瘤領域內鏡微創手術治療的先河,標誌著該中心內鏡治療技術邁向新臺階。
  • 首屆全國神經內分泌腫瘤高峰論壇南京召開 大咖連講十小時
    中國江蘇網11月8日南京訊(記者華誠)11月7日,首屆全國神經內分泌腫瘤高峰論壇在南京召開,近百名醫學大咖及業界翹楚共同探討神經內分泌腫瘤的規範化治療。江蘇省人民醫院黨委書記唐金海教授在發言中舉例說,神經內分泌腫瘤在全身各個部位的表達不一樣:消化系統可表現為腹痛、腹脹、腹瀉、消化不良等;呼吸系統可表現為咳嗽、咳痰、哮喘等,這為確診增加了難度。「治療方式上也不能靠單一手段,內外科綜合治療等都要通力合作,正規的診療需要多學科共同關注,規範化發展。」
  • 諾華Lutathera治療神經內分泌腫瘤(NET)將疾病進展...
    2018年10月22日訊 /生物谷BIOON/ --瑞士製藥巨頭諾華(Novartis)近日在德國慕尼黑舉行的2018年歐洲腫瘤醫學協會會議(ESMO2018)上公布了腫瘤學新藥Lutathera(lutetium Lu 177 dotatate)關鍵性III期臨床研究NETTER-1一項新的分析結果
  • Cell|胃腸胰神經內分泌的腫瘤類器官生物庫
    胃腸胰神經內分泌的腫瘤(Gastroentero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neoplasm,GEP-NEN)主要包括神經內分泌腫瘤(Neuroendocrine tumor)和神經內分泌惡性上皮腫瘤(Neuroendocrine
  • 子宮原始神經外胚層腫瘤1例病理匯報
    前者起源於幕上及脊髓的由小圓細胞構成的原始神經上皮細胞,後者起源於顱外軟組織、骨骼系統和原始神經溝早期細胞成分的原始基質小圓細胞,以軀幹及周圍軟組織多見。pPNET屬於Ewing肉瘤家族中,pPNET和Ewing肉瘤具有相同的起源和相似的免疫表型,而pPNET具有神經外胚層分化。1993年WHO中樞神經系統腫瘤的組織學分類修訂版中首次將PNET列入其中。
  • 盤點2020|李潔教授:胃腸胰神經內分泌腫瘤治療進展盤點
    中國臨床腫瘤學會胃腸神經內分泌瘤專家委員會委員  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第二屆神經內分泌腫瘤分會常委  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胃腸激素及NET學組委員  中國醫師協會胰腺病學專委會胰腺神經內分泌腫瘤專業委員會委員  北京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第九屆委員會委員  2020年胃腸胰神經內分泌腫瘤治療進展盤點
  • 30萬神經內分泌腫瘤患者福音!國產創新藥獲批上市
    【製藥網 產品資訊】說到神經內分泌腫瘤,大家可能會覺得很陌生,業內指出,神經內分泌瘤並不是一種腫瘤,而是「一大類」腫瘤的統稱,可起源於體內很多部位,常見於胃、腸、胰腺等消化系統器官。神經內分泌瘤通常分為胰腺神經內分泌瘤和非胰腺神經內分泌瘤。   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約有6.7萬例神經內分泌瘤新診斷病例。
  • Clin Cancer Res:聯合免疫療法對晚期神經內分泌癌患者有效
    2020年2月26日 訊 /生物谷BIOON/ --根據最近一項通過靶向CTLA-4以及PD-1治療罕見腫瘤(Dual Anti-CTLA-4 and Anti-PD-1 Blockade in Rare Tumors,DART)的臨床試驗結果,許多症狀嚴峻的神經內分泌腫瘤患者該治療手段的反應良好。
  • 神經內分泌瘤領域:中國科研選登
    1、特瑞普利單抗(Toripalimab)在復發或轉移性神經內分泌腫瘤患者中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生物標記物:多中心Ib期試驗 本研究由北京大學腫瘤醫院沈琳教授牽頭,是首個關於特瑞普利單抗用於標準治療失敗的神經內分泌腫瘤的中國人群研究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