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泉港亞洲DNA學習中心——在這裡「探秘」基因世界

2021-01-13 觀園不語

冷泉港亞洲DNA學習中心日前發布了2019年暑期志願者招募消息,這讓許多生物學專業學生蠢蠢欲動。作為目前亞太最大、國內首家專注於基因科學教育及知識分享的機構,DNA學習中心坐落於美麗的獨墅湖畔,由蘇州工業園區管委會與美國冷泉港實驗室於2015年7月合作成立。

剛剛獲得申請將於今年夏天赴美國冷泉港實驗室參與研究的袁寅就讀於英國劍橋大學自然科學專業,她也是DNA學習中心的首批志願者之一。袁寅回憶,中心的實驗設備和教師資源是普通學校無法比擬的,在中心的實習經歷為她架設了一道更快進入生命科學世界的橋梁。「在DNA學習中心,我會全程參與實驗準備以及整個實驗過程,一方面藉助實驗更好地理解所學,同時也鍛鍊了實踐操作、信息處理等多方面的能力,這些對於我後續的學習都有莫大的幫助。」

據了解,冷泉港亞洲DNA學習中心目前擁有實驗課程、項目研究、科學營地、教師培訓等多層面的教育內容。「從普惠性的將實驗引入課程,推動生物教學改革;到以研究項目為載體,開發學生的創新探索能力……中心的課程和培訓是創新且多元的,它為青少年搭建了『探秘』生命科學的重要窗口。」DNA學習中心主任杜誠說。

創新引領

為專業成長「加分」

依託先進的實驗設備和優質的師資力量,DNA學習中心極力探索中學生物教學的提升。2017年,中心率先與國際學校合作,與領科教育蘇州校區籤署了全面合作協議,以學生「自主選擇」的方式,推送定製化課程。「與蘇州領科合作後,首年就有30餘人報名了課程。」杜誠透露,在目前的教育環境下,學校的實驗室條件相對匱乏,部分生物實驗只能「紙上談兵」,這給學生的理解帶來了困難。「DNA學習中心的硬體和師資優勢得天獨厚,學生在這裡可以親自做實驗,感受純正的國際教育。對領科而言,中心國際化的平臺可以助力他們的學生與國際學生在基因科學實驗板塊站在同一高度,這是至關重要的。」

談及與DNA學習中心的合作,領科教育蘇州校區董事長、創始校長朱澤南不乏讚美之詞。「冷泉港實驗室是全世界生命科學發展的前沿之地。園區高瞻遠矚引進這一項目,為區內學校和企業深度成長提供了很好的學習機會。」在朱澤南看來,中心具備很高的科技含量和發展潛力,是學生拓展知識、開闊視野的絕佳平臺。「領科的學生大部分會出國留學,其中很多人會進入生命科學領域。在DNA學習中心,學生可以接觸先進的實驗設備,在教師帶領下參與實驗,這將提升他們的研究能力和升學競爭力,為他們申請世界頂級大學『加分』。」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與DNA學習中心的合作態勢良好,今年,蘇州領科還計劃將中心的課程普惠到每一位學生。「我們希望每一個學生都有機會走進DNA學習中心。除了延伸課程的廣度,同時也為優秀學子提供平臺,讓他們可以參與到拓展性的研究項目中,提升專業競爭力。」朱澤南如是說。

培訓拓展

讓實驗「走進」課程

每年夏天,DNA學習中心推出的暑期夏令營總是格外受到師生青睞。活動期間,來自美國冷泉港實驗室的教授會親臨中心課堂,以地道的美式教學方法,給予中國師生以啟迪。在短短一至兩周時間內,授課與培訓往往是同時進行的。冷泉港的老師在課堂上會主動引導學生探討觀點;而老師們則充當了助教的角色,全程參與到課堂教學中。

2017年9月,DNA學習中心還首次啟動了「未來教師培養計劃」,面向蘇州市科學、生物學科教師推出,以專家引領的方式,為學科教師搭建專業發展提昇平臺,並將培訓收穫切實應用到實際教學中。目前,中心的教師培訓已經實現了全市覆蓋,參與教師達到180餘人。為了鼓勵受訓教師切實將實驗帶進課堂,對於開課的教師,中心還免費提供一定的實驗器材和實驗試劑。

