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了又病,可能是身體被「堵」了!打通這些地方,百病自然消除

2020-11-27 騰訊網

俗話說,「萬病之源源於血,百病之由由於氣。經絡通百病消,血液清顏如玉。」

中醫上講,氣不足則血不暢,血不暢則水不流,水不流則毒不排。一旦身體被「堵」住了,各種疾病也會隨之而來。可見疏通身體「淤積」、「堵塞」有多麼重要。

氣堵了——氣鬱!

疏通法:拍打羶中

常常嘆氣、胸悶、煩躁,咽部有異物感,女性還有乳房脹痛,這大多就是氣鬱了。

生活中可以吃些蘿蔔、芹菜、香菜、柑橘、山楂、豌豆等,幫助順氣。如果氣鬱明顯,可吃上幾回中成藥「加味逍遙丸」試試,效果一般會不錯。

羶中穴:緩解心悸、焦躁

位於兩側乳頭正中間與胸骨中線的交接點:對情緒鬱悶、心悸、焦躁等有緩解作用。

血堵了——血淤!

疏通法:揉按合谷穴

皮膚易淤青、臉上易生斑、牙齦易出血、舌頭紫暗,有時胸肋會感到針刺般疼痛,小便少且顏色深,皮膚還易乾燥……這些都是血瘀的表現。

可用活血化瘀的食物來調理,比如銀耳、木耳、黑豆、山楂、綠茶等。

還有重要的大蒜,可別忘了!中醫認為大蒜性辛溫,其所含有的大蒜素有化血瘀、擴血管的作用,被作為血管的「清道夫」。

合谷穴:穩血壓,增強免疫力

先以右手拇指內側橫紋,對應左手虎口,拇指下壓所按之處即是。

可以舒壓,解除疲勞,消除黑眼圈,眼部減壓,增進免疫力,提神醒腦,還可以舒緩肩頸肌肉僵硬。

溼堵了——溼邪!

疏通法:按摩足三裡

有時遇到回南天,溼度過高、陰氣過重,身上就容易出溼疹、風疹、痤瘡,肢體時不時有沉重、乏力感,精神不振,老是睡不醒,這多是被溼邪侵犯了。

祛溼本身並不難,平日不妨多吃點健脾祛溼的食物,比如山藥、白扁豆、紅豆、薏米等,可很好地改善症狀。

足三裡穴:促進代謝,調理腸胃

膝蓋骨外側下方凹陷往下約3指寬處:可以促進腸胃功能的恢復、促進代謝,還有瘦身減肥的效果。

熱積了——熱邪!

疏通法:按摩曲池穴

一說有「熱毒」,你可能想像不出什麼樣,但熱毒堵在體內的症狀卻很常見:渾身發熱、皮膚容易出現紅腫熱痛、容易起痤瘡、全身關節肌肉酸痛,這些都是熱毒的主要症狀。

中醫講了,「寒者熱之、熱者寒之」,有了熱毒,那就適當多吃點寒性及涼性的食物,比如蓮藕、竹筍、蘆筍、冬瓜、慈姑、絲瓜、黃瓜、苦瓜、油菜、菠菜、莧菜等。

另外,馬蹄能清熱解毒,有清熱利尿、輔助降血壓的功效,配之以白果、蛋花、冰糖,有清潤身體、預防熱毒感冒的功效。

曲池穴:疏風清熱,防掉發

在手肘關節彎曲凹陷處:有疏風清熱的作用,助排便,預防脫髮,還可以肌膚循環改善,避免「中痧」。

寒堵了——寒邪!

疏通法:揉按內關穴

過了一整個冬天,身體多少受了些寒氣,如果受寒過重,堵在體內,就會傷及陽氣,出現畏寒腰冷、手腳冷、面色發白、容易拉肚子等。

可吃一些小米粥、熱湯來散寒。人喝了熱湯以後,會出一身汗,那麼體表的寒邪就會散了,這就和我們在剛剛感冒的時候,喝碗熱薑湯可以出汗散寒一樣。

內關穴:調節神經、緩解疲勞

位置在手掌面關節橫紋的中央,往上約三指寬的中央凹陷處:助眠,調節神經,舒壓、緩解疲勞,改善胸痛、心悸、盜汗,舒緩腹脹感,以及改善頭暈目眩的情況。

註:(本篇由小編進行網絡整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本人,本人會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相關焦點