在蘇州大學附屬中學,試點建立的分子生物實驗室正在成為幫助學生理解基因科學的「綠色通道」。「生物是一門實驗性的學科,但對於基因科學,學校的實驗條件並不能滿足實驗需求。以往,我們是通過講解與練習的方式,幫助學生理解知識點。分子生物實驗室建成後,學生可以親自參與到實驗中,既提高了實驗技能,又能幫助他們理解拓展性的題目。」龐豔暉是蘇大附中的高二生物教師,她介紹,該實驗室於去年9月啟用,針對課程安排,將部分實驗融入了課程。「DNA學習中心給我們提供了全面的支持,包括技術、材料等。經過短短數月的課程調整,學生的生物成績也得到了提高。」據悉,今年這一項目還將輻射至園區其他學校。

公益普及

與基因科學「零距離」

目前在蘇州中學偉長實驗班讀初三的費雲暘是DNA學習中心的「粉絲」。因為中心離家近,費雲暘在讀小學時就對中心有所了解。「我參加過中心冬令營的課程,也報名了『小小生命科學家』的項目,印象中中心的課程無論內容、形式都很有趣,是在課堂上難以接觸到的。」回憶起去年夏令營參加的「法醫偵探」,費雲暘仍覺記憶猶新。該活動模擬犯罪現場,將生物的DNA研究融入到實際應用中。「DNA學習中心的學習經歷讓我比較早地開始接觸到前沿的生物學知識,讓我對這一學科的興趣日益濃厚,同時也鍛鍊了我的思考能力。」

自落地以來,DNA學習中心堅持將公益普及的觸角輻射至更大的範圍。中心曾參加長三角科技節等多個科普活動,讓更多學生和公眾有機會近距離了解生命科學。值得一提的是,DNA學習中心還於2017年首度舉辦「小小生命科學家」項目,提供公益的培訓名額,讓不同年齡段的孩子走進實驗室,參與實驗和課程。「目前,國內專門針對青少年展開生命科學教育的機構鳳毛麟角。『小小生命科學家』以自主報名的方式進行選拔,整個學習過程層層推進,最優秀的孩子可以完整地體驗中心的十次課程。除了常規的上課和實驗,孩子們還會參與到實驗報告、實驗陳述中,讓他們得到全方面的成長。」

如杜誠所言,從普惠性的課程改革,到選擇性的專業「拔尖」;從公益性的「小小生命科學家」,到創新性的「DNA條形碼」研究……冷泉港亞洲DNA學習中心立足課程、專注創新,中心以向大眾普及生命科學知識為己任,分享基因科學教育研究進展,以多樣化的項目和活動,讓更多人領略生命在分子層面的精妙和美麗。

編輯 嚴春霞

相關焦點

  • 小記者走進冷泉港 亞洲基因學習中心
    15名小記者走進了冷泉港亞洲DNA學習中心,通過顯微鏡來了次有趣的「細胞之旅」,又親自動手為香蕉、草莓、蘋果等水果提取DNA,還和中心教學總監、科學家Jessica Talamas來了個零距離「學術互動」。生命的奧秘、基因的神奇,讓小記者們好奇心迅速「飆升」,當天一同參加活動的家長大朋友們也紛紛感嘆:真是漲知識啊!
  • 學科教師「點讚」冷泉港亞洲DNA學習中心
    在位於蘇州工業園區獨墅湖畔的冷泉港亞洲DNA學習中心的實驗室裡,來自蘇州市各學校的生物和科學教師們聚集在一起,通過一次次的實驗操作,再度感受科學的魅力。去年9月,冷泉港亞洲DNA學習中心與蘇州教育國際交流協會合作啟動了「未來教師培養計劃」。
  • 冷泉港亞洲DNA中心開啟首次課程培訓
    1月13日,20位來自蘇州市各所中小學校的小學子們匯聚蘇州工業園區冷泉港亞洲DNA學習中心,開始了首次課程培訓。這標誌著蘇州首場以生命科學為主題的競賽——「小小生命科學家培養計劃」正式進入培養階段,20位選手經過幾輪篩選後,從蘇州大市範圍內的幾百位競選者中脫穎而出,獲得在冷泉港亞洲DNA學習中心接受4個月免費基因科學知識培訓的機會,    首次培訓課上,培訓老師為學生們講授了DNA模型、孟德爾遺傳定律、人類性狀等課程內容。
  • 冷泉港亞洲DNA學習中心,讓戰疫「黑馬」成為普及生命科學的...
    近日,一部由中宣部指導、中國報導解讀中國團隊拍攝的紀錄片《中國抗疫志》正在全球各大平臺熱播,來自冷泉港亞洲DNA學習中心(以下簡稱:學習中心)教學總監約翰·奧爾森因成為紀錄片鏡頭裡首個對準的外籍科學家而備受媒體和公眾的關注。
  • 冷泉港亞洲學術中心落戶蘇州工業園區
    本報訊 (駐園區首席記者 董捷)昨天下午,冷泉港亞洲與蘇州工業園區籤署新十年合作協議。未來十年,冷泉港亞洲將在現有會議平臺的基礎上,新建冷泉港亞洲學術中心,圍繞生命科學領域最前沿課題,組織最頂尖的科學家,舉行小型、封閉式的學術研討會,為園區眾多「大院大所」的專家和學者提供跨學科、跨領域的培訓。
  • 冷泉港亞洲學術中心今日籤約落戶蘇州生物醫藥園區
    2007年,冷泉港實驗室與蘇州工業園區籤訂合作協議,在園區建立了冷泉港實驗室百年歷史上在海外的第一個分支機構——冷泉港亞洲會議中心,項目於2010年正式落成啟動。冷泉港亞洲會議中心啟動以來,已在園區成功舉辦了200多場高端學術會議,邀請的演講嘉賓均是活躍在國際科學最前沿的知名學者和學科帶頭人,包括近20名諾貝爾獎得主。
  • 冷泉港亞洲:一個啟迪未來科學家的地方
    經過七年的努力,冷泉港亞洲已經擺脫了成立伊始的水土不服,在中國站穩腳跟,並開始布局日本、韓國。僅今年一年,冷泉港亞洲就將舉行近20場國際會議,涵蓋癌症研究、微生物學、基因組學等多個領域,其前沿性和多樣性毫不遜色美國本土會議。在冷泉港亞洲執行長季茂業博士看來,這裡既是溝通中西方文化的橋梁,也是打造討論前沿科學的中立空間,更為年輕的科研工作者,尤其是學生提供了一個與世界一流學者深入交流的平臺。
  • 壩光可打造又一個「冷泉港」
    沃森認為,壩光可以參照世界生命科學聖地、美國紐約長島冷泉港實驗室的模式來打造國際生物谷核心啟動區。 冷泉港實驗室是一個非盈利的私人科學研究與教育中心,此機構的研究對象包括癌症、神經生物學、植物遺傳學、基因組學以及生物信息學,其主要成就為分子生物學領域,在該研究所一共誕生了7位諾貝爾獎得主。約有300位研究人員在冷泉港實驗室從事科研工作。
  • 長島聖地,了不起的冷泉港
    CSHL被稱為世界生命科學的聖地與分子生物學的搖籃,該研究所出現了因開展著名的赫希-蔡斯實驗,而證實細胞內起遺傳物質作用的是DNA而非蛋白質的1969年諾獎獲得者郝希;因其女性身份受不公正待遇轉而加入冷泉港,研究基因轉座子最終榮獲1983年諾獎的巴巴拉•麥克林託克;因發現斷裂基因而獲1993年諾獎的羅伯茨等眾多對生命醫學界產生重大推動和影響的矚世研究和頂級科學家。