  • 昇力元螞蟻粉可調理哪些病?
    以上病例從實踐中來,可供參考,但用量要根據身體的實際情況靈活掌握,也就是說病重的,體質差的,平時用激素多的,病多的特別是身體虛弱的,老年人,都要從微量開始,隨著體質的恢復逐漸加量,反之用量可大些。這裡寫的見效及治癒是90%以上概率,不可能100%,因為多種因素決定人疾病發展及改變,生活習性,心理問題,服用時間方法都很重要。針對每個人的體質情況,及時諮詢健康輔導老師,正確及時的調整服用量和服用方法 ~
  • 突觸修剪失控可能是阿爾茨海默病的病因
    一項對小鼠的研究顯示,在阿爾茨海默病和其他神經退行性疾病早期,大腦在發育過程中修剪多餘突觸的過程可能出現了異常。目前,產生這些症狀的機制還不完全清楚,阿爾茨海默病主要是由於蛋白質的異常積聚導致的,這些異常積聚會在大腦中形成β-澱粉樣斑塊和纏結,最終導致突觸這種大腦中的連接節點減少,這種影響主要與認知能力的下降密切相關。
  • 經絡不通疾病生,無論男女,身體出現三種症狀,說明經絡堵了
    相反,如果經絡暢通,則氣血就運行順暢,相應的疾病也就會消除。所以,及時發現經絡不通,對於預防和治療疾病有著重要的作用。那麼經絡不通都有哪些表現呢?以下三個症狀應該重點關注。疼痛酸麻「通則不痛,痛則不通」,身體某些部位疼痛,就可能意味著痛點所在經絡上出現堵塞,而經絡的堵塞致使氣血運行不暢,又會直接增加血液中的乳酸堆積,從而產生酸脹的感覺,並且四肢還會發麻。這些都是經絡不通最常見的症狀,要務必引起重視。
  • 年輕人如果有這些症狀,很可能是帕金森病!
    環境因素 流行病學調查結果發現,帕金森病的患病率存在地區差異,因此懷疑環境中可能存在一些有毒的物質,損傷了大腦的神經元,可能是導致帕金森病的原因。 另外,一些特定的小環境也有可能導致帕金森,比如打農藥,曾經有過這樣的病例,有個小夥子,家裡承包了一大片果樹,需要成年累月的打農藥,這種也是帕金森非常重要的危險因素。
  • 憩室炎是什麼病?
    憩室炎程度輕重不同,有些人出現腹痛、腹脹、發燒、畏寒、噁心、嘔吐、食欲不振、便秘或腹瀉的症狀,但這些症狀個人很難判斷是否憩室炎。憩室炎有時會出現一些併發症,比如多數憩室病患者雖沒有症狀,但如果憩室炎波及附近血管,則可能會導致出血。若該血管為動脈血管,則會引起嚴重出血,這些患者從內鏡可直接觀察到血液從憩室噴出,如未能得到及時救治,可能導致休克甚至死亡。
  • 京口區家畜血吸蟲病消除達標通過省考核級
    金山網訊 近日,省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考核小組赴京口區,對家畜血吸蟲病消除達標工作進行考核。
  • 亥時不睡覺,招來一身病!敲打三焦,百病消
    人如果在亥時睡眠,則百脈可休養生息,保持三焦的運作,對身體十分有益。人體中的水液之所以能夠正常排洩,這與三焦的作用是分不開的。如今,手機成了人們離不開的「大眾情人」,很多人有躺在床上玩手機的習慣。而長時間玩手機無疑會對頸椎和視力造成威脅。
  • 湖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湖南省消除血吸蟲病規劃(2016...
    二、工作目標  到2020年底,全省41個血吸蟲病疫區縣(市、區、場)中,26個已達到血吸蟲病傳播控制標準的疫區縣(市、區、場),達到血吸蟲病傳播阻斷標準;15個已達到血吸蟲病傳播阻斷標準的疫區縣(市、區、場),達到血吸蟲病消除標準。
  • 睡眠障礙可能是帕金森病和阿爾茨海默病的前兆
    當他們進入多夢的快速眼動睡眠期(REM)時,身體無法保持正常的休眠靜止狀態,而可能會隨著夢中的場景手舞足蹈、劇烈顫抖。這樣的做夢狀態,通常預示著更嚴重的健康問題。這種症狀被稱為快速眼動睡眠行為障礙(RBD)。研究表明,出現這種症狀的人,80%會發展成某些神經退行性疾病,例如帕金森病、多系統萎縮症和路易氏體痴呆。
  • 我市通過血吸蟲病消除達標省級考核評估
    11月20日至21日,省衛健委二級巡視員何曉軍率專家組到我市開展血吸蟲病消除達標評估驗收工作,並聽取我市2010年以來血吸蟲病防治工作情況匯報。副市長蘭亞青出席匯報會。我市已連續15年未發現感染性釘螺,無本地感染血吸蟲病例發生,血防成果得到進一步鞏固。
  • 《自然》熱議:阿爾茨海默病的根源是微生物感染?
    在澱粉樣蛋白理論不斷遭受挑戰的同時,阿爾茨海默病「感染論」逐漸得到了人們的關注。這種理論認為阿爾茨海默病的根源在於微生物感染,越來越多的證據也符合這一理論。近日,《自然》雜誌發表長篇報導,對這一話題進行了詳細探討。
  • 帕金森病性痴呆是由哪些原因引起?這些關鍵需要知道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聽到帕金森病、痴呆等,很少有患者去了解帕金森病性痴呆,因此造成多數患者對疾病不了解,那麼帕金森病性痴呆是由哪些原因引起的呢?為了解答患者的困惑,我們一起來了解造成疾病的病因。 迄今為止,原發帕金森病的病因仍不完全清楚,一般認為主要與年齡老化、遺傳和環境等綜合因素有關。
  • 突觸修剪失控:阿爾茨海默病的病因?
    想了解最新基因資訊、最新醫學動態?請點擊標題下的 解碼醫學,關注我們吧。 一項對小鼠的研究顯示,在阿爾茨海默病和其他神經退行性疾病早期,大腦在發育過程中修剪多餘突觸的過程可能出現了異常。 對許多人來說,阿爾茨海默病是一種常見熟悉而可怕的疾病。僅僅在美國,就有約530萬人受到它的影響,這種疾病緩慢但無情剝奪著患者的記憶力、辨別力還有認知力,使得他們最終甚至無法完成日常工作。
  • 身體出現這些預警信號,須注意帕金森病來襲……
    作者:上海藍十字腦科醫院對老年性疾病,大家比較熟知的是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阿爾茲海默症(又稱老年痴呆病)等相關疾病,但是對帕金森病 (Parkinson's Disease, PD) 卻往往重視不夠,容易貽誤病情,導致疾病加重。那麼,當身體出現哪些症狀,須警惕帕金森病來襲?
  • 阿爾茨海默病的關鍵可能是一種蛋白質的缺乏
    原標題:阿爾茨海默病的關鍵可能是一種蛋白質的缺乏   休斯頓德克薩斯大學健康科學中心(UTHealth)的最新研究表明,大腦中缺乏一種能夠隨著年齡增長而保持組織健康的蛋白質與阿爾茨海默病有關
  • 英媒:把光線射入大腦可能治療阿爾茨海默病
    &nbsp&nbsp&nbsp&nbsp新華社北京1月7日新媒體專電 英媒稱,科學家們認為,通過鼻子和頭骨將光線直接射入大腦,就有可能逆轉阿爾茨海默病。
  • 可能得了這個病哦……
    開欄語: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故內傷脾胃,百病由生。脾胃在維持身體健康中起著重要作用。廣東省中醫院脾胃病科張北平主任醫師及消化道早癌中西醫結合防治團隊將通過本專欄將定期推送消化疾病的養生保健及中西醫防治知識,為您的消化健康保駕護航!歡迎持續關注。案例人逢喜事精神爽,可小林卻挺愁的!
  • 讓你從此遠離心腦血管病
    臨床相信科學老醫生終覓心腦血管病救命良方程老,是成都某三甲醫院的主任醫師,醫術高明,給別人看了一輩子的病,沒想到退休了卻得了一身的病,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腦血栓……折磨得程老痛不欲生。每天都吃著一大把的藥,雖然程老明知這些藥的毒副作用會很大,可卻沒有別的辦法,只能靠這些藥維持著。
  • Nature:DNA修復可能是亨廷頓舞蹈病的關鍵
    Mayo  Clinic的研究人員和美國健康研究院以及挪威奧斯陸大學的研究人員合作發現,身體基因修復系統的一個錯誤可以導致亨廷頓症的發生。     亨廷頓舞蹈病(Huntington's  disease,HD)是一種由IT15基因上CAG重複序列異常擴展所致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的神經退行性疾病。
  • 自然醫學雜誌:運動可保護記憶力 防阿爾茨海默病
    原標題:自然醫學雜誌:運動可保護記憶力 防阿爾茨海默病   劇烈運動可以釋放大量的內啡肽,可以產生快感、改善情緒。近日,由哥倫比亞大學醫學院醫學博士、研究員Ottavio Arancio和Taub阿爾茨海默病與腦老化研究所共同牽頭的一項研究結果表明,運動還可以產生一種能夠改善記憶並預防阿爾茨海默病的激素。該項研究近日發表在《自然醫學》(Nature Medicine)雜誌上。