  • 約翰威立與冷泉港亞洲籤訂媒體合作協議
  • 冷泉港公益課 請博士開講座
    昨天,由科教創新區管委會牽手冷泉港亞洲DNA學習中心聯手打造的「生物技術創新與實踐」公益型精品課程正式開課,吸引了轄區5所高校和職業院校的50多名學生前來學習。課程為期5天,由冷泉港亞洲DNA學習中心博士、碩士組成的教學團隊將圍繞細胞、遺傳分子、DNA重組技術等內容,進行理論授課、教授專業實驗技能,並組織學生前往相關企業實地參觀。
  • 冷泉港亞洲讓蘇州在生命科學界出了名
    冷泉港亞洲2010年落戶蘇州獨墅湖畔。作為美國冷泉港實驗室唯一海外分支機構,其沿襲本部的傳統,為來自亞洲乃至全球的科學家及學生們,提供近距離分享最新科研進展的獨特平臺。
  • 冷泉港實驗室: 中國正在與世界科學界深度融合
    美國冷泉港實驗室總裁兼執行長布魯斯·斯蒂爾曼(Bruce Stillman)近日接受採訪時表示,科學和科學家應該在國際合作中起到主導作用。隨著中國在科學領域的地位越來越突出,中國正進一步與世界科學界深度融合。斯蒂爾曼表示,冷泉港匯聚了全世界頂尖科學家研討科學問題,這其中也包括中國的科學家,中國將會大有所為。
  • 直播 | 走入全球「分子生物學的搖籃」——冷泉港實驗室
    該系列報告由國際知名研究所 Janelia Research Campus、冷泉港實驗室、生命科學聯合中心等7個國際知名研究所共同組織。今晚9點,該系列直播第二場精彩繼續。,冷泉港實驗室助理教授 Mikala Egeblad 以及冷泉港實驗室 Dolan DNA 學習中心執行主任 David Micklos 將分別進行分享。
  • 北京中學生遊學美國冷泉港實驗室
    DNA學習中心,聆聽老師講授DNA結構知識。中國經濟網記者張偉 攝  中國經濟網紐約8月6日訊(記者 張偉)8月4日,來自中國北京166中學的學生來到位於美國紐約長島的世界著名實驗室--冷泉港實驗室,參加為期兩周的進階基因生物學暑期課程。
  • 90歲DNA之父沃森發表基因「歧視言論」,已被冷泉港實驗室「掃地...
    本月 PBS 製作的一部名為《解碼沃森》(Decoding Watson)的紀錄片中,沃森明確表示,基因會導致智商測試中黑人和白人之間的平均差異。 上周五,沃森曾領導過的冷泉港實驗室對沃森在本月早些時候播出的紀錄片中的言論做出回應,宣布取消沃森全部榮譽。
  • 美國冷泉港實驗室總裁獲「蘇州市科技合作貢獻獎」
    冷泉港實驗室被譽為「世界生命科學的聖地與分子生物學的搖籃」,名列世界上影響力最大的十大研究學院榜首,至今誕生了8位諾貝爾獎得主。美國冷泉港實驗室總裁兼執行長布魯斯·斯蒂爾曼致答謝詞2007年冷泉港實驗室與蘇州工業園區籤署了共建會務中心的協議。2010年4月,冷泉港亞洲會議中心在園區正式啟用。
  • 美國冷泉港實驗室布局黃埔區
    昨日,冷泉港廣州生物醫藥產業基金揭牌儀式在黃埔區舉行  信息時報記者 朱元斌 攝   信息時報訊(記者 張玉琴 通訊員 黃嘉慶 黃於穗 李晶晶)昨日,總規模約100億元的冷泉港廣州生物醫藥產業基金在黃埔區、廣州開發區籤約,基金公司同步揭牌;同時,該區還與美國冷泉港實驗室籤訂進一步全面合作備忘錄,設立冷泉港價值創新園
  • 建中國「冷泉港」 廣東再增實力
    南方日報訊(記者/陳思勤通訊員/郭川舟李晶晶)日前,世界頂尖醫學研究機構美國冷泉港實驗室與廣州開發區管委會籤署全面合作備忘錄。
  • 美國冷泉港實驗室 落戶黃埔區廣州開發區
    、廣州開發區籤約落戶,基金公司同步揭牌;同時,該區還與美國冷泉港實驗室籤訂進一步全面合作備忘錄,設立冷泉港價值創新園。這一系列活動標誌著美國冷泉港實驗室與該區的合作從框架構想成為現實。今年以來,隨著冷泉港實驗室、GE生物科技園、百濟神州生物製藥項目、賽默飛全球精準醫療體驗中心、綠葉·新日本科學再生醫學中心等國際一流生物醫藥項目落地運營,廣州在全球生物醫藥版圖上的位置「顯示度」越來越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